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北美洲:加拿大(世界我知道)
3156600000013

第13章 浮光掠影——城市风貌篇(4)

在蒙特利尔,每跨一两个街区便可看到一座教堂。到蒙特利尔观光而不去参观那些着名的大教堂将是非常遗憾的,因为当置身于这些教堂内外时,你可集欣赏建筑、文化艺术、历史及宗教于一刻。傍山而立的圣约瑟夫大教堂气势磅礴,使人联想到南京的中山陵。而位于蒙特利尔老城的圣母大教堂则以金碧辉煌而闻名,它美丽而凝重的装饰及壁画具有荡气回肠、融化灵魂的气势与力量。在圣母大教堂内5772根管组成的管风琴,是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每年都定期举办音乐会,其中以夏季的莫札特音乐会最为着名。

漫步街头,闪烁、跳跃、变幻、游移的光芒,让人迷惑,让人晕眩。

各种文化活动或艺术节日至今不但是北美洲之最,甚至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每年总有超过百万的爵士乐迷涌入这个城市聆听1000多个乐团的表演。到了8月还有着名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节日:啤酒节、另类电影节、法国音乐节、国际美食节等。

如果说蒙特利尔众多的教堂是法式文化的展示,那遍布街头的咖啡馆就是有情调生活的体现了。这些咖啡馆装饰浪漫,但享用咖啡和休闲时光的人们更浪漫。一杯咖啡与一份报纸的配套让喝咖啡的方式模式化,但这里的人们则更偏爱若有所思地享受,报纸不多出现。即便年轻的情侣,也多是亲昵而安静。透过透明的橱窗,静静地看着街上行人闲庭漫步,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蒙特利尔有一种让人迷醉的松弛和悠闲。临街的酒吧、咖啡馆里,白天也会坐着谈天说地的人群,而当黄昏降临时,衣着时髦的女子在大街上组成一道风景线,多了些巴黎或威尼斯的秀丽和娇柔。到了星期天,在灯火辉煌的夜晚,圣·登尼和圣·凯特琳街两旁的酒吧里总是挤满了人,他们用悦耳动听的法语谈论文化和艺术。

第四节太平洋门户——温哥华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的工业中心,大温哥华地区由20多个城市构成,人口约210万,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群,位居多伦多、蒙特利尔之后,是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大的城市,同时是北美第三大海港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在2010年2月12~28日,温哥华举办了第21届冬季奥运会。

温哥华建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19世纪初时它还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着人,过着原始的渔猎生活。19世纪时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及新的矿产资源的发现,温哥华的经济从此开始崛起。1792年,英国人乔治·温哥华海军上校的探险船航海到巴拉德湾一带。1862年起欧洲移民在海湾沿岸定居,建立了名为格兰维尔的锯木厂小镇。温哥华在1886年正式成为城市,并公推贾大顿为第一任市长。贾大顿与他的幕僚为纪念白人船长乔治·温哥华为找寻西北通路于1792年来到此地,故将此城市命名为温哥华。

此后,港口和城市逐渐兴起,成为“通向东方的大门”。

现在的温哥华已由200多年前的小镇发展成为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面积293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10万人,其中48%的人口是加拿大白人,黄种亚洲人约占城市人口的30%,华裔人口约25万,约占温哥华人口的20%。而处于温哥华地区中心的温哥华市行政区可以分为:市中心区、西区(温西)、东区(温东)。一般所说的温哥华常常是指大温哥华地区,大温哥华地区围绕温哥华市有20多个城镇行政区,各自有独立的市(镇)政机构和议会组织等,它们主要包括:温哥华市、西温哥华市、北温哥华市、列治文市、本拿比市、素里市、三角洲市、二埤市、高贵林市、高贵林港市、蓝里市、白石镇、鲍文岛以及行政独立的UBC大学区等。

气候方面,温哥华虽然背靠海岸山脉,面向乔治亚海峡,纬度较高,但因有暖流经过,所以冬季一般不常降雪,港口不结冰。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不同,温哥华夏季温度在20℃左右,而冬季也很少低于0℃。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农、林、矿产品的主要集散中心。天然良港,港口设备完善,专用的谷物码头和集装箱、散装货码头沿岸排列,一眼望不到头,并建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其港口吞吐量常居加拿大首位。

全国出口谷物有近一半在此外运。主要出口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进口咖啡、可可、糖、茶、钢铁、水泥等。定期航线通往亚洲、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各国。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线和公路线通往全国各地,并与美国西雅图等城市有直接联系。

温哥华还是加拿大西部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木材加工业历史悠久,是首要工业部门,其他传统部门有水产加工、罐头食品、造纸、纺织、印刷等。1945年后发展了炼油、石油化工、炼铝、造船、飞机制造等部门,工业趋于多样化。工厂企业主要集中在巴拉德湾沿岸和福尔斯河沿岸一带。南北两大工业区之间为商业区,街道宽阔,高楼林立,集中了全市主要行政机构、大银行、保险公司、现代化旅馆和零售批发商店。

