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3183800000008

第8章 孙中山西学的知识构成(7)

从1914年1月21日、22日和2月4日、6日、28日5批书目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吸引了他相当大的注意力。1914年1月21日购买了《英德问题》等书,2月28日所购买的著作,全部同这场战争有关,德国尤其成为他关注的重点。随后,他又继续购买了这方面的一些有关著作。

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潮,显然是这一时期孙中山关注的重点。《普鲁士政府的管理原则》、《英国的法律基础》、《日本政党的演变》以及《议会》、《政府机构的组织与管理》等书,包括论述中南美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制、近代俄罗斯、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的一批著作,对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应当说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威尔逊的《新自由》、马恺的《民主政治的危险》、雷奥波德的《威望——社会估价的心理研究》、塞西尔的《保守主义》、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麦克唐纳的《社会主义运动》,所有这些著作,可以看出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是在多么广泛的范围内从政治思潮的角度进行反思,也可以透露出,孙中山为什么逐渐从卢梭的天赋人权观转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在政治上更多地强调集中、权威和个人专断。

经济问题是孙中山侧重研究的又一个方面。从书目中可以看到,他研究了纪德和萨伊的经济学说,研究了工业的进化、农业、海洋渔业、海洋资源等问题,注意到《资本输出》、《新银行条例的实施》、《证券交易所》,特别关注公有制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铁路的国家所有制,以及合作制、最低限度工资和工团主义、公共事业的费用、劳动管理的科学。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他到处演说,鼓吹实行社会主义或民生主义。他研读这批著作,表明他在努力使他的民生主义或社会主义经济主张得到充实,在更多方面具体化。

最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从1914年11月起,孙中山突然一反往昔完全不关心哲学论著的习惯,连续多次集中购买了一批哲学著作。从整个购书目录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孙中山的兴趣集中在柏格森和倭铿两人的哲学上。他所购买有关柏格森哲学的著作共有4种,即罗素所著《柏格森的哲学》、巴尔西里的《柏格森教授的哲学》、雷的《一种新的哲学——亨利·柏格森》、马尼坦的《柏格森的哲学》。关于倭铿的哲学,有倭铿本人的著作4种:《当代伦理学》、《精神生活》、《知识与生活》、《宗教的真相》、研究著作一种:约内士的《鲁道夫·倭铿哲学阐述》。孙中山所购哲学方面的著作,还有尼采著作一种以及论述道德、宗教、伦理学的著作五六种,但它们丝毫没有减弱柏格森、倭铿哲学地位的重要性。

柏格森的主要哲学著作《时间和自由意志》、《物质和记忆》、《形而上学导论》、《创造性进化》等俱出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0-1912年间英译本陆续出版。柏格森本人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1913年访问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作了一系列哲学讲演,同年又任英国精神研究学会主席,在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讲学。当孙中山流亡东京时,柏格森哲学在欧美正如日中天,享有盛誉。倭铿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名声当然远没有柏格森那么大。他长期担任耶鲁大学哲学教授,19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到东京大学任客座教授,因此,1914-1915年间,在日本哲学讲坛上具有很大影响。他特别重视人类内在的精神生命,认为精神价值就是不应相信理智,而应按照永恒的价值去深入洞察生活。他强调,知识并不全由理智取得,理智不是历史的动力,生活不能永远束缚于理智之下,人们应当致力于精神生活的奋斗,努力向上,在纷乱之中打出一条生路来。由此,他反对自然主义、理性主义,而提倡非理性主义、精神行为主义。这些著作,为我们更为深入地研究孙中山在稍后写成的《孙文学说》一书,特别是其中进化乃时间之作用、知难行易及生元说,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其后孙中山所作的关于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其根本精神或理论基础,也不难从这里寻找到其思想渊源。迄今为止,研究孙中山哲学思想的诸多皇皇大著,似乎都未注意及此,也没有就孙中山对柏格森、倭铿哲学观点的取舍,他们在一些重要哲学问题上的异同作专门探究。

购书目录中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这就是孙中山选购了二三十册有关矿业、冶金、地质、建筑、养蜂、化学等方面的著作。对照一下孙中山日后在《孙文学说》第四章《以七事为证》中列举建屋、造船、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七事以论证“知难行易”时所使用的大量材料,便可推知,他在这时已经在酝酿,在做必要的准备。

从书目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在紧张地领导着革命运动的同时,一直保持着极为旺盛的求知欲,而他所选购的书籍、所阅读的书籍,又始终同他所致力的斗争以及他对这些斗争的反省、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透过这份书目,可以为更深入、更具体地认识孙中山找到一批新的线索,这当是这份书目的价值之所在。

第三节民权主义学理准备——上海孙中山故居部分藏书疏记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形成、发展、演变,根植于中外社会与政治现实,尤其是他本人以及他所领导的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的革命实践和治国实践。就其思想渊源而言,除来自中国传统政治学说的影响外,更为直接的,当是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和民主主义思潮。从上海孙中山故居有关政治方面的西文藏书书目,略可窥见其脉络。当然,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待仔细研究孙中山在这些书籍中留下的各种记号、批语(实际上,孙中山极少这些批准);既然这些材料的公布尚有待时日,今天将这批书目略加整理疏记,就很有必要。

