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直在流传着一种读心术——看着你,就知道你在想什么。不仅如此,很多人还能通过其他信息,比如出生日期、星座等,预知你的性格特征。你知道这种所谓的读心术是什么吗?它究竟有何魔力,为什么对方可以准确无误地描述你的内心?那些所谓的“指点迷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想学习冷读人心的技巧吗?想知道中国版“隔夜修书”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其中又有何隐情呢?
§§§第一节神秘超能力——读心术
有一位很有天赋的读心表演者毕晓普,其母亲埃莉诺是位演员兼歌剧表演者。在毕晓普11岁那年,埃莉诺曾经向外人称自己的丈夫想要谋杀她,因此要求与其离婚,之后的7年时间里,两人一直处在分居状态,而7年后的某一天,父亲纳撒尼尔离世,葬礼上,埃莉诺情绪失控,竟然随着棺材一起跳进墓穴。后来,埃莉诺声称纳撒尼尔是被蓄意谋杀,并要求开棺验尸。但当尸体被开棺检验后,结果却并非如埃莉诺所想。
或许是受母亲影响,毕晓普后来成了当时一位比较知名灵媒的经纪人,但两人在财务上发生纠纷,他最终摆脱了这位“主人”的束缚,开始自己表演读心,并向世界宣称:自己可以“一不小心就揭穿他人的秘密”,并拥有世上最神秘的超能力——心灵感应。
在他的舞台上,观众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会在观众中随机抽取一人,并读懂这位观众心里在想什么,比如他会要求观众将一颗纽扣交给观众席中的某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毕晓普会和另外一名作为监督的观众退到幕后,等到一切完毕,他会走出来,拉着那位藏好了纽扣的观众的手,先示意他不要紧张,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移动的方向上,千万不要想着纽扣隐藏的地方。接着,毕晓普就用自己的胳膊托着观众的手,在观众席下快速走动,很快便找到了纽扣。还有一次,他站在通向观众席的台阶上,要求其中某位观众在心中下命令,如“先走两个台阶,停下来,再走三个”诸如此类的指令。毕晓普会一边拉着观众的手,一边遵照“指令”走台阶。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演出,毕晓普邀请几个志愿者上台表演一个杀人游戏,自己则待在幕后,当表演完毕,舞台恢复原样,毕晓普蒙着眼睛返回舞台,拉着表演者的手腕,一个个地要求他们想象被“谋杀”的场景。这样一轮下来,毕晓普会顺利地指认出谁是“凶手”,谁是“被害者”。
这些表演看起来很奇特,也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毕晓普可以读出观众心中所想的东西,难道他会钻进别人的心里吗?或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拥有世上最神秘的心灵感应力量?
或许毕晓普本人的经历也会为他的表演增添几分神秘感。事情发生在毕晓普事业的辉煌时期,那天,他成功地表演了“指认谋杀凶手”的节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节目结束后,毕晓普就倒在了舞台上。正在人们为此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再次醒来,坚持表演完另外一个节目,之后,毕晓普瘫倒在床。次日,33岁的毕晓普被医生宣布死亡。事实上,毕晓普身患僵硬症,发病时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全身僵硬不说,呼吸也渐渐变得缓慢,心跳减速,但毕晓普在“假死”状态下,对周围的一切都有清晰的感知。因此,他随身携带了一张卡片,注明自己的病症,并表示,“假死”状态未超过48小时,就并非死亡。但得知毕晓普死亡的消息后,立即赶到的妻子却发现,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丈夫已经被认定死亡,并被解剖了尸体。此举自然引起了毕晓普家人的强烈愤慨,他的母亲埃莉诺向法院提起上诉,警察也迅速逮捕了参与解剖尸体的医生,但最后因为证据不足,法院宣布医生的谋杀罪名并不成立。
其实,历史学家分析认为,医生之所以这么急着解剖毕晓普的尸体,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急于了解他那奇特的大脑,为什么总是那么准确地读出对方的心思。但结果证明,这样的解剖完全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发现毕晓普的大脑和常人相比,并没有特别出众之处,除了比较重以外。
