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家庭健康生活)
3171500000022

第22章 家庭常见疾病(21)

(3)饮食:当流产后,虽然比不上正常分娩时体力和体内组织消耗那样大,但流产后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很大,加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营养,膳食中应含有充分的热量及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如适当选食鱼、虾、蛋类、瘦肉、内脏、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等食品,并注意不要偏食。为防止便秘,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以利于通便。

早产

妊娠25周以后,37周以前,胎儿尚未完全成熟即行产出者,称为早产。早产的识别并不困难,关键是导致早产的原因多而复杂。较常见的是,孕妇精神过于紧张或患重度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和肿瘤等。另外,羊水过多、双胎、羊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口松弛、外伤、过度疲劳、各种慢性中毒、胎盘老化等,都可引起早产。

1.疾病特点:

在早产前1~2日阴道流出带有血性黏稠分泌物,这种现象也叫见红;胎膜早破,孕妇阴道流出水样液体(羊水);出现规律的子宫收缩,病人感到规律性肚子发紧,以后越来越勤,如果到肚子紧的不敢直腰,有想大便的感觉时,已是胎儿娩出的开始。

2.区别要点:

早产的表现与足月临产相似,不同点是,除怀孕不足月外,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当子宫收缩呈规律性,子宫颈口开大3厘米以上时,早产即不可避免。

3.家庭治疗:

当出现早产先兆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可给予镇静剂如鲁米那0.2克,一次肌肉注射,必要时肌注度冷丁50~100毫克;当早产已不可避免时,第一产程即应卧床休息,保持体力;避免第二产程延长,必要时行会阴切开术;为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在分娩前给孕妇注射维生素K;胎膜早破者,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当早产儿娩出时,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温及给氧,并按早产儿进行护理。

4.家庭护理:

(1)产前护理:怀孕后应定期找医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孕妇各种疾病,妊娠后期应避免性生活和过度劳累,并注意安全防止外伤。出现早产症状时,应及时卧床休息,精神不要过度紧张,可适当服些镇静药,经上述治疗如不好转时,应及时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产后护理:由于早产儿全身各部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身体抵抗力弱,肝、肾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如果护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因此当产妇出院后,既要照顾好产妇,又要照顾好孩子,对此应掌握好护理知识。母、婴所住的房间,应做到安静、暖和空气新鲜。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做到按时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把门窗半打开,或挂上窗帘,不让风直接吹到产妇和孩子身上,以免受凉。冬季应注意保暖,挂好窗帘、门帘,防止冷空气进入。如果室内温度不够,可根据情况采取增添火炉、电暖气、使用热水袋或多增被褥等,以防止受凉。

(3)饮食:产妇的饮食应本着营养丰富、细软可口易消化的原则,可适当选食蛋糕、小米粥、面条和各种点心,副食应多吃青菜、水果、蛋类、鱼、瘦肉、鸡、鸭、排骨等。避免吃刺激性大的食品,如辛辣食物。为促进乳汁分泌,可多吃汤类、如鸡汤、排骨汤、鲫鱼汤、猪蹄炖花生米、骨头汤炖黄豆芽、鸡蛋汤和豆腐汤等。

(4)外阴的护理:应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擦洗外阴,并勤换洗内裤。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早孕的一种反应,常发生于怀孕后45~90天之间。发生的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母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有关,一般说,精神敏感的孕妇发生率高。

1.疾病特点:

根据呕吐的程度,一般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轻度者,一般在早晨或饭后发生呕吐,并伴有乏力没精神,体重减轻,但无新陈代谢障碍,尿酮体呈阴性反应。重度妊娠呕吐,常出现频繁的呕吐,有的呈持续性呕吐,吐出物除胃内容物外,有时还含有胆汁或咖啡样物。由于病人不能进食、进水,常可发生脱水,严重者可发水电解质紊乱。有的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如血中尿酸、非蛋白氮增高,血胆红素增高,出现黄疸,尿酮体阳性,尿中也可出现蛋白及管型。

2.区别要点:

