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3170400000007

第7章 通过日常生活操纵人心(6)

从诚实操纵人心

在一次求职人员的面试过程中,小A刚刚走进面试的房间。主持人贝克先生就突然迎上来紧紧握住小A的双手:“啊,终于找到你了,我的划船技术太差,把女儿掉到湖中,要不是你及时搭救,后果不堪设想。真抱歉,当时我只顾女儿,竟没有向你道谢。”小A竭力抑制住心跳,坚持说贝克先生认错了人。几天后,小A接到了录用通知。后来他才知道,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但却有7个竞争者因他女儿被淘汰了。贝克用这样的方法考验别人也许太狡猾了,但小A的诚实却因此更为可贵。

从选才操纵人心

作为一个领导,要善于发现下属的特长,让他人尽其才。

俗话有云:“野在遗才。”非慧眼不能察之。一位精明的上司识才不会拘泥于出身。对下级要体察而使用,这才是识人的关键。许多杰出的人才都是从不起眼的地方起步,比如雄才伟略的百里奚,就是5张羊皮换回的。问题在于你是否有在生活的小节中发现他们的眼力。

伊尹是商汤的开国大臣,他帮助商场打败暴君夏桀,为建立商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原名叫阿衡,是有莘氏家的奴隶,虽然思谋精奇,才学宏深,却不为人知。

有莘氏把女儿嫁给商汤时,阿衡作为陪嫁的奴隶到了商汤府中做厨子。一次上菜时,商汤偶然问起他有关烹调的事,阿衡恭恭敬敬、不平不亢地谈起烹调的道理技艺。商汤见一个厨子把烹调之事讲得绘声绘色、有条有理,就没有打听他。阿衡循循以进,口锋一转,不知不觉把话题滑向治理国家的道理。商汤越听越奇。到阿衡讲到王道与霸道同文火与爆炒的异同时,商汤拍案而起,喟然长叹:治理国家的人才,我却让他烧菜做饭!毅然决定把国家政事交给阿衡(伊尹)管理。

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帝外丙、帝太壬、帝大甲。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当了三年皇帝后,开始胡作非为,乱成汤德政,失民心于天下。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桐宫悔过,自己行摄王政,让成汤德政重布于天下。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新,向天下自承其过,错,伊尹又把政权还政于太甲。

大甲死后,伊尹又立其子沃丁为帝。这样,伊尹就成力成汤江山的五朝元老。他死之后,被安在毫地。

作为一个领导,要善于发现下属的特长,让他人尽其才。

韩晃在吴地做官,在他身边的下属和宾客,都能根据不同的能力和水平而被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有一位老朋友的儿子来投奔他,可一无所长。在一次宴会上,韩晃发现这人的一大行为特点:整个宴会期间,一直端端正正地坐着,没有同邻近的人说一句话。他由此断定,这人肯定性格内向,心理沉稳冷静,不易受外界影响。为此,他就安排他跟随自己,专门看管仓库。这个人每天很早就进入库房,老老实实地坐到晚上,那些军卒没有敢随意进进出出的。

商代时,武丁继位将国家大事委任给冢宰大臣处理,留心寻访王佐之才。发现奴隶傅说颇有才能,想任他为相,治理国家。但怕朝中显宦不同意。于是,他终于想出借天命之法。

一天晚上,武丁入睡以后,故意大笑不止,手下人连忙向他道贺,武丁微笑着说:“振兴商朝大有希望。刚才我梦见先王南汤给我推荐了一个大贤人,名叫傅说。”文武百官听说傅说是商汤介绍的大贤人,谁都不敢不相信。武丁故意把眼前的人看了一遍,摇摇头说:“诸位没有一个像。”文武百官只好跪在武丁面前,向他讨教:“请问君王,你梦见的那位大贤的相貌如何?”

武丁便把傅说的长相、特征,活灵活现地讲了出来。不久,寻访傅说的人告诉商王武丁说,在傅岩有个奴隶叫傅说。武丁忙派自己的侍从去察看,果然,傅说的长相和武丁所描述的一模一样。

武丁早早等候在宫前,一见傅说来了,急忙迎上前去,大声喊道:“不错!不错!此人正是先王在梦中推荐的那位大贤人。”于是叫傅说赶快脱掉奴隶的衣服,换上一身崭新的贵族服装,并当即宣布解除他的奴隶身份,拜他为相,辅佐治国。

