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3123300000044

第44章 航行,驰向更远 更远……/故事:陈国-撰写:Jing Dai(1)

陈国上海人。上海师大教师,1958年被打成“右派”,劳改21年,完成“非正统复数”,改进华罗庚“正统”复数。任加州海运学院船舶自动工学教授。现为奥林匹克学院校长。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温伯格教授,邀约伊丽莎白·孙去面谈,谈她的论文。谁能想到,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美国高中为四年),居然写出了科学论文《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

当初,不少人对此暗的明的嗤之以鼻,就连伊丽莎白的父亲都不看好她“研究”的课题:才读了两三年的高中,研究什么爱因斯坦,还更进一步!哪个教授会相信?哪所大学会理你?可是,伊丽莎白认为父亲作为中国来的留学生,缺乏很多美国人具有的雄心和自信。

伊丽莎白很喜欢这样的课题“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她认为,女儿应该比她父亲“更进一步”。她很自信找到了一位好老师——陈国。一个头发半秃、消瘦而落魄不羁的老先生,外形颇有孔乙己的“风度”,眼睛却炯炯有神。人,真是不可貌相。

陈国是一位有着“凄美”经历的传奇性学者。他原本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大数学家。他曾因超人的数学天分,在上海的一所大学留校当教师。可是和很多有才华的人一样,1958年,他被凑数划为了“右派”,送去安徽劳改。劳改中,空闲的时间里他都偷偷拿着数学书在思考。爱因斯坦所运用的敏可夫斯基数学,被他悟出了突破点。在劳改的21年里,他完成了“非正统复数”,改进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正统”复数。

“文革”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找到他。他的研究成果,1979年在钱学森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内部有限印行;1980年在钱伟长的支持下作为“潜科学”丛书之一公开印行。然而他的书呆子气未改,因坚持他研究的数学理论,开罪了某位当红的大数学家;即使有“中国原子弹之父”之称的权威钱学森非常器重他,陈国还是被打入“冷宫”。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1980年,陈国力主中国学生参加在美国举办的高中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后来他亲自带领中国高中生数学队参加,并就此留在了美国,进入大学教书,在公立加州海运学院任船舶自动工学教授。1998年起,陈国受聘出任私立的奥林匹克学院校长,从此一鸣惊人。在他的指导下,奥林匹克学院的学生参加物理、数学、电脑的奥林匹克竞赛,取得的好成绩超过加州其他所有学校的总分。此事惊动了加州教育厅,他们打电话给陈国教授,想知道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一位人物。

陈教授教的学生,很多都出了成绩。有潜力的学生,经他教导,没有不脱颖而出的。他还开设高级科研小组,其中大多数学生出类拔萃,是名校争相录取的对象。

伊丽莎白入选陈国教授“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的研究小组,小组内六位学生,分工合作,开展研究。陈教授认为,伊丽莎白并不是他教过的学生中最聪明的,却很用功,很有毅力,很懂学习方法,很稳健,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她花了很多时间钻研和做习题,不攻克难题绝不罢休,而且要用最好的方法来解题。她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提出了很多问题,解决了更多的问题。她勤学好问,成为研究小组中的“明星”。

伊丽莎白的论文,像一本生动的连环画,一环扣一环,简练明了,一目了然,却十分耐人寻味,令人印象很深。陈教授对她的评价是:基础扎实,运用灵活,推导清晰,分析完整,结论可靠。她深得陈教授的真传。陈教授几次向伊丽莎白的父亲“力荐”。

陈教授当着伊丽莎白的面对她的父亲说:“伊丽莎白完成了研究,这就像是生了一个孩子。可是,美国是一个推销的社会。把研究的成果推销给想进的大学,这好比把孩子培养长大。”

伊丽莎白的父亲是做营销的,对陈教授的话十分认同。看到女儿的用功,听到老师的肯定,想到陈教授曾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位父亲心动了。他费心辗转托人,把女儿的论文拿去给同是柏克莱加州大学校友的朱棣文教授看。

后来担任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获诺贝尔奖时,正在斯坦福大学任物理系主任。朱棣文很乐意提携后进,希望下一代的留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但是,科学的内容,隔行如隔山;为了发掘人才,朱棣文把伊丽莎白的论文转给了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同事,也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教授。

要和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见面啦!伊丽莎白兴奋了好几天,父母和妹妹贾丝琳都为她高兴。伊丽莎白原来想和妹妹贾丝琳细谈自己的“宏伟”计划,可是她太累了,有太多的内容要准备。因为陈国老师一再对她说:“你要把这看成是一次论文答辩。”她想等见了温伯格教授后,再告诉妹妹吧。

幸亏没有和贾丝琳细谈,因为完全出乎意料,和温伯格教授见面的时间很短,短得伊丽莎白根本没有机会开口向教授介绍她的论文。研究物理的温伯格发现,伊丽莎白的论文涉及的并不是爱因斯坦的物理,而是爱因斯坦所运用的数学,这不是他的专长。所以一见面,教授就用学者的辞令表示,没有时间看她的论文,也无法为她写推荐信。

