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3162100000028

第28章 新世纪的北京古建筑保护(10)

基于以上情况,政府在与各个部门的协调谈论以及同专家们研究后,从2006年开始进行对大栅栏商业街整治的建设工程,整个工程以拆迁与保护同步的方式,拆除没有价值的危房、违建房屋,有价值的予以保留并进行修缮,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字号加以扶持、推动。

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街区整治,大栅栏重现曾经商业中心的风采。

大栅栏商业街重现活力是北京市保护近现代建筑的成功案例,然而目前北京市的这方面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法律方面的缺陷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认识不足。即近现代建筑的魅力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些建筑无法保留下来,有些建筑已经面临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多近现代建筑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个城市文脉的断裂,进而使城市的独有特色被淡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宣传力度、让身边的百姓参与进来,同时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使之通过具有休闲活动场所等功能而利用起来。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北京近现代建筑的研究会日益发展,相应地,相关建筑的保护也会日益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

七、申遗北京中轴线,展现千年建城史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所谓“线性”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便是突出“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将南起永定门,串联了天坛、先农坛、正阳门、故宫、景山、北止钟楼等十几处重量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的展现,使世界更全面地了解北京的人文、历史、政治、伦理、建筑和城市规划。通过中轴线申遗,进一步推动了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

2011年,在“推动中轴保护申遗,共建和谐世界城市——北京市2011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北京市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全面启动,“北京中轴线”正式进入申遗程序。2012年,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和保护规划完成。

中轴线原本是一个几何概念,指对称图形、建筑等物品的中间线,所有轴对称的物品过这条线上翻折回重合。早在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形成方位的空间概念,继而产生了中轴线思想的萌芽,对称广泛地出现在图案、墓葬乃至聚落遗址。至夏商时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代早期前、中、后三座宫殿建筑在一条线上,且多座宫殿都是左右对称的格局”,可见此时中轴线的布局思想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至周代“三朝五门”的形成,中国传统中轴线建筑格局最终确立,这便是北京中轴线形成的滥觞。

北京旧城始建于元代,发展和完善于明清两代,历经近750年。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令刘秉忠营建大都城,以《周礼·考工记》为范本,根据“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营建。设置街巷,并在西面平则门内建社稷坛,东面齐化门内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鼓楼一带,成为中国城市史上最接近《周礼·考工记》中提出的理想都城。形成以丽正门(正门)为大都中轴线的南端,向北穿过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后载门,经万桥(又称海子桥今地安门桥),以今鼓楼所在西侧一点的中心阁为北端,全长3.9公里的中轴线,这也是日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雏形。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决定迁都北京,不久即开始新都的兴建。此次兴建使明北京与元大都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差别。早在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时,便将元代的大内宫殿拆毁,在其上盖了煤山(后改称万岁山,今景山),为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建宫殿、坛庙、衙署、钟鼓楼等腾出土地。营造时,拆除原大都南墙,在其南约1000米处另筑新城。正统元年至五年(1436-1440年)重建京师九门、三大殿。在南郊依据传统礼制“祭天于南郊”的思想,兴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坛(即天坛和先农坛的前身)用以祭祀。

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世宗朱厚熜为了拱卫北京城,修筑外城,将外城的永定门定为中轴线的南端。明代对北京城的改建,在宫城前左右相对布置太庙与社稷坛,宫城后以万岁山形成制高点,又把钟鼓楼向东移到全城轴线上,从而形成一条从永定门直贯鼓楼长达7.8公里的南北轴线。北京中轴线的主要格局至此大体完成,直至清末未有大的改变。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功能和结构逐渐改变。虽然也有如1916年为解决交通问题,拆除大清门内的东西千步廊以及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宫墙的情况,但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的布局和中轴线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安门广场的改造给中轴线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广场面积扩大,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随后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完成,标志着北京平面布局的中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打破了原有封建城市封闭的格局,展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城市格局和精神面貌。天安门广场也取代了原先中轴线突出皇权的紫禁城的位置,成为1949年以来,北京中轴线上最重要的空间节点。

数百年来,北京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轴线的建筑格局依旧完整,具有政治伦理内涵、历史文化特征和多重美学价值。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权力统治的中心,所以中轴线首先被赋予了政治伦理内涵。在封建社会,主要塑造了天上人间、唯我独尊的封建皇权思想,政权统一、政令贯通的政治理念,体现了中正顺畅、平衡和谐的社会理想。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则展示新的城市风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作主人的新思想。其次,中轴线见证了朝代的更迭、民族的融合、居民的生活变化、城市的变迁,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从南至北串起了帝王皇权的礼仪文化到市井百姓的生活百态,其中众多代表性文物建筑,是古都北京城市格局和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再次,中轴线展示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处理空间、节奏、界面、标识等方面的高超美学技巧。从分布上,抓住中心,讲究对称,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格局、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群以及传统中轴线两侧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体现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理想化的向往;从高度上,高低错落,讲究起伏,有始有终,勾勒出魅力的天际线,构成城市的脊梁;从主次上,讲究建筑与园林的搭配,时而突出建筑群的恢弘,时而营造宫苑的河湖水系,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真、善、美”。

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中轴线,虽然有前文所重点介绍过的正阳门、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等重要文物,但也有文物缺失,这影响了中轴线文化链条的连续性。所以在整治中轴线景观和申遗的过程中,有的进行原样复建,有的保存遗迹立牌说明,有的进行环境整治恢复风貌。

1.重生的永定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北京外城的正门,当时只修建有城门,嘉靖四十三年补建了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永定门增建箭楼,重建瓮城。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北京外城,加高永定门城台并重修城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开始拆除北京城城墙。从1950年起,永定门瓮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并在城楼东西两侧城墙打开豁口。1957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拆除北京城的城门与城墙。为了疏浚护城河、整治河道及改善城市交通,拓宽出入城道路,永定门城于1958年被拆除,原来城楼的位置变成了永定门大街。1999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灿炽向政协提交了《建议重建永定门,完善北京城中轴线文物建筑案》的提案。提案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共鸣和社会广泛关注。2000年,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委员王世仁、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孝燮、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等专家呼吁重建永定门。2001年5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重建永定门的建议。同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借着“人文奥运”的东风,重建永定门被正式列入“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规划,成为北京城中轴线景观整治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