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3155700000009

第9章 鱼的先祖——两栖动物探索篇(5)

东美螈属、欧螈属、肋突螈属和滇螈属等有童体型个体;有的种类在某些条件下(如冬眠前未完成变态)也可产生童体型,如蓝尾蝾螈。

2.身体含有剧毒的加州红腹蝾螈

加州红腹蝾螈分布在美国加州沿岸地区,生活在森林和草地中,以湖泊或比较小的河川为繁殖地点。生殖方式是卵生,每胎可生产数个卵块。它们全长120~190毫米,属体型略大的种类。以岩石或堆积物下方潜藏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加州红腹蝾螈的体内也含有剧毒。

3.体含剧毒的火蝾螈

火蝾螈栖息在森林里和其他潮湿的地区,它们白天很少出来,夜里出来活动,通常在雨后去捕捉猎物。火蝾螈的繁殖方式是卵生,交配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但是雌性火蝾螈会在池塘和溪流里产下幼小的火蝾螈。它们以蚯蚓为主要食物。

火蝾螈色彩艳丽,它们的成年是在陆地上度过的。它们身上黄色和黑色的图案常吸引一些小动物靠近,成为自己的美食。皮肤上有剧毒,当它们寻找食物的时候,一般的敌人不敢靠近。火蝾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4.“我”也有毒——法国火蝾螈

法国火蝾螈主要分布在德国、捷克西部、瑞士西部、意大利西北部以西的欧洲大陆广大地区。它们大多生活在山地及丘陵的森林中,隐藏于其他动物所挖掘的洞穴内或者树根下方。大多数在夜间活动,但在白天雨后也会出来进行觅食。

它们的繁殖方式是卵生,每年的春天到初夏为繁殖期。身体全长140~200毫米,皮肤可分泌出毒液,以蚯蚓和昆虫为主要食物。

5.横行无忌的海蟾蜍

海蟾蜍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据记载,有些海蟾蜍的体重竟然达到2.7千克,身体的大小像一只小狗。野生状态下,雌蟾蜍的重量常常超过1千克。通常海蟾蜍在黄昏的时候进食,主要食物是昆虫,有时也吃青蛙、蜥蜴和小的啮齿动物。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海蟾蜍的毒性非常大。那么它们的毒性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对于大多数的动物来说,如果吞吃了它们的卵、蝌蚪或者成体,差不多立刻会引起心力衰竭而死。

海蟾蜍的分布地区原来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在,澳大利亚也很常见。它们的蝌蚪成熟得相当快,而且毒性也很强,即使它们很小,也不会被其他的生物所吞食。不论是成体的海蟾蜍还是幼体的海蟾蜍,它们都能吃掉任何东西,吃得越多,长得也就越大。

海蟾蜍随着它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迁,它们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比如它们的腿长,比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增加了25%左右,而且行进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5倍。

它们在天黑以后活动频繁,往往利用公路等设施进行觅食。

如此厉害的海蟾蜍,也有自己的天敌,比如:有一些鸟类,懂得避开它们的毒腺,对其进行攻击。还有一些生物,对海蟾蜍的毒性具有免疫力。

6.世上最毒的两栖动物,你了解多少

(1)对箭毒蛙的深入了解

箭毒蛙分布在美洲一带,从尼加拉瓜到巴西东南部和玻利维亚。

它们可谓是这一带着名的蛙类了。为什么呢?这就要先从它们的毒性说起了。它们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两栖动物,但它们外表相当漂亮,鲜艳无比的美丽外表会使人有抚摸一下的冲动,它们是蛙类种族中最漂亮的一族。它们成员的身体里面都是有毒的,但毒性的大小会有不同的差异,其中毒性大的成员可以一下子杀死两万只老鼠。

箭毒蛙是一种很小的蛙类,它们的身体最长不会超过6厘米,达到6厘米的成员少之又少;最小的箭毒蛙只有1.5厘米左右。打个比方来说,它们身体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人类两个指头的大小。纵然如此小的身体,我们可不能轻视它们,它们的身体里有许多腺体,分泌出来的毒素,可以湿润它们的身体,也可以保护它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虽然它们成员之间的毒性差异很大,但是总的来说,它们的毒性还是很大的:取其1克毒液的十万分之一就可以毒死一个人;取其1克毒液的五百分之一就可以毒死一只老鼠。假如有动物要吃它们,只要舌头上沾上一点毒液,就马上会中毒,不一会儿便会死亡。