这犹如一盆巨大的冰水泼来,伊丽莎白的心情犹如经历了从赤道到南极的温差,几乎要昏过去了。她想不起是怎样回家的。好几个晚上,睡不好,一直在想:怎么办,怎么办?……就这样算了吗?不算,又该怎么办?……

她去见陈国教授,可是这些教授都怎么啦?——陈教授没有谈她的论文,只是拿过一本书给她:“先休息几天。我这儿有本美国大诗人惠特曼的诗集,你拿去读一读。”

唉,惠特曼,又不是学文学,这是读诗的时候吗?伊丽莎白昏头昏脑回到家中,翻开诗集,里面的字在眼前跳动,想的还是和温伯格的面谈。“陈教授为什么要我读诗?”伊丽莎白低声自言自语,“对了,一定是要我先冷静下来。好吧,把读诗作为精神疗法。”

抛开其他思绪,伊丽莎白开始一心读诗。读着读着,她被惠特曼奔放豪迈的感情所感染。其中夹着书签的一页,她最喜欢。那是惠特曼的《向印度航行》,尤其是后面的一段:

O,my brave soul!(啊,我勇敢的灵魂哟!)

O,farther farther sail!(啊,更远更远地航行吧!)

O,daring joy,but safe!(啊,欢乐是如此大胆,却安全!)

Are they not all the seas of god?(这不都是上帝的海洋吗?)

O,farther,farther,farther sail!(啊,航行,驰向更远、更远、更远!)

伊丽莎白又燃起了希望,再次远航吧!她从椅子上“跳”起来,陈教授说过——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看过我的论文,有哪一位高中生有这样的幸运?——这是一种肯定!可是有谁知道?……有办法了!虽然已经很晚,她兴奋地对将要入睡的妹妹说:“贾丝琳,我要把《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的论文、朱棣文教授的推荐、温伯格教授约我面谈的邮件,寄往我向往的名校,希望可以引起他们注意。”

“你怎么会想到要寄信?”贾丝琳问。

伊丽莎白把读了陈教授给的诗集的事告诉妹妹。

“驰向更远。好极了!”贾丝琳赞同,“应该寄!寄,或许还有机会。不寄,一定没有机会。”

很快南加州大学回信了,请伊丽莎白去面试,提早一年做正式的入学面试。伊丽莎白收到通知,告诉妹妹:“这所有医学院的大学,(美式)足球校队曾多次在全美比赛中名列前茅,获过冠军。——我喜欢。”

“祝你成功!”贾丝琳说,“我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和很多大学的入学面试一样,南加州大学的面试老师对她的理想、学习、成绩、兴趣、课外活动、社会服务提了一些问题。虽然对她的论文《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问得不多,却对她的探索和研究精神给予肯定。也因这种学习精神,南加州大学提前录取了她,并给她一笔奖学金。

对这次“胜利”,她虽然高兴,却没有太多的喜悦。因为没有什么挑战。贾丝琳却说:“这已经很好了!如果是我,要庆祝了。”

“庆祝?我在想惠特曼的诗。”

“还是——航行,驰向更远、更远?”

“对。”伊丽莎白认为,申请大学,这仅仅是开始。

“下一步怎么办?”妹妹问。

“我要听听陈教授的意见。”

这一次,陈教授没有给她什么诗集,建议她把论文及论文遭遇的故事寄给更多她想去的大学,还为她写了推荐信。

又一批信发出去了。度过了在等待中煎熬的日子,终于有了回音。波士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先后打电话来,是直接打给陈国教授,单刀直入地问:“一个高中生怎么能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

陈国教授反问:“为什么一个高中生不能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他给麻省理工的回答更有力:“你们可以查一查,我的第二代研究‘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的学生鲍圆圆,就在两年前被你们录取。而现在,伊丽莎白的研究已经到了第三代,比鲍圆圆同学更进一步。”

电话中一番问答,陈国教授最后说:“学术论文的事,不是在电话中讨论得完的。很简单,你们可以请我的学生作论文答辩。”

“真的?行吗?”

“让事实来证明。”

“好。我们会发出邀请信,请你的学生来作论文答辩。”

天啊!不是入学面试,而是论、文、答、辩!——伊丽莎白,一个高中尚未毕业的学生,要到全球顶尖的麻省理工学院去作论文答辩,而且要“比爱因斯坦更进一步”。伊丽莎白在欣喜之余,不免感到担心。可是,她要驰向更远、更远、更远……伊丽莎白一不做二不休,把收到的这两所大学的论文答辩邀请信,附在她的论文后面,又天女散花似的再发给她中意的一批美国名校。

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论文答辩邀请信寄出不久,其他名校的邀请信雪片似的飞来。一共有17封,当然全来自顶尖的名校。论文答辩日期最早的是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

“我陪你去。”贾丝琳说。

伊丽莎白扬了扬加州理工寄来的论文答辩通知说:“他们规定,不要家长、老师和同学陪同,只要我一人独自前往。”

“哪一天?”

“两周后的星期一。吃住全由加州理工包了。”

“快查一查加州理工。”贾丝琳催伊丽莎白打开电脑。

查着查着,贾丝琳和伊丽莎白异口同声叫起来:“哇,我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