住宅区分布在工业区外围,南至里士满,向北扩及西、北温哥华。华人聚居,唐人街规模仅次于美国旧金山。着名的狮门悬桥和另一座大桥跨越巴拉德湾,与北温哥华相连。弗雷泽三角洲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裕的蔬菜、水果、牛奶等。

温哥华是不列颠省的媒体中心,多数的全国性媒体都在温市设有办公室。温哥华的两份主要英文报章——《温哥华太阳报》和《温哥华省报》皆由加西环球集团旗下的太平洋报业集团发行。总部设于多伦多的全国性报章《环球邮报》近年亦增设了大温版,以求增加在大温地区内的销量。市内也有数份免费报章,包括《24小时》和《都市日报》。

加拿大国营频道、CTV电视网、环球电视等都在温哥华设有分台。

温哥华的种族多样化,亦造就市内多元文化媒体的蓬勃。中文日报《明报》、《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均有发行加西版,而多元文化电视台的不列颠省分台亦有制作各种语言的新闻报道。此外,新时代传媒集团旗下的两条有线频道(以粤语为主的新时代电视和以国语为主的城市电视)均可在大温地区内接收。另外,温市共有三条电台频道服务华裔社群,分别是加拿大中文电台旗下的AM1470和FM96.1,以及汇声广播公司旗下的AM1320华侨之声。

大温哥华地区约有10万华人,是北美最大的华人社区之一。温哥华也是众多的亚裔人聚居之地。这是一个把现代都市文明与自然美景和谐汇聚一身的美丽都市,令无数曾经去过的人如痴如醉。这里拥有很多大型的公园,现代化的建筑,迷人的湖边小路以及保存完美的传统建筑。温哥华居民中有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论是何种种族,在当地不会有人觉得你是外国人,因此观光客对温哥华的第一印象多半是亲切。怡人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使它成为最适合享受生活主义者的乐园。

温哥华外围四周尽是自然景致,真可谓“城市如画,画如城市”,踏在坚硬的水泥道行不多远,便可看见大平原,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温哥华就有这种魅力,既可让人置身繁华大街,又能近距离地亲近大自然。

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温哥华列为全球第三位。2009年6月8日,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公布了最新世界宜居城市榜,温哥华再次位居榜首。

温哥华最富特色的是沿海岸线而筑的街道,市内设计集中,走在其中,感觉清爽放松。新鲜的空气、舒适而卓越的生活品质令人称叹,在温哥华盛行帆船、垂钓、远足等运动。

北部的西温哥华市和北温哥华市依山而建,山上的滑雪场积雪可覆盖数月,令冬季滑雪季节延长至初春,冬季虽然长,但气候温和如春。

也许是由于众多种族所酿造出的世界主义气氛,温哥华是一个开放而友好的城市。治安良好、交通设施便利,这里有仍旧保持着古镇遗风的加斯敦城、具备东方韵味的唐人街、美丽的罗布森街以及举世瞩目的耶鲁敦和基齐拉诺地区等,旅游景点非常多,有全球最大的城市公园斯坦利公园、加拿大最长的桥梁狮门大桥、伊丽莎白皇后公园、格罗斯山、卡佩兰奴吊桥、唐人街(千禧门,孙中山花园)、韦斯勒滑雪场(2010年冬奥会滑雪举办场)等。

斯坦利公园总面积为6070亩,几乎占据了整个温哥华市北端,是一个自然公园。围绕着公园的傍海小径,吸引了无数的骑单车者、跑步人士、滚轴流冰者及行人。公园内有海滩、湖泊、游乐园及野餐地点。公园中耸立着原住民所制的图腾柱,手工精细,文化气息浓厚。

在斯坦利公园中,还可以看到可爱的浣熊,但是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温哥华水族馆,里面培植着一片亚马逊热带雨林和各种鱼类。建于1956年的温哥华水族馆是加拿大最大的水族馆,水族馆内有8000多种水中生物供游人参观,其中不乏杀人鲸、小白鲸等珍稀海洋生物,水族馆内还有各种鸟类和猴子。温哥华水族馆还会为儿童举办关于环保和保护动物的教育性节目,寓教于乐,很受儿童和家长的欢迎。而给白鲸和逆戟鲸的喂食时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除此之外,斯坦利公园还有一个动物园、一座玫瑰园、印第安人图腾柱展区以及网球场。

斯坦利公园的正南方不远处便是伊丽莎白皇后公园(Queen Elizabeth Park),其由中心花园、观景台、布劳德温室、日本园、玫瑰园、世纪岩和网球场高、尔夫球厂、龄球场、飞盘竞技场、举世闻名的四季餐厅组成。峭壁之上端立着闻名遐迩的四季餐厅,绝佳的视野及精湛的厨艺吸引各类名流前来聚会。

1993年美俄高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俄国总统叶利钦就选择这家餐厅共进午餐,使其名声大振。

除了公园美景吸引人外,温哥华还有许多博物馆,海洋博物馆、温哥华博物馆等面积虽然都不是很大,但是里面收藏丰富,主要展示温哥华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历史。附近的人类博物馆被多数人认为是温哥华最好的博物馆。温哥华教育十分发达,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西蒙弗雷泽大学均在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