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民俗
3204100000002

第2章 宁夏回族民俗(1)

宁夏回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唐、宋、西夏各朝代在此地经商的西域诸国的穆斯林商人。宁夏南部的固原、海原,中部的灵武、青铜峡、中卫都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但尤以元时随蒙古军东来的西域穆斯林工匠和军士为多。此外,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些人信奉了伊斯兰教(见《元史》《多桑蒙古史》),还有一些汉族人信奉了伊斯兰教,并与回回人通婚,繁衍生息,也都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元代,回回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并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回族也成为当时宁夏的主要民族之一,所谓“元时回回盛天下,陕、甘、宁者尤多”(见《甘宁青史略》)。元代著名的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剌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之职,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剌、丁姓,分居各省,宁夏纳家户的纳姓人,即为其纳姓子孙(见《陕西通志》)。明朝初年,又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夷”“土鞑”的身份被安置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宁夏回族日益兴旺,至清代前期,已具有相当规模,回族村庄星罗棋布。

故当时有“回七汉三”之说。清同治年间宁夏回族反清斗争后,清政府将部分回族迁徙至宁夏南部山区,由此造成了后来宁夏回族的分布特点:山区多,川区少;条件差的地方多,条件好的地方少,即民间所谓“三边一梢”(河边、山边、城边、渠梢)的生存居住特点。宁夏境内的回族人民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部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泾(源)及中北部的同心、吴忠、灵武,成为宁夏回族主要聚居区,回族人口由南往北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基本固定,宁夏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到2010年11月止,宁夏回族人口总数为218.2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5.76%。其中南部八县(区)回族人口为全区回族人口总数的65%以上。

回族民俗是宁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处处体现出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在长期与其他民族的相处中,在心理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保持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同时又移风易俗,接纳了本地一些民俗习惯的做法,形成了特殊鲜明的宁夏回族民俗文化。因为居住地域的不同,宁夏回族民俗也都有着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庄严欢乐的回族节庆习俗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吐尔”的意译。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肉孜节。

按伊斯兰教规定,伊历每年分12个月,单月为30天,双月为29天,每年较公历少11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伊历每年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封斋。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封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封斋。在斋月里,按伊斯兰教教义要求,穆斯林要做到静性寡欲,白天戒绝饮食,即使是不守斋的,也要尽力节制自己的食欲,决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月有时29天,有时30天。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初开斋,故称“开斋节”。

据伊斯兰教有关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创立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作为节日,隆重庆祝。目前,世界各国穆斯林都要在开斋节这一天举行礼拜和其他庆祝活动。宁夏回族群众同我国其他地区穆斯林一样,在开斋节这一天,都要沐浴更衣,聚集在附近的清真寺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人们身着民族服装,熙熙攘攘,走亲串乡,互相赠送节日礼品。家家户户准备杏仁、杏干、油香、油炸馃子、茶、瓜果等食品,有的人家还备有奶茶、五香茶(用茶叶、枸杞、冰糖、杏干、葡萄干泡的茶)等。亲友和客人,男女老少成群结伴游玩,很多青年男女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

古尔邦节即宰牲节,在伊历十二月十日,亦称“忠孝节”。“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做“尔德·古尔邦”,亦称“尔德·阿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或“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因而又称为“宰牲节”。据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先知”伊卜拉欣夜里梦见了“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要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以表示对安拉的虔诚。当伊卜拉欣遵命而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安拉派遣使者带着羊赶到现场,命令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以后,阿拉伯人便根据这一传说定期宰羊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创立后,承认先知伊卜拉欣为圣祖,并把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11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节前,穆斯林们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忙于宰杀牛羊,精制糕点。节日这天,穆斯林们便沐浴礼拜;各家宰羊、宰驼或屠牛,分发给贫民,接待宾客,馈赠亲友。这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举行聚礼,听阿訇颂读《古兰经》等教义。然后到亲友家中拜访,主人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的宴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点和瓜果等,亲密畅谈,盛装的青年男女尽情地在庭院中、广场上载歌载舞,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每年过“宰牲节”时,凡牲畜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家,都要宰一些牛羊。凡被宰的牛羊、绵羊要一百八十一天的,牛要两年零一天的。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但不能出售。

