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3141700000018

第18章 产房,生命很神奇(1)

产房,每天都有新的生命在那里来到人间,相信很多人对那里充满了好奇,想知道那里究竟是怎样的好去处。是的,产房确实是迎接天使的地方,但是,产房里的动静,听起来却像恐怖的炼狱,充满了各种凄厉的惨叫。就是产房中凄惨的叫声和呻吟声,让很多在产房保过胎的孕妇,都对分娩充满了恐惧感。而对于医生来说,因为很多分娩的产妇要进行胎心监测,所以,产房的背景音乐就是“扑通扑通”的胎儿的心跳声。想象一下,以每秒钟140次有节律的心跳声作为衬托,你说话的语速也会不自觉地加快,再配以惨叫和呻吟,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

在介绍了孕期的相关知识之后,接下来,我就要带领大家到产房,来观看一些生命诞生时的景象。

01产科医生就是当了兵的秀才

说实话,在产房工作,永远都处于战斗状态。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而在产房工作的医生,那就是当了兵的秀才,只战斗,不说理。因此,对于产科医生来说,也没有多少工夫去体味人生百态,也就真的不知道人生百态从何说起了。

老话说“生孩子得把抽屉、橱柜全打开”

虽然生孩子的生理过程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风俗千差万别。我有个同学在产房生孩子,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一大家子人在产房外面等。开始生得还挺顺利,没想到过了两个小时产程停住了,医生出去向家属交代病情,让他们再耐心等一等。

这时候,婆婆开始犯嘀咕了:“都打开了啊,怎么还生不出来?”

我同学的爸爸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问亲家:“什么打开了?”

“家里的抽屉、橱柜全都打开了啊。”

“啊?你是说他们小两口家里的抽屉、橱柜?”

“是啊,今天我来医院前,一大早先去了他们家,把这些门都打开了,要打开才生得出来啊!”

“嗨!你看看,闺女让我把产后束腹带拿过来,我也是来医院前去了他们家一趟,结果发现抽屉、橱柜门都打开了,还以为招贼了呢。检查了一下,好像也没丢什么东西,就又都关上啦!”

“啊?你全关上啦?那可不成!难怪生不出来!”

于是同学的婆婆立马回家开抽屉、橱柜门去了。说来也巧,婆婆开完抽屉、橱柜门,还没赶到医院,我同学竟然顺利生出来了!估计她婆婆一定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吧,恐怕还会对这种谬论再做进一步宣传哪。

产房外面的爸爸们

作为一名男性,那就再说说待产的丈夫们吧。老婆在产房里生孩子,老公在门外面等,大多数都是紧张、兴奋的。可是,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确实也有个别极品的,还在那儿忙着和人打牌呢,医生出来叫家属都不应。不过,更多的时候,男人并不是不关心老婆,实在是没有意识到。比如产妇和宝宝一起被送出产房的时候,因为老婆是一起生活了比较长时间的熟人了,而新出生的宝宝可是个生面孔,所以迎接的人会本能地先注意到这个小家伙,然后逗着玩玩儿,而冷落了大人。这种场面很常见,一般要我们医生跟家属说到产妇情况的时候,老公才能一下子反应过来:对了,还躺着一个呢!于是赶紧过来嘘寒问暖,握手擦泪,夸奖勇敢之类的。其实大多数刚刚做爸爸的丈夫还是爱自己老婆的,只是那一短暂的时刻没有意识到,也请伟大的母亲们理解一下刚做爸爸的男人们激动的心情吧。同时也提醒要做爸爸的人,大人和孩子出产房的时候,可千万别只顾着宝宝而忽略了大人。分娩的过程,妈妈们是非常疲劳、非常痛苦的,是急需周围人的鼓励和安慰的。如果面对一大一小,你首先是冲着老婆握手安慰的话,不管她嘴上说不说,心里肯定是非常温暖的。刘备当年就是这么笼络到了赵子龙的心啊!

