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时候都要记得让自己的上司有台阶下,否则,轻则让自己和上司的关系恶化,重则会堵死自己前进的道路。
有这样一个例子:刘杰在报社工作,不久前升为主任,由于他资历比其他同仁浅,能力看起来也不是很突出,因此他的上任让一些“老人”颇为吃惊。有一次他召开会议,一位同事按捺不住,当众批评刘杰“能力不足”、“领导无方”、“没资格当主任”。刘杰也不是省油的灯,不动声色地听完这位同事的批评,脸不红、气不喘地站起来说:
“我能力是不怎么强,既然你比我行,那这个位置让你来坐好了。”
那位同事哑口无言,匆忙离开会场。
在这场舌战中,最可能受到损伤的是作为下级的那位同事。
虽然那天深夜,那位同事打电话向刘杰道歉,刘杰也宽宏大量,不予计较。
可是,事情真的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吗?不可能。
我想要说的是,事情并不一定能够到此为止,虽然不计前仇的君子很多,但忘不掉当众被辱骂的难堪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件事有几个可能的后续发展结果:
①双方雨过天晴,不打不相识,反而成为好朋友。
②双方心里都有疙瘩,骂人的因为低了头,自尊心受损,终究不能释怀;被骂的人耿耿于怀,虽然对方已经道歉,但终究无法让心里舒坦,于是二人貌合神离。
③为未来更长久、剧烈的斗争拉开序幕。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暗里却是波涛汹涌。骂人的积极为下次攻击铺路,反正已开了战,非见输赢不可;被骂的心有不甘,也处处积极布防,或是主动找机会修理对方。
一般说来,能和睦收场的不多,绝大多数都会演变成另一种形态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除非你真有本事,或是客观条件对你十分有利,否则当部属的大都要吃败仗,因为主管有比你充分的条件可运用,比如他就可使用下列做法,让你非吃败仗不可:
①冰冻你。不给你事做,你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每天闲着没事吧。
②鸡蛋里挑骨头。明明满分的工作,他还是不满意,挑毛病挑到让你发狂。
③给你不好的考绩。考核成绩不好,加薪、升官还有希望吗?
④挑拨你和同仁之间的感情,造成你的孤立。
⑤当众给你难堪。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批评你的能力。
总之,办法是很多的,只看他愿不愿做,而只要用上述其中一个方法,你这当人属下的就要坐立难安了。如果你想越级打小报告,除非你利益输送,否则按常理,上级还是会支持主管的,官官相护嘛,除非他有把柄落在你手里。
退一步说,就算你把主管搞下台了,对你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因为你的作风会使别人认为你“好斗、善斗”;除非你手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分配,否则人人会敬你而远之,因为他们怕不小心也被你斗倒。而更严重的是,你把主管斗走了,上面的主管不见得就会升你做主管,因为他们怕和你接近,怕你把他们也斗走了,那到别的单位去好了?别做美梦了,你喜欢当众骂主管,哪个单位敢要你呢?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下属的始终会吃败仗。那么当你对你的上司有意见时该怎么办呢?展开直接的斗争显然是很愚蠢的,明智的做法是有意见主动和主管沟通,最好以礼相待,就算心有不服也不能当众羞辱主管,你的羞辱只会让你显得不成熟,缺乏理性罢了。
如果你年轻气盛,不小心骂了主管,而且你也不想离职,那么赶快向主管道歉,这是唯一弥补的措施,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去道歉,后果会是很糟糕的——那会让你无路可走,或者只有“走人”一条路。
所以,任何时候,请记住:不要让你的上司没有面子,下不了台。如果你让你的上司没面子,那么你的上司一定会给你“脸色”看。这是职场中的人情世故。
5、氖把面子留给他人
人际交往是相互影响的,你给别人面子,他也同样会投桃报李地给足你面子。所以,要想自己有面子,就要给他人留足面子。
许多人都学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当你向一个物体发出多大力量时,这个物体将反作用给你一个完全相等的力,这一原理同样可以从物理学上应用到办事过程中。事实上就是这样,当你对别人的尊重多一分时,别人对你的尊重也在增长,换句话说,懂得给别人留面子,自己也就有面子。
以下这个小故事也许可以说明这个原理:
小雨和一位同事去曼哈顿出差,由于在那天早上的第一个约会前有一点时间,她们可以从容地吃顿早饭。点完菜之后,小雨的同事出去买份报纸。过了5分钟,他空手回来了。他摇摇脑袋,含糊不清地小声骂街。
“怎么啦?”小雨问。
他答道:“我走到对面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他不是找钱,而是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纳闷,他开始教训我了,说他的生意绝不是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的。”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这一插曲,小雨的同事认为这里的人傲慢无理,都是“品质恶劣的家伙”。他以后再也不让任何人给找10美元的票子了。饭后,小雨接受了这一挑战,让他的同事在饭店门口看着自己,他横过马路去。
当报亭主人转向小雨时,他和顺地说:“先生,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帮个忙。我是个外地人,需要一份《纽约时报》。可是我只有一张10美元的票子,我该怎么办?”报亭主人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小雨道:“嗨,拿去吧,找开钱再来!”
