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3193900000011

第11章 自己选择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3)

刚好在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书中讲了一个心理医生常为单位同事九岁的儿子买糕点的事情,和我的故事很相似。心理医生的蛋糕究竟为谁而买?“我突然问我自己,那个小家伙喜欢吃咖啡店的这个糕点吗?答案是,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糕点的口味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其实是为我‘内在的小孩’而买它。”这本书讲的全是婚姻和家庭中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用“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去解释。在书的前言里武志红说:“孩子六岁前的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则会被内化为‘内在的小孩’。”他还说,“所谓的人格,就是这两者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我们会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与其他人、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忽然理解了自己以前喜欢送糖果、送蛋糕的行为,也明白自己想替男友选择“过生日,吃蛋糕,上餐厅”其实并不是真的为了满足他的需要,不是真的为了让他生日快乐,而是为了满足我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当我明白自己“过生日,吃蛋糕,上餐厅”的执念从何而来时,也就放下这一念头,并且懂得尊重男友的想法,满足他的需要。最后,我们一起牵着手去菜市场买了菜,然后在家吃了一顿可口的生日晚餐,开心地庆祝了一番。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看似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为了别人好而作出的种种努力、付出和选择,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内在的小孩”或者“内在的父母”或其他别的什么需要。

父母为子女殚精竭虑,作各种选择和付出,择业、买房、找对象……劳心劳力,不辞辛苦,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我是多么爱你啊”“我是多么有能力的父母啊”“你是多需要我,离不开我啊”的感觉?是不是为了“看,我这么为你付出,我老了你一定要赡养我,照顾我,孝顺我”的隐性目的?

女孩子谈恋爱的时候,为爱人做这做那(其实很多时候他并不需要),小到洗袜做饭,大到找工作、筹钱、创业等,是不是为了让自己沉浸在“你看,我是多好的一个女朋友啊”“我是多爱你啊”这样的爱的感觉中?是不是为了拥有“你是多需要我,离不开我”“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难道还敢背叛我”之类的自我催眠的安全感?

还有那些为好朋友作各种人生的决定,比如恋爱对象的选择、工作行业的选择,或者帮助他/她解决各种生活难题的人,是不是为了满足“我就是比你更牛”“我是多么正确”的心理需求?是不是为了陶醉在“我是多么热情、多好的一个朋友”的感觉中?就像我自己,回答豆友的求助豆邮,老实讲,一方面是真心想帮助别人解决烦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种“我写的文字还是有些价值、有些影响力”的心理需求。

我们到底有没有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我们是更在乎对方真实的需要,还是更在乎自己的付出,更陶醉于自己的热情与能力?这些问题似乎不容易给出明确答案,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自己的心。

我老爸给我讲了一个他朋友送礼物的故事,我们姑且叫他农民伯伯。农民伯伯年轻时结识了一个来乡下插队的上海知青,两个人后来成了好朋友。上海知青返城后邀请农民伯伯去上海游玩,农民伯伯带上了他认为最好、朋友也会最喜欢的礼物——笋干,而且是由嫩嫩的笋尾巴晒制而成的笋干。没想到上海知青收到礼物后却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不够意思。“又老又硬的笋头才是好东西啊,我才最爱吃。你怎么这么小气,只送我嫩嫩的没有嚼劲的笋尾巴?”农民伯伯听了此话,呆若木鸡,两个人的想法原来相差如此大呢。

美剧《欲望都市》中经常有四个闺蜜为了一些事情吵架的桥段。我记得第三季中某一集,与模特娜塔莎闪婚的Mr.Big婚后过得不开心,与前女友凯莉搞上了床,结果被老婆发现,漂亮的老婆离开了他,离婚后的Mr.Big很沮丧,约凯莉周末一起吃午饭。凯莉和米兰达在服装店挑衣服之际,告诉米兰达,自己答应和Mr.Big吃午饭。米兰达听后非常生气,对着凯莉大吼:“这一次我再也不会握着你的手了。凯莉,你醒醒吧,你还要经历多少次才明白?他对你实在太差劲了!你每一次接近他,就成了悲伤、软弱的受害者。令我生气的是你还迫不及待地回去找罪受。”她出于对朋友的爱,不想让好朋友再次受到伤害,所以才会如此在乎朋友的决定,并干涉其选择。但是这话导致两个人的争执升级,凯莉指责米兰达吹毛求疵:“难道你要我和他一刀两断,就像你对斯蒂夫那样吗?只要出现一点点毛病或者瑕疵,你就彻底否定一个人,你实在太会批判人。”两个好朋友大吵了一架,米兰达愤然离开,两人都难过不已。

吵架之后,米兰达去了中餐厅,巧遇前男友斯蒂夫,说起此事。

“斯蒂夫,我抛弃了你吗?”

