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3173900000017

第17章 宝宝的饮食保健(1)

随着孩子生长速度的加快,所以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家长应掌握孩子生长的最佳时机,及时补充各种营养,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能力。

一、补充维生素A的食疗方

维生素A缺乏症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宝宝多见。主要表现为眼部及皮肤症状,如夜盲、结膜干燥,角膜软化及毛囊角化等。

应充分供给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提供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辅食。动物性食物中以肝脏含维生素A量最多,乳类和蛋黄次之。植物性食物中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身,在肝脏转变为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有胡萝卜、番茄、红薯、南瓜、豆类、绿叶蔬菜及香蕉、柿、桃等水果。

1.胡萝卜、韭菜各100克,按患儿口味,经常当菜煮食。

2.鸡肝(兔肝、羊肝、牛肝、猪肝均可)50克,鸡蛋1个。按患儿口味,经常当菜煮食。

3.羊肝粥:将白米100克洗净,煮粥,临熟时加入羊肝50克(切碎),煮熟调匀食之。

4.猪肝绿豆粥:绿豆50克,陈大米100克淘净加水适量,煮粥快熟烂时,加入洗净,切碎的鲜猪肝100克,猪肝熟透即食之,不宜加盐,可经常食用。

二、补充维生素B1的食疗方

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主要表现为消化、神经和循环系统的症状。患儿常烦躁不安。哭声嘶哑,甚至失音,哺乳时呛咳,进而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淡漠,多睡少醒,甚至昏迷,时有惊厥,或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以及突然哭叫,出冷汗、咳嗽气急等。

孕妇及乳母应进食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人工喂养宝宝要及时添加各种辅食。谷类胚芽、坚果(核桃、栗子)、豆类、酵母、肉、肝、鱼等食物中含维生素B1量丰富。但应留心制作方法,若长期以精制面粉或精白米为主食,大米淘洗过分,切碎的蔬菜浸泡过久,煮饭时丢失米汤,进食时不喝菜汤以及食物中加碱等,均可造成维生素B1缺乏。对上述情况,应改进烹调方法。

1.黑豆90克,羊脚骨250克,陈皮20克。同放锅中加水煮至烂熟后调味服食。每天1次,连服15~20天。或用黄豆90克,米糠60克,共煮汤调味服食。

2.鲤鱼1条(约250克),大蒜、赤小豆各60克,陈皮3克,生姜30克。将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入余药共煮汤服。每天1次,连服数天。

3.蚕豆、红糖各60克,红枣5~10枚,放锅中共煮烂服食,每天1次,连服5~7天。

4.花生果120克,红枣5枚,米糠60克,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熟调味食。

5.花生米100~150克,大蒜50~100克,放沙锅内煮熟后服食。隔天1次,连服5~6次。

6.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均可)50克,小麦60克,红糖适量,将2味加水煮烂熟,红糖调味,经常食之。

7.米糠50克,红糖适量。将上述二味调匀,煎成饼(炖熟),经常食用。

三、补充维生素C的食疗方

维生紊C缺乏症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紊C所致,多见于6~15个月的宝宝。故又称婴儿坏血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变化和出血倾向。

提倡母乳喂养,孕妇及乳母多进食含维生紊C的食物,人工喂养婴儿应及时添加维生素C及辅食。天然维生素C在橘、柚、柠檬、葡萄、西红柿及绿叶蔬菜中含量相当丰富,土豆含量较少;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与乳母饮食有关,足以满足婴儿的需要,牛乳含量比人乳少,谷类则更少,经加热消毒和烹调,绝大数被破坏,应留心烹调方法。

1.萝卜250克,豆腐2块,豆油9克,葱、胡椒粉、香菜各适量。同煮汤调味后服食。

2.豆腐干200克,红根菠菜300克,豆油50克,盐、味精、姜丝少许,先将菠菜放开水中烫一下,然后同豆腐干急火快炒,然后装盘食用。

3.青红柿子椒250克,豆油12克,精盐、糖适量。将柿子椒洗净,用手掰成小块,下锅炒至外皮稍皱时加盐、白糖和少许水,翻炒数下即可,宜常服。

4.豆腐干200克,大白菜心300克,胡萝卜50克,大葱、香菜、大酱、甜面酱、辣椒酱、味精各适量,做豆腐干拌白菜心服食。

5.小白菜、菠菜、萝卜水。鲜桔汁、番茄汁、苹果泥等,可常服食。

6.白菜(芥兰菜、空心菜、菠菜、包菜、芥菜等均可)250克,按患儿口味烹调(为避免维生素C被分解破坏,不宜与碱性食物同煮,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日食用。

