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做人 敬业做事
316000000006

第6章 最大的能力是敬业,最大的智慧是感恩 (1)

感恩和敬业是一个人的成功之本

一位国际石油巨头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我很感谢他能给我工作,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为了感恩,我每天工作16 个小时,兢兢业业,从不懈怠。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更容易成功。”

付出总有回报,对于员工来说,感恩与敬业不仅是为人态度和做事智慧,更是你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你必须认识到,带着感恩的心去主动做事,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业绩,老板自然会垂青于你,你获取成功也就指日可待。让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回忆录里是怎么说的。

那是我们的电池终于能够售给N 汽车公司的事,这件事前后花了五年的时间才成功。我获悉承担这次业务的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年轻人时,不禁热泪盈眶。

整整五年的时间,他历尽千辛万苦,不断走访那家客户,一再拜托对方“请采用国际牌电池”。有人一定认为这样做是他分内的事,但以他的年纪,能如此敬业,真叫人佩服。一般人吃一次闭门羹就放弃了。

我曾问过这位年轻人,是什么原因能让他如此锲而不舍地对待工作。他说,日本现在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很多工厂破产,很多工人失业,但是松下公司给了他工作,他对公司的栽培充满了感恩,做起事来自然就兢兢业业,力求做到最好。

我觉得这位年轻人的回答很朴实,感恩和敬业是现在很多人缺少的,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感恩和敬业的心,这不单是能让你的事业长久的智慧,也是你走向辉煌的阶梯。

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为松下公司市场策略本部的部长,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

正如松下幸之助提到的那个年轻人一样,感恩和敬业让他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并不是他的权宜之计,而是他真心实意的感恩之举——为了自己的事业常青,更为了给企业创造高额利润。很显然,松下幸之助非常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工作态度,这个年轻人以他的感恩和敬业获得了成功。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这样的优秀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支柱。

某集团是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大公司,领导层的责任自然很重大,董事长不顾众人反对,把年轻的张文提升为副总,因为他知道,张文能把公司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公司里,张文的才干并不是最突出的,但他自从五年前来到公司后,就没在晚上11 点之前离开过公司,休息日全部被他用来研究市场动态,他提出了各种可行性的建议。在公司陷入困境时,他也没像其他职员一样离开,而是一如既往,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做着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令老板倾心的,也最容易获得提拔的是懂得感恩、敬业做事的员工,这是任何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根本。因为,只有懂得感恩,你才会珍惜工作,才会带着一颗敬业的心去做事。

学会感恩,懂得敬业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它能让你在大批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

而那些不懂得感恩和敬业的人不会对他人负责,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与他人无关,所有的优待和报酬不仅是应得的,而且太少。他们觉得工作马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混下去就行了。他们对待工作缺乏热情,总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他们用实际行动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在任何一家企业里,员工都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敬业认真的人,主管也更愿意提携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之情、敬业爱岗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忠诚,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感恩和敬业是通行职场的“绿卡”

一家能源集团的人力资源部主管在例会上给他的手下讲了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主管的同学,名字叫孙平。

孙平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大部分人都是硕士或博士,孙平感到压力很大。

工作一段时间后,孙平发现所里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岗位毫不在意,对本职工作不认真。他们不是玩乐,就是搞自己的“第三产业”,把在所里上班当成混日子。

孙平不是这样,他将工作看做一种人生的赐予。为了不辜负这种赐予,他一头扎进工作中,从早到晚埋头苦干,还经常加班加点。孙平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不久成了所里的顶梁柱,并逐渐受到所长的重用,时间一长,孙平成了所长的左膀右臂。

不久,孙平便被提升为副所长,老所长年事已高,所长的位置也在等着孙平。

孙平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懂得以感恩的心来看待“人生的赐予”,并以敬业的职业精神工作的人,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

美国哈佛大学对1000 名成功者的研究发现,促使这些人成功的因素中,积极、主动、努力、毅力、乐观、信心、爱心、责任心……这些态度因素占到了80% 左右。由此可见,无论你选择任何工作,成功的基础都是你的感恩心态与敬业精神。一个人的感恩度与敬业感决定了他在职业上的成就。

美国人的例子似乎过于遥远,那么,在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是怎样将感恩与敬业融入日常工作中的呢?