傅说果然极富治国才干,仅仅三年时间就帮助武丁将商朝治理得很好,使商朝再次兴盛起来。武了能够深入观察自己的部下并大胆使用,所以,赢得了商朝的大好江山。

上述几位古人,都是因为一技之长,被人识别出来。作为一名领导,要有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本领和雅量。而人才不可被动地守株待兔,等着别人慧眼来识,而要自我估量然后度量他人。

晋武帝司马炎和侍御史胡威谈论人生的意义时,武帝赞叹曾任荆州刺史的胡威的父亲胡质为政清廉,问胡威说:“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正?”胡威说;“我不如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地方胜过你?”胡威说:“我父亲生怕别人知道他清正,而我却生J怕别人不知道我清正,这就是我远不及父亲的关键所在。”胡威既能知父又能知己,所以成了一代名臣。

古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而作为人才,就必须找到自己可以发挥潜能的天地、春秋战国时,吕不韦居官显赫,门人三千,李斯投奔其门下,脱颖而出,加上吕不韦的推荐,被擢升为朝廷“郎官”。后来李斯在为官后结识秦始皇,为其所赏识,展示其政治才能,力驳分封,设立郡县,保住统一局面。最终,官拜右丞相,终于实现其政治抱负。

过去,汉时郭嘉,曾北上投奔袁绍,见袁绍好谋无决,不善用人,认为他难以成就大事。郭嘉就对袁绍的谋臣辛评说:“聪明的人慎重地衡量主人,所以得心应手,干一百件事一百个成功,就可以成就功名了。袁公仅仅是效法周公礼贤下上,而不懂得用人的关键。头绪多而缺少要领,好谋划想主意而不能决断,想与他共同度过天下的大难,奠定王霸之业,太难了!”于是就离开了袁绍。他的眼光同样敏锐。后来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议论天下大事。曹操对郭嘉的才智十分欣赏,他说:“使我成就大业的人,一定就是这个人了。”郭嘉从曹操那里出来,也高兴地说:“真是我的主人啊。”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祭酒。从征吕布,破袁绍,讨袁尚到击三郡乌桓,曹操多采用郭嘉的智谋,成全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从工作状态操纵人心

领导者要做的事最重要是有一颗关爱下属之心。

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各种动态要了然于心。在同一个单位,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勤劳者有之,懒散者有之,活泼者有之,安静者有之,工作效率因人而异。但有几种人,并不因为做人的原因,也不是能力的原因,总之,他们得不到领导者的重用。

第一种人精于工作,也有知识、技术和才华,能得到一些同事的喜爱与尊重。但由于工作性质或人事关系。使他的知识、才能得不到发挥。他学的知识完全与工作挂不上号。

作为领导,就应当具体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根源,把他放到有利于施展他才华的岗位上,并且鼓励他大胆陈词,为单位提出良好的建议,发挥他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能够才尽其用。

第二种人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可是他的工作很少人知道。尤其他的上司。别人可以用他的成绩去报功、请赏,可他永远只是一个“印第安人”,当不了领导。他内心也想到荣誉、地位、薪水,但没有学会如何使人注意到自己,注意到自己的成绩、成就。一些坐享其成的人在撷取他的才智成果,他只会面壁垂泣。

成功的领导者,从不会计较下属有明珠暗投之叹。有看人之眼是每个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当你的单位用人时出现这种情况时,当务之急得赶紧擦亮自己的双眼,别让“千里马”被别人牵走了。

第三种人不能说不自信。甚至是自信过了头。在工作上很能干。表现也很不错,但却看不起同事,用不愉快、敌视的态度跟人相处。与每个人都有点意见冲突。行为上太放肆,干涉扰乱别人。

一个具有一定能力的下属容易自视甚高,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不融洽,而领导者对这类有优点、有缺点的下属应当择其优而扬之,认同他的工作能力和才华,而对其缺点也不可放过,在疏与导之间,方能显出领导者知人善用的一面。

第四种人可能心不在焉地工作,时常迟到早退、拖延工作或者东游西荡打发工作时间。在用心时,他的工作是第一流的。只是因为并不促使自己恰如其分地工作,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由于自制能力出了问题。使他形成不良的工作习惯。阻碍了他的升迁晋级。善于观察工作能力的人,常怪他为何不能做得更好。

领导者的能力就体现在把有缺点的人才转变过来上面。对于这类人,激其奋进、鼓其斗志、束其散慢、究其思想,然后与他倾心相谈,是可以收到治标兼治本之功效的。把一个有缺点的能人打发走或调至无足轻重的岗位,是领导者无能的表现。

