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316300000026

第26章 “钢铁之师”的锻造 (1)

建立落实型组织,要先建立“学习型组织”

当某一现象在众多组织中都有显露时,就要考虑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着深层的文化意义,有一种文化因素在背后起着操纵的作用。军队能够普遍地具有强大的落实力也绝非个别现象,这说明有落实文化在背后支撑,所以,军队才能够成为落实型的组织。

建立落实型组织,就要先建立“学习型组织”。社会的变化是无时不在进行的,现有的很多知识具有时效性,并且时效周期越来越短。要想更好地落实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学习。而一个人的学习是不足以提升组织的落实效率的,这就需要构建一种学习的文化氛围,组织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成为“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扁平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解放军一直注重自己的先进性,也同样重视组织的学习。红军长征途中,为了改变大部分战士都是文盲的状况,张闻天开创了“看后背”的学习方法。当红军成一路纵队前进时,战士们在背上都挂块白布,上面写着汉字。他们边走边认字,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决定了红军如果不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作战,就不能生存。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不必再受枪弹炮火的威胁,但生存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商界,商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企业要在这个战场上生存、立足,就要学会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是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如果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组织就必须了解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并开发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方法。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落实型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引领企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拥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落实力。

应该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呢?

1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

管理者应当能感悟到学习者什么时候接受性高,什么时候成了封闭式的,学习者下面应学习什么,什么样的话能使人理解、进步。

而且,要使学习取得成功,必须不断改变工种。向员工不断提供反馈,变动他们的工作,就可以激励他们持续学习;人们在轮换工作、进行种种培训中学习,就可以掌握复杂的工作。

最后,还要扩大职务内容,对作业班组赋予技能开发的责任,并且利用配备数据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反馈,促进业务人员和顾客及供应商的接触。通过外出调查、对需要创造性分析能力的项目和工作进行轮换等,把学习融入个人成长和实际工作中。

2促进探讨和对话

把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联系起来的对话,需要有热烈的气氛和开放的交流,探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可能对话的人们之间,隐藏着架起桥梁的可能性。

3鼓励共同合作和团队学习

团队、集体、网络,起着向整个学习型组织推广新知识的中介作用。学习技能时,团队制定出标准,不断试验和改进,就会强化团队学习。

4建立学习共享系统

把学习组合到组织中,与人共享,能形成产生出新的设想的组织能力。学习型组织,要把学习到的东西作为组织的记忆保持下来,就必须拿到系统中来。组织成员在哪里没有关系,即使人员分散了,也要能够从其他成员那里学习,必须找出可把学习到的东西推广的方法。

我们所熟知的优秀企业都积极地创建学习型组织,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微软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理念”。微软提出的理念是:学习是自我批评的学习,信息反馈的学习,交流共享的学习。

为此,微软提出了四个原则:

1系统地从过去和当前的研究项目与产品中学习。为此开展了五大活动:事后分析活动、过程审计活动、休假会活动、小组间资源共享活动、“自食其果”活动。

2通过数量化的信息反馈学习。微软把产品的质量问题分为四个不同程度的要求:整个产品不能使用;一种特性不能运行,并无替代方案;一个产品不能应用,但是可以替代;表面的、微小的问题。

3以客户信息为依据进行学习。这是外部的信息反馈。学习有两种:一是通过内部获得的信息;二是从外部获得信息,即把客户信息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

4促进各产品组之间的联系,通过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微软公司为了交流共享,采取了三个措施:成立共同操作、沟通系统;开展相互交流活动;开展“东走西瞧”活动。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则是从管理创新着眼,从学习“五项修炼”下手,不断改善企业管理,逐步向学习型企业迈进。

如结合“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活动,开展了“卓越经理证书”培训、“领导才能与团队建设”培训。

结合“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活动,开展了高级管理决策层反思总结活动。

结合“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活动,开展了公司“个性系统”设计,包括:战略目标、形象口号、企业精神、核心价值、信念承诺、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结合“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活动,开展了“绩效伙伴”学习活动、“静思”技能训练。

结合“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活动,开展了对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九方面的系统比较,先后系统地组织了五项修炼、时间管理、领导才能、团队建设等活动。

企业成员又可以通过下面几种途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落实能力:

1在工作中学习

工作是职业人员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获取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又回到ABC主播的位置。

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进而损及你的职业生涯。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落实能力跟不上时代潮流。

2争取培训的机会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完备的员工培训体系,培训的投资一般由公司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公司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公司的培训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公司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公司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历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将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这样的员工是非常受老板欢迎的,同时能力的增长也是你升迁的保障。

3注意自修,补抢先机

当公司不能满足你的培训要求时,也不要闲下来,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当然首选应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还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中会增加你的“分量”。

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科技的世纪;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知识经济的世纪;还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实际上,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学习的世纪。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拥有较高落实力的人才,才能成就落实型的企业。而员工的高落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落实力竞争的实质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在竞争中制胜的一个关键砝码。

第六项修炼:让创新成为一种企业功能

海军陆战队会教授每个队员技能,但却不会限制他们运用这些技能的方式。同样,陆战队接受任务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命令,但任务的最终完成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目标。

陆战队经常面临着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抢滩登陆、巷战、险恶环境下的人道主义救援。混乱、快速变化、高度紧张的作战环境通常无法给他们提供太多的信息。有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或者敌人是谁。因此,应对计划常常是在枪林弹雨的作战现场临时决定的,并且马上付诸落实。这要求每一个落实人员必须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还要自行冒险地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在完成任务这一终极目标之下,所有这些冒险与创新都是被默许甚至鼓励的,而那些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态度则不可原谅。

海军陆战队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事实:要成为落实型组织,其成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创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曾经提出,企业只有两种功能:一是行销,二是创新。如果你的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存放在仓库里孤芳自赏,感觉自己做了全世界最棒的产品,可就是卖不出去。那么,这样的产品没有用处,因为你没有做好一件工作——行销。如果生产了很多产品,也卖出去了,可是买了一段时间之后,顾客不买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做好另一件事——创新。

美国学者皮特斯·T继“第五项修炼”提出了“第六项修炼”,旨在创新型组织的建立。现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都还停留在“创新是一种活动”的层次上,像脑力激荡研习营、发明新点子比赛就是类似的例子。不过,要把活动中所产生的点子化为现实,多半还得耗费一番工夫。在比较复杂的层次上,创新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成为流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这表示组织有一套固定的结构可以发掘问题,产生与评估想法,并针对这些想法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进而使组织的问题获得具体且实际的解决。

无论创新是一种活动还是流程的一部分,这两个层次的创新行为都是被动的,并不能成为组织行为的常态。

要想让创新成为一种组织中的主动行为,就要将创新与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创新成为组织的一种功能。

星巴克在香港开了咖啡厅,在北京开了咖啡厅,在上海开了咖啡厅……星巴克计划在2009年之前,在中国开5000家咖啡厅。同样是喝咖啡,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去星巴克?这是因为星巴克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卖咖啡,而是卖给顾客一种感觉,叫做“第三个地方”。为什么叫“第三个地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两个很重要的地方:一个是住的地方,一个是工作的地方。而星巴克强调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还有第三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