箭毒蛙的毒性令自然界的几乎所有动物都深感惧怕,只有人类除外,因为人们总能想到一些对付它们的办法。在美洲的一些地区,箭毒蛙分泌出来的毒液被当地的部落涂抹在自制的弓箭上端,以便能更好捕捉到猎物。这些部落的人把尖锐的木棒插入箭毒蛙的嘴里,直到箭毒蛙释放出一种有毒生物碱的泡沫为止。据说,一只箭毒蛙能够提供50支的矛所需要的毒液,而且有效期在一年左右。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箭毒蛙甘受人类如此的“待遇”:在哥伦比亚的艳黄色的叶毒蛙,是最毒的一种,仅仅接触一下就可以伤人,毒液可以被未破的皮肤所吸收,导致严重的过敏、中毒迹象。所以,当地人很少招惹它们。不过,有时也会很小心翼翼用稍锋利的器具在其背部划一下地,就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了,在它们身体上提炼毒素。

拥有了如此漂亮的外表之后,它们可以勇敢地出现在白天,肆无忌惮的捕食它们感兴趣的食物了,比如白蚁、蚂蚁等住在热带雨林地带的其他小型生物。一年的任何一个季节,它们都可以繁殖。

蛙在地上产下如果酱大小的卵团,然后由夫妇中的一方进行守卫,或者频繁回来察看它们孩子的动静。等到孵出小蝌蚪之后,由它们的父亲或者是母亲把它们背往适合生存居住的水坑等地。等到它们有生存能力之后,就开始单独活动。有些箭毒蛙很高寿,可以活到15岁。

你听说过雄蛙养育下一代小生命吗?这里,箭毒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更确切地说,箭毒蛙中的雄蛙是很了不起的父亲。成体的箭毒蛙雌蛙要比成体的箭毒蛙雄蛙大很多,但雌蛙却不哺育它们的后代。它们在交配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风梨科植物附近,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喜欢浪漫或者是留恋美好的植物,只是这些植物可以构成它们所需要的一个小“池塘”,为蛙卵的发育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可谓用心良苦。还有一点,雌蛙在产完卵后,就会悄然离开,留下雄蛙细心地照料下一代。卵发育成蝌蚪之后,雄蛙就会把蝌蚪分别背到不同的地方,把它们的孩子分开来抚育,因为蝌蚪是食肉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

箭毒蛙分泌出来的毒素为什么能见血封喉呢?科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才发现,箭毒蛙的毒液能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阻碍了动物体内离子的正常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用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不过,一般情况下,遇见的不是最毒的箭毒蛙的话,它们分泌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皮肤划破,毒液只能引起人体不舒服的感觉,还到不了死亡的地步。

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捕捉箭毒蛙的时候,总是在手上包上树叶之类的东西来避免中毒。印第安人很早就利用箭毒蛙身体分泌的毒液来捕捉野兽。他们的做法相当聪明:把抓到的箭毒蛙先刺死,然后放在火上面烘烤,当箭毒蛙被烘热时,毒液就从腺体中渗透出来。

(2)哪些箭毒蛙容易饲养?

箭毒蛙虽然体型很娇小,但是在原生的地域中,它们的种族仍然是十分庞大的,显然它们的毒性足以令其他的生物对它们退避三舍。蓝箭毒蛙属于一种大型的蛙类,但是它们的体型还不会超过4厘米,这在它们种族中算是大的了。

箭毒蛙有如此厉害的毒素,谁还会饲养它们呢?一般来说,只要环境布置得当,对于它们的饲养并不是那么困难。当然,最容易人工饲养的要属蓝箭毒蛙了。因为它们体型较大,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于其他的成员要好得多,再加上它们生性活泼好动,身体颜色艳丽,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生中就是这样的色彩,很受人工饲养者的青睐。

它们一般以蚂蚁等昆虫为食物,各种蜘蛛也是它们的美食之一。饲养它们的时候切忌饲养野生的蓝箭毒蛙,因为它们身体本身就会分泌毒素,再加上把吃掉的蜘蛛的毒液也转化并吸收成了自己的毒液,毒性也在增强。虽然不会致人于死地,但是潜在的危险也是不能忽视的。

在饲养野生蓝箭毒蛙的时候,6个月后它们的毒性会逐渐消失。

而一直就是人工养殖的蓝箭毒蛙,从来就不会有毒性。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放在一起饲养,这样会造成人工饲养中的一些中毒死亡。对于人工饲养蓝箭毒蛙来说,令蓝箭毒蛙繁殖并不是很困难,只要环境适合就可以。幼蛙饲养10~14个月就能繁殖,一般都是雌蛙采取主动促使雄蛙交配,等它们产下卵后,大约在5天就可以孵出蝌蚪,然后把它们放在温度适中的地方,分开进行饲养,因为它们有自相残杀的天性。蝌蚪食物可以用稚鱼饲料或薄片饲料等,经过60天左右蝌蚪就可以变态为幼蛙。箭毒蛙的寿命为8年左右,这已算是很长寿的了。

