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3162800000017

第17章 战将粟裕(3)

当天夜晚,粟裕就和陈毅研究了讨伐李长江的作战方案。

第二天,总指挥粟裕顶着寒风率部出征了。

趁着夜色,第二纵队的指战员在王必成司令员的带领下迅速攻克姜埝,叶飞和陶勇分率第一和第三纵队迂回包围了泰州。

一夜枪声不断,第二天清晨便攻入了李长江的总部。李贼不得不越墙而逃。

他手下的两个支队战场反正。讨逆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共歼伪军5000余人,缴获大批的军用物资。其中有当时很是珍贵的黄色炸药。

打扫完战场,粟裕立即命令部队撤出泰州。“讨逆任务完成,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他对他的参谋们说了这样一句话。

临危受命,组建苏中军区

1941年4月20日,苏中军区正式成立。粟裕任司令员,刘炎任政委,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二、第三、第四分区和“联抗”(二分区到秋天才成立)。二分区司令管文蔚;三分区司令陈玉生,政委韦一平;四分区司令季方,政委向明。

苏中军区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平时不爱讲话的粟裕更加沉默寡言,经常是站在地图前,一看就是半天。

他看到——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位置。它位于长江以北,大运河以东,北起半龙港,东临黄海。这里离南京、上海都较近,占了它就能控制长江下游的航道。这里又是重要的粮棉产区,特产丰富,财源丰足,交通便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都很看重苏中这块地方。

粟裕看到的不仅仅是如此,他还看到,这里是我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南部的一个前哨阵地,是我新四军军部的南大门,只有把这个大门看好了,军部才能更好地对全军实施指挥。如果从更远的战略上看,将来无论是向苏浙皖边发展,还是向闽浙赣边发展,这里的位置都非常重要。同时,我军在苏中能控制的人力、财力在华中各战略区中占首位,因而,必然成为各方争夺的重要部位。

要在这样的地方站住脚并得以发展,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正是这种“不容易”,使粟裕感到了一种强大的动力,他要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打开一方天地,开创一番事业。也正是有了这种战略的高度,他到苏中军区以后才能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工作重心转移这样的重点。

粟裕来到苏中之前,虽然对这里的情况有一些了解,但到了这里才进一步感到情况的严峻。他面临的敌我双方都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日军在苏中的部队是原第十七师团的一个连队,分别驻防在长江沿岸和通扬运河一线。1941年春为了加强这一带的力量,日军从江南调来了以南浦襄吉少将为旅团长的第十二混成旅团,他有五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特种兵大队共5600余人,武器精良,战斗力也强。而苏中的顽伪势力纷纷叛国投敌,启东地区的国民党第六游击纵队司令徐承德、泰州地区的国民党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长江、苏北国民党保安第八旅旅长杨仲华等先后被编为伪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使苏北的伪军数量超过了37000多人。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苏中我方的情况又如何呢?

粟裕曾经回忆说,当时全区人心比较动荡,社会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工农基本群众为我军能否生存、能否坚持苏中的抗日斗争而担忧;有些地主、商贾和游民表现动摇、观望、变态。人民群众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新四军打国民党顽固派很行,现在日本人来了,你打不打,能不能打胜?

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很严酷的。粟裕的头脑十分清醒。他认为,要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坚定群众的抗日决心和信心。但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作战工作的重心应该从城镇转到乡村,作战对象应该从顽军转向日军,作战方法由运动战转向游击战,并以游击战为中心,实现组织形式、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等各方面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对苏中区来说,是战略性的,如果不转变,或者转变不快,都是要吃亏的。

正是基于有这样的认识,粟裕才做出了如下的决策:在全区部队中开展这种转变的教育,特别是对干部和骨干。同时,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搞好这种转变。

1941年4月10日,粟裕在角斜旧场向师直属队的干部做了这种转变的报告。现在我们虽然不能找到这个报告的原文,却从粟裕自己保留下来的日记本上看到了他要求部队进行的几个转变:

(甲)思想上的转变

(乙)组织上的转变

(丙)工作上的转变

(丁)战术原则和战术上的转变

……

这种转变的教育,对当时的部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粟裕知道,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说话。要用部队的行动振奋战士的精神,鼓舞战士的士气。

