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临床类型。咽白喉,尤其是重型和极重型病人以及喉白喉病人,因为常可引起窒息,预后较差。单纯性鼻白喉很少发生死亡。
(4)并发症的影响及年龄。白喉病有并发症。如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年龄小者预后差。
4.家庭治疗:
(1)对症治疗。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或鲁米那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病原治疗。
①抗毒素治疗。白喉抗毒素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但不能中和已和组织细胞结合的毒素,所以要及早使用。应用剂量要根据中毒症状的轻重、假膜的部位、范围及治疗的早晚;与年龄大小无关。原则上应一次给足量。发病3日后开始治疗者,剂量应适当加大。治疗24小时后,局部病变继续扩大,中毒症状加重者,可以用同量再补充注射一次。注射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试。常用剂量见表3-6。
②抗生素治疗。可酌情选用青霉素类药,如氨苄青霉素、青霉素v钾、复方阿莫西林等;红霉素类药如罗红霉素、红霉素碱等。应用以上抗生素的目的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控制其他细菌继发感染,以上抗生素和抗毒素并用时,还可缩短病程,减少带菌率。
③中医中药治疗。据有关文献报道,应用中药治疗白喉也有一定疗效。一般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
养阴清肺汤:生地30克,玄参24克,麦冬15克,炒白芍12克,丹皮12克,川贝母12克,甘草9克,薄荷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热盛时可加土牛膝、金银花、黄芩、连翘、山豆根、板蓝根。
5.家庭护理:
(1)体息。病人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活动。一般须卧床2~3周,重症须4~6周。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更应注意休息,并酌情延长卧床时间。
(2)饮食。病人应吃高热量饮食,尤其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如各类青菜、水果、蛋类、鱼、鸡肉等,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3)注意观察病情。白喉的并发症多由白喉杆菌外毒素引起,其次是由其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有:
①中毒性休克。多在发病一周内出现,对此应提高警惕。因为严重的毒素中毒可使病儿体循环发生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及肾上腺等受损害。如果病儿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细弱等,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抢救。
②中毒性心肌炎。这是白喉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病后的第二周,也可早于一周或晚于6周。如果病儿出现高度疲乏、面色苍白、呕Ⅱ土、上腹部疼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医生在检查时,如发现病儿的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时,很可能并发了中毒性心肌炎,须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如心电图提示低电压,T波倒置和sT段移位、前期收缩、程度不同的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或心室颤动等,一般可诊断为心肌炎。一旦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病儿常可因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对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③神经麻痹。这种并发症多发生在病后的3~4周。特点是病儿以软腭麻痹为常见。表现为发音呈鼻音或模糊不清。饮水或进流食时,常从鼻孔呛出。悬雍垂反射消失。其次为眼肌麻痹,出现斜视、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等,也可发生面神经麻痹。肌间肌和膈肌麻痹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颈肌麻痹时,病儿的头不能抬起而下垂。四肢肌肉麻痹时,可呈弛缓性瘫痪。虽然白喉所致的神经麻痹,一般多能恢复,不留后遗症,但也应警惕。
④中毒性肾病。病儿可出现尿量改变。化验尿时可见蛋白,红、白细胞和管型。少数严重的白喉病儿还可出现尿毒症,预后不良。
另外,白喉还可导致其他感染,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肺炎、化脓性咽峡炎、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炎和败血症等。
(4)治疗中的护理。在医生应用抗毒素时,家长应注意病儿的反应,因为这种药常可出现下列反应:
①过敏性休克。虽少见但很重,常可导致死亡。于注射后数分钟内,病儿突然发生胸部紧压感,呼吸困难,发绀,脉速,血压下降等。对此家长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静注肾上腺素,儿童0.3~0.5毫克,吸氧,注射异丙嗪25~50毫克,应用氢化可的松,以及血管活性药。
②发热反应。即注射后24小时内病儿出现寒战,高热等反应。对此应及时报告医生,注射异丙嗪25~50毫克并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③血清病样反应。多发生注射后7~14日。病人突然发热、皮疹(多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等。对此应及时报告医生,用异丙嗪等抗过敏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6.预防方法:
对于白喉,应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管理传染源。
①隔离治疗病人。应做到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送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直到临床症状消失,假膜脱落。隔离一般不少于7日,如有条件应连续两次以上咽拭细菌培养阴性,才能解除隔离。对与病儿密切接触者应观察7日,并作鼻咽部细菌培养,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
②带菌者的处理。应先鉴定其细菌是否有毒力,如有毒力,应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应用青霉素类药或红霉素类药,以红霉素类药疗效最好,如用红霉素碱、罗红霉素等连续治疗7日。对连续三次细菌培养呈阴性者,对能解除隔离。
(2)断传播途径。对病人进行呼吸道隔离。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可用开水煮沸15~20分钟,或用5%来苏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3)保护易感人群。重点是落实预防接种措施,这不仅可降低发病率,有效地控制白喉的流行,还能降低死亡率。具体方法包括:
①自动免疫。按规定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给孩子接种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荆,简称百自破。
②被动免疫。对与白喉病人有过密切接触而又体弱多病的白喉易感者,可用白喉抗毒素作被动免疫,用前须作皮试,皮试阴性者,儿童肌肉注射1000单位,其作用可持续2~3周。
