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3123300000054

第54章 留学美国散记/方醒(1)

方醒(笔名)生于台湾。1979年留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1981年商用电脑专业硕士毕业。现任美国加州钻石吧高中中文教师。

学习的战场

预备负笈来美留学的路程十分漫长,从大学四年的刻苦学习到参加各种留学的考试,不断通过层层关卡,终于美梦成真,但是在圆这个美梦的过程中,也有险滩和湍流,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当年一心打算出国留学,学了十年的英文,美国好像是个理所当然的目的地。其他绝大多数同学也都打算来美国,所以也就盲目地上了同一条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有些懵懂无知,怎么会对一个一无所知的地方如此向往呢?

我飞了十多个小时,转了三次飞机,才来到美国德州西北角的一个大学城,当地生活费用以及学杂费用都很低廉,这经济条件是一般学子最热门的选择。但是我并不知道高地沙漠气候是多么具挑战性。

冬天会下雪,地上结冰,开车十分危险,我们得穿上两层卫生衣裤外加雪衣外套才能步行上学。顶着雪花片片,一步步走向教学大楼,那段路程十分辛苦。一进室内扑面而来一股暖气,我们就得以最快速度冲进厕所脱掉卫生衣裤才能上课。上完课当然还得再回到厕所,重新穿上所有的装备再走路回家。回家的路上冰天地滑,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摔个人仰马翻是常事。

春风送暖,草绿花开。除去了冬衣,手脚终于可以灵活运动了。可是花粉满天飞舞,原先有过敏毛病的人整天喷嚏鼻涕眼泪不停,就是原本没有毛病的人也难免开始犯病了。难的是吃过敏药物,整天昏昏沉沉的,头脑不清;而不吃过敏药物的话,鼻子都给纸巾擦破了,红通通的,连睡觉也不得安稳,其痛苦真是难以名状。

春天一过,花粉过敏不药而愈,所有过敏现象一夕骤止,真是神奇。夏天空气像是大烤箱,干燥酷热的天气很快把皮肤烤干失水,阳光如热的针刺,不论撑伞还是戴帽子都没有用。而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沙尘暴也滚滚而来。一看到半边的天空彤云,房东就早早发出通知要我们千万记得要时刻关紧门窗,尽量待在屋内。

可是上课和打工是不能不去的。出门前得戴上帽子、安全保护眼罩、口罩,穿上长袖上衣、长裤、长袜子和皮鞋。而且要记得千万不可以说话,否则满嘴的沙尘实在是不好受。好在大家全身武装之后,谁也认不出谁来,打招呼的事也就省了。

秋天是全年最为舒适的一个季节,大家忙着迎接新生,或是搬个新的住所,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速。

不同类型天气的挑战虽苦,却比不上那上课方式大不同所带来的冲击。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方式虽不全是死记硬背,但是记性好的总是多少占些便宜。上课听听讲记记笔记,回家做做作业准备好,考试也就万无一失了。到了美国上研究所的情况可就完全改观了,上课前教授指定的阅读研究可不能不认真完成,否则上课时回答不上来就糗大了。好的教授大多不会讲课本上的,总是天马行空口若悬河。那时还没有手提电脑,只能靠一双手记笔记,还得边听边记边提出个人心得,并尽量适当地回答问题,参加分享和讨论。每次上课都巴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变成超人来应付这堂课程。

一学期好几次的口头报告也不简单。别的同学报告的时候,我们得提出恰当的问题,应该是有些深度的而又是同学能够回答得了的问题,这才能达到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也不难为同学的双重目的。自己报告的时候当然要做完全的准备,因为百忙中的教授经常是以口头报告的表现来定成绩高下,轻慢不得。所以上台之前要一再地练习控制时间,沙盘推演各个可能问题的精确答案,预备好投影片放给大家欣赏,准备一份完整的书面报告交给教授,另准备多份报告大纲分发给其他同学参考。

在台上更要力求镇静,放松心情并面带微笑,最好能够口齿清晰、音量适中,把握时间好好表现一番。碰到练习过的问题要多花时间详尽回答,碰到生冷问题也应机智地临场应变轻松带过。报告完毕,拿出预备好的点心饮料请教授留步,多加指教,并请同学参与分享心得,营造出和乐圆满的学习气氛,才不会功亏一篑。所以一次研究报告对我来说就像浴火重生,这种历练是极其珍贵的!