关于武装斗争的蓝图已在他的脑中勾画出来。

根据地基本区的要点争夺战

粟裕率部来到苏中的消息,很快引起日军和顽伪的注意,他们调兵遣将,多路出动,企图在这里寻找新四军的主力,一举歼灭,进而控制苏中。

敌情日益严重,粟裕经过认真冷静地思考,拿出了一套对敌斗争的方针:

对于敌人将要占领而我方又不能长久保持的一些集镇,应以游击战尽量迟滞日伪的进攻行动,推迟其占领时间,以掩护我根据地的工作;对于我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则应采取各种有效战法,坚持与敌人争夺,使其久占的企图不能得逞,以改善我军态势,保障基本区的相对稳定。

对于他的这些方针,在当时是有不少的同志不理解的。甚至还有人说三道四,认为这是同强大的敌人硬拼。而别的游击区也没有这样搞,我们这样搞会不会过于刺激敌人?粟裕却坚持认定,这里是敌我必争之地,如不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这里就会被敌分割,成为游击区。

粟裕对他们说,我们既要搞游击战又要搞要点的争夺,这并不矛盾。什么是游击战术?就是要有秘密而周到的准备,有迅速而突然的动作,有主动灵活的指挥。我们把这些特点运用到要点争夺上,也就是一种创造。

于是,在粟裕的领导下,苏中军民开始了激烈的要点争夺战。

七夺三仓

1941年“八一三”后,气焰嚣张的日伪军企图对我苏中抗日武装力量进行分割包围,进而消灭这一带的新四军,因而曾经是军区所在地的三仓小镇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面对敌人的攻势,粟裕提出了保卫三仓的口号。9月18日,日军利用顽固派策动会道门组织大刀会暴乱之际,占领了三仓。

粟裕立即命令第七团以最快的速度破坏东台至潘家的公路,这样三仓就处于一种突出和孤立的境地。然后迅速发起突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经过激战,我军把三仓夺了回来。

日本人当然不会死心,拼死与我争夺。粟裕又派出多股小分队展开了游击战,不断地袭扰,破坏他们的协同。叫他们吃不好睡不安,而我军主力则利用时间,构筑工事形成多层防御。

当日军进入我火力范围内时,我军猛烈开火,敌人后撤时,我军适时出击给予很大杀伤。敌人又纠集大量兵力来犯,在敌人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军则以有组织的运动战消灭敌人,并及时撤出。

敌人再次占领三仓后,我军不停地对其袭扰,使他们吃不上饭,没有给养,只能撤出。

如此进进出出,小小的三仓共进行了七次拉锯战。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都以他们的失败而告终。其中打得最艰苦的一次是1941年的12月9日日军石井大队和伪军700余人分两路进占三仓,我第一、第二、第七团和抗大九分校将进犯的敌人全部包围在三仓,经过昼夜激战,大量杀伤了敌人,后因我火力不足未能将这股敌人全歼。

五夺丰利

几乎与三仓争夺的同时,丰利争夺战也先后进行了五次。

最大的一次争夺战发生在1941年的冬天。严冬里,日伪军分三路合击丰利,从掘港出发的一路约有5800多人行至花市街、双灰山以北,被一师师部特务营的两个连和第八团的一个营前后夹击,一举歼灭伪军团长以下300余人,生俘195人,击毙日军30余人,包括他们的督战代表小野大山,生俘日军两名,一个叫羽田的分队长举枪投降。也正是在这一战中,他们还缴获了一门迫击炮和八挺机关枪……第五次丰利争夺战共打了7个昼夜。敌人从南通、如皋、东台、兴化等地先后五次抽调部队增援,南浦亲自出马指挥,也没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反而是伤亡800多人。粟裕见目的已经达到,立即命令部队撤出丰利,搞得敌人不知是怎么回事。