(3)拯救美丽的箭毒蛙

据《科学》杂志报道,目前世界保育联合会正计划组建一个两栖动物保护联盟。该小组将通过国际研究、保育以及立法来阻止全球性两栖动物数量下降危机。目前,在已知的5743种两栖动物中,有三分之一,包括花箭毒蛙,被列入了世界保育联合会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由于气候变化、真菌疾病、栖息地的消失以及污染等原因,蛙、蟾蜍以及火蜥蜴等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迅速下降。

花箭毒蛙由于身上长有鲜艳的花纹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种类,能够长到5.08厘米长。其身上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是在南美东北部高地色彩斑驳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玻璃蛙的成体生活在树上,有些种类将卵产在溪流水面上的叶片上。当卵孵化出来后,蝌蚪们就会掉入下面的水中,直到在水中长出了四肢后,再跳回树上。由于缺乏色素沉着,透过皮肤,玻璃蛙的内脏、骨骼以及肌肉清晰可见。目前,大约有138种玻璃蛙,生活在中央雨林以及南美地区。现在,由于采伐和农田开垦破坏了其雨林栖息地,已经有许多玻璃蛙品种被列入世界保育联合会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当中。

斑背毒蛙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叶堆上。其醒目的红色或橙色皮肤,对潜在的捕食者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现在,非法采伐、火灾和非法宠物交易都威胁着这种蛙的数量。据统计,从1980年至今,两栖动物物种的灭绝数量已经从9种上升到了122种。

绿色箭毒蛙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后在1932年,为了控制蚊子的数量而被引入夏威夷的瓦胡岛。这种蛙将卵产在森林地面的落叶上,当卵孵化出来之后,雄蛙将蝌蚪带入水中。由于栖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宠物交易,使得这种蛙种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联合会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第三节引起关注——奇特濒危的两栖动物

1.中国的大鲵为什么叫娃娃鱼

在盛夏山间的夜晚,伴随着犹如袅袅琴音的泉水声,不时会听到婴儿般的啼哭,这种声音其实是大鲵发出来的,“娃娃鱼”遂因此而得名。娃娃鱼头宽而扁圆,有一对小眼睛,四肢短小,尾部侧扁,形状十分怪异。身体的颜色有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的。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可达1.8米。

大鲵经常生活在有很多岩石的清澈山涧,洞穴在水面以下。白天,它们在自己舒适的家中呼呼大睡,等到夜幕降临时,它们开始出来活动,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石中,等着猎物走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娃娃鱼坐滩头,自有自来食”。娃娃鱼很少活动,所以它们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每次只需吃200~300克食物就行,并且不用天天都吃。

每年的5~8月是娃娃鱼的繁殖季节。雌鲵的任务是负责产卵,而雄鲵从此要担当所有的孵卵任务。生产的小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就开始分散生活。娃娃鱼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早在2亿多年前就非常繁盛,素有“活化石”之称。

不过,随着自然的变迁,依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存活下来的极少。娃娃鱼是目前我国的特有品种,我们应该着力加强对它们的有效保护。

2.你知道大山椒鱼吗

大山椒鱼因其身上有山椒味道,故名大山椒鱼。

日本大鲵又称为大山椒鱼,和中国的娃娃鱼很相似。

不过,日本大鲵头部背腹面的疣粒为单枚,且大而多,尾稍短。它们喜欢生活在花岗岩或页岩地区,那里的水温低,而且山间的溪流也很清洁。

日本大鲵的产卵季节在每年的8月底或9月初,每条卵袋有卵400~600枚。胚胎发育时间为两个月,幼体5年后性成熟,在饲养情况下寿命可达130年。它们在繁殖季节由雄性筑巢,并有攻击和护卵行为。它们以淡水螃蟹、鱼和小型两栖动物为主要食物。

成年的日本大鲵全长可以达到100厘米左右,头扁平,眼小,体侧有显着的纵行皮肤褶;这种大山椒鱼形态上与中国大鲵非常相似,其主要差异是:在日本,大鲵头部背腹面疣粒为单枚,且大而多,尾稍短,我们见到它们时要仔细加以辨认。

3.成体栖息于水中的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因尾部有紫红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