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广学、百战雄才】([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三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书剑双辉】书剑:代文才武艺。
【书剑两成】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李大钊赠杨子惠对联)
【注述六家胸有甲、立功万里胆包身】韩国钧题赠陈毅语。六家:本指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学术流派,此处指着述门类多。甲:铠甲,用兵才能。
【德才兼备】
【文德并茂】
【硕德长才】
【文品双清】
【德才兼之】
【德才双辉】
【东壁藏珍、价值连城】赞人藏书多且好。东壁:东方的壁星,主天下的图书。因以其代书斋、图书馆。
【四壁图书、无价之宝】
【四壁墨花、满林幽竹】
【书林吐馥】
【文囿含锵】囿:事物聚集的地方。锵:铿锵之声。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司马:指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元亮:晋文学家陶潜的字。右军: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少陵:唐诗人杜甫晚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
【书山画海】喻书画之多。
【山高海深】喻收藏之博大。
【书林艺海】
【芸窗馥郁】芸:芸香草,能驱蛀虫,书斋常驻之。芸窗:书斋。
【满室春光】
【万紫千红】
【以文为友、与德为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金石有音】金石:代书画。
【读书便乐】
【汗牛充栋】言书籍之多。
【兰台石室】兰台:汉代宫廷的藏书处。石室:藏图书档案之室。
【石室生香】
【芝兰气味】
【溂六经芳瑞、储二酉精华】溂:含。二酉:指湖南大酉、二酉二山,山上藏书甚多。后以二酉赞藏书丰多。
(以上二十条也用于赞人藏书)
五、赞有功
【功不可灭】
【勋绩丰宏】
【鼎绩弥隆】鼎:巨大。弥隆:更大,更突出。
【嘉绩宏凝】宏凝:大而多。
【中流砥柱】参见“赞有德”同条注文。
【功业彪炳】彪炳:显着。
【功成事立】
【功成名遂】名遂:名成,有名声。
【作作有芒】语出《史记·天官书》。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
【光芒四射】
【有口皆碑】
【功高无比】
【江海功高】功劳之大如同江海。
【泽及乡里】
【誉满天下】
【匡时柱石】匡:扶正。
【功勒钟鼎】功业如同刻入钟鼎,万古流芳。
【功垂竹帛】竹帛:史册。
【名垂青史】青史:上古用竹简记史,竹皮是青的,故称青史。
【万流景仰】景仰:尊敬,仰慕。
【一柱擎天】擎:支撑。
【补天女祸、功业恢宏】参见前文“赞有德”的“女娲补天”条注文。恢宏:显着。
【光焰万丈】
【功业恢奇】
【洗天浴日】参见“赞有德”同条注文。
【补天浴日】
【浴日之功】
【冠盖中华】对国家民族有奇功伟业。
【功盖中华】
【力挽狂澜、天下一柱】
【功德无量】
【一世之雄】
【事功彪炳】彪炳:显着,很大。
【盛事芳声】大事业好名声。
【创业艰辛、功被后世】被:遮盖。
【战功卓着】
【事功不朽】
【功勋永彰】永彰:永放光彩,永不磨灭。
【大功齐天】齐天:如同天大。
【功业盖世】
【光耀千秋】
【功业恢宏、仰之弥高】
【功比日月】
【功同日月】
【功高华岱】华岱:华山和泰山。
【丰功伟绩】
【一代英豪】
【功勋卓着】
【功在千秋】
【功利万代】
【汗马功劳】汗马:马奋力即生汗,比喻功劳很大。
【祖鞭先着】赞人立了头功。《晋书·刘琨传》:“琨少负志气……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祖逖)先吾着鞭。’”
【骅骝先步】骅骝:良马,周穆王八骏之一。
【救民水火、万民攸赖】攸:所。
【功业辉映、众口皆碑】
【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语本[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句。
【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荀子·王霸》)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玉彦》)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唐]李白《赠张相镐》)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唐]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六、赞有志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语出《尚书·周官》。崇:高。惟:由于,只有。
【壮志凌云】凌:高入。
【气掩云霄】掩:盖,冲入云霄之上。
【气耸云霄】耸:直入。
【气贯长虹】言其气概豪迈。贯:贯穿。
【经才纬抱】赞人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和抱负。经纬:织布的经线和纬线,引申为治理。
【襟期高旷】襟期:抱负、志向。高旷:高远。
【抱负超凡】
【桑弧蓬矢】言少有大志。古时男孩生下,以桑木作弓,蓬草作矢,让其射人,射四方,以取有四方之志之意。
【心雄志壮】
【情豪志壮】
【志在四方】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语自[唐]僧玄览《失题》)
【弧矢四方】弧矢:弓箭,喻志向。《易·系辞》:“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鲲鹏展翅】鲲鹏:比喻最大的事物。《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云路鹏程】
【扶摇直上】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语自[汉]刘邦《鸿鹄歌》。鸿鹄:天鹅。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尺蠖求伸】比喻人以退求进。尺蠖:虫名。
【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局】([清]沈德潜《古诗源古谚古语》)奋:奋起。局:弯曲。
【卧薪尝胆、有志定成】用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典,化刘秀“有志者事竟成”句。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武职》)
【众志成城】
【凿石之水】取水滴石穿意。
【题柱相如】《华阳国志·蜀志》:“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门,不过汝下也。’”
【闻鸡起舞、计日程功】《晋书·祖逖传》载,祖逖立志为国效力,听到鸡叫就早起舞剑,刻苦练武。计日程功:只要计算日程就知道成功了。形容进展快,成功在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语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枥:马槽。
【知其不可而为之】语出《论语·宪问》,原是一个看守城门的人讥讽孔子的话。后常用以表示明知事情难做,还要坚持做下去。
【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敢行虎山】
【北山愚公】用列御寇《列子·愚公移山》意。
