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3165300000007

第7章 文道篇:笔耕一生益天下(5)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共两党争取重新合作的历程,肯定两党合作开辟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新纪元,将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接着写道:两党的统一战线还需要发展,它不应只限于国共两党,应当是全民族的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是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形象地指出:抗日需要一个坚固的统一战线,这就需要一个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这个统一战线的行动方针,同时也就是这个统一战线的一种约束,它像一条绳索,把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一切加入统一战线的团体和个人都紧紧地约束起来。这样才能说得上坚固的团结。

他进一步论述了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有关问题。最后他以急迫的口吻真诚地呼吁:我们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啊!全国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在国共两党团结的基础之上亲密地团结起来啊!实行一切必要的改革来战胜一切困难,这是今日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完成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能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花费大量精力筹划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用了大量笔墨分析论证这个问题。

六、八年抗战方向明

全面抗战开始后,在共产党内外有许多人轻视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作用,只把希望寄托于正规战争。此外,在如何看待中日战争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亡国论”与“速胜论”两种论调。为了批驳这些错误观点,毛泽东于1938年5月先后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这两篇光辉着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共9章。毛泽东论述了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意义,指明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6个战略问题,它们是:主动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和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

毛泽东指出:这六项,是全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纲领,是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配合正规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必要途径。《论持久战》是毛泽东论述抗日战争的最为着名的军事着作,内容极为丰富。

文章开头,毛泽东提出了7个问题: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全文基本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毛泽东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特点,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结论。根据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各方面情况,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退却、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人民将投身于这场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创造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为争取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毛泽东具体论述了抗日战争中的若干具体问题,例如发挥能动性的问题,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抗日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战、内线中的外线,以及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等问题,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论持久战》是一篇闪耀着毛泽东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充满着辩证法光芒的重要军事文献,它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千百万人民群众,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夺取8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七、领导抗战责任重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是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扩大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一部分,是毛泽东撰写的政治类文献中的经典篇章。

文章旨在明确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领导抗战的历史责任。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这就是共产党员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加强自己、团结自己,才能领导这次战争达到胜利而不致失败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党员在民族战争中的模范作用”、“团结全民族和反对民族中的奸细分子”、“扩大共产党和防止奸细混入”、“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党的独立性”、“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干部政策”、“党的纪律”、“党的民主”、“我们的党已经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当前的两条路线斗争”、“学习”、“团结和胜利”等方面展开深入论述,为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938年11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扩大全会上作了题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结论,围绕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驳斥了王明的意见。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提出:为了长期合作,统一战线中的各党各派实行互助互让是必须的,但应该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不是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要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和独立自主,这才有利于合作,否则就必然牺牲统一战线。毛泽东认为王明所主张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是不对的。因为国民党至今不许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如果“一切经过”就是经过蒋介石和阎锡山,要求国民党“一切经过”我们同意也是做不到的。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先奏后斩、先斩后奏、斩而不奏、不斩不奏的多种方法。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即既统一,又独立。

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意见,充分体现了他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斗争艺术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八、党建需要三法宝

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所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是一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回顾了党的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特点指出:党的失败和胜利,都与能否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有关。根据党的建设过程和革命斗争历史经验,毛泽东明确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这个重要论断,是对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巩固和壮大的经验的精辟概括,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9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题为《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他分析了日本侵华政策在世界大战爆发的新形势下的变化情况,认为当前时局中的最大危险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倒退危险。共产党仍要实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准备反击力量。要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不致遭受意外的损失。

九、中国革命方向明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直在探索中国革命的方向、性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写下了许多重要论着。

《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它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革命性质问题的经典名篇。

毛泽东以“中国向何处去”为通篇的引子,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设一个新中国。

接着,他对中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的内容时,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

这个特点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形成的,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具体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特征。他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特点,认为在中国走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道路行不通,同时也驳斥了“左”倾空谈主义。他说:中国现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主义是谈不到的。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不能混淆这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毛泽东认为所谓“一次革命论”的思想和所谓“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混淆了革命步骤,降低对于当前任务的努力,是很有害的。毛泽东批驳了资产阶级顽固派混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特别是否认共产主义的种种叫嚣,并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还对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重点阐述的内容。在第十一至十五节,毛泽东围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文化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大量吸收外国进步文化,但是不可“全盘西化”,应该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以利向前发展,应该教育人民大众,指导革命的实践。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充满热切的期望。他在文章结尾满怀豪情地写道: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新中国站在每个人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毛泽东充满生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语言,不仅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十、团结抗日反摩擦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讲,同日还为大会起草了题为《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的通电。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延安的各界人民今天在这里开会,为了什么呢?为了声讨卖国贼汪精卫,又是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毛泽东严厉抨击了国民党顽固派以所谓“统一”为名,企图取消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阴谋伎俩。指出共产党则要抗日、团结和进步。只有进步才能团结,只有团结才能抗日,只有进步、团结、抗日,才能统一。

通电是毛泽东为争取抗战胜利,向国民党提出的十条救国要求。它们是:全国讨汪;加紧团结;厉行宪政;制止摩擦;保护青年;援助前线;取缔特务机关;取缔贪官污吏;实行《总理遗篇》;实行三民主义。

毛泽东恳切地指出:凡此十端,皆救国之大计,抗日之要图。当此敌人谋我愈急,汪逆极端猖獗之时,心所谓危,不敢不告。倘蒙采纳施行,抗战幸甚,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幸甚。迫切陈词,愿闻明教。

通电全文采用文言文表达方式,词约意丰,文采四溢,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语气庄严,态度恳切,显示了毛泽东深厚的古文功底,是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高度统一的上乘之作。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是毛泽东1940年3月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心内容是阐述抗日政权建设问题。为了保证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三制”政权的主张: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要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要经过人民选举,采取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形式。

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的指示,为保护抗日人民,镇压汉奸、反动派,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调动人民的抗日救国热情,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