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新股民快速入门必读:初入股市实战技法全书
3132700000017

第17章 股市的基本面分析(3)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关联交易的操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容易产生后患。例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会从上市公司低价买进产成品,转身又把原材料高价卖给上市公司,目的是为了规避税收;也有可能侵占上市公司公开募集的资金或无偿拖欠上市公司的贷款,抢占公司前景好的投资项目,掠夺了公司的利润;提出上市公司为自身或其他关联方提供担保的要求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从长远看,更损害中小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

四、公司的利润分配

公司利润的分配包括缴税、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分红派息等。投资者首先要了解当年可供分配利润量大小,然后要搞清楚各种分配比率的大小及变化,特别要了解股息支付的情况,如普通股利分配量及每股利息,因为股利,尤其是预期未来股利是决定股票价格的根本因素。

股份公司的股息派发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最直接。通常情况是股利高,股价涨;股利低,股价降。

公司盈利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股利能够同时增加,盈利的增加只是提供了增加股利派发的可能性。公司盈利增加后,可能不增加股利而是用于扩大投资,使其利润资本化,也可能在盈利增加后增加股利派发,这取决于公司实行的股利政策。

不同的股利政策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股利政策比公司盈利对股价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一般的情况是,公司宣布增加股利时,股价上升;减少股利,则股价下降。如果是不增不减,则对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五、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指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狭义的资产重组仅仅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划分和重组,广义的资产重组还包括对企业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与重组、业务机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目前所指的资产重组一般都是指广义的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主要形式有股权转让、股份转让、并购、资产置换等。

资产重组带给市场的获利机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题材,带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更是难以估量,重组给市场带来的增量收益,甚至会超过市场本身的业绩增长。其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具有重组概念的个股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热点。

例如,金丰投资(600606),因重组的题材,股价在2014年3月27日创出新高11.22元,仅仅9个月的时间涨幅高达138%。

(一)资产重组类型

企业资产重组与兼并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大型非上市公司入驻小型上市公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

(2)上市公司内部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利用“壳”的融资功能,借此提高业绩,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增资配股的条件。通过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将一些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并注入一些成长性很强的优质资产来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3)上市公司兼并收购非上市公司。

(二)防范重组股风险

资产重组一直是市场热衷炒作的题材,介入重组题材股,虽然收益可能很高,但是风险也较大,新股民要考虑清楚再做投资决定。新股民要防范资产重组股的风险,就要了解具体有哪些风险。

1.虚假重组消息

市场上有关重组预期的消息众多,中小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谁会真重组,谁仅仅是炒作。如果判断有误,所介入的股票没有实质重组题材或重组失败,股价被远远高估后,将来的下跌难以避免。

就资产重组的现实情况来看,假重组主要有:

(1)以“圈钱”为目的进行的“报表重组”。

(2)ST公司以保上市资格为目的进行的“资格重组”

(3)以拉抬股价为目的进行的“题材重组”。

(4)利用上市公司的担保或回报为目的的“资产重组”。

2.透支预期

很多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是以企业逃避债务或市场炒作为目的的短期交易,不是正常的优化资源配置行为,也不是真正立足产业整合和企业重构的实质性重组和战略性重组。这些资产重组本身对于上市公司带来的有限利好也可能因为已经在停牌前的股价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复牌之后反而出现“利好出尽是利空”,获利盘兑现,导致连续跌停。

3.重组方案低于预期

如果上市公司重组方案出台之后低于之前市场对它的预期,则同样会出现股价下跌的问题。

第三节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决策信息,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的过去,评价企业的现在和预测企业的未来,以帮助分析者进行决策。

在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中,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地位。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决定股价的长期的、重要的因素。而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则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新股民可以通过查阅公司公开刊登的招股说明书、定期业绩报告中的财务报告,从中分析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判断其股票的优劣,从中选出具有高成长性的股票。

一、分析的基本依据

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就是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时点(如年末12月31日或年中6月30日)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报表,反映的是公司资产、负债(包括股东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将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总额;二是公司在某一时点的负债总额;三是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是一张平衡表,分为“资产”和“负债+股本”两大部分,“资产”部分在左边,“负债+股本”列在右边(有时候因为版面不够,将两部分上下排列),表格左右两列数值的总额是相等的,即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另外,为了与以前情况进行对比,资产负债表分别列示期初和期末数据。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说明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及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按变现先后顺序表示,包括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

负债部分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显示公司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与其偿还期限,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部分表示除去所有债务后公司的净值,即在偿清各种债务之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包括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未分配利润等。

浏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对公司经营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利润表(也就是损益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半年、一季度)经营成果的反映,它是公司在一定时间的业务经营状况的动态报告,它是依据“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平衡关系编制而成。它主要包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营业外收入及支出、税前及税后盈利等科目及金额。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预测企业收益的发展趋势。

利润分配表则反映公司税后盈利的分配情况以及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的原因。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除了列出本期数,还列出上期数据以供对比,如在编报中期财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主要向股民提供公司在年度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它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变动及其原因的主要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提供公司在年度内有关现金收支的资料,帮助股民分析公司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所指的现金,是指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短期债券。

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公司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变化分为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来自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等几类内容。

二、分析的主要内容

投资者根据财务分析的几种表格,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扩展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率等内容。

(一)公司的获利能力

公司获利状况如何,是衡量公司有无活力、经济效益优劣的标志,也是投资者选择公司或证券的主要依据。作为证券投资者,当然应该选择利润丰厚、投资回报率高的公司进行投资。

(二)公司的偿债能力

公司的获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有的公司当前盈利不错,但资金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差,这样的公司就潜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加强对公司流动性状况及资本结构的分析。

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投资者在追求股票高收益的同时,应注意防范公司的偿债风险,以确保投资的安全。如出现偿债能力下降因素,投资者应及时做出决策以转移风险。

(三)公司的扩展经营能力

公司的扩展经营能力也就是公司的成长性。投资者不能只看到公司的当前效益或者短期效益,而应注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能力,因为股票投资是现在投入一笔资金以求将来收回更多的资金。一个公司当前盈利虽低,或者因把大部分盈利转化为投资而目前分红派息少,但成长速度快、潜力大,则该公司股价升值速度就会很快,就值得投资。

(四)公司的经营效率

一个公司经营效率的高低,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和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而反映出来。从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可以说明资金利用效率的高低以及公司经营是否顺畅,进而看出购买该公司股票是否有利可图。

三、财务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按比较标准不同有三种形式。

(一)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根据一个公司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就其中的同一项目或同一比率进行数值比较,以判断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这种比较既可以是同一项目绝对数值的比较,也可以是增长率的比较。

(二)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指将财务报表中各个具体项目数据与一个基本项目数据进行比较,算出百分比,并就不同时期或时点的数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某一具体项目与基本项目的关系、某一具体项目在表中的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增强或减弱的趋势。

(三)标准比较

标准比较是将公司各个会计项目数据与一个设定的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考察上市公司各项指标是否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经营水平。

标准比较的关键是确定反映社会平均经营水平的标准数据。这一般可通过大量经验数据统计而得到,其中有些是国际或国内公认的既定标准。如国际公认的流动比率正常标准为2∶1,速动比率为1∶1;我国公认的资本利润率平均水平为10%等。

此外,还应将公司的有关数据指标与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值或最佳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公司的有关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何种水平。当然,在做这种比较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四、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是将两个有关的会计数据相除,用所求得的财务比率来提示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运用财务比率进行各种维度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和经营决策。

财务比率分析根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