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3150300000002

第2章 人口老龄化: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因素(2)

社会排斥是与社会融合相伴随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其内涵与社会融合相反。而关于社会排斥的讨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法国出现了,当时的政治家、官员、记者和学者笼统地将贫困者、单亲家庭、残疾人等没有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完全保障的人称为被排斥者。对老年人而言,社会排斥的具体表现为,过低估计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排斥老年人;不了解老年人的实际生理、心理、情感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尊重,甚至虐待老年人。媒体天天强调年轻的重要性,而展示的老人形象,或是坐在轮椅中或是在吃养生、抗衰老的保健品;飞机上、火车上、长短途公共汽车上、地铁中充斥眼帘的也是脑白金、青春宝之类的抗衰老广告。衰老成为主流社会排斥的名词,老年人是衰老的也是社会经常传达的信息。如果老年人自身也受消极观念的影响,就会形成退却保守的性格。而老年人如果始终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可避免消极观念的感染。笔者2009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经邂逅过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她原来是美国注册会计师,退休后,仍然学习电脑应用,并且将电脑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书稿写作中。在她身上,笔者感受到的是青春的活力,而不是暮年的沧桑。社会观念不可改变,老年人自身的心态需要调整。紧跟时代律动的旋律,人就不会变老。

养老机构在其规模、档次和时代特色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数量少,未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供不应求,出现了老人入养老机构难的情况;二是有些已建养老机构选址不当、服务水平不高、收费标准不合理,不符合老年人的需要;三是有些养老机构在从规划、设计到配套建筑与设施方面,未全面贯彻《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四是公共环境设施建设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四、老年人群规模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市场的划分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的老龄产业

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当代老年人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如有营养、松软易消化、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适合其体形和年龄特征、穿脱方便的服装;适合几代人同住或“空巢家庭”居住的无障碍住宅;保健类药品、滋补品,体育器械、残疾康复器械,文娱消闲类用品;老年旅游、家政服务、养老机构等,是近年来老年群体逐渐增长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作为一个有特色的消费群体,老年人消费需求对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产业结构必须作出适应性调整,通过培育老年消费与服务市场、发展新型的老龄产业来满足老年人需要。

第三节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有赖于正确的理念先导

为了提高全球老龄意识,联合国将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1998年10月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宣布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开年,号召各国围绕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这一主题,遵循《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的精神,落实相应的目标。

1991年12月16日第46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第46/91号决议),该文件提出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实现、尊严五项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独立原则,老人需要获得基本服务、照顾,获得工作机会以及收入的机会,有接受教育、训练的机会,以及安全的生活环境及得到资助以便在家居住;参与原则,涉及参与制定政策、传播知识和服务社区等;照顾原则,涉及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保健医疗和法律服务,以及与机构性照顾有关的事项等问题;自我充实原则,涉及谋求使老年人尽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享用社会的教育、文化、精神和文娱资源;尊严原则,涉及不受剥削和虐待、获得公平对待以及每个老年人不论其经济贡献大小,均受到尊重的原则。

1992年10月15日第47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到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全球目标》,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全球目标:支持各国制定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目标;支持将老龄问题列入国家和国际发展计划和项目中去;支持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型照顾,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其活动;促进国际间关于老龄问题的研究,包括统一学术名词术语和方法学;将老龄问题列入有关的国际会议日程和有关的活动;建立全球范围的老年志愿人员信息网络,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涉老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提供便利;为涉老政府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提供便利。

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持续展开的过程,其有效应对无疑需要多方面的持久努力。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引入公共卫生教育系统,在全民中予以宣传、推介、应用,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龄问题意义重大。宣传推广的途径有媒体推广,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电视、电台、报纸、期刊等进行宣传;卫生系统宣传,借助各医院宣传手册、社区公共卫生宣传栏等予以进行。

一、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论阐述

(一)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在晚年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在一个不断老化的人群中,健康的老年人构成了老年型人口的主导性力量,而且人口增长的队列效应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影响又能保证甚至强化这种主导性力量。

1987年5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首倡健康老龄化。它着手于医疗保健、老龄化过程中的老人健康问题,将重点放在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生命质量,提高健康余寿期,使老年人保持正常的功能,健康地生活到生命终结。“健康老龄化”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医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对“健康老龄化”进行了全面探讨。

