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牛
3182400000003

第3章 杨扬散文(3)

可不喝酒到底还是得罪人。一次,一位乡镇领导劝酒,我没喝,之后,这位领导见到我就再没“认出来”过,并放话:“记者有啥了不起,酒都不肯喝,假正经!”还有一次,与“上面”下来的大记者吃饭,我又把一“资深记者”的酒给挡了,据说他非常郁闷,回宾馆时一路嚷嚷:“不就是个小报记者么,狂什么!”我真不知到底是他狂还是我狂?知道的是这么几次,其余还不晓得无意中得罪了多少人。说真的,我也实在很委屈,只恨父母没遗传给我一副好酒量,只好在此给大伙儿作个揖,公示歉意——同时,仍要郑重告知:我一点也不狂,只是真的不能喝酒。

(2003年3月)

从风格说起

什么是风格?香奈尔女士手里永远夹着的香烟应该是一种表现。法国人拍《香奈尔传》,海报上的主角就手夹香烟,为此遭到禁用(有鼓励抽烟之嫌),还引起热议。可是,香奈尔一天抽50支烟,没有了指间那支烟,风格尽失。

风格,或是我们所说的“型”,是个人长期坚持之后固定下来的一种标志性符号。读大学时,有位留洋归来的博导曾在一次公开课上谈了风格的问题,从文学界谈到艺术界甚至娱乐圈,总结出一点:要在人群中凸显,属于自己的风格很重要,这适用于很多领域。细想来还真是,音乐界有贝多芬的力量,莫扎特的轻灵,勃拉姆斯的温暖;绘画界有梵高的浓烈,张大千的飘逸,雷诺阿的明快;建筑界有安东尼·高迪的奇幻,阿尔瓦·阿尔托的淳朴,贝聿铭的融会。风格的存在与影响力将每一个突出的个体推到众人面前,耀眼的光芒令你无法不去正视。

可是我们的国家长期以来不赞成、不重视、不鼓励个性的张扬,“中庸”的性格是最符合家长、老师、领导、社会标准的。学校里,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服装,都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一个概念:不要有不统一的言论、行为甚至思想。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出来的孩子可想而知很难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知识基础也许是够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创造力、延伸性思维远远不够,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也受到相当遏止。

我就是个例子。B型血射手座,直接率真、酷爱自由又性情刚烈。但从小经过严苛保守的教育,扭曲束缚是很大的。我清楚记得从小挨过的那些打,不是一般男孩能忍受的。一个女孩成为学校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尽管是大队长),在妈妈看来一定是场噩梦!为了让我淑女化,妈妈令我学弹琴、练毛笔字,可是我根本坐不住,最终迷上了跳舞,我想我在舞蹈方面是有天赋的。当时刚刚流行迪斯科,老师让我们自己跟随音乐跳,很多人傻在那里不动,我却一个人跳得很欢,那时不过三四年级吧?后来我在少年宫舞蹈队跳了六年。我爱跳舞是因为我的肢体总是难以安静,甚至有一阵子我迷足球,经常一个人在操场踢球!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可我生来就是这样的,有什么办法呢?不过还是要感谢强大的“规范化教育”,把我假小子般的风格一点点剔除。我终于明白,女孩子就应该说话嗲、走路轻、笑容甜、头发长!

大学期间是相对自由的,那种想风格化的念头又开始滋长。我的头发剪成男生状,穿的统统是牛仔裤,翘课去推销方便面、家用电器,赚了钱后再翘课出去旅游,很快我就被列为“坏学生”。当时的中文系主任爱惜我(因为文章写得好),在校领导面前力保,才使我得以顺利毕业。但老师对我之后到报社当记者一直颇有微词,因为觉得浪费,觉得新闻离文学太远。

其实选择到报社,无非基于两个原因:写东西是我喜欢的,当记者能跑来跑去不用坐班!我很庆幸当时没有选择去机关(当时报社刚筹建,收入待遇远不如机关),不然,朝九晚五,一成不变,唯一的“出路”就是慢慢熬升级的日子一定会令我发疯。就这一点看,人还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来做,而不是按照父母他人希望你的去做。当然大多数人是没有可选,从小到大都按照长辈的意愿向某个方向前进,这样也许没啥不好,可以避开挫折安稳度过一生,可是他们错过了多少不同的风景,心爱的事物,奇怪、黑暗、坎坷的经历?而这些绝对都是财富。

