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走进怀仁堂(上卷)
3162800000004

第4章 登上天安门(2)

给李宗仁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时候,那些红卫兵们个个热泪盈眶,他心里暗暗慨叹:毛泽东的威信真高啊!

突然,毛泽东向李宗仁走来,并且伸出了手要同他握手。李宗仁赶快从沙发上站起来,握住了毛主席的手说:“主席,您好哇!”

“你要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真诚。

李宗仁非常感动,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走,我们去吃茶。”毛泽东指指休息室。于是,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走向了休息室。

走到林彪身边时,毛泽东没有忘记介绍他的副手:“这是林彪同志。”

“久仰,久仰。”李宗仁对这位林彪元帅的确是久仰了。

林彪的心情显然很好,他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给李宗仁敬了一个军礼,说:“李先生是黄埔军校的校务委员,我在黄埔时听过您的训话。”

李宗仁随毛泽东走进了天安门上的休息室。

毛泽东请李宗仁坐,李宗仁不肯,他说:“主席在这里,我怎么好坐上首?”

毛泽东说:“你年长,你应该坐上首。”

两人坐定,毛泽东就谈起他亲自发动和领导的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指指外面说:看来群众是真的发动起来了,群众一起来,就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李宗仁点点头,他对此也颇有同感。

毛泽东又说:这把火是我点起来的,看来这把火还要烧一个时期,但点火容易灭火难。

李宗仁觉得,毛泽东还是很清醒的。

毛泽东请他谈对这场运动的看法,要坦率地谈。这叫他想起上次同主席见面时的情景。

他们坐车从新华门入中南海,毛主席已经在一个游泳池的休息室里等候了。

李宗仁正沿着游泳池往前走,毛主席便热情地迎上来,同李宗仁和他的夫人亲切握手,说:“你们来了,很好,欢迎你们。”

毛主席同程思远握手时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弄得程思远真有点不知所措。

他们刚刚坐定,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李宗仁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台湾当局口口声声说我们是土匪,还叫我们大陆是‘匪区’,你不是误上了贼船是什么呢?”

程思远赶忙替李宗仁回答:“我们搭上了这一条船,已经登上彼岸。”

“是的,登上了彼岸。”彭真接着说。主席和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宗仁对毛主席说:“第一次回到祖国怀抱,受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几天来我们在北京地区参观访问,亲眼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感触颇深。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十分高兴。”

毛主席说:“祖国比过去强大了一些,但还不很强大,我们至少要再建设二三十年,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接着李宗仁谈到海外许多人怀念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他们都渴望回到祖国来。

毛主席说:“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的,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以礼相待。”

毛主席建议李宗仁到全国各地去看看。

随后,毛主席邀请他们和彭真下水游泳。李宗仁说不能下水,毛泽东也就不勉强,自己很快更衣下水。李宗仁这才知道,毛泽东的游泳水平相当高,他时而侧泳,时而仰泳,时而自由泳,真像他在一首诗里说的“胜似闲庭信步!”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上岸了。他又问跟他一起游泳的程思远的学历和海外的情况。程思远告诉毛泽东:“海外也有很多人研究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听了笑着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

几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毛泽东笑笑,说了一句谁也没想到的话:“总结经验。”

下午1时许,他们到了毛泽东丰泽园的住所,在这里他们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李宗仁深以台湾问题不能很快解决为虑。对此毛泽东说:“德邻先生,不要急,台湾总有一天要回到祖国来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毛泽东又开始幽默了,他对程思远说:“你的名字为什么叫程思远?”

程思远回答道:“因为我对自己的前程总应当想得远一点,所以才回来跟共产党、跟毛主席走。”

毛主席满意地笑了,他又问:“你有别字吗?”

“没有。”

“好,”毛主席马上说:“我来给你取个别字。中国古代有个大散文家叫韩愈,字退之。我给你取个别字叫近之。远近的近,之乎者也的之。之者共产党也。近之,从今以后靠近共产党。你看如何?”

程思远很是激动,说:“这是主席给我最大的光荣。”

随后主席提议照相后吃饭。这是一次丰盛的宴会,有各种各样的名菜。席间毛泽东谈笑风生,叫客人喝了不少茅台酒。下午3时许,程思远看时候不早了,转身对李宗仁说:“德公,现在可以向主席道谢了吧?”

“急什么,少壮派!”主席用目光盯着程思远好像很威严,其实很慈祥。

此刻,毛泽东要他谈看法,他说什么呢?想了想,他说:“毛主席高瞻远瞩,英明伟大,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领袖,没有一个有这样的魄力来发动这样一场革命。目前虽然乱了一点,但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毛泽东听到这些话自然是很高兴的。

李宗仁又比较婉转地说出了对“乱”要有一定控制的意思。他说:当年在武汉我见到了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他谈到革命队伍严重分裂的问题。鲍罗廷说:

革命和妇女生孩子一样,为了生儿育女,难免受这一时之苦,受了这个痛苦,就能换来将来有子女的幸福。我说:痛苦对产妇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助产的来说,就要尽可能减少她的痛苦。

毛泽东对李宗仁的看法表示同意。他进一步解释说,他正在做治乱的工作,当前的问题很多,要一件一件地解决。

他用一种很自信的口气告诉李宗仁,红卫兵小将限定各民主党派取消组织,这是不可以的;他们要砸烂政协,要毁灭统一战线,这更是不对的。说到这里毛泽东提高了声音,说统一战线功不可没,这要对红卫兵讲清楚。他还说,这些话有人可能听不进去,但这要好好做工作,说服教育他们。

19毛泽东说完,问李宗仁:“李先生,你的意见如何?”

李宗仁急忙说:“毛主席英明高见,我从前根本不晓得这些道理,今天是茅塞顿开。”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李宗仁交谈,自然引起了一些新闻记者的注意,他们围住李宗仁,问毛主席讲了些什么,李宗仁当时只是说,只是家常生活,没有谈别的。

应该说,毛泽东把李宗仁叫到天安门上的休息室里交谈是有特殊意义的,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见见面而已。

有人说,毛泽东只是出于礼貌,和国民党的元老见见面而已。

有人说,他是借此发出一些信号,叫红卫兵不要随便乱冲。

不管毛泽东当时是如何想的,反正给人们的感觉是:毛泽东真的在征求这些国民党元老的意见,包括人们对他十分热衷的“文化大革命”的看法。

毛泽东把斯诺叫到了天安门的正中央,其用意使一向特别自负的美国人没能猜透

1970年的10月1日。

天安门照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当这个高鼻子的外国人和他的妻子走出电梯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迎了上去,用他那有力的手,握住了这个老外的手,说:“欢迎你,斯诺同志。”

是的,这就是刚到中国的斯诺。

当斯诺知道他是这天第一个被邀请上天安门的美国人时,他很兴奋,说:“我真是第一个被邀请上天安门的美国人吗?”

周恩来肯定地点了点头。

斯诺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记者,要不是充满好奇心,当年他会到陕北红色的土地吗?

今天,他走上天安门,依然是那个充满好奇心的记者,他对这座东方城楼上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甚至觉得眼睛都不够使。

“毛主席叫我请您来,您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周恩来的声音响在耳边。

斯诺也很动感情地说:“当年我穿过封锁线去找红军,见到的第一个红军领导人就是您。”

回忆起往事自然都很高兴。斯诺还记起,当时周恩来用英语和他交谈,他很吃惊。

周恩来也回忆起当时给这位外国记者安排的采访路线,说那时没有汽车,只有一匹马给他骑。

“当年您安排我见毛主席,采访红军,这在西方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上天安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