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3149900000003

第3章 网络隐私顾虑 信任与自我表露行为——新加坡青少年社交网站(SNS)研究(3)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在Facebook上表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超过半数(51.8%)的受访者提供了准确并且完整的邮箱地址,其次是姓名(45.3%)、学校(43.3%)、生日(41.7%)、个人兴趣(39.3%)和照片(37.9%)。结果显示,家庭地址(7.1%)、联系电话(10.3%)和关系状态(27.4%)是青少年最不愿意表露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最可能会被用来识别受访者的身份以及招致潜在的威胁。

同时,青少年的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网上信息谎报或者隐瞒,以防自己遭受潜在的危险。关于网上信息谎报,一小部分的受访者在社交网站上提供了错误的个人信息,如关系状态(16.7%)、生日(14.8%)、姓名(13.7%)等等。关于网上信息隐瞒,部分受访者在社交网站上选择提供不完整的个人信息或者干脆不提供该信息。比如,一部分的受访者提供了不完整的生日日期(33.6%)、姓名(31.3%)等;而大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不提供比较敏感的信息,如家庭地址(70.7%)和联系电话(68.5%)。

除了网上信息谎报或者隐瞒等手段,青少年还可利用社交网站提供的边界管理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超过半数(51.8%)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内并未加陌生人为自己的好友。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只允许“自己的好友”看自己的个人主页(59.7%)、联系电话(72.0%)、个人更新(56.6%)以及照片评论(51.1%),而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允许任何人都能看见以上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似乎对联系电话等信息更敏感,只有6.7%的受访者表示允许任何人看到他们的联系电话。

【验证假设】

在本研究中,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连续变量,因此我们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将所有的人口特征(性别、种族、学科派别)作为控制变量,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为自变量,自我表露、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列出了所有的回归系数和统计显著性程度。列出了研究所有变量的相关性、平均值和标准方差。

在以往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假设H1,即网络信任能促进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假设H2,即隐私顾虑会减少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信任和自我表露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正关系(β=0.239,p=0.000),假设H1得到验证。然而,结果显示,隐私顾虑和自我表露行为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假设H2不成立。

同时,根据理论(Higgins,1998;Murray et al.,2006),假设H3预测网络信任能促进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网络扩展行为(他人联系动机);假设H4预测隐私顾虑会鼓励青少年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的隐私控制行为(自我保护动机)。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信任和网络扩展行为之间确实存在正关系(β=0.190,p=0.000),同样的关系也存在于隐私顾虑和隐私控制行为之间(β=0.170,p=0.000)。因此,假设H3和H4得到支持。

五、结果讨论

研究发现,青少年确实在社交网站上表露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但同时他们也采取了某些策略使自己能避免网络上的自我表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策略包括谎报或者隐瞒个人信息等在电子商务中常见的手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的区别性处理(对于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比较容易带来危险的信息更容易隐瞒或者谎报);同时,他们也利用社交网站上特有的边界管理行为(比如拒绝加陌生人为好友或者将自己的个人主页设为只有自己的好友可见)来减少自己成为网络受害者的几率。

同时,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社交网站这一新情境下重新审视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对于青少年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正如之前的研究所发现,网络信任对自我表露有正面的影响,而隐私顾虑则不能显著影响自我表露行为(Milne&Boza,1999)。Norberg和他的同事(2007)发现,与网络信任不同,隐私顾虑只能影响自我表露的表面意图而不能决定真正发生的行为。

虽然隐私顾虑程度并不能影响自我表露行为,但是却能影响其他行为,比如隐私控制。研究发现,网络信任和隐私顾虑分别对网络扩展行为(他人联系动机)和隐私控制行为(自我保护动机)有正作用。也就是说,网络信任度高的人更容易在网上加陌生人为好友以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隐私顾虑程度高的人则更容易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只为特定范围的人所见。这一结果恰好验证了Higgins(1998)和Mur-ray et al.(2006)提出的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的两大动机理论。