再来看看毕晓普的“心灵感应”。可以说,毕晓普的表演在当时俨然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人开始模仿他,也有很多专家开始研究他。起初,专家们研究了毕晓普的几个有名的表演节目,发现在这些演出中,他总离不开与知情人的互动,有时候是拉着他们的手腕,有时候是各自握在一把手杖的两端。这样的表演后来很常见了,包括很多杰出的演说者,也能够通过类似的方法在台上神奇地“露一手”。研究发现,所谓心灵感应,其实只是借助对方的脉搏跳动来感知知情人的反应,手杖是一个很不错的感应传递器。比如在那个寻找纽扣的节目中,毕晓普用自己的力量承载着对方的胳膊,当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来自对方胳膊的反作用力,毕晓普便果断缩回来,往相反的方向行走,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重复着类似的动作,直到反作用力越来越小,说明隐藏起来的纽扣已经越来越近了。此时,他又示意这名观众想象纽扣此时与手指之间的距离仅仅是一条线,于是,随着这位观众脉搏的跳动和手臂移动的方向,毕晓普顺势找出了纽扣的位置。
这就是毕晓普通过感知肌肉的动作来揣测他人意念的“心灵感应”。而在各自握着手杖的一端时,毕晓普参加过特殊训练,可以通过手杖感知对方的身体变化,以此来准确定位未知物体的方位,“指认谋杀凶手”的方式也是如此。当然,要想成功,中间还要加入一些魔幻色彩,这就会给人一种极其奇妙的感觉。
§§§第二节巴纳姆效应——被预知了的性格、生日密码
通过上一节的阅读,或许我们对读心术已经有了了解,当一个人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读懂了你的心思,如果他(她)是你的闺蜜或爱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一种来自心灵的默契,但假如是一个陌生人呢?比如,此人可以看出你目前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根据你提供的相关信息,为你的性格做出准确描述等,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可思议呢?确实,我们常常在大街小巷里见到一些算卦的先生,打着“未卜先知”的旗号,为无数正处在“迷途”中的人“排忧解难”、“预测未来”,提醒他们该注意什么方可幸免于难,而奇怪的是,经过这些“大师们”的“指点迷津”,一切居然都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20世纪40年代末,有位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做了一项关于性格测试的实验,他先让学生们做题,然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并向大家说明,那是根据测试做出的评分对应的一段关于他们性格的简短描述,教授还要求他的学生们在看完自己的性格描述后,根据准确度打分,满分为5分,由高到低,最低为0分,认为这项性格描述比较准确的学生可以举起手来。结果,教授发现,在看完性格描述后,好几个学生都举起了手,其他的学生也陆续举手,直到最后,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这下子教授惊讶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结果。因为那份性格测试其实并不是他根据大家的评分做出的分析,而且他发给大家的其实是同一份描述性文字。这些文字是教授在不同的书上摘抄下来并拼凑在一起的。居然有接近90%的人给出了满分或4分,而这次测试之后,这位教授的性格描述便迅速“走红”。当然,在测试结束后,教授还是很诚实地告诉了学生们,大家手里拿着的其实是同一份描述性格的文字,同时说明,“这是一份读起来含糊其辞的描述”。出乎教授预料的是,学生们并没有因“被骗”而恼怒。
后来,教授又重新安排了一个实验。他告诉学生们,因为自己不小心,将评分表上的姓名栏删除了,想让大家按照最初的评分,诚实地再进行一次性格测试。结果呢?教授的目的达到了,那些原本给出满分的学生们,有接近50%的人降低了评分,并表示自己以前给出的分数更低。这就说明,在得知“被骗”真相之后,虽然大家没有很强烈的“被骗”之感,但事后他们依旧不愿面对自己很容易上当的事实。
其实,不管是算命先生,还是读心大师,他们所“算”出来的情况都并不十分准确,只是看起来比较接近事实,一些模棱两可的特征描述,几乎人人身上都有,而读到这些文字或听到这些描述语言的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对号入座。
心理学中有个巴纳姆效应,认为人们很容易被一些来自外界的信息所干扰和暗示,进而出现自我知觉上的偏差,那些一般性的、笼统的关于人格的描述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最适合自己的。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是美国马戏团的经纪人兼表演者,在32岁那年,他在纽约办了一个“美国博物馆”,专门陈列一些怪异的展品。29年后,他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马戏团,在巴纳姆的带领下,该马戏团充满了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演出,但不管是谁,在当时都很喜欢巴纳姆的表演。有人问巴纳姆是如何做到让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巴纳姆的回答是,“我的节目之所以备受欢迎,是因为在我的节目里有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