7.橘子(柑、柠檬、番茄、柚子、梨、苹果、枇杷等水果均可)2个,每日1~2次,每次选用其中1种,食之。

四、婴儿要防脚气病

婴儿脚气病并不是婴儿的脚患病,而是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属于一种营养缺乏病。由于婴儿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比成人多。母奶喂养的婴儿因其乳中维生素B1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通常每100毫升母乳中约有维生素B116微克,若母亲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则母乳中含量少。人工喂养儿长期以精制面粉或精白米为主食。而烹调时将切碎蔬菜浸泡过久或进食时不喝菜汤等做法,均可使维生素B1破坏或丧失而致本病。维生素B1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若缺乏就易发生婴儿脚气病。

婴儿脚气病表现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厌食,有时腹痛,轻度腹泻或便秘,腹胀,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声音嘶哑,哺乳时呛咳、嗜睡、软弱没有力、目光滞呆或眼睑下垂。严重者体温降低,全身冰冷,口唇、指甲发紫,皮肤发花。有的发病3~4周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水肿,下肢较严重,严重时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皆可发生积液,叫“水肿型脚气病”。由于维生素B1缺乏造成组织中丙酮酸和乳酸的堆积,从而出现猝然衰竭。血压下降,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

称之为“中心型脚气病”。从以上能够看出,婴儿脚气病其表现有多样性。

预防婴儿脚气病关键在于:

(1)哺乳期母亲不应吃精制米,以免维生紊B1随米的表层部分和米糠一同丢失。

(2)患儿和母亲均可多吃些豆制品、猪肝、肉类、乳制品、水果和蔬菜等,它们有较多的维生紊B1。

(3)婴儿吃的粥不应加碱,以免破坏维生素B1。

一旦发现婴儿得了脚气病,除及时给母亲及婴儿多吃含维生素B1丰富的饮食外,并及时给婴儿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1。即给维生素B125毫克,肌注,每天一次。或给维生素B15毫克,每日3次,口服。通过治疗病情在几天之内可显著改善。

五、预防小儿低镁症

镁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所需金属元素中居第四位,仅次于钙、钠、钾。在细胞内仅次于钾而居第二位。镁对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的收缩有重要作用,细胞内镁的存在对钾的存留有调节作用。镁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活剂,镁还能抵抗其他有害因素的作用,维持心肌细胞完整。

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机体缺镁时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神经肌肉的传导性加强,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喜怒没有常,重者出现反射亢进、手足搐弱、惊厥等症状,还可导致心肌纤维坏死和心排血量减少、心律紊乱等。

低镁惊厥主要发生于新生儿期和婴儿期,与低钙惊厥症状相似。轻症仅表现为眼角、面肌或口角的搐动,可能不为家长所留心;典型发作为四肢强直性抽搐,也可是双眼凝视伴阵发性屏气,或阵发性呼吸停止伴下肢强直,或是一侧面肌及肌体抽动或者交替发生。发作期还可伴有青紫、出汗、发热等症状。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血镁低,也可能同时存在低钙血症。

低镁惊厥主要见于人工喂养儿童。一组18例患儿中,11例为牛奶喂养,6例为混合喂养,1例为米糊喂养。为什么人工喂养儿易患低镁症呢?原来人乳中磷和镁的比例是1.9:1,这个比例不会发生高磷血症。而牛奶中磷镁之比为75:1,这个比例会使小儿发生高磷血症。我们知道,血液中磷、钙、镁是相互影响的,磷的含量增高,钙和镁的含量就降低。生化研究证实,当血中镁含量降低时,血钙含量也随之下降。临床资料也证实低镁症患儿中有2/3同时伴有低钙血症。

低镁症也可由于先天性代谢异常,或应用含枸橼酸的血进行换血输血所引起。

预防低镁惊厥最根本的方法是提倡母乳喂养。从现有统计资料看,母乳喂养的健康小儿没有一例发生低镁症。预防低镁症的另一个解决途径是研制低镁奶粉。

小儿低镁惊厥一旦发生,必须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六、宝宝多汗要补锌

有些孩子出汗多,动不动就浑身湿透,鼻尖、额头满是汗珠,即使在冬天也是大汗淋漓,掀开衣帽,水气蒸腾而上。父母常会自言自语:这孩子为啥汗这么多呢?

