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缘清史
1958年这一年,青年史学家戴逸可谓三喜临门,首部代表作《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赢得掌声一片,并荣任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的学术秘书,同年搬进铁狮子胡同大院的教工宿舍。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铁狮子胡同1号)
铁狮子胡同大院旧称“铁1号”,也就是后来的张自忠路3号,其中式大门与内部西洋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令人按捺不住地想探究深藏不露的历史烟云。抬眼处,红漆大门两旁蹲坐着大石狮子,雕梁画栋间透出昔日清王府邸的余威。清初,这里是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邸,后来是乾隆弟弟和亲王弘昼的府邸。书法家启功是和亲王的裔孙,曾和戴逸开玩笑地说,你现在住的家正是我家的老窝呢!往事早已风流云散。清末新政,这里成了清政府的海军部与陆军部。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坐镇其间。其后,历史见证了大门外的血腥,段祺瑞政府在这里向和平请愿的群众开枪,屠杀了刘和珍等烈士,“三·一八惨案”的纪念碑永久性地矗立于此。以后,又是宋哲元二十九军的司令部。日寇占领北平,成为冈村宁次华北派遣军的司令部。正可谓“屡经风尘,历尽沧桑”。
这里地处闹市,院子里却流淌着奢华的静谧。戴逸搬进新居后,每天回家就是钻进书房,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括清思路。夫人刘炎明眸皓齿,性格爽朗,她与戴逸原在解放区华北大学同时进修,当时并不在同一个部学习,进城后才相识相知,并于1952年结为伉俪。刘炎原先在党史组教学,后来成为一名哲学教授。刘炎以行动支持丈夫,成为戴逸在史学道路上前行的贤内助。1960年底,戴逸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同时兼中国近代史专业组的组长,工作更加繁忙了。这样,照顾家庭的重担几乎都落在刘炎的肩上。那时,孩子尚小,彼此的工作都很忙,戴逸不仅要做学问,还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身体力行,在家的时间很少。但刘炎毫无怨言,以哲学家的眼光看待生活与事业的辩证关系,把一应琐事处理得恰到好处。为此,戴逸庆幸自己找到了善解人意的另一半,也更加可以甩开膀子奔跑于史学的道路之上。或许,这正是缘分使然。
人的一生中,潮起潮落,恰如缘来缘去,一个“缘”字起着推波逐浪的作用。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后,戴逸与吴晗的交往更加多了。当时吴晗是北京市副市长,又是学会的首任会长,之前戴逸参加了由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会的工作,所以彼此较为熟悉。吴晗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但无学究之气,早年史学巨著《朱元璋传》为他赢得声名,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他从不端官员架子,非常平易近人,尤其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戴逸非常敬重他,平时常在报章读到他的激扬文字。吴晗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撰写的很多脍炙人口的论著、短文和其他作品,使戴逸更加理解吴晗的治学和为人。当年在编委会时,戴逸是最年轻的编委,其才华深得吴晗欣赏。戴逸对吴晗像师长一样敬重,吴晗则把这位学术新秀当作忘年之交,开会见面不时谈话聊天。吴晗非常健谈,思维纵横,作为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他,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古籍的整理、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时的吴晗。
文物的保护、明陵的发掘,乃至市政和中小学教育等工作的设想。戴逸认真听着眼前这位师长的谈话,有时自己也会说一些想法,这时吴晗会频频点头,并作交流。戴逸非常尊重这位声名显赫的历史学家,还记得在北大创办孑民图书馆募书时,曾与他有过难忘的一面之缘。
那时吴晗同师生们一起回到清华园,住进了旧西院十二号。这是一所中式的院落,院子宽敞而幽静,门外正对着一片树林。当时北平的民主运动非常激越,这所独门独户的院子,也成了北平进步教师和革命青年聚会的地方。吴晗以学者、教授的身份,掩护着革命行动,院子里明朗的笑声、热烈的争论不时冲破着外界的黑暗。
