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亚洲:马来西亚(世界我知道)
3156700000014

第14章 文化艺术与生活(3)

4.富于刺激的潜水运动

由于马来西亚海岛众多、海岸线绵长,所以潜水运动成为了马来西亚发展最快的冒险运动。马来西亚宝贵的珊瑚岛集各种魅力于一身,而且不断有新设的海上公园,游客们云集于此。

在马来群岛几乎每一个潜水目的地都有专门人员提供导游服务,在这里可以租到整套的设备,接受PADI(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NAUI(美国国际教练潜水协会)或SSI(国际潜水组织)潜水培训。只有一些度假胜地的设施可以不用预约,其他地方的预约服务在吉隆坡、瓜拉丁加奴和哥打基纳巴卢都有提供。

拥有国际级潜水中心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未经注册的导游从业者,或是缺乏足够的药物和安全设备,为此马来西亚潜水运动协会正在抓紧筹建本地标准并实行强制保险。当地最先进的设施和服务在沙巴州,那里离海岸不远有本地区潜水的首选目的地-诗巴丹岛。这个岛上有马来西亚唯一一个专门为潜水运动而建的高压室。在靠近诗巴丹岛的马布岛,是个岸潜的天堂,这里由于淤沙中独特的奇异生物而受到水下摄影师们的欢迎。而哥打基纳巴卢以西300千米的拉央岛则是锤头鹳和蝠鲼爱好者们的宝地。

马来西亚的暗礁和海洋生物在丰富多样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从卡巴莱岛奇异的大型生物到天鹅岛浮游生物,再从纳闽岛珊瑚缠绕的沉船到乐浪岛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几乎每一处潜水地的潜水处都有一些当地特有的生物。由于水下的景色丰富迷人,水下摄影渐渐发展,当地已经开始有人出租水下照相机。

其他的水上运动,如激流水上运动、冲浪、帆船等运动也十分流行。

第四节 有声有色的文教事业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马来西亚的教育与多元种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马来西亚的教育呈现出多民族性。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互相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各族人民都富有多种语言的才能,这不仅归功于学校教育,也源自家庭和社会。马、华、印各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1.多元种族的教育

马来西亚政府现行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根据1961年教育法令及1995年12月以来连续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法令制定的。其教育方针是培养忠于马来西亚和有团结精神的人,培养有崇高品德、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能够为国家的需要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同时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的《1991年教育法令》,马来西亚实行普及小学和中学的11年义务教育制,采取以国家教育为主,允许私人办学、政府学校与私人学校并存的教育政策。

法令规定政府学校的教学语言为马来语,并重视英文教育,列英语为必修课,并在学校中开设伊斯兰宗教课程,也是为穆斯林学生学习宗教创造条件。

目前,马来西亚有政府开办的学校,有华人社团组织创办并经营的华文学校和印度族人办的泰米尔文学校,这三种教育体系并存,构成了多种族教育的格局。

占主导地位的政府教育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专及大学,政府教育均占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学生是在政府开办的中小学里读书。政府开办的学校包括国民小学(简称国小)、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以及大专和大学。由政府开办的学校,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在国民学校里,教学使用的语言为马来语,招收各民族学生。

马来西亚政府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拨款,每年的教育经费约占国家财政预算的20%以上。

华文学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坚持母语教育,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由社团组织创办并经营华文学校,包括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及大专学院。其教育经费一般为自筹资金,资金来源包括华人社团组织及个人捐款、筹款和收缴学生学费等。

后来,政府将华文小学改制为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纳入政府教育体系,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在国民型华小和独中学校中,均以华语为教学语言。独中的初中和高中毕业文凭政府不承认,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要参加与政府学校同等学力水平的考试,才能获取政府承认的相关文凭。

泰米尔文学校

马来西亚的印度族人,为了发展本民族的母语教育,也开办了以泰米尔语为教学语言的泰米尔文小学。这类学校也已纳入政府教育体系,改制为国民型泰米尔文小学,其待遇与同类型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相似。

