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3145300000045

第45章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战略研究(5)

北京基地建立公共支撑体系,通过关键的共性技术支撑数字内容资源。结合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游戏软件。北京基地将贯彻需求导向、企业指导、共性支撑的原则,大力推动建立数字内容的公共支撑体系,大力推动数字内容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上海基地主要以图形渲染服务和媒体制作服务为核心,搭建数字内容产业基地。渲染系统配备了国内外多种不同的主流高性能运算服务器,结合了业内主流的各种三维制作软件和渲染分发、管理软件,组建了业内领先的集群渲染系统,可以为各类数字内容制作企业提供大场景和复杂场景下的高效率渲染服务。

另外,上海基地为数字内容应用技术进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提供公共服务环境,努力为技术研究成果提供中试机会。

长沙基地以卡通动画为主要特色,重点开展数字卡通节目制作和传播应用技术的创新、应用和转化,形成卡通产业技术、制作、传播、产业四个平台,发展目标定位于卡通动画节目制作和传播中心、数字内容技术研发和辐射中心、国内外数字动漫成果转化中心、卡通动画人才集聚和培养中心。

成都基地主要依托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建立面向以网络游戏为重点的数字内容产业服务的专业技术平台体系,提供低成本公共服务,引导产业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形态。

3.我国数字内容技术发展现状

数字内容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很大的重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内容技术已经在基础编码技术、网络游戏引擎和动画制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基于民族特色的卡通动画上,有一些可以和国际上先进水准的动画相媲美的产品。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国内的数字内容技术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偏重于消费数字内容开发,对底层的数字内容基础软件(如图形建模工具、渲染软件等)的研究基本还空白,这对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我国数字内容技术目前仍然存在三大瓶颈。

(1)内容基础技术及标准化已有很好的积累和发展模式,但尚未形成颠覆性的影响。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编码、多媒体音视频检索、数字版权保护、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等技术领域是我国发表论文、专利最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率最高的领域之一。但是,这些技术的研发还相对分散和封闭,科技对数字内容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这些自主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标准的实施还缺乏政策的保护与引导。中国的技术和标准对产业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标志着中国在数字内容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2)内容服务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但尚未形成有效的第三方服务。最能代表我国服务技术的是大规模网络在线游戏运行技术。以盛大、金山等网游公司为典型例子,通过构建网络游戏的运营平台以及点卡的支付模式,网游创造了几十万人同时在线的服务规模。这些内容服务技术与平台仍受限于企业内部,尚未形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可独立运营的第三方公共技术服务架构和支撑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内容产业链的形成及数字内容服务规范与标准体系的建立。

(3)内容创作和生成初具规模,但在制作效率和制作高质量内容方面亟待突破。我国数字内容创作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已形成一定的制作规模。经过几年的自主创新,国内网游公司开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游作品;先后建立了集成多媒体渲染、三维运动捕捉等功能的数字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卡通动漫产业达到年产1万分钟的制作能力。但是,我国在制作高质量的3D动漫,基本素材库建设和制作的可重用率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10.3.4 数字内容的技术发展重点分析

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内容技术和产业的环境下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数字内容技术,需要能抓住我们自身的优势,抓住我国数字内容发展的特色,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需求入手,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瞄准下一阶段内容技术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其原则归纳如下。

(1)以产业需求为主要抓手。我国正处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经济高速腾飞的时刻,产业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同时,我国拥有独特的人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可以从国内的需求入手,如数字电视、IPTV和移动互联网应用,解决其中的发布、交易和各类服务性技术,实现新需求促进技术发展以及技术的快速成果转化。

(2)“集成+创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在内容制作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有一段距离,要超越或赶上都十分困难,只有挖掘新兴的技术,集成一部分已有技术,并大力发展引领性技术,争取“异军突起”。韩国的网游和日本的动漫,我国在虚拟现实、高速渲染等技术上的布局都采用了这类发展模式。

(3)“标准为重,做大蛋糕”的发展思路。国外往往在标准上具有优势,留住了高端的利润,而国内企业往往因恶性竞争而将市场越做越小。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标准化机制,形成贯穿始终的标准化体系,把市场做大,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创意团队加入到市场中来。这样,就能够降低技术门槛,降低产品转化成本,从而缩短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周期。

最受关注、并属于国际上“活跃”的研究性技术(未含已有成熟技术)。这些技术中,一部分在我国近几年的科研计划中有所涉及,另一部分技术国外较强,在短期内形成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本书根据体验虚拟化、网络融合化、内容有序化、服务定向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选择了促进体验虚拟化发展的渲染引擎和虚拟现实技术,促进网络融合化的内容转码和内容互联交换技术,促进内容有序化发展的内容版权和监督技术,促进服务定向化的内容搜索和个性化技术,提出了“8”项技术作为数字内容技术发展的建议方向:渲染引擎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内容转码技术、内容互联交换技术、内容版权技术、内容监督技术、内容搜索技术、内容个性化技术。

要将技术的研究成果真正用到产业和市场中,进一步推进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搭建技术服务平台,让技术在平台上扎根发芽,并通过服务不断获得新的需求,解决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突破。同样,选择和产业链息息相关的“4”个平台作为数字内容技术发展的建议方向:内容创作平台、内容管理平台、内容分发和交易平台、内容体验平台。

