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3169800000038

第38章 十一画(2)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痢疾,急性肠炎。第三方:黄芩3~5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第四方:黄芩适量。

用法:每日取上药9克,水煎后分2~3次服,连服3日。

主治:猩红热。第五方:黄芩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预防猩红热。第六方:黄芩30~40克。

用法:加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服。

主治:妊娠呕吐。第七方:黄芩10克,白术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孕妇内热,胎功不安。第八方:黄芩10克,夏枯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高血压。

黄芪

【别称】东北黄芪、北芪、白芪、膜荚黄芪。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圆柱形,外皮土黄色或棕红色,稍带木质,不易折断。嫩枝有细棱,有柔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圆或微凹,叶面绿色,无毛,叶背有伏贴的白色柔毛;托叶离生,卵形;无小托叶。六~八月开花,花黄色或淡黄色,组成总状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萼筒顶端有5齿,花冠蝶形,雄蕊10枚,其中9枚花丝合生。七~九月结果,果为荚果,半椭圆形,稍扁,半透明膀胱状鼓起,长20~30毫米,宽八~十二毫米,顶端有刺尖,内有几粒黑色种子。根于春秋二季挖,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全国大部分省区有栽培。生于旱山坡、森林边缘、疏林下、灌木丛中、草甸中。

【性味功效】味甘,性温。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验方精选】第一方:黄芪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粉。取适量外敷溃疡处。

主治:慢性溃疡久不收口者。第二方:黄芪15克,糯稻根30克,白芍12克,桂枝6克,柏子仁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第三方:黄芪30~90克。

用法:水煎服,连服二~十二个月。

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第四方:黄芪15克,防己10克,白术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第五方: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60日。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室性早搏。第六方: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隔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后再行第2个疗程。

主治:体虚自汗、平日经常容易感冒。第七方:黄芪30克,当归15克,王不留行6克,丝瓜络6克,路路通(枫香树果实)6克,炮山甲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妇乳汁缺乏。第八方:黄芪100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取上清液加适量防腐剂。每侧鼻孔滴3~4滴,揉鼻使药液分布均匀,每日2次。

主治:平日经常容易感冒。

救必应

【别称】熊胆木皮、九层皮。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厚3~10毫米,有横纹和细圆点状突起。嫩枝有棱,无毛,绿色或浅紫红色。叶互生,单叶,叶片稍厚,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四~八厘米,先端尖,基部狭,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五~六月开花,花白色,雌雄异株,排成伞形花序生于叶腋;花萼四~五片,边缘有毛;花瓣四~五片,雄蕊四~五枚。九~十月结果,果实救形,成熟时红色。分核五~七粒,背部有3条纹和2浅槽。树皮于夏秋季剥取为佳,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有出产;此物多生于村旁、旷野、山谷、河旁较肥沃湿润处。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清热凉血、消炎、止痛、解毒、利湿。

【验方精选】第一方:救必应(二层皮)30克,黑老虎根30克,两面针根皮3克,共研细粉,每次服2克,日服2次。

用法:开水送服。

主治: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第二方:救必应15克,白茅根15克,广金钱草30克,地胆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肾炎水肿。第三方:救必应30克,墨旱莲30克,车前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外感高热头痛。第四方:救必应6克,研细粉,白糖30克。

用法:开水冲服;另用铁冬青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主治:跌打肿痛。第五方:救必应30克,钩藤15克,稀莶草15克。

用法:水煎服,药渣加入黄柏60克煮水洗患处。

主治:过敏性皮炎。第六方:救必应10克,三叶香茶菜根10克,山芝麻根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斑痧热症。第七方:救必应100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连用30日。

主治:神经性皮炎。第八方:救必应(或铁冬青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并用铁冬青叶研细粉撒患处。

