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开一家赚钱的淘宝店
3131500000052

第52章 要点概括

很多创业者及淘宝店家都缺乏财务的基本常识,他们把利润的计算简单地认为就是“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本章作为账务篇的开篇,重点讲述了利润的正确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带领读者走出利润计算的误区。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财务概念:

(1)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就是店铺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所产生的营业额。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营业收入就是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营业收入一般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也就是从事主要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和除主要经营活动以外从事其他方面业务取得的收入。

(2)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是相关联的,有收入就会产生为获得这些收入而发生的耗费和支出。同样,营业成本也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和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构成了企业成本费用的主要项目。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不能与直接的产品对象相对应,但它又是为赚取利润而发生的,比如店铺的日常管理费用、水电费等等,在计算当期的利润时,需要将这些费用在当期费用中体现。期间费用又可以分为三大块:

管理费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像办公费、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销售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如广告费、展览费及营业人员的工资等。

财务费用:为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费用,比如借款利息等。(4)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支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总称。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说,这些收入的产生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比如罚款收入(营业外收入)和罚款支出(营业外支出)。

(5)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毛利=营业收入-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补贴收入说明对于网上店铺来说,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可以去除,即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就目前来说,网店交税还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网店的利润总额也就等于净利润。

说明

(6)视同销售

视同销售就是表面上看不算销售,如老板自己消费、赠送他人等行为,这些行为虽然没有产生收入,但在税法上来说,也还是要作为销售,确认收入并计算税金的。

在财务上计算利润时,也应将这些行为的收入计算在内,以保证利润计算的正确性。

简单打个比方,如果店铺是不老板的,他要消费或是赠送他人的话,就必须在其他的店铺购买,这就形成了其他店铺的营业收入。

(7)开办费用

开办费是指企业从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一般来说,网上店铺的开办费主要包括筹建期间的办公费、差旅费、人工工资、培训费等。在确认开办费时,应注意开办费应该与资产分开,开业前所购置的办公家具、家电等固定资产与材料、办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应计入资产,而不属于开办费的范围。

(8)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是对应的概念。权责发生制往往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在确认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时,以应收和应付作为确认的标准,也就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来确认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的处理方法是凡属本期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列入本期费用。

(9)预付费用

是指事先支付,但尚未受益的费用。在旧会计制度中,待摊费用就属于此类。网店中比较常见的预付费用主要有租金、营销推广使用费等。

(10)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就是店铺销售商品、制品或提供劳务(如提供店铺设计等)所应获取的营业收益,这笔收益暂未收回的金额,是店铺的一种债权,通常与商品交易等业务相联系。

(11)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通常包括各种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备用金等。

(1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要求,用于利润的确定。指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该会计对象所获得的净损益。

(13)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就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也就是为谁记账的问题。

(14)资本性支出

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的收益。

与资本性支出相对应的是收益性支出,也就是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

(15)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价值,它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转移的价值。

计提折旧是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都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如果不做计提而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的话,会使当期利润大大减少。所以,按相应的折旧方法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到各个使用期间,有利于合理计算各期的成本费用和利润。

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等。

读者在阅读本章时应对上述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这样在计算利润时思路会更清晰,便于正确地核算成本和计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