小雨兴高采烈拿了“胜利品”凯旋而归。他的同伴摇摇脑袋,随后他把这件事称为“54街上的奇迹”。
小雨顺口道:“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效果,完全在于方法。”
事实正是这样,报亭主人的变化全在于买主态度的不同。只有你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合作的保证,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建立起公平和信任,并能互相交换实情、态度、感情和需要。有了这种自由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信任后,就可以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例如,已故休斯制作厂的一部电影《被剥夺权利者》,其主演珍·拉塞尔曾和休斯发生过一场争执。
那时候休斯迷上了拉塞尔,以致跟她签订了一份一年100万美元的雇用合同。
12个月之后,她合理合法地说:“我想要我合同上规定的钱。”
休斯声明他现在没有现金,但有许多不动产。女明星的立场是她不听这些辩词,她只要她的钱。休斯继续向她说明他现在现金周转不灵,要她等一等。而拉塞尔一直指出合同的法律性,上面清楚地说明年底付款。
双方的争执看来是没法和解的,他们以竞争性的敌对面目出现,于是都通过自己的律师在交涉,原先的亲密关系变成了胜败的斗争关系。外界谣传说,只有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了(请注意,这位休斯就是使后来的环球航空公司产权争议花过120万美元诉讼费的人)。如将这一冲突诉诸法律的话,谁将获胜,也许律师是唯一的胜利者。
这一冲突后来是怎样解决的?事实上,拉塞尔很聪明地对休斯说,“啊,你我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一起互相信任的气氛下分享信息、感觉和需要呢?”他们正是这样做了,于是以合作者身份出现,结果使他们之间的纠纷得到了解决。
最后把原来的合同改为每年付5万,分20年付清,合同上的金额不变,但时间变了。双方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休斯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并获得本金的利息;而拉塞尔的所得税逐年分期缴纳,并且会有所降低,有了20年的年金收入,她就不必为每日的财务问题操心了。
之所以能实现这个双赢的结果,就在于拉塞尔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法,为对方留足面子,给了对方足够的尊重。
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是不会轻易地与他人产生直面的冲突的,因为他们知道这对于解决问题毫无益处,他们会冷静地对待,采取合作的态度,给他人留点面子,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6、脸皮,当厚则厚
勾践,忍辱负重,放下身段,为夫差亲尝大便,最后战胜了吴国;韩信,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最后垓下一战功成。可见,有时脸皮厚一点,更易成为人上人!