在内容技术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需加大公共服务市场的培育,将资源汇集并以更为标准和开放的形式向着内容创作者、内容制作者开放,以做大市场。目前的公共服务还停留在服务资源的共享上,如渲染平台、编辑工作室的租借,这些仅仅是降低产业成本的方法,在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上效果不明显。因此,选择“2”个公共库作为建议方向:内容素材库、内容海量资源库。

希望紧紧围绕“1”个数字内容产业,在产业发展战略、原则和思路的引领下,通过技术、平台、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攻关和建设,在技术方向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平台方向上形成数字内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支撑能力,在公共服务方面形成数字内容发力的动力源泉。围绕1个数字内容产业,建设8项技术、4个平台,2个公共库,即提出的“8421”数字内容技术发展战略思路。

1.“8”项技术的研究内容

(1)渲染引擎技术。需要研究非真实感图形绘制(NonphotorealisticRendering,NPR)。NPR技术对景物的描绘主要采用钢笔渲染、水彩渲染和碳笔渲染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其中,卡通渲染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非真实感渲染领域的一个新方向,目的是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传统卡通风格的模型与场景的绘制效果。需要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实时渲染技术(Web3D渲染)。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其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触觉反馈技术、三维交互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虚拟现实是网络游戏、数字展览展示、虚拟博物馆等互动型数字内容应用中的一项重要人机交互手段。虚拟现实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但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与突破的问题。为了提高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性、逼真性和临境感,在新型传感和感知机理、几何与物理建模新方法、高性能计算,特别是高速图形图像处理,以及人工智能、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许多挑战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3)内容转码技术。需要研究开发实用化的数字内容转码技术与平台,针对目前我国数字电视IPTV移动终端所采用的编解码标准,开发适应网络传输、存储和终端的实时高效内容转码服务平台,能够完成AVS、WMV、MPEG.X系列和H.26X系列内与系列间的音视频媒体码流转换,实现数字内容在不同服务环境下的共享与互通共用;提供能够实时完成码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及不同标准之间转码的硬件计算平台。

(4)内容搜索技术。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文本语义分析的信息检索技术、基于多特征匹配的图像检索技术、基于语音识别/音乐分析的音频内容信息检索技术、基于场景理解的音视频检索以及各类媒体检索算法融合的数字内容综合检索与相关反馈技术。开发海量数字内容服务为各类用户提供快捷、丰富的数字内容搜索与信息服务。

(5)内容版权技术。需要研究开发电子认证与数字版权保护相结合的数字内容版权管理支撑技术,包括研究支持国际国内互操作的数字版权技术体系,形成相应的规范;基于AVS标准数字版权管理(DRM)体系,开展国家AVS标准推广所必需的DRM技术体系以及软件实现;研究数字内容加密与水印算法,主要研究码流传输的加密技术、适应透明码率调整的媒体加密技术、数字水印及版权跟踪技术;提炼出可形成IP核的关键算法和可形成硬件的关键技术。

(6)内容监管技术。研究内容监管技术,需要研究内容识别技术,主要是需要能够识别数字内容的版权内容,甚至是从模糊不清的视频片断中识别出版权内容,需要研究能够解决未经授权被发布到互联网上的数字内容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视频识别等。研究内容过滤技术,实现如通过对网络上数字内容业务应用层数据的解包还原来判断数字内容的合法性及安全性,并进行相应的控制等功能。研究采用较少的技术资源实现基于内容的过滤。

(7)内容互联交换技术。需要研究面向下一代数字音视频媒体编解码标准,研究可伸缩编码技术,面对传输网络异构、传输带宽波动、噪声信道、显示终端不同、服务需求并发和服务质量要求多样等问题;研究精细粒度可伸缩媒体编码技术,自主开发实时可伸缩视频媒体编解码器以及相应的流媒体播放器;提供能够实时完成质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联合可伸缩的硬件计算平台。需要研究开发数字内容互联交换支撑平台,针对目前数字电视、IPTV、移动多媒体网络自成体系的现状,研究跨网络、跨终端的数字内容互通技术,包括控制域的互通和数字内容域的互通。以实时转码技术、可伸缩编码技术和数字内容互通技术为支持,开发可为多终端服务的数字内容互通共用技术支撑平台。研究终端能力描述和协商、带宽动态变化通告、实时网络承载等问题。该平台将根据终端的能力、带宽变化、时延抖动等约束条件,动态调整数字内容的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内容的跨网络、跨终端互通共用。

(8)内容个性化技术。个性化服务技术是为了保障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来学习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从而实现主动推荐的目的。个性化服务技术能够充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内容个性化技术中需要研究用户行为分析和信息过滤技术及数据挖掘技术,其中,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包含有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聚类技术和Web挖掘等技术。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具有不需要用户提供主观的评价信息、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量、用户访问模式动态获取以及使用方面等优势,因此它相对于协同过滤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4”个平台的研究内容

围绕数字内容的生命周期,需要搭建4项关键技术平台,作为上述多项关键技术的依托和支撑环境,这些关键技术平台涵盖多个具体或者抽象的信息系统,根据科技部的宏观布局,现在已经主要对内容管理平台、内容分发及交易平台进行了初步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