“没有。”

“她说我有。”

“米兰达,只有你和我才知道我们之间真正的情况,这不干任何人的事情。”

斯蒂夫说的这句话我特别赞同,情侣、夫妻之间真正的相处情况旁人确实是不懂的,就算身为他们的好朋友,很多时候也不能真正了解个中细节。你觉得朋友的男朋友太大男子主义了,对自己的好朋友太霸道,你哪里知道其实自己的朋友才霸道,欺负男朋友是他们相处的小乐趣。你觉得好朋友的老婆大吼大叫,刁蛮任性不温柔,为他抱不平,可是你又哪会懂她的丈夫——你的好友其实对此甘之如饴,喜欢得不得了。你觉得这对夫妻中,老公太软弱,家中大事都是老婆拿主意,其实哪里知道这个老婆在拿主意前都听丈夫的……所以,得到的信息不够,就凭主观判断为朋友作选择不仅成了一种干涉,还会造成错误与伤害。

也许因为这次谈话,米兰达改变了态度。所以当凯莉在见Mr.Big之前给她打电话,解释自己为什么还要见他时,米兰达才会跟闺蜜说:“别听我的,我不知道你和大人物怎么做才对。”

凯莉说:“若是我真的错了,我希望你会支持我。”

“我会的。”

凯莉希望米兰达给点建议,米兰达说:“不要让Mr.Big亲吻你,这好像是麻烦的开始。”就这样,大吵一架的好朋友和解了,也懂得了彼此尊重和支持才是她们最需要的。这印证了那句话:吵不散的闺蜜才是真正的闺蜜,而“我不认同你的选择,但是我依然支持你”则是真正闺蜜的相处之道。

无论他人为我们还是我们为他人作出了一个所谓的“更好的选择”,其实都会受限于选择者的个人视角和主观臆测。人与人相处,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都存在错位与偏差。这种错位与偏差有的是信息分享不对称造成的,有的是知识体系不同造成的,有的是心智模式不同造成的,还有的是信仰、习俗、价值观等不同造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自己固有的观念、价值体系等,以自己的需要去揣测别人的需要,所谓的“为了别人好”的选择也只是自己心中的执念,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如果我们是真心实意为了对方好,想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那就要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最好去问一问:“你要什么?”

六、没有永远错误的选择,也没有永远完美的选择

如果他人没有把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不仅是被爱,也很自由,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无论面对的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职业道路、生活方式?

电影《恋恋笔记本》中,主人公富家女艾丽爱上了木材加工厂的穷小伙子诺亚。但是他们爱得真挚又热烈,虽会争吵却有很多快乐。嫌贫爱富的艾妈妈不同意,从中作梗,先是搬家,然后又截获诺亚的365封来信。多年过去了,绝望的艾丽遇见了洛郎,并与之订婚。洛郎一表人才、家世显赫,为人儒雅有风度又浪漫,还真心爱着艾丽,从不和她吵架。婚礼前一天,艾丽在报纸上看到诺亚站在自己亲手盖的别墅前的照片,就开车去乡下找他,两人旧情复燃。面对两个爱自己的男人,艾丽难以选择,诺亚发现,她难以选择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他人说法的左右,比如她父母认为她应该嫁给什么样的人。两个人再次争吵起来,诺亚说:

“Would you stop thinking about what everyone wants.”(拜托你别再想大家要什么了。)

“Stop thinking about what I want,what he wants,what your parents want.”(别再想我要什么,他要什么,你父母要什么。)

“What do you want?”(你要什么?)

艾丽最终选择了诺亚,从此两个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What do You want?你要什么?这句话,在人际交往中作选择时我们要问,在亲密关系中涉及选择时我们要问,在面对自我时也要问。我们一生常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重点是YOU,你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的人生也只有一次。“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你的苦乐终须你自己去尝,你的选择也需要自己作出来。无论工作、婚恋还是其他选择,你都要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生活的热情在哪里?不要去想你的父母想要什么,你的同事、朋友会怎么看,也不要去想主流价值观又会怎么评判。What do YOU want?这个问题,别人没有办法替你回答。只有当你想过这个问题,你对自己作出的选择才不会悔恨,因为一切的选择都是你想过的,是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决定的,是你跟随自己的内心和热情作出来的,你将承担起自己选择的全部责任,即便错了也不能怨天尤人。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了一首诗叫《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这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可以从中看出关于选择的要义:放弃与坚持。我们应该看到没有所谓的完美选择、完美的生活。因为当你走上那条道路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另一条路实际上是怎么样的。选择任何一种生活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所决定必然有所舍弃。因为有“是”必有“否”,每作一个决定,就是排除或否定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英文单词decide(作决定)这个字的字根“cid”源自拉丁语caedere,意为“to cut 切割,杀”,“cid”要理解为“to cut,to kill”。如homicide(杀人者)和suicide(自杀)。所以可以生动地说,每作一个决定就要杀死另一个决定。

这一点在我自己选择做自由作家这条路时体会尤其深刻。我选择自由职业,既不用跟大多数上班族一样早起挤公交挤地铁,也不用整天待在办公室的小小格子间里。虽然拥有更多心灵上的自由以及许多真实生活的刹那,但是失去了曾经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和每月有不错收入的物质条件,更失去了稳定收入带来的安全感以及主流社会的接纳与认同感。选择就是这样,有所得到,必有所失去。

What do You want?是一条如何选择的指南,它会帮助你遵循你的内心,选择一条路,只要做到这一点,选择什么就自然有了答案。认真作选择,选择后就不要徘徊,不要留恋,怀着坚持之心走下去。当然,也要允许选择发生改变,人生不是非前进即后退的二元选择。而当你在这条路上前行时,会遇见一些问题,会不断修正方向,逐渐向着自己心的方向走,带领自己去想去的地方,为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努力。这是奋斗真正的内涵,也是选择的意义。

自主选择是关乎一个人存在、独立、尊严、自由、责任等重要问题的根本。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一个人只有不断为自己作选择,他才算真正活过。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别人的选择下度过的,那他没有活出他自己,甚至可以一点都不夸张地说:他白活了。他只是替别人而生,复制了别人的人生,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自己选择的人生也许不是最顺遂的人生,但那是自己最想要的人生、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