1947年夏秋之际,据说有一批珍贵的图书和文件从解放区带来,要捐给孑民图书馆。作为孑民图书馆负责人之一的戴逸,苦于联系不上带书的同志,正在焦急之际听说吴晗知道来人的下落,便自告奋勇地去清华大学找他。通过一位熟人的介绍,戴逸与心仪已久的吴晗教授见面了。吴晗戴着黑色圆眼镜,儒雅而洒脱,非常亲切地握住戴逸的双手。戴逸他们说明了来意,并汇报了孑民图书馆的进展。吴晗非常赞赏孑民图书馆的名称,由此谈了不少蔡元培先生的学问及做人的故事,还非常坦诚地谈了对形势、战局和学生运动的不少看法。作为晚辈后学,戴逸很是仰慕吴晗,他谈了刚读过的吴晗的《朱元璋传》,并对一些感想进行交流。聊到后来,戴逸提到解放区的同志和所带书籍,没想到吴晗却声称一概不知,但一口答应自己给孑民图书室捐一批书籍。虽然这次拜访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但见到了吴晗教授并进行热诚交谈,大受鼓舞,自觉收获不少。临别时,吴晗关切地嘱咐说要他们小心特务盯梢。
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北大学生已成长为青年史学家。有次闲谈中,戴逸跟吴晗提及往事时,吴晗仔细端详了好久,认出了当年找过他的北大进步学生。他不免哈哈大笑,笑当年的那位冒失鬼。吴晗当然知道解放区的同志和书籍之事,但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为了顾全大局,只能说不知道了。戴逸这才知道事情原委,终于解开了多年的一个谜团,师生俩的关系更是进了一步。
北京市历史学会下设十多个专业组,日常开展有关学术活动。当年,诸多史学专家负责各专业组的学术工作,如邓广铭任古代史组组长,翟良超是现代史组组长,张芝联是世界史组组长。戴逸担任常务理事兼近代史组组长,副组长由苑书义、王炬堡担任。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正经历困难时期,各种运动接连不断,全国的学术空气很沉闷。但吴晗直接领导下的学会团结一致,气氛活跃,做了许多工作,经常举行年会、座谈会、报告会,团结了北京广大的史学工作者。常务理事会主持学会会务工作,任务较为繁重,但戴逸乐此不疲。当时,戴逸正在进行《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卷的紧张写作,在洋务运动的错综复杂中倾尽心力。
时值1961年的一天,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讨论工作。会后,吴晗约戴逸留下来谈谈。办公室里只有他俩,一杯绿茶在茶几上透出春意,安静而友好。身着中山装的吴晗,笑吟吟地坐在沙发上,慢慢地说:目前,中央领导同志正在考虑清史编纂工作,这是一项艰巨而庞杂的大工程。你看,明史的编纂花了将近一百年,清史的编纂也得用上几十年吧。当前,清史尚是一片荒芜的园地,治清史者甚少。接着,他语重心长地对戴逸说:你是研究近代史的,近代史也就是晚清史,因此想听听你的意见,应该怎样开展清史研究工作,如何着手编纂清史。一听此言,戴逸不免沉思起来。
“国可灭,史不可灭”。中国向有易代修史的传统,前车之鉴历来为后继的统治者重视,设立史馆、聘请专人、编纂前朝历史,以寻求治国的经验教训。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后,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曾将有人呈请设立国史院的建议,咨送参议院讨论。到袁世凯任总统时,便设立了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修纂班子名义上有600多人。1927年,历时14年、共536卷的《清史稿》终于面世。这是一部近代大型的重要历史著作,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史料。但《清史稿》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谬误,主要是参加编写的人大多是遗老遗少,对清王朝歌功颂德,反对革命、反对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向毛泽东、周恩来等提议编修清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厚重的二十四史正是源于中国修史传统的绵延不断,才为世人熟知。当时由于各种条件并不具备,所以没有正式开展。20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专门找到吴晗,谈及起草编纂《清史》方案的事宜。受此重托,吴晗开始着手宏大的规划,如成立清史馆、留意人才、起草方案等等。他自然想到京城诸多史学家,如郑天挺、任继愈等,还有年轻的戴逸。
多年后,戴逸忆及吴晗当年请他谈清史编纂之事,内心仍怀有谦恭之意。因为在此之前,他只顾埋头治学,且根据工作需要,听从组织安排,从党史组到近代史组,根本没有起过要编清史的念头。他沉思片刻,便如实相告面前的师长,只说了说目前国内清史研究的情况。当时,国内具有精深造诣的清史专家有郑天挺、谢国桢、王钟翰、商鸿逵、李洵等,还没形成专家队伍。对于这项宏大的蓝图,戴逸觉得仿佛眼前打开一扇继往开来的窗户。吴晗一直在点着头倾听,他非常欣赏戴逸的才华,这位学术新秀的几部作品令他刮目相看。