③据国内文献报道,在白喉流行期间,每日用土牛膝根9~15克水煎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此应进一步进行观察和研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双球菌存在于病人的鼻咽部、血液、脑脊液和皮肤出血点。当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时这种细菌就会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细菌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鼻咽部,引起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病人抵抗力差者,病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引起流脑败血症,有的进一步侵犯脑脊髓膜以至脑组织,引起脑脊髓膜炎,甚至脑膜脑炎。
1.疾病特点:
(1)本病多见于15岁以下的孩子,成人也可患病。常发于冬、春二季,2~3月为流行高峰。
(2)潜伏期约1~10日。起病急,有时在发病前几小时或1~2日内,有全身不适、乏力、咽痛和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起病时一般常有寒战,体温很快升高,可高达39℃甚至40℃以上,在数小时至一日左右出现明显的头痛,反复的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颈项发硬,皮肤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有的在口唇周围出现疱疹。
(3)两岁以下的孩子表现的症状与儿童和成人不同,起病时大多没有寒战,多表现为嗜睡、拒食、啼哭、呕吐,常可出现抽风,但颈项发硬不明显,常出现囟门膨胀。
(4)暴发型脑脊髓膜炎的特点是,起病急骤,病人除有发高热、精神极度萎靡外,皮肤迅速出现大量的出血点或大片的淤斑,很快出现四肢发冷、口唇和指甲发紫、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多于24小时内死亡,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华弗综合征(败血症休克型)。另一种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的呕吐,面色苍白,病儿迅速转入昏迷,反复抽风不止,很快呼吸停止,医学上称其为脑膜脑炎(脑水肿型)。
2.区别要点:
在本病流行季节,凡孩子高热、头痛、呕吐、皮肤有出血点时,应考虑到本病。特别是婴幼儿,即使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如出现精神萎靡、前囟隆起或皮肤出现出血点时,必须去医院诊治。因为流脑病势凶险,变化很快,如不及早救治,就会有生命危险。怀疑本病时,首先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3.家庭治疗:
在治疗流脑时,医生一般首选磺胺类药,因为碘胺类药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80%,对治疗流脑有一定的效果。氨苄青霉素对5岁以下的病情较重的孩子和病原体尚未明确者很适用。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50毫克,分次口服或肌注、静滴。另外,对高热、头痛等,可采用对症治疗;对有抽风、昏迷、休克者及时给予救治。
4.家庭护理:
(1)病儿的居室。应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刺激。空气要保持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最好在中午时进行通风,以避免小儿受凉。
(2)饮食。应给易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如各种果汁、牛奶和其他流食。
(3)口腔的护理。病儿可用生理盐水和野菊花煎剂漱口;对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用棉球蘸以上药液擦洗口腔,以防发生口腔炎。
(4)眼睛的护理。可用温开水给病儿清洁眼屎,然后滴氯霉素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膏,每日一次,以预防角膜溃疡。
(5)皮肤的护理。病儿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对受压的部位如骶尾部及身体骨头突出部位,可用30%酒精涂擦,并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发生褥疮。
5.预防方法:
(1)在流行季节,要注意搞好室内外卫生,定期对住室进行开窗通风,勤晒衣服和被褥。尽量不带孩子走亲访友,更不要去公共场所,以免被传染。
(2)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防止疫情传播或扩大。在流行区域,应对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等表现者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足量的磺胺类药治疗3日,以便降低发病率。
(3)按规定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接种流脑菌苗,对预防流脑有很好的作用。
(4)药物预防。在我国,流脑菌群仍以A群为主,大多数人对磺胺类药敏感。因此,在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和托幼儿机构等,如遇有本病流行时,对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包括孩子,可短期口服磺胺类药预防,如增效联磺片或复方新诺明等。
(5)中草药预防。如多吃大蒜;用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野菊花、贯众每日一剂,水煎服,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6个月至5岁的小儿最容易染病。小儿麻痹症病儿和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传染性最强,在发病的第一周病儿可从鼻咽部排出病毒,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染。由粪便排出的病毒不仅量多而且时间也长。在病后第一周排毒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大多数在3~6周后消失,个别的可长达3~4个月。目前认为,在发病的早期病毒可经飞沫和粪便两个途径进行传播,急性一过则主要由粪便进行传播。病毒可通过污染水、食物、手及各种用品,如衣服、被褥、玩具、书及文具等,经口传入使孩子发病。
1.疾病特点:
(1)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14日,短则3日,长者可达35日。
(2)小儿患病后,起病可急可缓,孩子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多汗、全身不适、便秘或腹泻等。此时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消化道疾病。医学上把这段病程称为“前驱期”,此期大约持续1~4日。大多数病儿的病情发展到此,便可迅速恢复。部分病儿的病情很不乐观,可继续发展。
(3)有的病儿在发病同时,或患病3~4日后出现体温再次升高,头前加剧,明显的多汗,烦躁不安或嗜睡,全身及四肢肌肉疼痛,如果用手压摸,可出现明显的触痛,小的婴儿可出现不愿让人抱,一抱就哭。儿童可出现颈背部肌肉痛、强直、不能屈曲,常不能坐起,坐起时,常用双手向后支撑身体。此时如经医生检查可发现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医学上称这段病程为瘫痪前期,不少病儿的病情可到此终止,3~5日后热退而康复,但也有一部分病儿的病情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
(4)大多数病儿在瘫痪前期3~4日出现瘫痪,多发生于体温开始下降或还未下降之时;对无前驱期者可在发病后3~4日,甚至第2日就发生瘫痪,最晚的可在病后一周出现;也有的病儿在毫无前驱症状的情况下发生瘫痪。一般在5~10日内瘫痪可不断加重扩大范围,大多数病儿伴有中度发热和肌肉痛,病情轻者一般在1~2日瘫痪就不再进展,重者可持续10多日。瘫痪轻者只涉及一个肌肉,容易被忽视;一般瘫痪以四肢为多见,常见一侧下肢呈弛缓性瘫痪;严重的可出现肢体不能活动,这可影响呼吸及吞咽,一般在热退后瘫痪就不再进展。医学上把这段病程称为瘫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