海上游击

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区紧挨大海,和日伪军的争夺也在海上展开了。

苏中抗日根据地东濒黄海,从盐城到启东有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海岸线。

这一带海潮涨落差距很大,形成了辽阔的浅海滩涂,是日军控制力量鞭长莫及的地带。粟裕发现,这是开展游击战争的新天地。他对身边参谋说:“我们背靠大海,那里没有敌人的据点,真是海阔天空,我们可以自由来往。”不久,苏中军区就做出决定,抽调200余名骨干力量,组成以四分区司令员陶勇兼任团长的海防团。粟裕找海防团干部谈话,打开地图,分析苏中当时形势,明确规定海防团的三项任务:第一,打通苏中到浙东和山东的海上交通;第二,发动沿海渔民和盐工群众,建立自己的武装;第三,保护转移到海船上的军区后勤单位和山炮连。粟裕还指出,在沿海活动的“海匪”,有的危害人民,有的有一定的民族意识,对他们要采取灵活的策略,争取其中一些人改邪归正,团结抗日。

海防团建立以后,粟裕多次乘船下海,向船工调查,了解海潮涨落规律、海上气象变化与海上航行以及近海流沙和航道变化的关系,亲自指导海防团进行海上训练和开辟海岸根据地。

当时海匪活动猖獗,对新建的海防团采取敌对态度,扬言:“四老爷有种海上见!”粟裕和四分区司令员陶勇等认为,要建立巩固的海上根据地,首先要清除这些海匪,决定对他们区别对待,实行分化瓦解、争取改造的政策。陶勇带人深入虎穴,争取了具有民族自尊意识的孙二虎、陆洲舫部,歼灭了作恶多端的王平仲部,收编800余人、400余支枪、200多艘船。

在这个基础上,将海防团扩建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以港为中心,建立了包括十余处港口的近海根据地,还沟通了山东、苏北、浙东根据地和上海地下党的海上交通,打开了海上游击战中的新天地,新四军声威大震。

苏中要点争夺,构成了华中敌后抗战的雄壮乐章,也充满了“总指挥”粟裕的个性色彩。

战术创造也是他对苏中的一大贡献

1942年春天,华中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的十大政策,综合华中现有情况,制定了“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的总方针总任务,并提出了加强对敌斗争,加强军事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具体任务,粟裕参加了这次会议。

回到苏中后,(1942年4月)苏中军政党委会召开了第二次扩大会议。粟裕在会上做了重点报告,提出了一面巩固一面发展的方针,他要求部队既要坚持原地斗争,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又要积累加强力量准备和迎接反攻。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对游击战战术运用更加成熟,更加游刃有余。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改造地形”的群众运动。军语中有利用地形地物之说,根本没有改造地形的条文,粟裕却在苏中把地形改造了一番。

苏中是一个水网和半水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路,只有船才能通行。日伪军也正是用河流进行“扫荡”的。他们有汽轮,有机动船只(老百姓称之为铁壳船或钢板船),他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凭借水上优势,在河湖港汊横冲直撞。而我们只有木船,只能靠人划,走不快跑不掉,时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即使在我们要追击敌人的时候,由于机动能力不行,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敌人跑掉了。

敌人正是利用了他们的优势,多次在苏中得手,使我们反复受创。1941年2月12日我兴化县委和县政府及一师二旅六四团团部就受到了汽艇的突然袭击,遭到了很大损失。

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粟裕综合群众的智慧,组织全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造地形的运动——筑坝——在河流上修明坝、暗坝、软坝、交通坝、阻塞坝。修我们的木船能通行的“道路”,而敌人的汽轮却被这些坝子阻住了。他们要是舍船上岸,这里的河流又成了他们的障碍。

改造桥梁。把大桥变成小桥,把固定桥变成活动桥,敌人的汽艇不知在什么地方就被挡住了。

改造道路。变大路为小路,变直路为弯路,使不了解情况的敌人根本搞不清路况,也就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不要小看这种改造地形的运动,它在当时的确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年的老同志回忆起来,总是说,那是苏中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也正是这些创举,使得敌人的“清剿”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人们都知道毛泽东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如果按照教条主义的理解,那是不能改变的。富有创造性的粟裕不是这样,他对游击战的战术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也有自己的办法……他甚至还响亮地提出“敌进我进”的口号。

人们都记着1942年的春节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粟裕对指挥机关的同志说,把海上师直属队的同志们也请回来,大家一块好好过个年。这消息使直属队的同志们很兴奋。

谁知海上的同志们刚刚上岸,就有情报说,敌人在周围的几条线上增兵。

这怎么办?人们都看着粟司令。

他沉思了一下说:“敌进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