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3148200000003

第3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学术盛会——在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谢桂华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即将落下帷幕,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我就本次论坛的举办情况做一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谈几点意见。

一、关于此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紧密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两天的国际论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此次国际论坛既是一次课题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又是一次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大会。来自“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项目下的12个研究课题的13位专家结合所承担课题的研究成果做了主题学术报告。同时,此次论坛还围绕研究主题开设了四个专题论坛,它们分别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意义使命、内涵本质、背景条件;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做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学术报告。

(二)各方重视,规模空前

此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参会代表为历届最多,有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等600多名中外专家与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在百忙之中专程到会,并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报告。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同志,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以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各课题组非常重视此次论坛,组织了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可以说,此次盛会是高等学校与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工作者和高等教育研究理论工作者三支研究队伍的大会师。

(三)交流平台,学术盛会

此次论坛为“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推动了课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各个研究课题在中期检查的基础上,为准备这次论坛的学术报告,对有关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每个学术报告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展示了翔实的数据、丰富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了有说服力的结论;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这些学术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高度评价。在此次论坛上,论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近30位课题组外的专家对12个研究课题的13位专家的学术报告进行了评价,所有报告都得到了良好以上的评价,其中70%的报告被评为“优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始于2001年,是每年举办一次的系列论坛,本次论坛是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这个系列论坛一次比一次好,其品牌效应与辐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对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精心组织,服务优质

浙江省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论坛的召开,会前多次召开协调会。承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协办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他们对论坛的会务工作做了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服务工作周到细致,为论坛的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体现了很高的组织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工作。

二、关于“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项目的研究

(一)项目研究启动以来的简单回顾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于2008年2月发布,2008年6月开题,批准12项研究课题正式立项。这些课题要重点回答“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现有基础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任研究项目的总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任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研究项目共涉及研究课题负责人及子课题负责人近百名,参与高校、研究机构150多所,参与研究人员1000多名。同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高教学会对研究项目投入600万元的研究经费。研究项目还被批准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

(二)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

2009年8—9月,项目办公室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总体上看,从立项到研究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都非常重视,组织得力;研究课题具备了明确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概念意识;在研究中,力求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借鉴国际经验教训,更重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值得关注

在此次论坛上,各研究课题的负责人都围绕中期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在“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命题的研究中,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对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的理解离不开对高等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再理解;在研究中,应该让高等教育强国这样一个宏大叙事回归到高等教育规律的解读上来。

关于“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命题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呼唤着高等教育的崛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从更高更宽视域透析高等教育的属性与功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建设”。

在研究我国“能不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代表“背景与条件”课题组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第一步要做的是,必须使高等教育经费的相应比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采取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实践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等教育选择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研究所预设的九大路径在理论上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突破。

“教育理念创新”课题组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确立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为微观层面的个性化办学理念提供宏观指导;同时,还应在继承与批判中创新高等教育理念。

“体制与机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演讲中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正确认识学术权力,还学术权力以学术;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民主办学,教授治学;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优化结构”课题组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授在报告中从制度分析的视角阐述了制度变迁对高等教育结构变化的影响。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核心内容在于转变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质量与水平”课题组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安富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确立标准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前提;找准问题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突破口;制度创新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学科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核心;文化建设是提高质量与水平的源泉。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代表“扩大开放”课题组做报告,指出: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开放的宏观政策与制度;利用我国经济崛起的优势,提升我国教育贸易服务水平;建立与完善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袁本涛教授代表“建设高水平大学”课题组在报告中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实施的建议。

“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负责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而做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包括区域定位、层级定位、能级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

“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题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

“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分别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高等教育的视角,提出了集群化区域发展新模式等新的理论观点。

总之,虽然各研究课题组得出的研究结论和观点还只是初步的,但在研究中通过点的突破,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阶段性学术研究成果

据项目办公室的粗略统计,目前已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达200多篇,一些研究文章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这些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调动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及社会各界开展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些专题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还被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所采纳和吸收。

3.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在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课题组都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力求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凸显以下特点:夯实基础,注重文献的梳理研究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从实然到应然,注重比较研究;直面主要问题,注重专家访谈;开展问卷调查,注重数据分析;拓宽研究视野,注重多学科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政策研究。

(三)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课题研究的中期检查已告一段落。虽然项目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应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加强深度研究,从经验性、资料性研究转向针对性和思想性研究。目前的课题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得较好,但缺乏进一步的研究与提升,在研究探索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和观点方面需要下更多更大的功夫。

2.科学规划未来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本课题的研究是今后比较长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咨询性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新的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测的研究在高度上、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还不够。

3.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行政决策的关系。学术研究首要的是学术性与学术水平;学术研究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学术研究应努力为行政决策服务,但学术研究应不同于行政决策;学术研究要求真、务实,力戒空话、大话;学术研究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

4.加强协调与整合,密切合作,保证整体推进与提升。项目研究在设计之初,为了充分调动各方研究力量,几乎每个研究专题都汇集了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参与,实现了三种研究人员的汇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但是,这种研究团队的构建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协调和沟通方面的问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各个研究课题与整体研究项目之间的关系,研究课题与各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参与研究课题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关系,参与研究课题有关负责人、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各课题组及其各个子课题在研究的全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协调与整合,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成果都要注意处理好上述关系,保证整体推进与提升,最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很强的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