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3149200000059

第59章 经济论文(1)

第一节 经济论文的含义和分类

一、经济论文的含义

经济论文是就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等问题,以及它们在各个经济领域、部门、行业,直至各个具体单位实施运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各种经验和成就,各种新的见解和建议等所写的各种文章,目的在于探讨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服务。

二、经济论文总的分类

从内容深浅度上说,经济论文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学术论文,一个是应用论文。

两者都是经济专题论文,并无原则上的不同;但它们在写作上,在内容的深浅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1.经济学术论文 经济学术论文最具理论色彩,特别适合讨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问题。这种文章通常采取某种特定理论和方法提出一些特定问题和概念进行论述,解决经济性质、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种论文往往是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写作的,适宜于学术刊物上刊载传播,提供给专家学者研究讨论和高层经济领导人员进行决策的参考。因此,在写作上要求严格的规范性,表达较为抽象,论证更加强调逻辑严密。

2.经济应用论文 另一类是经济应用议论文,其主要是讨论中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践问题,讨论的焦点是部门经济(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地域经济、行业经济,甚至一个公司、厂矿、商店等具体单位的经济运行问题。它一般更重视实践性和具体性的问题,表达一些对于实践问题和具体问题的经验、体会和意见。当前,这种经济应用议论文拥有更多的作者和读者,适宜于刊载在报刊上,篇幅较短,内容通俗,语言浅显,讨论的问题又多为大家所关心和易于理解的,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运作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类文章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有严格的规范性,举凡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人或有一定经济理论基础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和建议写出来提供人们讨论,也都可以用之于实践中再检验以发展经济。这类文章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其文章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创造性,有的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旅馆服务员王仁兴先生对旅馆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中国的旅馆业》和《中国旅馆史话》两书,填补了旅馆业这一领域里的一些空白,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持续改革开放年代,各方面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在经济领域里,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问题不断出现,这两方面都亟须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探讨。如果一切有实践经验而又有理论思维能力的人都来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必将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经济应用论文的分类

经济工作无所不包,经济应用论文也是无所不包。在经济应用论文方面,一般按部门、行业,即产业、地域、所有制性质和经济发达程度等划分。按照产业分,它可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交通运输业经济、商业和服务业经济和金融经济等。按地域分,它可分为农村经济、城市经济、海洋经济等。按所有制性质分,可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公私合营和中外合资类经济等。按经济发达程度分,可分为东南沿海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东北老工业区经济、中西部边疆经济等。

上述分类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大致划分。在这个划分之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工业还可细分为能源、冶炼、制造、电子、纺织等;如农业还可细分为粮食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牛羊猪畜牧和鸡鸭鹅家禽业、食品和酿造业等等。要而言之,国民经济部门在急剧发展变化,文章分类也伴随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本书的这些分类不是绝对的,而且相互也多有交叉,仍有待进一步讨论。

第二节 经济论文的特点

经济论文分为学术性论文和应用性论文,两者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既为论文,又事关经济,那么自然具有某些程度不同的共同的特点,即理论性、应用性和独创性。

一、理论性

无论是经济学术论文,还是经济应用论文,都有程度不同的理论色彩。

所谓理论色彩,通常是指它所论述的内容具有经济现象的本质性,即反映着它的本质属性。包括:它的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规律;它和其他事物如政治、军事、文化等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人们有着范围广阔、历史久远的实践经验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基础,以及有着人类历史在经济学研究中积累的深刻理论为指导,可以而且能够就经常变化着经济现象作出新的理解;而这就是经济论文的理论性或理论色彩。

当然,强调经济论文的理论性或理论色彩的特点,并非把学术论文同应用论文两者等量齐观,也不是把它们都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提出要求的。就学术论文来说,它更着重于理论、理论流派、理论体系和理论概念的研究和建设,要求学术论文更应经常地向人们提供理论范式、理论概念、理论体系的参考,其文章应该更具有强烈的理论色彩;这是它们的责任。但是,对于应用论文来说,强烈的理论性或理论色彩并不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对它们来说重要的是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性或应用性。只是这种实践性不是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性,不是“计从天来”的应用性,而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有根据的实践。

二、应用性

经济论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指经济论文是人们经济活动事实在科学上的反映,是指它从人类经济活动全部历史中研究和探讨写就出来的。它的根基是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不可能产生理论。单凭人的头脑产生的理论,尽管头头是道但却是无用的理论。只有真实地、科学地反映经济实践活动的理论,才是有用的理论。这是第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说要评价各科理论文章的应用性特点,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科理论的应用性特点,那么经济学可能是最具有实践和应用性和普遍性特征的。因为经济学以物质生产和消费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更具有形而下的特点,它从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直到日常经济实践,如油、盐、酱、醋、一元两毛钱等等。因此,经济论文除少量的学术论文较少关注经济问题外,大多数的应用论文关注的是微观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对这一部分经济应用论文来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它的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独创性

独创性是一切科学的特征,是一切经济论文的必具特点,无论是经济学术文章或经济应用文章都不例外。复述事实,是摭拾陈言、稀释理论,是老调重弹。这些都是理论说不清、建议提不出的文章。类似这种论文无论对于学术论文来说,抑或对于应用论文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作为一篇好的经济论文,它应该提出或阐释一种前所未有的观点,或能补充前人的空白,或能纠正前人的谬误,或能综合前人的观点:这都应算是文章具有某种独创性。

