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心系两岸
3158400000013

第13章 观察台湾(12)

3.主权争议目前无法解决,可以暂时用“九二共识”来处理。即双方对一个中国原则都可以接受,但对“一个中国”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

4.两岸保持和平与繁荣的关系,同时让双方在国际社会都有尊严。

以上是马英九最新的“政策宣示”,我想给予善意的解读:

1.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意即“两岸一国”;不是“两个中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意即“两岸一中”。这等于明确表示,两岸不是李登辉所说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也不是陈水扁所说的“一边一国”。

2.两岸一中、“两岸宪法”不允许分裂,尽管尚有提到“统一”,但不允许分裂,就排除了“台独选项”。

3.对“九二共识”的表述,明确表示双方可以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同时承认对“含义”有不同看法,这种说法与我方相近。

4.“特别关系”虽然还比较模糊,但这种特别关系是在“两岸一国”“两岸一中”的前提下的关系,即使是要求“对等的政治实体”,也不是“国与国”的对等实体,而是在“一中”框架下的对等实体,可以是“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关系”,这“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说法很接近。

5.要求在“国际社会有尊严”,一方面可以解释为只有是“国”的地位才算有尊严,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在“两岸一国”“两岸一中”的前提下,要求给予对方“尊严”的对待。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两岸存在更大的弹性空间。

总之,在当前的条件下,台湾当局领导人这样的说法已经是最大限度地表达对大陆的善意了,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马英九最近不断放话要求“外交休兵”,我方并未给予回应。我认为当前对于台湾方面某些说法、做法,我方如不接受或不支持,可以采取暂不表态的办法,这实际上表示我方对此还有意见。但也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比较明确地给予答复,正面地、耐心地表达我们的看法。否则,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同意或“默认”对方的说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写于2008年9月3日)

十一、马英九要做什么“陈水扁做不到的事”

马英九上台以后,执政当局为了表示他们的高明,总爱用“陈水扁做不到的事”来说明自己的成绩。

“陈水扁喊了八年,两岸直航、陆客来台观光都做不到,马英九做到了”。两岸两会复谈,达到多项协议;两岸签署经济协议(ECFA);连战参加APEC会议;台湾以观察员名义参加WHA大会;近日,新加坡与台湾地区宣布,同意开展探讨经济合作协议的可行性,双方将在今年稍后会商相关事宜。这些更是陈水扁做不到的事了。此外还有一些事,如台中县市合并升格、米酒降价,台湾媒体也作为“陈水扁做不到的事,而马英九却做到了”的实例,似乎以此来表达“今非昔比”的新局。

当然,如果马英九能够做到很多陈水扁做不到而对台湾人民、对两岸人民有利的事,我们是乐观其成的。如果要去做连陈水扁都说“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事,或对台湾人民、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没有好处的事,那就不要因为是陈水扁做不到的事,而硬要去做了。

有些事是可以做的,但要看你用什么办法去做。正确的办法可能达成正面的效果,不正确的办法可能适得其反,达成负面的效果,那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最近几天,发生两件事,值得加以考察。

7月30日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和撤除导弹等问题都可以谈。这本来是回答台湾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表示我们愿意谈的立场,这应当是一件好事。因此有的台湾学者给予肯定,并认为这是一个善意的举动。

可是我们也看到有这样的回应:

一是认为这是大陆在“促谈”,企图打破“先经济后政治”的承诺,迫使台湾开始政治谈判。这完全是误会。大家都知道,两岸还处在“先经济”的阶段,“后政治”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二是要大陆自己“放弃”军事部署,主动撤除飞弹,只有这样台湾人民才会感受到“中共的善意”。有人指出“撤飞弹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谈判”。按照这种说法,似乎像这样重要的事情可以不必经过两岸协商,就可以办成了。