我绕了个大圈,还是回到世人眼里正常的安逸的生活轨道,我眼下就在机关上班。有点讽刺么?我从来也没想过在公务员岗位干到成为老太太!可这就是别人眼里的幸福了!为此,我要牺牲掉自己的风格——买车,我不能选择SUV,会太吓人,只能买行政款;穿衣,牛仔裤尽量少穿,感觉有点随便;说话,要慢、轻,最好带点甜,因为机关里毕竟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味较受欢迎;做人,要低调,少发表观点;尽管觉得尴尬,也要时时拍个小马屁(大的不会,太难了)。

我不知道自由率性的风格还会不会回到身上。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工作起来高效负责但不爱受环境约束的人。但现实就是如此强大,强大到令你无奈,令你最终回归到泛泛的人群中,老老实实做个被大众认可的人,正常工作生活,在波澜不惊中随波逐流。

我已是个没有风格的普通人。但将来绝不会束缚我的孩子,我将尽所能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成为个木匠或是个街头艺术家,只要那是他真心喜欢的。我不会给他指出人生的方向,我能带给他的只有做人的道理、自立的能力、健康的身心——我还要告诉他:人没有第二次生命,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请尽可能成为那个你自己希望、你喜欢的自己!

(2010年12月)

孤独的人不可耻

当你凌晨2点醒来,纠缠的思绪令你难以入眠,你可以拨通谁的电话?谁会在寂静的凌晨陪你聊天解忧?一个也没有。或许是朋友真的没铁到那份上,或许不好意思打扰别人,或许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最隐秘的内心,你可以敞开给谁?谁又能如你自己般了解和原谅自己?勇敢地承认吧,一个也没有。我们独自从子宫来到人世,又独自无声地死去。人,生来就是要承担孤独的,谁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孤独,是宿命,懂得接纳它、享受它,人生或许可以从容豁达很多。

周围很多人说,怕孤独,所以要交朋友。其实,有的人只是随大溜加入一个群体,表演出好的人缘以获取更多人际方面的资源。他们害怕孤独其实是因为怕散落在主流之外,从此跟不上大众的价值观、思维与玩乐的方式。亲耳听到一个半生不熟的朋友说:混个脸熟就好,在人堆里逢场作戏可是门技术活。也真是,我们在他人面前说的做的有多少是出自内心、是最真实的表现?有时候自己都怀疑那么肉麻的假话是他妈我说的吗?!也有人觉得人人在谈恋爱,我也一定要找个人谈,才算不落伍跟上了主流,其实这种“被谈恋爱”也不是因为孤独,是出于适应大环境、以此贴上“我不独,我也有人爱”的标签。但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坚守内心,不会因为外界影响改变自己——如果他(她)与人接近,一定是因为他(她)觉得那些朋友值得交往,如果他(她)爱上了,一定是因为他(她)真的爱。

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人可以在电脑上用“MSN”、“QQ”加好友,一打开热热闹闹朋友成群,对,还的确是有“群”的,加入这个那个QQ群,积极举手发言、附和他人,在网上四处蹦窜、忙活得如同跳蚤。多么不孤独的人!可安静下来时,人还是需要面对自己,原始而真正的自己。孤独的力量是惊人的,学会在孤独中还原最真的自己,看到最好和最坏的自己,面对和接纳他(她),不是门技术活,是一辈子的修行。得道的高僧都是孤独的,撇开人世的纷乱浮躁,道,才能悟于灵光一闪间。

我相信,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完人生,父母会老去逝去,已近50%的离婚率令伴侣朝不保夕,子女还没成年就急于奔向他们的人生,朋友则有他们的油盐酱醋要应付,能默默陪你走过一生的,大概只有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亲的爱人。永远保留孤独时的愉悦与安然,学会与自己对话、反省言行,孤独就成为好的茶,可品可嗅,香气淡然若无却深沁心脾。

在人最痛苦绝望的时候,我们习惯找人诉说、陪伴,希望从他人处听到安慰和理解。我们由此觉得在他人的搀扶下,我们才能走过不堪的岁月、绝望的时刻。其实不然。能带领我们走过黑暗谷底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只有当自己真正放下、接纳,心里的阴霾才会散去。身边的人只是给予我们勇气面对自己,割舍或蜕变,最终要我们自己去完成。

