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3170800000013

第13章 含蓄隐晦地表达自己的语意

一个人敞开心扉,用直来直去的语言表露自己的心迹,不失为一种坦诚的表现。但坦诚也要分人、分事,对有些人和有些事过于坦诚,可能就会使自己遭殃,把事情办砸。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含蓄地说,任何一种意思都可以委婉地表达。但含蓄要看含蓄到什么程度,太含蓄了,就会云山雾罩,让别人感到不知所云,反而会讨人反感,惹人不快。这就是说,委婉含蓄地表达某种想法或某个意思,也是一种艺术,只有把握了其间的分寸,才能收到所期望的效果。

生活中,有很多人,性格率直,说话口无遮拦,批评别人火药味很浓,既得罪了人,又达不到目的。其实,人人都有自尊心,含蓄隐晦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含蓄隐晦的方式是我国传统的幽默表达技巧。

有一个人去参加宴会,见主人招待他没有菜肴,便跟主人要了副眼镜,说视力不好使,戴上眼镜后,大谢主人,称赞主人太破费,弄这么多菜,主人道: “没什么菜,怎么说太破费?”客人说: “满桌都是,为何还说没有?”主人问: “菜在哪里?”客人指盘内说: “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这位客人面对主人的吝啬不好直说,转弯抹角,几句妙语实在值得玩味。既表明了自己的不满,又讥讽了友人的小气。

某机关支部委员老赵与青年干部小刘一道回家,两人边走边谈。老赵问:“小刘,你的小孩已经有4岁了吧?”

“是啊。”

“打算领独生子女证吗?”

“是啊,我的身体不好,经济也不太宽裕,孩子也长大了,可是我的爱人是独生子啊!”

“我们机关小张、小李、小彭也是独生子啊!”

在这里,小刘没有直接提出要再生一个孩子,但是从她“我爱人是独生子”的言语中委婉地提出了“我想再生一个孩子,不领独生子女证”的想法。老赵对小刘的不正确想法也没有直接表示自己的看法,也同样使用了一个隐含判断,即“小张、小李、小彭也是独生子,他们领了独生子女证,你也应该领。”老赵从细微处发现了小刘的思想,并运用含蓄隐晦法去表示自己的意见,让小刘自己去体会,这样的效果当然更好。

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刁难,使我们陷入窘迫的境地。这时候,我们该注意哪些问题?

总的原则是首先要保持情绪上的冷静、镇定,明辨事理,说话得体;该直言不讳的,不能含糊其辞;该巧妙回答的,就要语出惊人,语意深长;该含糊的也不能直言不讳;该沉默的就沉默……总之,从实际出发,看情况而定,对症下药。

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当有人存心刁难或羞辱你,有意伤害你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只顾气愤,动怒发火。那样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扩大事态,于己更为不利;你也不能张口结舌,或满脸羞红,那样会使对方觉得你软弱可欺,很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嘲弄你。唯一的办法是:头脑冷静,控制情绪,迅速开动脑筋,调整思维,运用语言的艺术,特别是以急中生智的幽默的方式去对付。也许,对方使你感到为难和窘迫并非一定是出于恶意,许多正常的交往也会使人面临难题和威胁。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坚持总的原则:说话恰当得体。

把握分寸,运用下列方法可帮助你摆脱窘境。

1.巧妙闪避,超脱自如

有些问题很难说准确和做结论,直言相告可能会令人难以接受。碰到这类问题时,不要拘泥于正面解答,而要说一些与此相关的事物来引导对方深思,或是借取比喻、假设、移花接木等方式,含蓄作答,略加暗示。这样,既不脱离所提出的问题,使对方满意;又可巧妙地避开疑难之处,超脱自如。

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一些青年对话时,青年问: “有人说留长发、蓄胡子是精神污染。你也这样看吗?”他答道: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头发长,胡子也长,可他们是共产党的老祖宗。毛主席和周总理头发不长,胡子也没留,他们同样是我们尊敬和热爱的导师。”这样讲,既避开了以偏概全的简单结论,显得全面而得体,同时,自己得以超脱,对方也不会失望。

2.含糊其辞,不置可否

在某些场合,尤其是社交和外交场合,对于某些难以回答而又不好回避的问题,你可以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作隐晦笼统的回答,如, “可能是这样”, “我也不太了解”,等等。有时候也可用体态语言略作表示,以便有所回应,而又避免明确表态。既摆脱了对方的纠缠,又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3.装聋作哑,令对方无可奈何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果处境不利而又无计可施,什么也不能表示,那就索性装聋作哑,避免落入对方设计的圈套,更加被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谈。一次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有意向斯大林透露: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大的炸弹,即暗示美国已拥有了原子弹。这时,丘吉尔也两眼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应。而斯大林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其实,他听得很清楚,当然,也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加快我们的研制进度。”一个人面临这种窘境,拿腔拿调反而会暴露缺点,还不如装聋作哑,暗中使劲。

有意思的是,后来丘吉尔也用了这样的“战术”。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丘吉尔参加百慕大的英、美、法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难题,就借口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他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与美法两方讨价还价,一点也不聋了。他这种时而聋哑、肘而正常的做法使与会者颇感头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幽默地说: “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为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防卫武器了。”

4.直言不讳,化被动为主动

赫尔岑是著名的作家,有一次,他应邀去参加一个音乐会。可是,音乐会的节目演出不久,他就厌烦地用双手捂着耳朵,打起瞌睡来。女主人见他这样感到奇怪,推了他一下,问: “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

他摇了摇头: “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

“啊?”女主人惊叫起来, “你说什么?这里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呀!”

“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

女主人反问: “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笑道: “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吗?”

面对女主人错误的论断,赫尔岑使用了归谬法这个逻辑武器,直言不讳地一语道破,不含糊,也不回避,反驳简洁有力,言之有据,因为他主旨明确。

假如朋友或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又不属实,一定使人难堪;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直言: “我们是否私下谈谈这个问题?我要求你把情况搞清楚了再说话。如果你不注意尊重事实,那我以后很难再信赖你。”倘若是你的亲友无故责怪你,你就明确地说: “你已经让我难堪了,但你总该告诉我这都是为了什么缘故吧?我什么地方把你得罪了?”当然,假若做错了什么事,哪怕不是有意的,也要诚恳道歉。

5.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一位有名的演讲家某次作演讲,听众精力不集中,他为了吸引注意,开口说道:“男人,像大拇指(做手势);女人,像小拇指……”这下子,全场哗然,女听众们强烈地反对他的比喻。此时他立刻补充说: “女士们,人的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手指却纤细、灵巧、可爱,不知哪位女士愿意颠倒过来?”

一句话平息了女听众的愤怒,一个个相视而笑,心悦诚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