8月4日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公开呼吁北京废除武力对台的法律”。她代表台湾当局提出这一政策主张,理由是因为“北京单方面有急迫感”,“近来不断放话推动两岸政治谈判”。我不知道她的依据何在?是谁在“放话”?是谁有“急迫感”?你能拿出证据来吗?代表大陆官方发言的人,有谁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说是误解,你们的决策当局与智囊恐怕也不会感到好受吧。理由之二,是因为部署飞弹与《反分裂国家法》都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障碍”,大陆必须“政变思维,调整政策”,因此,这两件事只要大陆自己“放弃”“废除”就可以了,不需要两岸协商解决。

这两件事,明明都是政治议题,都是目前两岸“搁置”的难题,台湾方面现在既然不打算协商政治议题,就不应当去提它,可是他们却一再提出政治议题向大陆进攻,先是撤除飞弹,现在又针对《反分裂国家法》。这样,究竟是谁在提出政治议题,又不想通过协商谈判解决问题,大家不是看得很清楚了吗?

单方面把大陆的某些政策定性为“障碍”,就等于把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全部归咎于大陆一方。如果大陆也把台湾的某些政策定为“障碍”,把全部归于台湾方面,两岸缓和的局面还能维持下去吗?

从这两件事可以明显地看出,台湾方面目前正在采取进攻的态势,而且咄咄逼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迫使大陆“自动放弃”,而不启动政治议题的协商,企图“不谈而屈人之兵”,看来是一个高明的策略,可是它却与坦诚相待、平等协商的两岸相处之道相距甚远。显然,这样的做法,已经制造了这样的舆论:只要大陆不主动撤除飞弹,不主动放弃《反分裂国家法》,就是没有诚意与善意。这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只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对大家没有好处。如果要用这种办法,迫使大陆撤除飞弹、废除《反分裂国家法》,要做到“陈水扁做不到的事”,手法并不高明,后果更不堪设想。

两岸有责任心的学者都认为两岸当局都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为此,台湾学者赵春山教授提出:“我们认为,两岸只有建立一套共同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朝向全面正常化的方向发展”。我完全赞成他的这一观点。我呼吁:两岸之间要多一点诚意,少一点谋略,还需要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规则。这样,谁有诚意善意、谁是谁非,两岸人民以及国际公众就会有一个公正的判断标准。

(《联合早报》2010年8月11日)

十二、马英九第二任期不会签署“两岸和平协议”

14日,台湾2012“总统”选举,马英九连任成功。马英九的胜选,被普遍解读为这是“九二共识”的胜利,是两岸和平发展的胜利,是“九二共识”打败蔡英文的“台湾共识”。马英九在胜选感言中承诺,“未来的四年,两岸的关系会更和谐会更有互信,冲突的机会会更小。一定会让台湾有一个有序、和平、稳定的环境。”而蔡英文在败选感言中也强调,民进党未来会对党内两岸政策进行检讨与调整。那接下来的四年,两岸关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马英九是否会推动两岸政治协商,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民进党又将如何调整它的两岸关系政策?大陆台湾问题权威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先生,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谈及了他的看法。

两岸会持续稳定并扩大交流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马英九这次以近80万票的优势取得台湾2012年“总统”选举的胜利,舆论普遍认为,这更是“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发展取得的胜利。您如何评价?马英九第二任期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会有哪些值得大家期待的地方?

陈孔立:我认为,马英九这次胜选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得人心,得到大多数台湾民众支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主流民意的背景下,承认“九二共识”的马英九连任成功后,我认为,接下来的四年,两岸关系会继续稳定,两岸间会持续扩大交流,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方面会取得更深层次的成果。

政治议题难突破

记者: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马英九第一任期基本上是集中在经贸、文化领域,但政治领域的接触交流谨小慎微,第二任他会推动与大陆的政治谈判吗?比如说“两岸和平协议”,他会与大陆签署吗?