【填海精卫】用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意。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帝(刘秀)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乘风破浪会有时】语出[唐]李白《行路难》。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语出[唐]白居易《寄唐生》。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语出[晋]陶渊明《杂诗二首》。逸:超越。骞翮:举翅。远翥:远飞。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语出[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古代神话中的人名。干:盾牌。戚: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自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语出[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锐:急进。速:速成。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语出[唐]岑参《送费子归武昌》。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语出[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少年心事当拿云】语出[唐]李贺《致酒行》。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明]吕坤《续小儿语》)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清]顾炎武《精卫》)
七、赞勤奋、苦斗
【吐握之劳】《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握发吐哺】
【一饭三吐】
【一沐三握】
【陶侃运砖】赞人励志勤勉。晋裴启《语林》载:晋代陶侃作广州太尉后,早上把好多砖块搬到屋外,晚上又搬回屋内,反复为之。人问其故,陶说:“吾方致力中原,恐为尔优游,不复堪事。”
【孔席不暖】孔席:孔子的坐席。《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也作“孔子无暖席,墨子无黔突。”孔子、墨子忙于周游列国,坐席未暖,烟囱未黑,就又起身前行了。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一馈十起】[汉]刘安《淮南子·汜论》:“禹之时以五音听洽,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馈:吃饭。
【磨顶放踵】形容人辛劳。顶:头。放:到。踵:脚跟。《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磨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磨顶放踵利天下】
【披星戴月、沐雨栉风】沐雨:雨洗身。栉风:风梳头。
【任劳任怨】任:听任,不怕。
【劳苦功高】
【枵腹从公】枵:空虚。饿着肚子办理公务。
【宵衣旰食、一心为公】宵衣旰食:天没亮就穿衣服起床,天黑了才吃饭。
【克己奉公】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励精图治】励精:振作精神。
【一鼓作气、勇往直前】
【一鼓作气、力争上游】
【卧雪袁安】赞人严以克己、持身守正。《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自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甘贫原宪】赞人不愿迎合世俗去做官干坏事。《庄子·让王》中载:原宪贫穷,“坏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衣褐怀宝】外穿布衣,内藏珍宝。比喻有才能的贤士声名未显。褐:粗麻制的短衣。
【被褐怀玉】被:披。
【龙盘凤逸】誉才能非凡尚未为世人所知。[唐]李白《与韩荆州书》:“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诸侯。”
【白屋出将相】白屋:以白茅覆顶的房子,平民百姓的屋子。
【深山出鹰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玉汝:帮助你。
【一息尚存、奋斗不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宠漼》)
【矢志不渝、一如既往】矢志:发誓之志,坚定的志向。渝:改变。
【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不拔:不可改变。挠:弯曲。
【艰苦奋斗、白手起家】
【乐道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乐道:乐于操守。
【一瓢自怡】怡:快愉。
【室如悬磬、乐业不已】室如悬磬:家如倒挂的磬,喻极贫,家里穷无所有。
【精益求精、敬业不已】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语出[元]高明《琵琶记》。彻:刺透。
八、赞荐贤惜才、知人善任
【今之伯乐】伯乐:即孙阳,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闻名。伯乐,是星名,主典天马。孙阳善相马,故以为名。
【孙阳再世】
【马逢伯乐】
【其风伯乐】
【冀北马空】言贤人尽被荐拔,没有遗漏的人才。[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文章接着说他说的马群遂空,是指马群中的良马被选空了。
【鲍叔之风】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着称。齐桓公任命他为宰相,他辞谢而荐举管仲,齐得以强大称霸。
【鲍叔遗风】
【欣逢曹丘】《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说,汉代有曹丘,到处赞扬季布,季布因之享有盛名。后因以曹丘为引荐、绍介的代称。
【剑遇张华】喻人遇知己,才得其用。《晋书·张华传》:吴灭晋兴之际,斗牛间常有紫气。晋尚书张华以此请教雷焕,雷焕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剑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
焕到丰城,掘狱屋入地四丈,得龙泉、太阿一双宝剑。焕送一剑与华,一剑自佩。
【祁奚遗风】赞大公无私,唯才是举。春秋晋国的大夫祁奚(字黄羊)先后举荐他的仇人(解狐)和自己的儿子(午)为官,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见《吕氏春秋·去私》)
【释之结袜】汉景帝时有隐士王生,一次被邀至参加朝廷会议,当着众多大臣的面故意使职高位显的张释之(当时任廷尉,即全国最高司法官)给他结袜(系袜),张释之便“跪而结之。”因此释之之名大振。后以“释之结袜”喻礼贤。
【陈蕃下榻】后汉名臣陈蕃为太守时,从不接待宾客,只为当时贫穷的贤士徐稚专备一榻(供坐卧的床),稚一离开,便把榻悬挂起来。(见《后汉书·徐稚传》)后因用“陈蕃下榻”喻礼贤。
【东阁待贤】公孙弘任宰相后,另设客馆,东向开门,招纳四方贤才,与其共谋天下大事。(见《汉书·公孙弘传》)
【周公吐哺】周朝贤臣姬旦勤于公务,礼贤下士,对来客十分重视接待,甚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一沐三握】在洗一次头时,多次中止,把头发握干去接见来客。
【一饭三吐】把吃在嘴里的饭多次吐出来接待客人。
【吐哺握发、冀北马空】
【千金市骨、求贤若渴】千金市骨:《战国策·燕策一》:郭隗劝燕昭王广招贤士时讲了一位宦官用五百金为国君买回了已死的千里马的马骨头,不到一年,就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后以之颂人求贤若渴。
【燕昭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