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在产房还会碰上一种情况,就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工作中在和产妇家属沟通的时候,有时就会有做丈夫的在最后加一句,如果只能保一个的话,就保大人。我估计他们是电视剧看多了,这医生还没发话呢,只是交代了一下情况,那边就主动做选择了。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种“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反正我工作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要去询问产妇家属这种残酷的问题,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而且那些影视剧大多数反映的是四五十年前或者更早时候的情况。那个时候和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剖宫产手术少,且麻醉技术、手术技术、抗生素等都还不够成熟。

在过去,怀孕生孩子的风险是很高的,“孩儿的生日是娘的难日”“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荡一圈”,这些说法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个风险率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方说孕期保健做得不够,产科并发症不能在早期发现,如前面提到的子痫发作、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等;或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比如心脏疾病、肝肾疾病等,从而危及产妇生命。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发生难产,处理不及时会出现滞产,引起子宫破裂,或者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这些都是要命的并发症。另外,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孕产妇发生危险的常见原因,更不要说在医疗技术落后的过去了。所以在古代,很多女性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怀孕分娩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而我一直没弄明白的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在牺牲母亲的情况下保全孩子呢?只要孩子还没有生出来,母亲就是胎儿全部的依靠,所有危及母亲生命的情况,肯定也是危及胎儿生命的。而且,新生儿还有另外的风险,比方说早产、感染、胎儿宫内缺氧等,这些都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所以,围产儿的风险率本身就比孕产妇的要高。

而现在,剖宫产技术可以说救了很多人的命。难产生不出来,那就做手术剖宫产,虽然有手术风险,但以现在的技术,总比难产引起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的风险要小。而且,通常情况下剖宫产既救了大人也救了孩子,不存在大人和孩子二者选其一的问题。

对一个产科医生来说,之所以压力大,是因为你的处理会关系到两条生命。遇到问题时,医生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大人,因为只要孩子没生出来,大人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这没什么好选择的。有时候大人没问题,但是胎儿有宫内缺氧的表现,不尽早生出来可能会有风险,那么也会建议剖宫产。虽然对大人的损伤大一点儿,但是对孩子更有利,这种情况下也不用去让家属做出选择,这是产科处理的医疗原则,医生应该根据医疗原则做出建议,而不是让家属去选择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还有些情况,孕妇本身合并有其他疾病,如果继续妊娠,可能会危及生命。比如前面提到的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那么按照医疗原则,医生应该做出终止妊娠的建议,这也是建议,而不是让家属选择。当然了,对于医生的建议,产妇和家属有决定权,他们有接受医生建议和拒绝医生建议的权利。还有些情况,医疗的处理有几种方案,各种方案可能大人和孩子的获利大小不同。比方说A方案大人的风险相对小一些,B方案孩子的风险相对小一些,这种情况可能就要孕妇和家属做出选择了。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也不是所谓的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这些方案,不管选择哪种,都不至于让风险大的一方送命,如果有这种可能,那么这个方案应该直接被否定。

所以,当有丈夫主动提出要保大人的时候,我会赶紧纠正他,我们要尽量大人孩子都保!

让一个男人,在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之间、在自己的至亲里做出选择,实在是太残酷了。我觉得,像“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这样的问题,还是留给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去煽情用吧!

医生们的出生也都挺坎坷

说到难产,我们这些产科医生在聊天时发现,好多医生本人在出生的时候也都不是很顺利。比方说我自己吧,就是被产钳拉出来的,虽然一出生脑袋就被“夹”过了,不过也没见头上多一块或少一块什么。我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个同事出生的时候是臀位,也没做剖宫产手术。要知道,一般小孩子都是脑袋大身子小,出生的时候是头朝下生出来的,所以,头能出来身子一般就没问题(当然,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肩难产)。而臀位的孩子是屁股先出来,身子能生出头可就不一定了,脑袋有可能会被卡住,医学上称为后出头困难。所以,足月臀位分娩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这还只是窒息的可能,我们春哥出生时就确实是窒息了,而且好像评分还挺低的。至于那些直接在家里出生根本就没去医院的,或者出生体重10斤的巨大儿,这里就不提了。因此,我们开玩笑说,肯定大家出生的时候被刺激得太厉害,要么脑袋被夹,要么出生窒息,所以才会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做了医生,而且还是妇产科医生!