妊娠呕吐,是在怀孕的基础上发生的呕吐,多发生在怀孕后45~90天之间。因为临床上引起呕吐的疾病较多,所以须加以区别,防止误诊。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脑病、脑炎、脑膜炎等,青光眼、胃肠道病、肾绞痛等都可出现呕吐。但这些疾病所致的呕吐除无怀孕史外,都具有本身疾病的特点。如脑肿瘤多伴有头痛颅压增高;脑膜炎、脑炎都伴有发热、剧烈头痛,有的甚至出现昏迷,而呕吐常呈喷射状;高血压脑病引起的呕吐,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检查时,可见血压升高。如并发脑出血或脑血栓时,病人可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脑出血时,还会出现昏迷;青光眼,除引起呕吐外,还可出现头痛、视力低下、眼压升高;胃肠道疾患常有饮食不当史,并伴有腹痛、腹泻;肾绞痛所致的呕吐,常伴有剧烈腹痛、腰痛,并向大腿根部放射。以上是从临床症状上的区别,如进行B超、CT和有关化验检查便可明确诊断。

3.家庭治疗:

(1)一般治疗:应用镇静药,口服鲁米那,每次0.03.克,或冬眠灵每次25毫克,日服3次;不能口服者,可用冬眠灵25毫克及维生素B650毫克,肌肉注射。

对症治疗,如果尿中出现酮体者,需要休息,并补充水及电解质,可用5%葡萄糖盐水,每日液体总量2000~3000毫升,以消除酮体。

中断妊娠,如经上述治疗,病情不好转反而加重者,具备下列指征之一者,可做人工流产手术以中断妊娠为宜:体温持续在38℃以上;脉搏快,在休息时每分钟仍在120次以上,出现黄疸;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2)中医中药:

方一:党参、白术、姜半夏、藿香各9克,茯苓12克,砂仁、陈皮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孕后2~3个月,恶心呕吐,上腹胀闷,厌闻食气,全身无力,嗜睡,舌苔白等,胃虚型。

方二:苏叶、竹茹、黄连各9克,炙枇杷叶、白术各15克,川断、桑寄生各12克,伏龙肝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怀孕初期,呕吐苦水或酸水,上腹闷双胁痛,暖气,头晕胀,精神抑郁,面色苍黯,苔正常或微黄等,肝热型。

方三:半夏、茯苓、白术、桔红、枳实、南星、竹茹、生姜各9克,炙枇杷叶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怀孕初期,呕吐痰涎,胸满不思饮食,心悸气短,口中淡润,舌苔白而腻,痰滞型。

(3)简易疗法:

方一:生姜30克,半夏20克,丁香15克。后2味共研细粉和匀,然后与生姜共捣成泥状,敷于肚脐内,外盖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2日换药一次。

方二:鲜芫荽1把,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加水将上药煮沸后倒入壶内,壶口对准患者鼻孔吸入热气,一日数次。

4.家庭护理:

(1)休息:呕吐较轻者注意劳逸结合,一般不需卧床休息。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室内应清洁安静,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证充分睡眠。并向病人耐心解释病情,以减轻精神负担。

(2)饮食:病人饮食应本着清淡可口,易消化而又富有营养的原则。在进食方法上,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以减轻呕吐。为减少空腹时的反应,可于每日早晨空腹时,选吃高糖、低脂肪的食品,如饼干、馒头、蛋糕、豆浆、稀粥等,副食应以各种蛋类、豆腐、豆制品、青菜、瘦肉等为主,为防发生恶心,炒菜应使用植物油,不用动物?由。此外,妊娠期间应勤吃桂圆汤,既有保胎作用,又能减轻妊娠反应。

(3)治疗中的护理:对于症状轻者,除注意适当休息和调理饮食外,不需做任何治疗。对于症状较重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每日呕吐的次数、性质和呕吐量。如果呕吐物为咖啡样或血样,病人出现发热、黄疸、心动过速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怀孕合并心脏病

怀孕合并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合并症,是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原性心脏病。

1.疾病特点:

怀孕合并心脏病后,主要是出现程度不同的心力衰竭,病人常感到心慌、气短、心率和脉搏加快,脚面和小腿水肿,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沫痰等。临床上把心力衰竭通常分为以下四级:

虽患有心脏病,但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和活动,而无心慌、气短、下肢水肿者为一级,也叫心功能代偿期。