马来西亚在教育领域实施教育固打制。教育固打制,其实就是马来西亚政府在新经济政策下,制定的一系列对马来族和土着民族实行优惠政策中的一项政策,在其他各个领域都有固打制的规定。政府大学在新生录取名额上采取“配额”分配制,以确保马来族、土着民族学生所占有的一定比例。具体表现在大学录取新生时,并不纯粹以分数为录取标准,而是每所大学都将录取新生的名额,预先按照各种族人口的比例进行分配,具体比例为:马来族及土着民族学生占60%、华人占30%、印度族及其他民族占10%。

因此,在马来西亚政府开办的大学里,马来族学生占绝大多数。

在政府教育固打制政策下,为马来族、土着民族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了马来族和土着民族的教育水平。

2.马来西亚的正规教育

马来西亚的正规教育学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6322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2年和高中后教育2年(亦称中学后教育,即大学预备班),然后考取大专或大学。

由于马来西亚的文盲率比较高,男性占11%,女性则占22%,所以马来西亚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政府努力扫除文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力求提高各民族的教育水平。

此外,马来西亚政府十分关注原住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马来政府的政策是,尽量让原住民子女接受教育,至少达到中学毕业的教育程度。

有关原住民的教育工作,由马来西亚教育部负责。由于原住民子女的辍学率相当高,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仍然很重。

而马来西亚学生的假期,也很特别。学生每年都有4次假期,共84天。除了吉打、吉兰丹和丁加奴3个州稍有些不同外,其余各州均按此规定执行。马来西亚政府提倡尊师重教,规定每年的5月16日为教师节。

学前教育

马来西亚的学前教育,不属正规教育的范畴。但政府对学前教育同样十分重视,并将其纳入教育部管辖监督之下。在马来西亚,开办幼儿园或幼稚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向教育部注册,遵守教育部的规定,并按照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用马来文、英文和华文作为媒介语,讲故事,做游戏,玩教结合,启发儿童的智能和创造力;第二,必须有10名以上的儿童;第三,教师必须受过专职训练。各州的教育局对这些幼儿园是否遵守教育指南实行监督。

马来西亚的学前教育,有幼教性质,又有商业特点。主要是依靠幼儿园进行,对象是4-5岁儿童。幼儿园有私营和官办两种形式,私营幼儿园一般是由华文小学董事会、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和个人开办的。私营幼儿园形式不一,有的是贵族幼儿园,入园费很高,也有的条件简陋,收费较低。这些幼儿园基本分布在城市。官办幼儿园则一般开设在由教育部所指定的小学内,大多分布在乡村,由政府拨款,具有福利性质。一方面使儿童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为家长减轻负担,富有教育与保育相结合的特色。

马来西亚孩子们的语言才能,除了受家庭熏陶外,主要还是受益于幼儿园的多种语言启蒙和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已开始了多种语言的学习,各族儿童同处一幼儿园中,在讲故事、做游戏中,不知不觉开启了他们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

初级教育(小学教育)

马来西亚政府推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制,规定凡年满6岁的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普通小学生的课程有: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英文、数学、物理、回教或道德教育、音乐、体育、美术、生活技能、地理等科目。近年来,政府推行一种宏愿小学计划,在五六年级采用新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马来西亚的小学校分为4种类型:国民小学、国民型华文小学、国民型泰米尔文小学和私立小学。

国民小学(简称“国小”)与国民型小学,除了使用的教学语言不一样外,在课程课时安排上侧重面亦有所区别。国民小学教授马来文和英文,侧重马来文,授课时间大于英文;国民型华小(简称“华小”)和国民型泰米尔文小学(简称“泰小”)则须教授3种语文,这两种学校都侧重本身的母语教育,授课时间大于马来文,更大于英文。其他课目授课课时与国小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