02生孩子可不是电影上演的那样

可以说,涉及分娩情节的影视剧数量还真不少,可是这么多的影视作品,在我这个专业医生眼里,大部分镜头语言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了增加镜头的真实感,很多有追求的导演即使是在最角落、最不起眼的位置的道具布景,也尽量按照故事背景选取,避免穿帮;在枪战片里,对于细节的刻画甚至可以让观众闻到空气中的火药味。但是,在关于分娩的情节方面,导演们似乎都不怎么愿意下功夫,绝大部分分娩镜头,都是一位满头大汗的姑娘,在那儿发了疯一样,近乎歇斯底里地喊叫;而且,如果大肚子说自己肚子疼了,那么过不了多久肯定就要喊叫了,然后叫过几声就可以听到婴儿的哭声了。这似乎已经成为影视剧中生孩子的常规套路。

分娩的镜头好像只是为了交代是哪个人在生孩子,而观众感受不到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煎熬,感受不到宫缩带来的折磨,感受不到分娩时的辛苦;如果这些都感受不到,那么就一定感受不到宝宝生出来那一刹那带给产妇无与伦比的释放和满足!在电影中,分娩的过程似乎变成了一个热闹,甚至像一场游戏,根本无法准确地向观众表达这么一个重要的信息:分娩,其实是一个女性从平凡通往伟大的极富寓意的开端,在经历过上帝给女人安排的种种痛苦磨砺之后,她有了一个骄傲的身份——母亲!

至于影视剧中的情节,那其实真的就是在演戏!

母鸡下蛋也没那么快,何况生孩子

分娩,这个人生伟大的开端,实际上是怎样的过程?

首先你得知道,分娩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且通常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平均需要十几个小时。分娩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产程。既然实际上产程时间是这么长的,那么可想而知,影视剧中那种一痛就生,演得是多么“写意”了。

既然产程时间这么长,那么为了方便医生对分娩过程的观察处理,就把产程人为地划分成几个时间段,分别是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影视剧中那种大汗淋漓、哇哇乱叫的镜头,实际上只是第二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确实是比较短的,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但是,第一产程的时间可是要长得多了,你不能仅仅把第二产程用力的过程当作生孩子,之前的过程就忽略不计了。就好像足球比赛,射门进球的瞬间固然是精彩的,但是为了射门而相互配合、组织进攻的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因为最后短时间的绚烂,而忽略了之前的付出。所以,在介绍最后的极限冲刺之前,应该先说说第一产程。

痛得死去活来可能也只是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的定义就是从正规宫缩临产到宫口开全的过程,简单点儿说就是一个“开门”

的过程,开产门,或者民间说法叫“开骨缝儿”。所以,不是说用力屏气的时候才叫生孩子,从开骨缝儿起就开始分娩了,准确地讲是从正规宫缩开始的。

什么叫正规宫缩呢?就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所谓的“阵痛”,一阵一阵地痛。阵痛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是一定的,比如间隔5~6分钟,持续半分钟。而且,痛的程度会逐渐加剧,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变长。伴随着阵痛,产门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打开,一指、两指……一直到十指就完全打开了。而在开产门的同时,因为宫缩的推挤作用,宝宝的小脑袋也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降。等到产门都打开了,宝宝的脑袋也到了门口了,等待接下来更强大的力量把他推出门外。

既然是阵痛,那么一定会有“痛”这种感觉的。很多人到了孕晚期会有宫缩,比如像来月经时候的下腹酸胀,或者紧缩感,间隔时间并没有那么规律,或者间隔时间相对比较长。

这时候不少人就会紧张了,以为马上就要生了。不得不说,这很可能还是受影视剧的影响,因为那里边的产妇,只要肚子一痛,下一步孩子就出来了。实际上没那么快,至少绝大多数初产妇都不会那么快。如果肚子还没感觉到痛,或者疼痛还可以忍受,不是那么剧烈,宫缩的间隔时间还没有那么规律,那么短时间内是不会生的。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假临产。这种假临产,不同的人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甚至有人会持续几天。所以,有人说自己生孩子生了三天三夜,这显然是把假临产也算进去了。假临产基本都是无效宫缩,只要不影响休息,宝宝监护没有异常,就不需要医学干预,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真的痛起来有多痛呢?我两个大学室友的老婆生孩子,刚临产的时候,肚子刚刚开始痛,我跟她们说,如果熬不住了,可以打分娩镇痛。两位巾帼英雄均表示,生孩子的痛还能忍,能不打就不打吧。我表示赞许:“够坚强!”这时候,她们还可以对着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