我国对于“健康老龄化”的实际研究,发轫于1990年。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由首都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研究中心承担。其中的健康部分即参考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关于“健康老龄化决定因素”的研究方案设计。最早在我国提出“健康老龄化”的当是我国老年学的领军人物邬沧萍教授。从总体把握“健康老龄化”并对之进行阐述的主要有邬沧萍、黄怡兴、熊必俊、刘毅强等人。在探讨“健康老龄化”这一概念内涵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健康老龄化”的基石是个体的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关键是老年群体的健康长寿;“健康老龄化”是一个过程;“健康老龄化”与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辩证关系;“健康老龄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邬沧萍教授认为,健康老龄化的提法更符合发达国家的实际。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多数老年人已经解决了物质生活问题,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穆光宗教授认为,无论从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健康老龄化都是我们回应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但健康老龄化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使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老人、功能没有受损的老人在老龄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则健康老龄化程度越高。健康老龄化既可指健康的人口老龄化,也可指健康的个体老龄化。健康的人口老龄化离不开“健康老龄”的驱动,因慱DE此是以健康的个体老龄化为基础的。健康影响着老年人的幸福,也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健康老龄化可以使卫生资源得到更经济的利用和更有效的配置。

(二)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积极老龄化的思想从理论渊源来说,源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提出的“成功老龄化”。成功老龄化,也被称为活动理论。这一理论主张老年期应该继续保持中年期的活动和价值观。与外界联系多、参加社会活动多的老年人,相对于与外界接触少、参与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更容易适应社会,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活动理论主张,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到老年,老年期会面临诸多丧失,比如退休后职业角色的丧失、人生伴侣的丧失。这时应该尽可能创造新的社会角色,如义工角色、趣缘群体角色、再就业者角色等。老年人应该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以缩小与社会的距离。到20世纪80年代,活动理论以“生产性老龄化”的面目出现,主张老年人从事有产出的活动,比如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但不一定有报酬。1997年6月,西方七国丹佛会议召开,会议上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主张。1999年5月,欧盟通过了“建立不分年龄的欧盟——促进繁荣和代际和谐”公报,即老龄政策公报。1999年9月,积极老龄化的国际研讨会在日本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日本东京主办。1999年是联合国国际老年人年。在1999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口号“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积极”一词表达比以往健康老龄化更广泛的意义。这一口号目的在于激发几个层面上的辩论:对于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他们要清楚什么决定老年人的健康和活力;对于学者,他们要搜集保持老年健康和活力的成功的干预材料;对于公众,他们要知道如何才能尽量长时间地保持健康和活力。2002年4月8日至12日,西班牙马德里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的召开,将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的观念推向世界。

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基于以下基础:对老年人权利的承认以及联合国关于“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老年人原则。它从健康老龄化“以需求为基础”的政策和计划的观点,转向“以权利为基础”的观点,强调老年人在增龄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从主要关注老年群体与社会的关系,转向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动角度关注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的关系。

积极老龄化既适用于个体又适用于人群。它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一生中体力、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潜能,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去参与社会,而且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能获得充分的保护、保障和照料。积极老龄化旨在提高所有人的生命质量,使每个人在一生的不同生命周期,诸如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依照自己的能力、愿望和需求去发展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并且能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

二、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的行动策略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突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的供养问题、医疗问题、护理照料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对政府、社会的严峻挑战,结合我国国情,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概括而言,个人、政府和社会在其行动策略上,可以作出如下的目标选择。

(一)个人迎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挑战应做的准备

努力确立长寿意识。这对于进入老年期后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长寿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亲情因素、勤动因素、膳食因素、起居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遗传是长寿的第一性因素,是长寿的重要内因,长寿有明显母系长寿遗传优势和连带遗传模式。精神舒畅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对人类长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亲情是指由家庭、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之间的情感交流。亲密和谐的夫妻生活、充满爱心的幸福家庭,能使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经常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与维护人的健康、促进人的长寿有密切的关系。勤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人的快乐阈值。膳食结构合理,科学吸取营养是养生的重要之道。“生活有规律,起居要正常”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和谐、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社会大环境,是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长寿老人不断增加的共性因素。

(二)政府视角下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举措

1.政府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加强对策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和措施

联合国国际老年人年的首要目标是要求各国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即独立原则、照顾原则、自我实现原则和尊严原则,落实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方案和行动中去。所谓“照顾原则”,是指老年人的健康要在既合乎人道又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保护和康复,即老年人有权利得到来自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有权利得到保健服务来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有权利得到来自社会的法律服务以提高其自主能力;有权利在适当程度上得到医疗照顾;也有权利对照顾的方式和生活质量作出自己的选择。政府部门要根据独立原则、照顾原则、自我实现原则、尊严原则,加强社会政策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政策,从政策上保证“照顾原则”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