要在论文中说一句前人从未说过而又符合客观事实的话,是十分艰难的。要写出并发表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文章,则更是难上加难。但这正是论文之为论文的重要特点;不具有这种特点就很难说是名副其实的论文。

第三节 经济论文的选题、研究和撰写程序

经济论文的选题、研究和撰写过程大致是:

一、选题

经济论文,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经济应用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论题。所谓论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指文章所研究的问题;第二层指文章对这个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论题就是文章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因此,选择论题就是选择文章的主攻方向,这对经济论文写作来说,具有决定意义。

就学术论文来说,选题往往围绕着本专业当前的重大问题。但对特定的作者来说,选择的范围往往比较地狭窄些,要务求慎重。另一方面就对经济应用文来说,选题的范围应该比较广泛,除了本人所专长的职业范围之外,可以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两句话来概括文章的选题。

1.大处着眼 所谓大处着眼,是指选题时要胸怀全局,考虑题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篇文章的理论价值,表现在它能“道人所未道”,具有真知灼见,而非人云亦云。因而它能帮助读者认识现实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或能扩大人们的学术视野,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这就要求作者在确定论题之前,先就自己接触和熟悉的领域进行涉猎。这就是从“大处着眼”,寻找较为合适的、有意义的论题。初步确定论题之后,还要进一步了解该题在本专业所占的地位,以及前人已经达到的或有待达到的水平。

2.小处着手 所谓小处着手,是指选题宜小不宜大。初学写作者尤应如此,因为每个专业和每个学科都包含着众多的事物和一系列矛盾组成的整体。在选择题目时应当挑选其中个别事物、单一过程或矛盾的一个侧面、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来进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小题目。认识论告诉人们,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是:由个别事物前进到诸多事物;由事物的个别方面前进到事物的各个方面;由事物的一个发展阶段前进到事物的全部发展阶段;由特殊规律前进到一般规律,由小题目逐渐扩大,直到做出大文章。前辈学者几乎无不告诫人们选题不宜贪大求全,不宜好高骛远,应从小题目做起,逐步扩大,才能成功。

二、研究

研究工作对学术论文和应用论文来说都是必要的,唯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不同。

研究的基础是资料。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收集、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1.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一项繁重的基础工作,有人甚至说,收集资料所花的劳动,大致要占全部科研劳动量的70%~80%。验之以事实,这话可说不为无据:极而大之的说,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花了40年搜集和研究资料的时间,除了搜集丰富的经济文献和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外,还阅读了汗牛充栋的书籍和报刊,其中仅做笔记摘要的就有1500多种。

当然,《资本论》是上、中、下三集的大部头,是学术论著的典范,不可和我们的写作同日而语。

但我们写作经济论文和应用论文时,虽没有聚集堆积如山的资料的可能和必要,还是应有“以十当一”的精神才行。

2.分析资料 面对着复杂纷纭的资料,首先,要学会把事物分为若干不同的方面。例如真相和假象、偶然与必然、原因和结果、根据和条件、现象和本质等等。其次,在分析矛盾和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具体的方法。那就是:一要由表及里,剖析入微;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犯教条主义。最后综合归纳,做出结论。

3.综合归纳,作出结论 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方法的应用。其中特别是归纳,它既是分析的基础,也是演绎的前提。前代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根据自己长期的科研实践,在《谈谈写论文》中把这个道理说得最为透彻;他说:“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一反过来就坏了。……怎么研究呢?就是要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在它的开头。所谓分析,是要以归纳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归纳就作分析,那么结论常常是错误的。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

归纳以事实为基础,被归纳的事实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大。演绎以正确的原则为前提,这个原则也是前人归纳的结果,但是需要严加审定其可靠性才可以作为自己演绎的出发点。这样的演绎和归纳的辩证发展,两种推理方法的互相配合和恰当运用,是搞好资料分析和综合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我们之所以把它分开来说,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为了强调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撰写程序

根据论题的需要,对资料进行充分研究之后,便可进入撰写阶段。一般地说,撰写可分五步进行:编列提纲、编写提要、成文、注释和反复、修改。实际上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是研究过程的继续和深化。

1.编列提纲 编列提纲,就是以最概括的形式提出中心论点和确定论述的步骤、方法和要点,即显示中心论点与各小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提纲编写得当,则全文的纲领和脉络就能了然于胸,下笔成文犹如高屋建瓴。

2.编写提要 编写论文提要是学术界发表学术论文的通例,写应用论文也可仿照实施;只是可以灵活,如有的仍旧冠以“绪论”或“前言”来代替。提要的编写,文字要求简短,一般以300字左右为限,而内容主要是用简要语言来说明论题的来源和其重要性、本论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等。应言简意赅,列入文章的起首。至于正文结构,要求大致反映出由概念、判断、推理组合的严密的逻辑结构,以及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但如题目较小,也不一定如此严格,只要在开头大致说一下即可。

3.成文结构 成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点:

(1)绪论。绪论是全文的提示,但不是提要或摘要。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说明研究这一论题的目的和意义;概括提出中心论点,有的还提出本论的重点。绪论要写得简明扼要,尽量少占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