中国人最讲究“脸皮”,似乎干什么事都特别在意面子,有时脸皮似乎比命还重要。许多含辛茹苦将儿子培育成人的父母,看到儿子能够“光宗耀祖”,即使自己吃糠咽菜心里也是美得不得了,因为儿子让他们在乡亲面前争得了脸皮——面子。这种对脸皮的观念,其实就是指别人如何看待你,怎样对待你。说穿了,特别在意脸皮的人并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为他人而活着。
西方人认为,脸皮厚、对别人的责难和非议无动于衷者为最佳之人。这种近乎厚脸皮的思想观念,能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别人恶言恶语的伤害,而且不容易被别人左右自己的行为。
在待人处世中,一个善于运用厚脸皮来保护自己,不理睬他人的风言冷语的人,可以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因为脸皮薄的人,在试图实现任何目标过程中,总是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动机,或者如愿以偿时所得到好处的价值心存疑虑,患得患失。而且人们也常常觉得有必要首先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当我们的能力更强之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美梦。
脸皮厚者能够把自我怀疑撇在一边,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才是尽善尽美的人,他们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也会积极看待而不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更容易步人成功人士的行列。
人世间有一种脸皮厚的人由于极其自信而把信心灌输于他人,对于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这个概念,他们干什么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放手大干,雷厉风行,并且获得成功。
当然,一位脸皮厚者不见得非要独断专行,或者咄咄逼人。他也许是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你打左脸还会把右脸给你打的人。厚脸皮是一种随机应变,善于处世,且能置他人的所想所思于不顾的能力。
清朝时,有个读书人无依无靠,寄居寺庙靠和尚施舍度日。和尚为了赶走他,故意在吃饭时不敲钟。有一次等到吃完饭才敲响开饭的钟声,这个读书人跑去一看啥都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并没有负气出走,只不过在墙上题诗两句聊以解嘲,然后继续死皮赖脸地“蹭饭”苦读。总算换来高官得中的那一天,衣锦还乡回来一看壁上两句诗早已被绿纱罩上了,又写出了“二十余年尘拂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的感慨与得意。俗话说: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今天看来也不无道理。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让我们脑中有了这样的观念:宁可饿死、冻死,也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所以有很多人宁愿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这种强烈的自尊自强意识着实可嘉,但是稍微懂点人情世故的人,都应该知道死守着一张脸皮不放,对于当下的人来说可称得上是迂腐了。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脸皮固然重要,任何时候都固守自尊也固然可贵,但是为了大的志向,能放下脸皮和尊严,留着有用之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更可贵和不易。
古往今来,从东方到西方,利用厚脸皮获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练就了刺不进扎不透的厚脸皮,保护着他们免遭旁人所有可能的非难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从历史上看,脸皮薄而成功者极其罕见,大凡那些获得超人成功者,皆为厚脸皮者。越王勾践,为了复仇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替夫差亲尝大便,最终以自己的厚脸皮换来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刘备,自出道以来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托庇于人,见人先哭后说话,为了求得诸葛亮的帮助,放下面子和身段,三顾茅庐,忍辱负重才终于有了三分天下;韩信,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才有了垓下一战功成。
诚然,我们这里所提的“脸皮厚”,并非是让我们耍无赖,丧失尊严。厚脸皮其实是“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平常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勇气,越挫越奋、百折不挠的坚忍,抱负远大、志在高远的胸襟,还有志在必得的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为当今成功者所必备。
“脸都不要了,我怕什么?”在处世过程中,懂得“厚黑’’的原则,是一个处世高手的必备武器之一。
7、别给自己“戴高帽”
如果是一顶实实在在的高帽戴着还可风光一时,但若虚无缥缈的那顶“高帽”戴在自己头上,可千万别沾沾自喜……
人们通常把当面说奉承话叫做“戴高帽”,说不好听点就是这人死要面子。喜欢人当面奉承自己者,为“喜戴高帽”。而这种陋习,事出有因。
北魏时有一个儒生名叫宗道晖的,行为方式怪异,自我感觉却出奇得好。他平时喜欢戴一顶高翅帽,穿一双大木鞋。每当有省部级以上的高官莅临,他都会穿着这身行头前去拜谒,跪拜时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人就把戴高帽和拍马屁联系了起来。明朝初年,官员“乌纱矮冠”,尚不以高帽为荣。但到明中叶,则风气大变。如正德时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杠,人呼为三高先生”。这种陋习产生的前提,是以高帽为尊荣。可见“戴高帽”,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虚荣心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