上海孙中山故居有关政治方面的西文藏书不下500种,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各国政治和外交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关系、政治人物传记或回忆录等。其中与民权主义直接相关的藏书,至少有100余种。今择其稍许重要者,分政治学概论、政治民主与政治自由、各国宪法与宪政、政党政治、联邦制与地方自治、各国政治制度与各国政府、法与法治等7个方面,择其要者略加疏记介绍如下。

一、政治学概论

1.《柏拉图的对话录·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Dialogues of Plato.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纽约,1900。

2.《论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Laws),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著,第1、2卷,巴黎,1900。

3.《政治学》(Politics),特赖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著,第1、2卷,伦敦,1916。特赖奇克系德国历史学家,生于1834年,卒于1896年,先后执教于来比锡大学、弗赖堡大学、海得尔堡大学、柏林大学,原是民族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后逐渐放弃自由主义而趋于保守,要求德意志在一个议会制政府领导下联合成为一个单一的国家,将所有的小邦都予以解散。本书是他的政治问题讲演集。

4.《政治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西利(John Robert Seeley,1834-1895)著,伦敦,1901。西利是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史教授,对英国政治多所研究。

5.《政治学读物》(Reading in Political Government),盖特(Raymond Gartield G ettell,1881-1949)著,波士顿,1911。盖特是美国国家主义政治学的代表,本书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

6.《政治学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法雷尔(H.P.Farrell)著,伦敦,1917。

7.《政治学读物》(Reading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利克尔(Francis William Coker,1878-1963)著,纽约,1914。科克尔系美国政治学者,1914-1929年间执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耶鲁大学,这是他初登政治学教授讲坛时的一部代表作。

8.《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伍耳西(Theodore Dwight Woolsey,1801-1881)著,纽约,1886。伍耳西系美国政治学家,1831-1846年任耶鲁大学教授,1846-1871年任学院院长,1871-1881年任美国新约修订者公会主席,本书副题为“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其代表作。

9.《国家学说》(The Theory of the State),布伦奇里(Johann Kaspar Bluntschli,1808-1881)著,1895。布伦奇里,瑞士法学家、政治家,瑞士议会议员、议会主席,1848年任慕尼黑大学宪法教授。他提出国家有机体论,以民族精神为国家的灵魂,强调国家的体制及其宪法组织随着法律的成长、衰退、死亡而变化。他的国家学说早由梁启超介绍到中国,作为梁启超所提出的开明专制论的理论基础。

10.《国家》(The State),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著,波士顿,1911。这是威尔逊任第28届美国总统前撰写的一部著作。

11.《国家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State),卡鲁斯(Paul Carus,1852-1919)著,芝加哥,1904。卡鲁斯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这是他的一部代表作。

12.《政府研究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Government),霍尔特(L.H.Holt)著,纽约,1915。

13.《国家的幸运:初露端倪的政治工程学》(The Happiness of Nations :A Beginning in Political Engineering),马凯(J.Mackaye)著,纽约,1915。

14.《政治学与比较宪法》(Political Science & Comp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伯吉斯(John William Burgess,1844-

1931)著,第1、2卷,1890。

15.《国家的政治与考验》(State Trials Politica & Social),史蒂芬(H.L.Stephen)著,第1-4卷,伦敦,1899、1902。

16.《政治学历史》(History of the Science of politics),波洛克(Frederick Pollock,1845-1937)著,伦敦,1916。这位英国法学家长期担任牛津大学法学教授。

17.《政治学说史——从路德到孟德斯鸠》(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ies from Luther to Montesquieu),登宁(William Archibald Dunning,1857-1922)著,纽约,1910。这位美国历史学家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13年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除此书外,还著有《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学说史》、《政治学说史——从卢梭到斯宾塞》等,这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政治学说史系列著作。

二、政治民主与政治自由

1.《民主与自由》(Democracy and Liberty Volume),累基(William Edward Hartpole Lecky)著,第1、2卷,伦敦,1899。

累基是爱尔兰史学家,1897年任枢密院顾问官。本书1896年初版,中山故居所藏系新版。作者在书中对民主政府表示厌恶和不信任,要求对选举权和个人其他自由权利严加限制。

2.《现代民主》(Modern Democracy),维里尔斯(B.Villiers)著,T.Fisher Unwin出版,1912。

3.《现代民主的问题》(Problems of Modern Democracy),戈德金(Edwin Lawrence Godkin)著,Westminster Archibald Constable & Co.出版,1896。戈德金(1837-1902)为美国关税、文官制度、市政和选举改革作了创始工作,主张自由贸易,要求将政府排除在工商业领域之外,呼吁防止任帝国主义浪潮将民主制度和文化淹没。本书反映了他的基本倾向。

4.《论自由》(On Liberty),穆勒(John Stuart Mill)著,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