李斌是上海电气(集团)液压气动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也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工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他几乎囊括了一个产业工人所能拥有的一切荣誉,却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国内公认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

虽然有着许多的荣誉,但李斌并不回避自己的起点——上海液压泵厂技工学校。从技校毕业后,他怀着当一名好工人的愿望,成为上海液压泵厂的学徒。

在3年学徒生涯中,他铣、车、磨、刨等多项加工技术样样精准。在机械加工行业,磨刀是一项基本功,而对液压产品来讲,工艺要求更难,刀具刃磨的难度特别高。他就潜心攻磨刀关,他从工具间领了一大把报废的刀具,一把把学着磨。刀子越磨越短,手指常被砂轮磨破,鲜血流淌,但他贴上创可贴,又接着磨。经过几年的磨炼,他终于掌握了磨刀的技巧。不久,虚心好学的李斌就成为“全能型”工人,再难加工的零件,到他那儿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1986年,李斌作为劳务输出人员,到德国设在瑞士的一家公司工作。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让李斌大开眼界,劳务输出成了李斌学技术的新课堂:他白天认真干活,晚上就把白天所见的一切记在本子上,进行整理分析。待到回国时,他带回厚厚的四大本数控机床编程调试资料。1989年,李斌第二次踏上瑞士的土地,在完成了一批复杂零件的加工任务后,李斌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有权调试数控机床的亚洲人。

李斌有一句口头禅——“让我试一试。”一次,企业引进了外国的数控机床。这类机床专业性强,国有企业不可能用更多的资金去进口各种数控机床。因此,必须对其改造。李斌一头钻进机床内,从汽缸、油泵和夹具上一一研究起来。接着,他又对机床大动“手术”。凭着他丰富的知识和实际经验,进口机床改变了模样,成为工人手中的驯服工具。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巨大的资金。

从李斌在瑞士第一次调试数控机床至今的十几年中,他成功开发了5种类型、17种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在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充分发挥效能,为企业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李斌用自己经历证明了:将感恩化为敬业,每一名技术工人都可以成为专家型工人。可以说,在职场中,感恩和敬业是员工获取成功的制胜法宝。如果不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不可能对企业尽职尽责,这样的人很难得到更大的舞台,企业对他也只能是敬而远之。

有人将感恩和敬业比喻为通行职场的“绿卡”,这话一点没错。今天的领导者们日益清楚地意识到,员工的感恩与敬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企业制胜的精神支柱,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坚实根基。一个懂得感恩与敬业的员工是很容易获得成功的,因为别人愿意和他合作,他会让人放心,他值得别人信任。

感恩才会珍惜,敬业方能立业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到自己父亲开办的企业做管理工作,父亲却希望他到其他公司去锻炼一番。年轻人不情愿地投简历、参加面试,进入了一家公司。但在这个公司,年轻人要从基层销售员做起。他的心里很不平衡,心想自己名牌大学毕业,父亲又是成功企业家,自己却混得那么惨。日子不咸不淡地过了三个多月,年轻人也混了三个多月,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不说,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是视而不见,多次违规,根本就不知道珍惜这次工作机会。该公司的老板只因与年轻人的父亲是商场挚友,才碍于情面没有开口辞退他。谁知,年轻人主动辞职,理由是要去创业。 他找到父亲,请求父亲借给他10 万元启动资金,声称挣了钱后按银行利率还给父亲。他对父亲信誓旦旦地说:“现在我是给自己干,肯定能干好!”父亲没有说什么,把钱借给了他,并郑重地让他打了欠条。

年轻人的公司开业了,但情况远不如他想象的那般顺利,先是因为没有履行合同而丢掉了一笔订单,后又因为草率决策而被骗了钱。一个月下来,借来的10 万元钱全部打了水漂。年轻人关闭了公司,垂头丧气地找到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