主治:烧烫伤。

菊三七

【别称】菊叶三七、土三七、狗头七、金不换、铁罗汉、水三七、血当归。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米。宿根肉质、肥大。茎直立,多分枝,带肉质,有细纵棱,嫩时紫绿色,基生叶丛生,羽状分裂,背面紫绿色,正面深绿色,茎生叶互生,形大,羽状分裂,边缘有疏锯齿,基部抱茎,幼叶背面紫色。头状花金黄色,多数,生于茎梢。瘦果线形,细小,有棱,褐色。秋、冬采根,鲜用或晒干。

【生长环境】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生于阴湿肥沃的山谷中,或栽培于园圃中。

【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温。活血消肿,止血。

【验方精选】第一方:菊叶三七适量。

用法:取上药,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的酊剂;或水煎配成12.5%及6.25%糖浆供儿童服用,每次20~30毫升,每日2次。

主治:大骨节病。第二方:鲜菊三七根(或叶)适量。

用法:春夏取叶,秋冬取根,捣烂取汁,加酒少许,含吞。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第三方:菊三七15克,地胆草15克。

用法:白酒炖服。

主治:急性肾炎。第四方:菊三七根25克。

用法:水煎服。或取鲜品捣取自然汁,每用30毫升,对白酒少量内服。

主治:跌打损伤、经闭、咯血、吐血。第五方:新鲜菊叶三七枝叶适量。

用法:第一日取上药半斤,煎汤内服,第二日后改用50克,早晚各用1次,连续3日维持治疗。

主治:肺结核大咯血。第六方:三七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扁桃体炎,喉炎,乳痈,衄血。第七方:菊三七根、叶适量。

用法:将鲜品加甜酒糟适量,捣烂敷伤处(骨折、脱臼要先行复位)。

主治:骨折、脱臼、软组织扭挫伤。第八方:菊三七根15克,米酒适量。

用法:捣烂,沸开水冲泡,米酒适量冲服。

主治:产后腹痛。

菟丝

【别称】赤网、兔丘、金钱草、缠豆藤、盘死豆、豆寄生、无根草、兔儿须。

【形态特征】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茎细柔呈线状,左旋缠绕,多分枝,黄色,随处生吸器,侵入寄主组织内。无绿色叶,而有三角状卵形的鳞片叶。花期七~九月。花白色,簇生;小花梗缺或极短;苞片及小苞片鳞状,卵圆形;花萼环状,裂片卵形或椭圆形;花冠短钟形,5浅裂,裂片三角形;雄蕊5个,花药长卵圆形,花丝几无;雌蕊短,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柱头头状。八~九月结果,蒴果扁球形,褐色,有宿存花柱;种子2~4粒,卵圆形或扁球形,黄褐色。秋季采全草及种子晒干。

【生长环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田边、荒地及灌木丛中,寄生于别的草本植物上。

【性味功效】味甘、苦,性平。清热,凉血,利水,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菟丝子30克。

用法:水煎3次。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尿路感染。第二方:菟丝子半斤,枸杞100克。

用法:酒渍3日,晒干研末,枸杞煮烂,捣如泥,拌匀。鸡蛋白为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

主治:劳伤肝气,视物模糊。第三方:菟丝子9克。

用法:浸入95%酒精60毫升内,浸2~3日。取汁,外涂患处,每日2~3次。

主治:白癜风。第四方:菟丝子(酒浸后晒干)。杜仲(盐水炒)等量。

用法:共研细末,用山药末煮糊,与药末拌匀制丸,烘干,每日早晚各服10克,淡盐开水送服。

主治:肾虚腰痛。第五方:菟丝子10克,桑寄生15克,续断12克,阿胶(烊化)。

用法:水煎服。

主治:孕妇体弱腰酸,易流产,习惯性流产。第六方:菟丝子3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取汁外洗或外敷患处均可,每日1~2次,7日为1个疗程。酌用1~2个疗程。