陈孔立:有人认为,马英九在第二任期中不再有连任压力,身上没有负担,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应该会更大胆,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机会大。但我觉得,未来四年,马英九在两岸政治议题上还是比较难突破。

首先,马英九自己就讲过,现在“不急于”进入政治议题;政治协商也“不是最迫切”的事;两岸关系发展也要逐步前进,“不要太快”。从政治性格上讲,马英九还是比较稳健、负责任的政治人物,有了这“三不”说,未来四年两岸政治协商与谈判要突破较难。

其次,这次马英九虽然胜选,连任成功,但其政治实力总体上下降了——其领先对手的票数比2008年下降了141万票;“立委”席次由2008年泛蓝近3/4的多数,下降到现在国民党只有64票刚好过半,绝对优势已不再有,民进党制衡力量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马英九未来四年会更在意民进党的意见,争取“立法院”大多数支持。此外,马英九在拼2012连任过程中,对“两岸和平协议”的问题还加了“三个前提”,即“国家需要”、“民意支持”、“国会监督”,甚至更提出“全民公投”。在这么多限制条件下,我认为,马英九第二任期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很小。

两会可先签两岸制度化规范

记者: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马英九从四年前得票领先221万票,到这次选举只领先对手近80万票,是因为很多人责怪其在两岸关系上太小脚女人,走得太慢。如果马英九也如此检讨的话,那他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会不会在新的任期内更大胆更快速?

陈孔立:这当然是一种说法。但我要问,2008年马英九有那么大的政治优势时都不敢做的事,现在会更敢吗?马英九一向担心民进党说他“倾中卖台”,在两岸关系上,他时时都非常小心谨慎。何况,“两岸和平协议”怎么签,谁跟谁签,如何互相称呼,互相要得到什么保证……这在台湾要找到绝大多数共识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在两岸间也要不断累积互信寻找共识。

记者:那两岸目前的和平发展成果如何得到继续巩固?

陈孔立:台湾有些学者认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其实就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两回事,两岸关系制度化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问题,可以先通过两岸两会签署类似“双方共同遵守的几条规范”来实现。而“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需要解决很多政治问题,比如,双方如何互相承诺、要由什么样的能代表公权力的机构来签署,以及其他很多敏感的内容,非常复杂,所以,要有很长的准备过程。马英九在2012胜选感言中讲到要“大刀阔斧”前进,指的是“内政”方面,而不是两岸关系。

马或会先推“二轨”“三轨”接触

记者:您刚才说,马英九在第二任期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很小,那他会不会推动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呢?

陈孔立:未来四年,我们大陆当然不会逼马英九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要走得多快,我们愿意等,等到你认为可以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就来谈。但是,马英九在2012获胜感言中也表示,“未来的四年,两岸的关系会更和谐会更有互信,冲突的机会会更小”。既然他做出这样的承诺,那就要有所行动,来表达推动两岸和平的诚意。

我觉得,对于政治商谈和“两岸和平协议”,两岸可以先通过“二轨”、“三轨”进行接触,就国际空间、和平协议等政治协商议题,讨论出若干个范本式的方案,为以后两岸正式进行政治商谈做准备。

其实,目前两岸学者对这一内容都非常积极,正在讨论。但如果这种讨论要作为正式协商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由两岸当局来主动推动。我觉得,这四年中,马英九可能会先推动“二轨”、“三轨”接触,展现推动两岸和平的诚意。

民进党可通过新的决议文务实处理两岸关系

记者:马英九的胜选既然是“九二共识”的胜利,那反过来,是否可以说,蔡英文的失败,就是她“台湾共识”的失败,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失败?

陈孔立:蔡英文能提出所谓的“台湾共识”,却提不出任何具体的内容,这说明蔡英文的主张首先在民进党内部就没法取得“共识”。民进党内一直存在着“台独基本教义派”与务实派之争,自2008年民进党“总统”选举失败以后,蔡英文就说过,党内要检讨,特别是对两岸政策主张的检讨。可是,蔡英文却“没有时间”检讨,因为,她一接手党主席,就在不断忙着接二连三地选举,选战在前,她首要的任务就是维护党内团结,巩固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