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3200400000005

第5章 佛心是宽容(1)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是睿智人持有的一种忍耐。佛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送一轮明月

佛陀格言

宽恕他人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领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看见到自己的茅屋里有一个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景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佛心领悟

人人都会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蔫”。宽恕别人的错误,给别人一次机会,有时能免得事态恶性发展,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灵魂。这只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之心。

佛心慧语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场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证严法师

难免心情不好

佛陀格言

人是不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同道心,能原谅他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作是坏人。

唐朝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并且还做了本朝的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小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经开了,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回吧。”船夫也大声喊道:“请等下一回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家一看,是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傅开口求情,就把船开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了船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到了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快走开。没看见你大爷上船了吗?快把座位让给我。”没想到,这一鞭正好打在梦窗禅师的头上,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汩汩地留了下来。禅师一言不发,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将军。

看到这一切,大家心里既害怕将军的蛮横,有为禅师抱不平,人们纷纷窃语:这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才回去载他,他不仅抢了禅师的位子,还打人家。从大家的议论声中,将军明白了一切。他心里非常惭愧,懊恼不已,但身位将军,他又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禅师默默地走到了水边,洗掉了脸上的血污。此时,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住了,他走上前,跪在禅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您。”

谁知,梦窗禅师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佛心领悟

“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应该把右脸也伸过来过他”,这不是退让和怯懦,也不是思想愚固,而是人性中的宽容与理解。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够给别人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和尊重,那么,世界上就会少一些猜疑和怨恨,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好。

佛林百科

明王

明王密宗诸尊的称号。明王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话说:佛都有火,佛一旦发火后会怎样呢?那就变身。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牟尼如来佛的“忿化身”是无能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动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见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比较有名的有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孔雀明王等。

为了一点小事没必要争吵

佛陀格言

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就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和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

可是,没料到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来:“你看!你这么粗气,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待啊?”

那个人名叫李南山,他非常不满的说:“撞翻已经撞翻,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嘛那么凶啊?”

朱友峰十分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自己错了还要怪人吗?”

接下来,两个人互相咒骂起来,互相指责的声音很大。

广圄禅师正好经过这里,问明原委后,说:“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的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停了片刻,广圄禅师又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听到这里,李南山先说:“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说:“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也由衷的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实在是太幼稚了!”

佛心领悟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没有必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应该既要敢于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的勇气,又要有接受别人道歉的雅量。

佛心慧语

宽容是性情的空间,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戒律是自我的空间,布施是实现的空间,禅定是智慧的空间,单纯是喜悦的空间。有了这些空间,便能发现“真我”的妙用。

——郑石岩

生气就会出现漏洞

佛陀格言

生气发怒的人,是败亡的人。

有一个八十岁的武术禅大师。按规矩,谁能够击败他,这弟子就可以接替他。所以所有的弟子都希望有一天他会接受自己的挑战,因为现在他越来越老了。

有一个聪明的弟子,他一次又一次地到大师那里去挑战,大师笑着避开了他。弟子开始认为大师已经老弱得害怕,只想躲开挑战。所以有天晚上他一再坚持,还发火说:“你不接受我的挑战我就不走,明天早晨你必须接受。你越来越老,过不多久我就没有机会表明我向你学到了什么,这一直是个规矩。”

大师说:“如果你一定要挑战,也可以,去做一件事,到附近的寺院里,那里有一个修士是我十年前的弟子。他在武术禅上已很有能力,结果他扔掉剑做了一名修士。他是我最适合的接班人,却没有向我挑战过,而他是唯一能向我挑战以至打败我的人。所以你先去向他挑战,如果你能击败他,那就到我这里来;如果不能击败他,那就丢掉这个念头。”

那弟子马上去找那寺院向那修士挑战。他不相信这名单薄瘦削的修士会是一个武术禅大师。修士听了大笑,说道:“你来向我挑战?即使你师父也不敢向我挑战,他也害怕。”

弟子一听完全气疯了。他说:“马上站起来!这是我带给你的剑,我知道你是个修士,也许没有剑。”

修士泰然自若地说:“你不过是个孩子,并不是武士。你马上就会被我杀死的,你为什么要求不必要的死亡呢?”

这话使弟子更生气了。

修士说:“我不需要这剑,因为一个真正的大师从不需要它。我不会攻击你,我只是要给你个机会攻击我,好让你的剑折断。你不是我的对手,你只是个孩子,如果我拿起剑来对着你,人们就要笑话我。”

这太过分了!年轻人气得跳了起来。

这时他看到修士站起来了,闭上眼睛,开始左右摇摆——突然,他发现修士已经消失了。只有一根能量的柱子——没有脸,左右摇摆着。他害怕了并开始退缩,能量柱摇摆着,开始向他移动。他扔掉了剑,用最大的声音尖叫着:“救救我!”

修士又坐下来,开始大笑。他的脸回来了,能量消失了,他说:“我告诉你:即使你的师父也不是我的对手,去告诉他。”

弟子回到师父那里。

大师笑着说:“那家伙跟你耍了个诡计?你生气了?那他就能看穿你,也就成全了他的基本的诡计。每当我送人到他那里去,他就开始冲着我来,我的弟子当然就生气了。当他们生气时,他就能发现他们的漏洞,而后击败他们。”

佛心领悟

人在生气的时候通常会意气用事,然后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人一旦失去了理智就会出现各种失误,出现失误当然就会导致失败。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当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还会出现某些漏洞,为对手所利用。

佛林百科

禅宗:禅宗(又名佛心宗)以不著言论,不立文字,偏重修心,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教义。在印度以摩诃迦叶为始祖,在中国以梁武帝时达摩为始祖。

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对宇宙万象都用三谛说明。讲修持要断三惑,故立一心三观以断惑。此宗肇始于北齐慧文,而集大成于隋之智顗。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唯识宗、相宗、有宗)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等为主要依据,其教义为宇宙万有,悉为识所转变,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晓得了一切事物的实相,就可以转识成智而入佛智。在印度以戒贤大师为祖,在中国以唐时玄奘三藏为始祖。

忍他人之不能忍

佛陀格言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比较易怒,还常喜欢跟别人打架,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一休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往脸上吐口水,也只是忍耐的擦去,而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己干了吧,何必去擦掉呢?”

青年听了,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啊?”

一休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着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可怎么办呢?”

一休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嘛!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禅师说的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一休禅师非常关切的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了。

佛心领悟

有句话说得好:忍他人之不能忍,方为人上之人。忍,实在是一种高深的处世之道。小忍可以避免争端,大忍可以大事化小,并且可以修身养性。

佛心慧语

愤怒有如刀的两刃,能伤害别人,也会伤到自己。而爱心、宽容,如香水能够自香,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

——海涛法师。

不作任何解释

佛陀格言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一位修行有道的高僧,向来得到大家的尊敬。

有一对夫妇,在白隐禅师的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这对夫妇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

出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这对夫妇又惊又怒!夫妇俩对女儿爱恨交加,发誓要惩罚那个惹事的家伙。在父母的逼问下,女儿起初不肯招认那个人是谁,最后才终于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个字。

夫妇俩当即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听清事情的原委以后,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后,就被怒气冲冲的夫妇俩抱给了白隐禅师。此时的禅师,早已经名誉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着孩子。

禅师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和冷嘲热讽,但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一晃一年过去了,那位未婚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摊牌:孩子的生父是在市场里做工的一名青年。

随后,三人来到白隐禅师那里,不住地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说要将孩子带回去自己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