主治:痤疮。第七方:鲜菟丝适量。

用法:洗净,捣取自然汁滴眼。

主治:眼睛赤痛。第八方:菟丝子50~100克。

用法:焙干后研成粉末,加小磨麻油调成膏状。每日早晚各涂患处1次。

主治:带状疱疹。

续断

【别称】川断、山萝卜、接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30厘米。根圆柱形,表面黄褐色。茎直立,中空,有六~八条纵棱,棱上疏生下弯粗短硬刺和细柔毛。基生叶丛生,叶片琴状羽裂,顶端裂片大,卵形,两侧裂片3~4对,叶面密生白色刺毛或乳头状刺毛,叶背沿叶脉密生刺毛;茎生叶在茎之中下部为羽状深裂,中裂片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部叶披针形,不裂或基部3裂。七~九月开花,花白色或淡黄色,组成头状花序球形,生于枝顶,基部有叶状总苞片;花萼4裂;花冠管长九~十一毫米,基部狭缩成细管,顶端4裂;雄蕊4枚。九~十一月结果,果实倒卵柱状,包藏在小总苞内,根于秋季采挖为佳,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区有出产。多生于山坡、路旁、草地、田野沟边、林边。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微温,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利关节、安胎、止崩漏。

【验方精选】第一方:续断10克,白背叶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白带。第二方:续断12克,桑寄生15克,女贞子12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先兆流产。第三方:鲜续断30克。

用法:水煎服。另取鲜续断适量捣烂敷患处。

主治:筋骨痛,跌打损伤。第四方:续断30克,猪腰1对。

用法:炖服。

主治:水肿。第五方:续断适量。

用法:研细粉敷患处。

主治:外伤出血,伤口发炎疼痛。

野菊花

【别称】山黄菊、野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茎基部呈匍匐状,上部直立,多分枝,被细柔毛。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1.5~5厘米,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背面绿白色,两面有毛。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金黄色。花、叶揉碎有浓烈香气。菊花花冠比野花大,白色或黄色。均于花初放时采收,阴干用。

【生长环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低山脚下、溪边、路旁。

【性味功效】苦、辛,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菊花:辛、甘、苦,微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野菊花15克,大青叶2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少许白糖调匀,代茶饮。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第二方:菊花30克,山楂30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去渣,分3次服。

主治:酒精中毒。第三方: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玄参15克,甘草3克。

用法:开水泡当茶饮。

主治:睡眠不足,虚火上炎。第四方: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大青叶20克。

用法:冷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去渣。合并2次药液,分2次服。

主治:丹毒。第五方: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结膜炎(火眼)。第六方:野菊花30克,鲜荷花30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肺脓肿。第七方:野菊花30克,金银花叶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大叶性肺炎。第八方:野菊花15克,青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高血压病。

蛇莓

【别称】野杨梅、地莓、狮子尾、三匹风、三爪龙、三脚虎、金蝉草、龙球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有多数长而纤细的匍匐枝。掌状复叶具长柄,疏离;4月开花,花单生于叶腋,花柄通常长于叶柄,柔弱,被疏长毛;萼片卵形或披针形,小苞处阔,通常长于萼片,三角状倒卵圆形,3~5裂,很少全缘;花瓣黄色,倒卵形。花托球形或长椭圆形,鲜红色,覆以无数红色的瘦果,并为宿萼所围绕。果熟期五月。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干用。

【生长环境】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及西南等地。生于山坡、路旁及杂草间。

【性味功效】味苦,性凉,有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鲜蛇莓20克,地锦草15克,金银花叶20克,凤尾草30克,车前草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6日。

主治:细菌性痢疾。第二方:鲜蛇莓30克。

用法:将鲜草洗净,捣烂取汁,煮沸,每次服1匙。

主治:新生儿破伤风。第三方:鲜蛇莓60克。

用法:狂犬咬伤后,取鲜草洗净,捣烂,冲入米泔水(淘米水)200毫升,取澄清液服。有条件者,应及早注射狂犬疫苗。

主治:狂犬咬伤。第四方:鲜蛇莓适量。

用法:捣烂绞汁,加开水稀释,分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