参加体力劳动后即感心慌、气短、足面和小腿水肿,但经休息后即恢复正常者为二级。

休息时无以上症状,一般轻工作时即出现以上症状者为三级。

不能做任何体力劳动,甚至在休息时也出现心慌、气短和下肢水肿等现象者为四级。

2.区别要点:

除以上病症特点外,以下体征可有重要诊断意义:出现舒张期杂音;听到三级以上收缩期杂音,而且性质粗糙;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舒张期奔马律等。既往有心脏病史者,则更为明确。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应注意和神精宫能症相区别。因为神经官能症也可出现心悸、气短,但有睡眠不好史,并且心脏不会出现以上器质性杂音和心律失常。

3.家庭治疗:

妊娠期,过去未发生过心衰竭,孕期心脏功能代偿良好者,可以继续妊娠,但应定期做产前检查,注意进低盐饮食,减轻劳动强度。过去曾发生过心力衰竭者,孕期心脏功能虽代偿良好,在怀孕30周起应卧床休息,可用镇静药如鲁米那0.03~0.06克,每日3次口服。如已发生心衰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分娩期,第一产程时应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心率,必要时吸氧,应用抗生素。如果发生心衰,可用西地兰0.4毫克加入5%葡萄糖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第二产程应使产妇减小恐惧,可给镇静药,并采取半卧位,分娩时尽量避免用力,应采取措施助产。持续给予吸氧。分娩时应尽量减少失血;第三产程时可用沙袋放置于下腹部,并给予度冷丁100毫克肌肉注射。如有产后出血,应按摩子宫,并肌肉注射催产素10单位。分娩后产妇应充分休息,继续应用抗生素,心功能三级不全者不宜哺育新生儿,如有心衰可及时应用强心药。

4.家庭护理:

(1)孕期护理:注意按时做产前检查,在怀孕6个月以前,每两周检查一次,6个月以后,每周检查一次;平日对孕妇应做病情观察,按时检查脉搏、血压及其他有关体征,如心率、脉搏是否加快,是否整齐,足面和小腿是否有水肿等;为减轻心脏负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证充分的睡眠;病人的饮食应本着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的原则,如豆腐、豆浆、各种新鲜蔬菜、鸡蛋等,少吃肉类和一些咸东西,以免发生浮肿;如果发生贫血,应及时找医生诊治,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另外在怀孕期间,要积极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做到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少接触病人,尤其是传染病人。

(2)分娩期的护理:对于患有心脏病的孕妇临产时,一定到医院分娩,这对于母、婴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子宫收缩开始后,要保证休息和充分的营养,防止精神紧张,做到心情稳定。当子宫口开全时,尽量不要用力进气,以免发生心力衰竭。为及早结束分娩,医生往往要用胎头吸引法或产钳法助产,对此,应积极配合服从治疗。孩子生下后,由于腹压急剧下降,此时容易导致心力衰竭,医生常用沙袋加压腹部,并用腹带包扎,一般24小时后再取下。

(3)产褥期护理:怀孕合并心脏病者,在产后三天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能过早下地活动。家属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率、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注意阴道流血量,并协助产妇排除大、小便,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避免发生产后出血。对于会阴切开的产妇,每日应用1:2000新洁尔灭清洗外阴,并在每次大便后也应擦洗外阴,避免伤口感染,并按医嘱按时按量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心功能不会在三级以上者,应停止哺乳。

(4)治疗中的护理: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常选用洋地黄类强心药和利尿药。在应用这类药物治疗期间一定做到: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增加药量。因为洋地黄类药物在产生治疗效果时的药量,很接近中毒量,多用后很容易发生中毒而威胁病人生命。在应用洋地黄时,应避免服各种钙剂,因为钙剂可加强洋地黄的毒性作用,容易诱发中毒;由于洋地黄类药物产生治疗作用的剂量(饱和量)虽有常规,但病人个体差异较大,故在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疗效和有无毒性反应,如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物发黄(黄视)或发绿(绿视),脉搏和心率不整齐时,这很可能是发生了中毒,对此应立即停药并请医生诊治。另外,在用药期间,如果出现低钙现象,如病人出现头晕、口唇发麻、面部灼热感、恶心、呕吐、四肢感觉异常等,也要及时停药,并及时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