来到美国,与人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美籍人士见面亲热友好,“甜心”、“亲爱的”不离口,但是这仅是礼貌而已,不可全然当真。而我们的反应也应视情况而定,没有一个准则可循。在人际交往中虽不至于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练就一番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本事,对科目评分、奖学金及日后的工作的申请都有实际的好处。所以在还没有步入社会以前,就应学会应对进退、待人处事的本事。当然偶尔也有人情冷暖,事与愿违让我心里不太舒服,但是这种求生存和社交的技巧,是迟早得学习的。

更激烈的战争发生在奖学金的争夺上,为争取奖学金互相猜忌厮杀的大多是众多的华裔留学生。因各种资源都有限,奖学金名额也不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之下,明争暗斗不可避免,其中又以暗斗居多。眼明手快的同学早早打听到哪些教授下学期会有奖学金名额空缺,就先下手为强,不时和教授话家常,建立私交,逢年过节再奉上各式贴心礼物,讨好逢迎无所不用其极。

对一些名额已满或根本没有奖学金名额的教授,学生的态度大多视而不见,较少往来。不过这也不一定就是万全之计,有时候原本冷门的教授突然接获大笔资助,能够提供奖学金了,那些押错宝的同学捶胸顿足,后悔也来不及了。争取奖学金的战争经常是悄悄地在进行,有时候自己成了牺牲品都还不自知呢!世道之崎岖,有时真令人举步维艰呢!

我当初绝对不是所谓的草莓族或是温室的花朵,但是留学期间的各种挑战对我就像是新兵上战场,几番震撼教育,使我终于大开眼界,深知自我修养之不足,之后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努力学习,在学习的战场上不但拿到了一张学业的文凭,更历练成一个能够冷静面对不同生态社会的老兵,这该是令我感到安慰的成长吧!

打工杂忆

想当年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冲劲,拎起行李,大胆远渡重洋来美国留学。经过数年苦读打拼,终于修完课,通过考试,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文凭,甚至谋得了称心的工作。这些年来能够学以致用,成家立业,每每午夜梦回,仍难免心海波澜轻拂,不敢相信自己有多么地幸运!

留学期间,多姿多彩的打工经历,是我此生一页难以忘怀的记忆。

1979年的美国德州悄悄地开始了巨大的变化,汽油价钱冲破了八毛钱,其他生活费用也都跟着飞涨。外子和我初来乍到,都还没有拿到奖学金,眼看着父母给我们带来的美金一张一张减少,心中不免惊慌。于是我们开始计划,打算让外子尽量多选课,以期早日毕业;我呢,则边选课,边打工赚取生活补助。从此,我们天天把学校报纸以及公寓附近电线杆上的招贴广告,一字一字地仔细研读,寻找适当的打工机会。

感谢主!我终于看到了一则老妇人寻找“陪住”的广告,管吃管住,另有报酬(已不记得报酬的确实数目),而且我也不用做任何家事。面谈时,我见到了那位慈祥温柔的七旬老妇人,我们相谈甚洽,立刻被录用,我准备妥当了简单行李,外子送我过去。

那栋住宅中型大小,三房两厅,有前后院,屋内家具齐全,整齐清爽,十分舒适,只是离学校太远。

那时我还没学开车,而且我们也只有一辆旧车,所以由外子每天早上七点来接我回校上课,到傍晚六点再送我回去工作。上工第三天,我见到了老妇人的儿子,他是一个高大英挺的中年男士,对母亲十分孝顺,一再感谢我对他母亲的细心照顾。他还关心地问我喜欢吃什么,说他会在周末的时候去采买给我们送过来。

没想到,过了两天,老妇人在后院栽种花草的时候,不慎跌倒,伤及腰部,必须以轮椅代步。我看她不良于行就特别尽量多做些事,每天都帮她把早午饭做好才去上课,下午也会赶回去做晚饭。有一天晚上,老妇人在浴室大声呼叫我,我赶去为她穿好衣服,扶她上床休息。

真没想到,原来健康快乐的老人才跌了一跤,就不能自理生活了!她的儿子立刻为她安排了安养院,以便医疗人员就近照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此画上了休止符。我打包回家的那一天,看到老妇人坐在轮椅上发呆,她对我摇摇手,苦笑着说她也收拾妥当准备搬走了。她一脸无奈,令人鼻酸,我强忍着泪水,默默地祝福老妇人有一天能够康复。

