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3145300000058

第58章 我国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战略研究(4)

1.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把握政府角色定位,突破产业关键环节

做到“三个强调”。①强调产业融合: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壮大和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所以通过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工与融合,提升产业能级可以进一步为现代服务业创造需求,而且现代服务业所特有的“黏合剂”属性将有助于促进区域传统产业的分工与融合,形成良性发展态势。②强调政府作用:客观把握区域经济现状,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对区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形成有效的支持措施,对于城市发展的成熟服务业态,政府需要市场化的思维,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新兴发展业态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③强调区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服务规模化的形成,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种由不同经济活动组成的多样化群组,呈现虚拟化服务特征。

2.重点支持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条件较为完善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地区产业发展和承接国内外梯度转移的主要载体;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开发区在促进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利用政策、环境、人才集聚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注重园区内高端商务功能、服务功能建设;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及共性技术平台等信息化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加强引导园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结合园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鼓励园区在服务外包、物流、金融、数字内容、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支持园区集合孵化机制、加速机制于一身,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和发展环境,支持中小现代服务型企业发展。

12.3.3 建立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统计体系的建设按照“获取性强,科学性强,操作性强”的原则建立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形成包括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和国际化指标、社会化指标四方面内容。共性指标主要用于对产业的描述,如规模、细分行业、从业人员、机构状况等;个性指标主要关注细分行业发展状况,特别是重点行业及新兴行业,并反映行业关联度(评价产业融合能力)、行业特征指标等;国际化指标是对指标体系进一步梳理,遵行世界通用统计体系,使其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可对比性,从而便于进行全球比较与评价;社会化指标用于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改善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类指标。

评价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发展状况、发展比较、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趋势。发展状况主要动态呈现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及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发展比较主要是区域间量化指标比较;发展环境包括对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的评估;政府作用主要评估政府出台的相关促进政策的落实及效果;发展趋势主要是对区域发展方向及新兴业态的预测。

12.3.4 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区域战略的组织实施

建立“三级共促”的联合工作体系:在科技部下设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工作组;按照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成立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办公室;各主要省市下设对口协调机构。

12.4 重点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12.4.1 北京研发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1.深化体制改革,不断释放资源潜力

北京拥有大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多种科技资源、公共资源、国有企业资源。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共有民口科研院所265所,其中中央在京科研院所221所,包括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38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属单位36所,国务院相关部门下属单位147所;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9所,其中国家“211”高校32所;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4.2%、31.5%和32.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及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导,包括中央及北京的各类资源的能量不断释放,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能量。北京科技服务业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迅速成长为北京的支柱产业。2007年,北京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9.3亿元,占区域GDP比重达5.8%。

2.打造创业环境,逐渐形成区域特色

通过着力孵化体系建设与大力吸引留学生创业,北京已经成为我国创业气氛最浓厚的区域。在孵化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北京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6个,大学科技园11个,其中9个已经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快速成长企业的重要集聚区。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年销售额在1000万~1亿元之间的企业达3000家以上,“瞪羚企业”数量超过2200家。在德勤中国高科技快速成长企业50强排名中,中关村连续三届上榜企业数量超过20家。在吸引留学生创业方面,北京大力打造留学生创业园,目前共有20多家专业留学生创业园,为留学生回国创业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地区创业工作的留学人才近5万人,约占全国留学回国人员的1/4;截至2007年底,留学人员在京创办的企业已达5000多家,成为北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2.4.2 上海现代物流与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1.全力发挥资源与市场双重优势,培育主导产业

在金融业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全国银行业同业拆借中心、全国信用卡中心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等金融资源的不断落地,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外资银行抢滩上海也使得上海金融业的结构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不断改善,成为我国最具国际水准的金融城市。在现代物流业方面,上海具有优良的港口资源,上海港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港口,洋山港的不断建设也为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另外,上海的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上海拥有虹口与浦东两个机场,这些资源都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打造“大上海”概念,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广阔范围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腹地,是辐射江浙的中心节点,江浙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上海的发展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需要上海提供功能更强的服务能力。

所以上海必须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适应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服务全国发展的需要。而且,上海本身受资源、地域、环境限制,制造业的发展链条不可能无限延长,所以需要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另外,相比周边地区,上海无疑在国际化、城市化等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资源集聚上已经有了十分好的基础,已是外资进驻的首选之地。同时,科技资源、高端人才等已对周边形成了极强的吸引能力,在金融和物流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切使之成为承载“大上海”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