我很赞成一个人永远要保留自己的独立空间,身与心的。那个空间可以用来放置孤独,在万物寂静天人合一时,审视自己的好与坏,再选择如何舍弃与完善。如果我们无法真实地面对别人,那一定不能再欺骗自己,能够洞悉自己灵魂深处善恶与欲求的人,至少是诚实的,因为很多人,连自己都不愿面对自己。

我不怕孤独,我甚至感谢世界上有孤独这东西,没有谁规定人必须要结伴或身处一群人中间,我宁愿相信那是出于习惯和规则。张楚那首著名的歌曲《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曾经一度令我崩溃——因为人人在谈恋爱,孤独的人就是可耻的?其实那是种反话吧?就例如说“人人都在拍马屁,不拍的人是可耻的”,“人人都在炒股票,不想赚钱的人是可耻的”,“人人都在搓麻将,不玩的人是可耻的”。换言之,当大部分人都在做某件事时,不屑、不做或没干成的那拨就成了孤独的、可耻的异类。哇哦!孤独的人可耻吗?或许看得最清的就是他们了。人世间纷纷扰扰的众相,喧闹过后都是浮云,孤独的人看到了最本质的因与果,坚守自己的内心,何来可耻,简直可爱。

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深信,那首歌其实是在赞美孤独的人,有时候,人是需要遗世独立的,哪怕如同被折断的鲜花摔落在人脚前,他(她)心里的高傲也不愿为了迎合别人而退却。保留一份孤独,是为了看清、为了接纳、为了放下。

(2010年1月)

闺蜜

不是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称之为闺蜜。我对闺蜜的理解是:至少有20年以上的友情,最好是从小就在一起玩、一起读书,完全了解对方的性格及家庭背景,彼此掌握着对方很多“秘密”,年轻时一块蹦迪啊啥的再干点出格的事,嫁人后还在一起口无遮拦探讨彼此老公和各色人等,寻死寻活或人生得意时首先想见到的那一个或几个女友——才能称之为闺蜜。

美国的电视剧《欲望都市》对闺蜜之间的感情有很深入细致的诠释,电影终结版里,圣诞夜接到米兰达电话后,凯莉在睡袍外披了大衣就冒雪前去安慰情绪低落的好朋友,也许有人觉得情节编得过了,但我完全相信。因为我和我的闺蜜们也会这样。有谁心情恶劣时,一个电话,朋友就会放下所有的事,陪着狂吃甜点消除郁闷、乱买一些没啥实用性的小奢侈品以平衡情绪,然后坐下来讨论事件——先感性地将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骂得狗血喷头,然后理性地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最后再以没什么大不了作为结束语!有几个闺蜜真好,应该不会得抑郁症,天大的事都可以化解在唧唧喳喳的对话中。

闺蜜与一般朋友的区别就是,你基本不用“装”,彼此知根知底,在一起完全放松就好了。所以可以当面把心里对对方的不满一股脑兜出来,甚至不考虑对方的心情,因为说过头了也没关系,对方不会往心里去。看中对方啥小玩意直接就索要,基本不会碰壁,喜欢就拿去呗!有时纯粹就为了找个人发泄情绪,把对方当垃圾桶,但不用自责歉疚,理所当然的!闺蜜之间的包容心很强,她们可以接受彼此做的很多事情,无论好的或坏的,都无条件接受。有时嘴上酸词儿一串,把对方噎得背过气去,过会儿又好得黏一块儿。这点上看,那种友情似乎已带有亲情的成分——我们常常只在家人面前才有情绪的宣泄,那是因为我们信任对方,没有顾忌,谁会在一般同事面前甩脸子或撒撒娇?与朋友聚会,我们几个闺蜜总是语言互动默契,讲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的密语并笑得前仰后合,吵得掀翻天,全然没了淑女的模样。私下里就更闹了,我们单独的聚会一般每月有几次,10多年不变,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感情,越来越亲密无间。

另外,闺蜜之间是不讲利益的。的确,随着进入社会转换工作,我们的朋友会变得多起来,有时因志趣相投有时是工作关系必须保持联络,而更多是主动或被动地在建立一个有利于生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网,很多时候,利益成了维持朋友关系的出发点。这样的朋友不能说不好,但总是不纯粹,也难有为对方披肝沥胆的劲头。真正的朋友,不讲贫贱不讲职位,更不会为了利益而集聚。有时我会突然想到假如哪一天我死了,真正会为我难过的有几人?应该有我的家人、爱人和几个闺蜜吧?再多我也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