才搬回家,一个清扫房间的广告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周三天,每次四个小时,每小时三块半。”因为我当时只有周二及周四有课,就前往面试。那是一个很大的房屋,有之前老妇人房子的两倍大,四个卧室,两个客厅,还有一个儿童游戏室。那位主妇有自己的事业,非常忙碌,没空料理家事。

她很有耐心地教导我如何使用各种清洁工具。她说床单和衣服要分开洗,衣服还得分不同的颜色及质料,用不同的水温及清洁剂来清洗;烘干机则需要看东西的质料和数量来选择不同的循环和时间长度;杯盘在放入洗碗机前必须浸水刷洗,再依次放入,不可重叠,也不可使用过多的清洗剂;用吸尘器依木地板、胶地板,以及地毯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波段,不可轻忽,否则事倍功半。我把林林总总,各种设备的相关教导用笔记录下来,每次都依照指示,按照次序完成。每次从头到尾,我没有休息一分钟,刚好工作四个小时,这位女主人真是精明可敬!

那位太太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待人也挺和善的。她给孩子买点心,经常也都有我的一份。我有做不好、不对的地方,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自己再做一次给我看,告诉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到了圣诞节,我当然也收到了一份礼物,那是一张20元的支票。她告诉我她知道中国人喜欢收红包(钱),所以就省事,没有另外给我买礼物了。只可惜我第二个学期的课不允许我继续一周三天打工,所以在四个月之后只得请辞。说实在的,我那时所学的一切处理家事的本领到现在还受用不尽呢!

第二学期的课虽然比较繁重,但是我的周末仍旧有些空闲,我就又找了一份周末做家事的工作。我按地址找到那个住家。那栋房子挑高屋顶,圆柱白墙,和美国总统住的白宫没有两样;房屋四周老树盘枝,花圃如锦,既气派又高雅。原来他们是当地一位成功的房地产经纪。因为我只在后院的洗衣房工作,所以未得一睹豪宅的内部陈设。

他们的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20多年了,必须由医护人员一天分三班,全天候地照顾。他们请了厨子烧饭做菜,请了管家打扫清洁,星期一到星期五有一名洗衣妇人,我则在周末负责洗衣。由于前面那段工作经验,我知道如何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驾轻就熟。每天我只工作三个小时,每个小时五块钱。外子也经常带着功课和我一起去上工,我们在洗衣房内说说笑笑,时间过得特别快,那种甜蜜的滋味,冲淡了我打工的疲累。

这位女主人平易近人,十分贤惠,有时她也会来到洗衣房使用清洁衣物的用品。有一次,她亲手熨平一件十分精美雅致的洋装,原来那是她亲手缝制,给她女儿穿去参加大学毕业典礼的华服。

在我和外子结婚纪念日的当天,我向她要求早些上工,以便早些下班去小小庆祝一番,这时我看到她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哀凄,但又很快地恢复了和颜悦色,原来那一天正是她的长子发生车祸的日子。她轻声叹息道:“人世真奇妙,同样的一天,为什么有些人会欢庆,有些人则痛苦得刻骨铭心却只想把它忘掉呢?”那一刻,我看到一个慈爱的母亲,内心虽仍有着伤痛,却选择勇敢面对未来,对我而言,她真是一位可敬的勇者。

第二个学年,我和外子都有幸争取到了助教奖学金,为了专心学业,我把这份周末的洗衣工作介绍给一位好友。后来听说,那位朋友做了两年之后,在离开学校之前,也把工作介绍给了她的朋友。好工作和好朋友分享,也是人生乐趣之一吧!

回忆起那段打工的日子,至今仍令我怀念感动不已;第一位老太太教导我重视生命,珍惜健康;第二位职业女士表现出待人以诚,爱心与耐心的智慧;第三位太太面对艰困,永不退缩。那些年我的打工经历帮助我体会人生,认识人生,学习到日后在美国生活应有的态度和技能,一生受用无穷,而那三位女主人的不同风采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则在我记忆中永远鲜活。

谁给我们“家”的感觉

回忆留学北美的那几年,真是十分辛苦的。在教室里有语言及专业的挑战,夜以继日,还得在教授面前练就喜怒不形于色、处变不惊的本事。在同学朋友之间也有明争暗斗的险恶,或是为了争取一份奖学金,或是为了追求一位心仪的对象。而且日常用品、饮食交通,各个方面,能省则省,所以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紧张。好在有幸遇到许多好心人,帮助我们平顺地度过清苦的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