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3181400000023

第23章 书画摄影(2)

朱家溍拍照的特点是画意和诗意,构图朴素自然,毫不张扬,细节完美,经推敲,耐看,引人遐想,就像好的音乐,有很大的回味的余地。正像先贤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朱家溍拍了不少或风景或静物的摄影作品。干校后期他借过同事一架幸福牌相机,拍了一组武当山的图片,照得非常好,云非常丰沛。没有黄镜头,父亲就用黄色玻璃糖纸蒙在镜头上拍。他的摄影画册里,有一张题为“泰岱晴岚”的照片,是朱家溍在85岁那年,攀登泰山之巅,拍下的泰山壮丽景色。朱家溍一直将其挂在故宫角楼自己的办公室里,由此抒发一位年逾八旬老人的壮志豪情,更令观者体会到什么叫做“大义凛然”。

曾有记者到朱家溍家采访,看小屋墙上挂着的是朱家溍的摄影作品《泰岱晴岚》,这幅摄影作品的下面,墙围的搁板上,端立着一方精致的小画框,其内是朱家溍夫人赵仲巽的玉照,其下角还嵌着朱家溍当年从辅仁大学毕业的学士照。因为记者要给朱家溍留影,他站起来,回身看了看《泰岱晴岚》,在爱妻的相框的上边摆了两朵红绢花,然后转过身来说:“照吧。”这是2003年2月,朱家溍八十九岁。七个月后,朱家溍辞世。

小女儿朱传荣回忆:“父亲病后第一次住院时,就和我谈过死亡这事。他交代我,‘死后尽快火化,不做遗体告别,也不用致悼词。’在他看来,来参加遗体告别的必是关系很好的,但人都那个样子了,让亲友们看了徒增难受。‘要是开,可以开个座谈会,放我演戏的录像。’然后又交代了哪本书还没完成,找谁帮助我等等。”

“2003年9月29日父亲去世,之前我陪床时,夜里他有点声音我都会立刻起来,去世当晚我回家呼的一下睡到第二天。直到他同事们来,看到他们哭,我才第一次流泪。”

一代文博专家、国宝专家朱家溍就如此平静地走了。

故宫活字典朱家传年表1914年生于北京东城西堂子胡同

1923年迁居帽儿胡同

1935年与赵仲巽结婚,其原籍喀尔喀蒙古,姓鄂卓尔。祖荣庆,清末任学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父熙栋,母爱新觉罗氏

1937年入辅仁大学国文系读书

1941年从辅仁大学毕业

1942年逃出沦陷的北平前往重庆,任职于后方粮食部储备司

1943年由粮食部借调到故宫,临时参加“中国艺术品展览”的工作

1946年回到北平,任故宫古物馆编纂

1949年因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森玉先生长期在上海,受马衡院长委任代理主持馆务;任副研究员

1950年故宫博物院停止工作,进入全院学戏阶段,“三反”运动开始

1952年被隔离在东岳庙看守所

1953年奉母命将家藏汉唐碑帖七百余种捐献故宫博物院

1954年隔离解除

1956年接到故宫博物院人事处的通知,回到陈列部工作

1958年文化部及所属单位下放苏北,分别安排在宝应、高邮、兴化、六合四县

1959年又回到陈列部工作,负责历代艺术馆明清部分综合艺术品陈列的有关工作

故宫活字典朱家传年表1963年母亲去世

1964年在乾清宫两庑布置“清代历史文物陈列”,尚未开放,“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1965年参加“四清”,分配到蓝田县冯家村公社黑沟大队,同年回到故宫

1969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1971年调到丹江“五七”干校

1974年结束“干校”生活回到北京,并办理了退休手续

1976年将家藏明代紫檀黄花梨木器和清代乾隆年间大型紫檀木器数十件,以及明代宣德炉等多种古器物无偿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同年,将家藏善本古籍数万册全部无偿捐赠给中科院历史研究所

1978年重新回到故宫博物院工作

1983年主编大型图录《国宝》,由香港商务馆印书馆出版,并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珍贵礼品

1992年应国家文物局之邀参加文物专家组,确认全国省、市、县博物馆和考古所呈报的一级文物,行程遍及二十五个省

1993年夫人赵仲巽逝世

1994年受到国家文物局委派参加大陆文博界第一个代表团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唐朱澄《观瀑图》、宋李成《归牧图》、南宋夏圭《秋山萧寺图》等珍贵家藏捐献给浙江博物馆

2003年9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故宫活字典朱家传主要参考书目

1.《朱家溍/中国文博名家画传》朱家溍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2.《故宫退食录》朱家溍著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出版

3.《什刹海梦忆》朱家溍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故宫活字典朱家传简历朱家溍先生(1914年8月11日—2003年9月29日),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男,字季黄,浙江萧山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

朱家溍先生的父亲朱文钧先生(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精研文物及历史等。1941年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后在后方粮食部参加工作。1943年开始在重庆参加故宫博物院文物保管和研究等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平,历任故宫博物院科员、科长、编纂等职务,担任文物提集、整理、编目、陈列等工作。工作中,广泛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名画和工艺品及古建筑、园林、明清历史、戏曲等。1950年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兼任陈列组组长,负责各项大型文物陈列设计和布置,依据明清档案和历史文献等,逐步恢复太和殿、养心殿等部分重要宫殿内部陈设原状。1966年后参加故宫藏书的鉴定和编选出版工作。1983年任研究员。1992年应国家文物局之邀参加全国各省、市、县博物馆和考古所等单位的文物鉴定专家组工作,确认全国各地呈报的一级文物。1988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之突出贡献的专家。

朱家溍先生先后主编了《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等图书,主编的《国宝》荣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一流图书奖,他还参加了《故宫珍品全集》、《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等的编写,撰写了《故宫藏善本书目》、《历代著录法书目》等专著,发表数十篇重要学术论文。他的专著《故宫退食录》被评为1999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朱家溍先生兄弟四人于1953年、1976年、1994年先后将家藏的大批珍贵碑帖、明清家具等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

朱家溍先生学识渊博,涉及学科既广且深,多次解决院内外文物、历史等疑难问题,硕果累累,堪称大师。他为人谦和,生活俭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生活通达乐观,对后辈热情扶持,受到全院同仁和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文物爱好者的尊重和敬爱,他的高风亮节、杰出成就与重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文博事业、热爱故宫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刻苦工作的高尚职业道德,不仅受到政府的表彰和社会的称颂,成为学习的楷模,而且将永远被人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