(一)理论意义

本次研究有几个重要的理论贡献。第一,之前的研究已经指出了信任在人际关系(e.g.Larzelere&Huston,1980)、组织沟通(e.g.Mayer,et al.,1995)和网上交易(e.g.Jarvenpaa&Tractinsky,1999)等情境下扮演的重要角色。本研究在一个新的网络情境(社交网站)下重新验证了信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环境下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正如之前的许多研究所发现(Acquisti&Gross,2006;Sheehan,1999;Spiekermann et al.,2001),研究重新验证了在隐私顾虑和真正的自我表露行为之间存在的差异。网络信任比隐私顾虑在网民真正的自我表露行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Milne&Bo-za,1999;Norberg et al.,2007)。第三,研究同样在社交网站这一新的情境下验证了Higgins(1998)和Murray(2006)等提出的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的两大动机理论。根据自我表露的辩证理论(Dialectics theory),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流者一直处于一种辩证性和动机性的矛盾和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i.e.,Baxter&Montgomery,1996;Petronio,2002)。一方面,他们希望能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促进导向,他人交流动机);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不受他人侵害(预防导向,自我保护动机)。这种矛盾的状态也体现在青少年在Facebook上与他人建立好友关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他们的边界管理行为上。青少年通过不同的边界管理行为来实现不同的动机。他们通过网络扩展行为(加陌生人为好友)来实现与他人交流之动机,又通过隐私控制行为(将个人信息设为仅好友可见)来实现自我保护的动机。研究也证实了信任在促进导向的行为(如网络扩展)上以及隐私顾虑在预防导向的行为(如隐私控制)上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作为最可能发生各种网络犯罪的地方,对社交网站上青少年的自我表露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认识了解青少年目前在网络上的安全状况,从而给家长、学校教育者和政策执行者提供线索。研究发现,青少年确实在社交网站上表露了许多涉及隐私安全的个人信息。但同时,他们并非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研究表明,一部分青少年采取了一定的策略,比如,隐瞒谎报个人信息、对自己的页面进行隐私设置等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如果家长或者学校教育者能让青少年了解到网络上存在的危险以及如果在网络上保护自己,青少年也会积极地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Acquisti,A.,&Gross,R.(2006).Imagined communities:Awareness,in-formation sharing,and privacy on the Facebook.In P.Golle.,&G.Danezis.(Eds.),Proceedings of 6th Workshop on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pp.36‐58).Cambridge,UK:Robinson College.

[2]Affi,W.A.,&Guerrero,L.K.(2000).Motivations underlying topic avoida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In S.Petronio(Ed.),Balancing the secrets of private disclosures(pp.165‐179).Mahwah,NJ:Erlbuam.

[3]Altman,I.,&Taylor D.A.(Eds.).(1973).Social penetration:The development of int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New York:Holt.

[4]Barnes,S.B.(2006).A privacy paradox: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First Monday,11(9).Retrieved June 12,2009 from http://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11_9/barnes/index.html.

[5]Baxter,L.A.,&Montgomery,B.M.(1996).Relating:Dialogues and Dialectics.New York:Guilford.

[6]Baxter,L.A.,&Wilmot,W.W.(1985).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253‐269.

[7]Berger,C.R.,&Calabrese,R.J.(1975).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Toward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112.

[8]Boyd,D.(2004).Friendster and publicly articulated social networks.Proceedings of 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pp.1279‐1282).New York:ACM Press.

[9]Boyd,D.,&Ellison,N.(2007).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 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3(1),210‐230.

[10]Brown,K.,Jackson,M.,&Cassidy,W.(2006).Cyber‐bullying:Develo-ping policy to direct responses that are equitable and effective in addressing this special form of bullying.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58.

[11]Buchanan,T.,Paine,C.,Joinson,A.M.,&Reips,U.(2007).Development of measures of online privacy concern and protection for use on the In-terne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 or in 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8(2),157‐165.

[12]Chelune,G.J.(1979).Sel f‐disclosure:Origins,patterns,and implications of openness in int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3]com Score.(April,2009).Retrieved June 14,2009 from http://www.com-score.com/Press_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