这就表明,在一段关于性格描述的文字中,一旦有人发现其中有属于自己的特征,或一些美化性的描述,就很容易“拜倒”其中。譬如有这么一段文字:
你在朋友群中是最机灵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你兴趣爱好广泛,性情温和,是很好的倾诉对象,但你也需要一个可以听你发牢骚的人,因为你的压力也很大;当然,你也有不少缺点,但你会克服,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你表面上大方从容,实际内心则是不安的;你不愿受到限制,喜欢独立地思考、行事,同时也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只不过你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这好比商店出售的一顶帽子,不管戴在谁的头上都合适。
再比如下面的一段关于出生日期的测试结论:8月1日出生的你,往往有较强的支配欲望,在阻力面前总是会坚持自我,并试图说服周围的人接受你的观点;你并不满足于自己是目前所在领域内的佼佼者的这种认知,而一定要透过工作表现和自我形象的塑造,使他人都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即使很多时候不免遭受打击,但你很少会放弃这样的努力;在这一天出生的人还是一个喜欢斗智斗勇的人,总是以热诚的心去完成生命中的使命。但是,你在严肃,甚至标榜禁欲主义的外表背后,往往潜藏着一颗幽默、热烈的心,因为不能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所以经常会出现冷嘲热讽的语气,给人话中带刺、一针见血的感觉。在这一天出生的你往往并不好相处,你对自己抱着高要求,对他人发出的指挥也往往不屑一顾,所以你也并不适合在领导底下做事;如果可以在家庭或工作中担任领导工作,那将会是一件极其令人愉悦的事,假如不幸位居次要,则挫败感会油然而生。
看完之后,你做何感想?肯定会有人说:“神了!这完全就是我!”进而对此时故弄玄虚的大师敬佩不已。可实际上,这分明就是一段东拼西凑起来的文字,毫无依据可言。
§§§第三节心理弱点——解开读心密码
一、杜宁、克鲁格实验
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杜宁和克鲁格,曾在1992年12月合作完成了一篇题为《无能与无知: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困难如何导致无端自负》的论文,后来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中有个实验:杜宁和克鲁格在学校中找了一群在校生,并设计测试他们的幽默、逻辑、语法等方面的能力;测试完毕后,杜宁和克鲁格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估,结果发现,那些成绩最差的学生自我评估结论与真实成绩之间差距最大,而那些能力很强的学生们反倒低估了自己的成绩。通过这类实验,杜宁和克鲁格得出的结论是,越是能力不强的人,越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不能准确认知和正视自身不足。但假如这类人能够通过相应的练习,大幅度提高能力,他们最终也能认知并正视曾经的不足。
总之,心理学认为,人们总是会对自身的某些能力带有某种期待,这样的期待往往促使人们无法正确看到真实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巴纳姆效应会如此奏效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那些看似写到我们心坎儿里的话,很大一部分都有“奉承”、“抬高”的嫌疑,因为想要听到的,往往就那么及时而准确地从对方口中说出来了,即便有的不那么符合实际,为了维护自身完美的形象,很多人都会表示赞同,这也是不敢正视真实自己的一种表现。
二、自作多情的意义
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读心很好奇,很崇拜,但要知道,许多时候这种对号入座只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作多情”。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题:“B”如果被放在“A”和“C”之间,会被认为是字母“B”,但假如被放在数字“12”和“14”之间,它就会被念成数字“13”;就好比单词“I”在26个字母中,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写字母,如果被用在“I”、“Ⅱ”、“Ⅲ”中,就会被认为是数字序号。可见,当某个特定的符号出现的环境不同时,它所对应的内涵也就不相同了。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被大师、算命先生忽悠的时候,根本想不到那些句子和措辞,已无数次地被拿来形容了无数个人了,他们的反应可能也如你一样。换句话说,那些被拿来无数次使用的句子,根本就没有特定的含义,只不过是听者自己赋予了它们某种特殊的内容,并冠之以“准确”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