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晖
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当前时代的呼声,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历程的回顾,总结其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期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美国高等教育;历程与经验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了我们当前时代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之后高等教育所必须承担的使命与责任。而放眼全球,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首推美国最为成功。自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至今,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走了370余年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目共睹。那么借鉴发达国家建高等教育强国尤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时不无裨益的。
一、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及特征
2007年12月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第18次咨询会上,我国最好的百余所大学校长和书记达成共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那么何谓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从字面的理解来看,即高等教育对国家的发展与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其国家高等教育本身已经趋于完善,其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站。具体而言,即指高等教育在知识传承、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强国,就高等教育本身逻辑发展来说,其理念的先进、规模的普及化、质量的精良、结构的合理、效益的明显应该说一个比较普适的标准。[1]也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良好的人文与环境因素应该考虑在内。[2]
二、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历程
综观美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史,其高等教育强国的建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3]:殖民地时期的学院时期(1636—1789)、小型学院在新生国家的传播时期(1790—1869)、美国大学的转型时期(1870—1944)、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1945—1975)、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时期(1975—1998)。
(一)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但是它的文化和教育却很好的秉承了欧洲的传统。美国的大学一开始就是以英国教会私立高等院校的传统为其模式。殖民时期的学院就是仿照英国牛津和剑桥的类型办起来的。早期的大学包括哈佛学院(1636)、威廉和玛丽学院(1693)耶鲁学院(1701)等九大学院,它们从属于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公理会、长老会、浸礼会等,而且经过批准获得特许状的法人单位。在美国1789年独立战争之前的殖民地时期,这九所学院就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授予的课程主要是希腊文、拉丁文、算数、修辞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毕业做牧师、公务员、律师或医务人员做准备。这个时期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称为殖民地学院时期,也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萌芽时期。
(二)小型学院在新生国家的传播时期
建国后到内战后这段时间,全国出现了建立九大学院类似的学院。19世纪前半叶,建立这类学院出现了高潮。随着人口向西部的迁移,特别是在东部州和南部州的西部地区和那些构成今天西部州和边界州的新领地中,一些小社区和宗教团体都相继建立了遍及全国的这类学院。据统计,自1800—1860年间由各州批准发特许状建立了500多所这样的小学院。[4]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疆土的扩大,许多州(包括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密歇根州)提出建立共同基金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这就导致了公立大学的产生,其中最著名的是由托马斯·杰弗逊1819年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布鲁贝克等人认为,弗吉尼亚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大学的诞生,它几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5]这个时期,公立大学的建立开始摆脱教会的控制,私立大学也通过1816年的达特茅斯案获得其合法地位,这样就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公、私大学并存发展的局面。而这样一种公、私大学并存互相竞争的局面也为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夯下了坚实的基石。
(三)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时期
国内战争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Morill Act),向各州赠地自助建立农工学院。这些“增地学院和大学”提供“多个行业的普通和应用工业课程教育”,这项法案使得每个州都创立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新型大学。[6]此外,美国随后又制定了另外两项法案:1887年《赫奇法案》(Hatch Act),为研究和试验推广站提供联邦基金,以及1914年的《史密斯—李佛尔法案》(SMITh‐Lever Act),为校外扩展项目提供追加资金。[7]这都促进了美国公立大学的大量发展,随着“让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接受任何学科的教育”的康奈尔大学的建立,一种新的大学形式产生了。[7]但随着1876年注重于高深学问研究、强调严谨治学的霍普斯金大学的建立,却开始标志着美国大学一般形式的形成;[7]同时它也标志着美国第一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4]
私立学院、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的发展,也促使了其他类型院校的出现,比如1900年之前,建立了一批独立的公立师范学院;此外也还有一些理工(或技术)学院,如麻省理工学院(1861),加州理工学院(1891)等;同时,在20世纪还出现了一种短期的被称为初级学院的独特院校。到这个时候,美国高等教育的格局真正形成了。面向社会服务的赠地学院的建立和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的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以及其他各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的建立,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的有力保障。
(四)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化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在退伍军人浪潮、苏联卫星上天、科技发展与经济繁荣等因素的刺激下,再度得以飞速发展。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国国会为了报答服役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贡献,另外也为美国经济的回府与发展而培养中等教育后的专业人才和准专业人才,颁布了《军人权利法案》(The G.IBill of Rights),并做了如下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服役90天以上的军事人员在退役或战争结束后,均拥有1~4年的教育和训练的权利,政府将支付一定的学杂费和生活津贴。该法实施后,上百万退伍军人涌向了高校。1946年、1947年的退伍军人学生占全美高校学生总数的一半,而也导致了美国高等教育在1940—1950年短短十年之间,人数扩大了1倍。[8]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也刺激了美国在教育方面的重视,并颁布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加大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该法授权联邦政府拨款2.8亿美元给州立高等院校;创设了学习贷款计划以鼓励大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数学、外语;还首创研究生奖学金计划,每年为上千名的研究生提供专项奖学金。这是美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将教育置于事关美国安危的重要地位,是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场运动中,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进一步得到扩大,大学生数从1960年的358万上升到了1970年的792万,研究生人数从35万扩大到了100万。与此同时,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教育民主化运动,特别1964年颁布的《民权法》(Civil Right Act),该法重申所有公民,部分种族、性别、肤色和民族,均有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并规定采取措施援助那些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家境贫困的学生,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在教育民主化、大众化的进程中,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招生、财政、学院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空前的增长。大学的招生人数从1945年的167万上升到了1975年的1118万,院校数量从1945年的1768所增加到了1975年的2747所[9]。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而且也加强了质量上的提高,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突破期,在这个过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因而又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期。
(五)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时期
这个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总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相比退伍军人入学高等教育的浪潮,由于《民权法》的推动,曾经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的大学门槛,已经更为轻松和现实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少数民族特殊的权利。1973年的《恢复法案》(The Rehabilitation Act)和1990年颁布的《残疾人法案》(Disabilities Act)也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再者,这个时候出现的中南美洲及东亚地区的移民潮以及留学潮也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趋势。据统计从1965年到20世纪80年代大学入学率翻了一番,到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了顶峰。同时,曾被预测将会逐步消失的私立高等教育,通过各方筹资,反而进一步的扩大和加强了。此外,新的媒介尤其电脑的使用,以及因特网的运用,使得信息的交流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9]
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政府在财政金费上投入的减少,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再次面临了困境。但是另一方面,在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时期,高等教育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新技术的利用也取了显著的成就。因为市场化和商业化给美国大学也带来了许多冲击和负面的影响。但是美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已经建立起来,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正如美国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大学起着近似上个世纪末德国大学所起的作用”[10]。毋庸置疑的是,它已经成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界关注和学习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