接下来,吴晗激情四溢地跟戴逸聊了起来。其实在吴晗的头脑里,早已形成设立“清史馆”的设想,馆长得由一位国家副主席或副总理兼任,这样才能广泛调集专业人才,统一事权。纵观当前情况,吴晗考虑到首先要凝聚、培养研究队伍,要有充足经费才能把人才组织起来,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办得到。接下来,则是清史资料的收集,全部清代档案的接管需要周密安排。还有工作计划的拟订,需要非常科学、具体,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要考虑到。吴晗侃侃而谈,还谈到清史的体例、满文档案和外文资料的整合等等。吴晗是研究明史的专家,他还谈到明史编纂中的经验与失误,这在编修清史过程完全可以借鉴。听着吴晗的宏伟规划,戴逸打心眼里佩服,他的内心涌起阵阵激动。作为后学新进,戴逸深感要向前辈学习,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断磨砺,才能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和关怀。戴逸完全沉浸在谈话之中,不知不觉天色渐暗,他看到吴晗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光芒穿越岁月的尘埃,为后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看到前辈鼓舞的目光,戴逸对清史编纂事宜,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对于人才的培养,戴逸心里很清楚,当下国内研究清史的专家也就可数的几位,为了便于组建人才队伍,他提出不妨派人到全国各大学历史系,挑选有志于清史的优秀学生从头培养。此言一出,吴晗非常赞同,马上想到要在国内各大院校再找一批学生,翻译各种外文资料。吴晗认真地看着戴逸,笑着说:等队伍拉起来了,由你来当老师,教学生通读《清实录》《清史稿》,把基础知识垒实。当谈及想在北京市历史学会内设立清史专业组这一问题时,戴逸有不同意见。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北京市历史学会下属成员只包括北京市各大中学和大学的教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若干历史研究所并不包括在内,鉴于这样的人员结构,重大的实质性任务似乎难以承担;再说学会内设置清史专业组,似乎难以归类及协调,事实上也很难凑成一个专业组,不如另起炉灶为好。这次令戴逸终生难忘的谈话,像火种播撒进心中,多年后想来,竟然指明了他后半生的研究方向。
此后,在北京市历史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谈到京密运河的治理工作时,吴晗又提及说:不久的将来,运河里船来船往,直通颐和园,我们可以在船上开会,一边开神仙会,讨论清史编纂的体例、计划,一边可以观赏两岸的秀丽风光。但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很多工作都停止了,清史培训班的计划不提了,清史的方案起草工作当然也搁起了。只是,从此清史编纂成了戴逸魂牵梦萦的一个追求,一个毕生奋斗的目标。
2.祸从文起
在岁月的磨砺中,戴逸摸索着前行的方向。作为青年史学家的戴逸,在与史学界前辈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1963年初夏,
郭影秋戴逸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史学家郭影秋。身为学者型的高层领导的郭影秋,解放后弃政从文,成为南京大学深孚众望的校长。
这一年,周恩来总理应人民大学吴玉章校长的请求,又调郭影秋来北京,担任人民大学的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主持繁重的日常工作。当时,戴逸要去范文澜那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急需向校领导汇报,便有了一次难忘的会面。
郭影秋也是江苏人,早年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国学功底自然了得,《李定国纪年》便是他在南大任职期间的研究成果。眼前这位新校长既有革命家的风姿,又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温文尔雅的言谈中透着果敢。听了戴逸的汇报后,郭影秋跟这位青年教师坦诚交谈。虽然郭影秋来到人民大学上任不久,却对学校的情况非常了解,对于学校教师队伍、专业设置、思想工作等等都了如指掌,并对学校的前景规划有了深思熟虑的想法。戴逸静静聆听着新校长的谈话,惊讶于他的敏锐眼光。这时,只听得郭影秋询问道:你看,历史科学在文科大学中应占什么地位?对此,戴逸想得并不多,便简单地说了几句。只听得郭影秋继续说道: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成立历史系或研究机构,重要的是要办出特色,要重质量。当年,人民大学是没有历史系和研究所的,经郭影秋点明,戴逸感觉眼前忽然打开了一扇窗户。此后一两年间,由于戴逸借调在外,又加上下乡“四清”,所以一直没有和郭影秋单独谈话的机会,但他一直牢记着这番话,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人民大学设立和发展历史专业的发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