通常地说,小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而且活泼好动,因此出汗常比成人多。另外,一些体质虚弱以及患有佝偻病或结核病的小儿,受生理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多汗。那么,多汗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呢?

人体中多种微量元素都通过汗液排泄,锌便是其中之一。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视觉以及性发育密切相关。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于锌的需求量比较大,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造成体内缺锌。有专家曾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多汗儿童的缺锌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缺锌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抵抗力,使感染反复发作,进而又会引起小儿体质虚弱。加重多汗,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多汗的小儿应适当补锌。

对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应摄入10毫克的锌。儿童在正常饮食和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锌基本能达到这一标准。但多汗的儿童,必须增加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也可适当补充一些锌剂,如葡萄糖酸锌。此外,还可服用一些中药,如黄芪、大枣、孩儿参等,有补气敛汗的功效。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引起多汗的其他疾病。

总之,儿童多汗不一定是病,但是对于尤其多汗的小儿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以免影响其生长发育。

七、小儿盗汗有食疗

夜间人睡之后,小儿汗出浸浸,透衣湿被,醒后即刻汗止,这叫做盗汗,亦称虚汗。

虚汗过后,人就会感到浑身不适,因为作为体液的汗过多地排泄,使机体的水分和某些微量元素丢失,使机体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衡。中医学认为“汗者,精气也”,“汗为心液”,十分重视出汗的情况。爱出虚汗的人,因为汗毛孔经常开放,极易受风邪的侵袭而感冒,反复发生,并一次比一次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给人体健康带来非常大危害。

小孩虚汗,要考虑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营养失调,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钙,以及“疳积”等因素。单纯盗汗,比较好治,易于痊愈。这里介绍几则食疗法:

1.泥鳅100克,剖去内脏。洗净,油煎至黄,加水一碗半,煮汤至大半碗,加食盐少许,喝汤食肉,每天1次,连服3天;

2.黑木耳15克,红枣15克,冰糖适量,煎汤服食之,日1次,连服3日。

预防:重在镇避风邪,调摄饮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遇有汗出应以干毛巾及时擦干,常换内衣,讲究清洁卫生。

八、佝偻病的食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主要由于在母亲体内维生素D摄取不足,或离开母体后缺乏维生素D的补充而起病。患儿除表现为易激动、好哭、夜间出汗、手足抽搐等症状外,在骨骼发育上也受到严重影响,可见囟门闭合延迟、方头、胸廓畸形、脊柱弯曲、下肢长骨弓形弯曲等,牙齿发育亦出现障碍。除及时采用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疗法外,加强户外活动及饮食调养也十分重要。

1.田螺汤:将田螺250克放清水中,24小时后加清水炖熟,食盐调味,喝汤。可经常煮食,

2.鲨鱼肉250克,加调味品煮熟,当菜下饭,经常食用。

3.鲜牡蛎肉100克,经常和面条及调味品一起煮熟,当点心食。

4.羊骨粥:取新鲜羊骨1000克,洗净捶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用粳米或糯米100克,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即可食用。

5.猪胫骨汤:猪胫骨、海带各适量,加调味品煮汤,适量食用。

6.猪腰子一对,去臊腺后切成腰花,加胡萝卜60克炒吃。

7.小麦30克,红枣10枚,龙眼肉10克,加水煮熟后食用。

8.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2~3次。

9.紫甘蔗皮适量,小麦一把,水煎,去蔗皮后食用。

10.新鲜羊肉按常法炖汤饮;或羊肚一具,黑豆50克,加水煮烂,分次食用。

11.小麦麸100克炒黄研细,加猪肉末和适量佐料,拌匀,包糯米汤圆煮熟吃。

12.红枣30克煮汤,用汤煮大米粥食。

九、合理饮食明亮视力

临床研究证明,眼睛角膜的光洁度、明亮度以及视力状况,都与眼睛各种结构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年轻的家长务必要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补充好孩子必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