第五种人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对工作不满意;一边在完成任务,一边愁眉苦脸。让人总觉得他消极、被动。而上司认为他是个干扰工作、爱说牢骚话的人,只知道对工作环境和同事的工作发牢骚、泄怨愤。

其实这种人最好应付。领导者只要关心他的生活,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之以薪,就断无牢骚可言。

第六种人对任何请求,都笑脸迎纳。别人请他帮忙,他总是放下本分工作去支援。自己手头拉下的工作只有另外加班。他为别人的牺牲不少。但很少得到别人与上司的赏识。背后还说他是无用的“老实头”。对自己的权利、利益从来不知道去维护。也不敢去争辩。在领导面前不会说“不”。把许许多多不能完成的工作都压到自己身上。全然不知道向上司提出来。到头来心中感到委屈,不好受。只能到家中向妻儿发“犟脾气”。

这类人是工薪阶层中的大多数,也是社会的中坚分子。领导者既要关心他的生活和内心的想法,又要鼓励他努力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活得顺心,结果是家庭事业两顺利,在单位是合格的员工,在家庭是尽职的父母。领导者要做的事最重要是有一颗关爱下属之心。

从综合方面操纵人心

全面地看人,就是要对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长处和短处做全面的考察。

历史地看人,就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看人,不能只看一个人的现在,而不了解他的过去。

具体地看人,就是既要看到一个人与其所在群体的共同之处,也要看到这个人特有的个性。对具体的人作具体的分析。

在我们看人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以点概面,从而影响对一个人总体形象的认识。“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以点概全,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全貌,只有从整体来看人,寸能对一个人有比较全面、深刻、真实的把握和认识。

因此,评价一个人,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所谓知人善任,既要对上等人才加以引导、提拔,也要对下等人才加以勉励和推荐。在晶评人才时,顾全了这三个方面,就会对国家和集体都有利。否则,真正的人才就会从此埋没。如果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大众是无法进行鉴别的。而一般人都靠采纳耳朵听见的情况来评判他人,以为自己的意见就是正确的,这就是他们在考察人才时常犯的错误。

《资治通鉴·汉纪》上载;东汉平敌将军庞萌,表面上,其人恭谨谦逊,常与刘秀共商国事,光武帝对他非常信任。光武帝对别人说:“可以抚六尺之孤,寄百命之者,庞萌是也。”由此可见,光武帝刘秀对庞萌的倚重。一次光武帝刘秀命他与虎牙大将军盖延一起攻击海西王董宪。因为诏书只颁给了盖延,庞萌陡生疑心而不自安,于是起兵反叛。刘秀得知后气得几乎发疯,亲统大军讨伐庞萌,于月旬城斩之。光武帝只凭通常的印象,在考察庞萌的为人上看走了眼。所以,作为一个领导,首先要有看人的大局观,而不能只凭一己的印象来考察人。

在如何选拔、爱惜人才问题上,民族英雄林则徐是位极具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他几乎每经一地都要打听当地有什么人才,而且将各种人才的情况——加以记录,以便量才选用。更值得重视的是,他从自己长期深刻的沉痛体验中,总结出远才用才的看法,至今读来,仍具有发人深思之力。他在答《邵懿辰书》中说:“夫为国首以人才为重,然有才而不用与无才同,用之而不使之尽其才与不用同。且当其未用之先犹有所冀也,及用之不能尽其才,或且以文法绳之,猜忌谴之,则其人之志困而不能自伸,而天下之有才者闻之亦多自阻矣。”

这就是韩愈说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明是不识其才,哪里是“天下无马”呢?

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即有宽广的胸怀,宽以待人;“乃大”指胸怀宽广之人,必如江海之大,容纳百川,成我大事。古今无论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杰出的企业家都是既能用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的。用人处世倘若看不到别人长处,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有缺点就贬,一有过失就免,这样“则世无可用之才”。

作为一个领导者,也就像这大海一样。所以大泉容纳小泉,水池容纳大泉,水沟容纳水池,水渠容纳水沟,溪流容纳水渠,川流容纳溪流,湖泽容纳川流,江河容纳湖泽,而最后归到大海。做领导的只要德能和度量都具备,而后下属就没有不服从的人。领导者如果能用德能招收人才,用度量容纳人才,那么事业就能蒸蒸日上。相反,如果领导者德能不宽广,又不能招引人才;度量不宏大,又不能使人安心,那么就必然招来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