阿述拉节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圣纪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穆罕默德(约570~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集会。故又称该日为“圣忌”。中国穆斯林习惯将“圣纪”与“圣忌”合并纪念,俗称为“圣会”。后逐渐成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为缅怀穆罕默德的功德,举行纪念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牛羊,设宴聚餐。

回族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主持。届时,穆斯林要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訇们念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和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然后休息、游玩一天。

宗教礼仪的回族婚礼习俗

婚礼,是回族人民一生中的一个大礼。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但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

宁夏回族实行有限开放的婚姻制度。回族视婚姻家庭为人生的必然过程(“瓦直卜”,意即“当然”),反对独身,支持寡妇再嫁。历史上回族经历过从开放的民族外婚制向以民族内婚制为主,辅以“族外教内婚”的有限开放婚姻转化的过程。与外族通婚,多为回男娶汉女,对方入门前要举行皈依伊斯兰教的仪式。在当代,一方面城市回族青年中的族外婚姻比例正在上升,另一方面,乡村中回族通婚半径正在缩小。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前一夫多妻制的比例也很低,这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有关。

回族的婚姻程序有相亲(彼此了解对方家庭、举止、相貌)、订婚(从道义和宗教方面订立婚约)、纳聘礼(赠送给女方适当数量的聘金和衣服)、定日子(商定结婚日期)、举行结婚典礼等。其中结婚典礼最为隆重,有穿喜衣、迎亲、接亲、念“尼卡哈”(证婚词)、撒喜果、闹洞房、耍公婆、认大小、摆针线等大小仪式,十分热闹,别具风格。

据史书记载,宁夏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如娶妻,要经过请媒人提亲、送礼、写婚书、择吉日成婚等程序。据《固原州志》说,过去固原地区议婚,“先请媒妁通姓,唯不辟同姓,议妥纳茶果”等,之后还要“择日送衣料”等。婚期到了以后,“至女家接婚,送羊、麦、清油等”。新婚之夜,还要请阿訇念《古兰经》。第二天早晨,新婚夫妇要洗大净。无论是从史书记载,还是从现实的调查看,回族的婚礼习俗,各地大同小异,概括起来经过以下几道主要程序:请媒人提亲、看人看家道、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

提亲回族当中有句俗话:“一家女儿百家奔。”当回族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有人上门提亲。提亲一般都是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家的姑娘后,请媒人去提亲。回民请媒人一般要两个以上,一个代表男方家的媒人,一个代表女方家的媒人。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要带上茶、糖等四色礼,并通报男方家的姓名、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属教派等情况,有的还详细介绍男方家小伙子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艺等,女方家长听后觉得大体合适,便给男方家媒人给话。女方家也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并由男女双方媒人安排姑娘、小伙子在集市或亲戚朋友家见面,看男女相互能否看上对方的相貌人品。见面后如无反对意见,男方家父母或其他人带上四色礼,小伙子还要带上见面钱,在媒人的陪同安排下与女方正式见面。姑娘一般由姑妈或嫂嫂领着当面看小伙子,媒人此时问小伙子和姑娘同意不同意。小伙子此时给姑娘见面钱,一般同意就接收,不同意则不接收。有些地方姑娘收了小伙子的见面钱后还给小伙子回赠小礼品。过去回族女子怕羞,不敢在客人或父母面前说婚姻之事,不敢张口说同意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或媒人就观察其表情,如果低头微笑,就说明同意;如果沉脸、哭泣或发脾气,则说明不同意,就不强迫,但也有不少父母包办的婚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有些青年男女互相早已认识,彼此也了解,互有爱慕之心,但还要请媒人给双方家庭说明情况,否则会受到讽刺。

回民择偶不“合八字”,不管是自由恋爱的,还是经人介绍的,只要双方表示同意,则要尽快准备“定茶”。

定茶有些地方的回族也叫说“色俩目”或“道喜”。定茶一般要选择主麻日(星期五),男方家要准备回民喜欢喝的花茶、绿茶、陕青茶、龙井、毛尖等各种高中档茶叶,还要准备一些红糖、白糖、桂圆肉、核桃仁、葡萄干、红枣、花生米、芝麻等等,然后分别包成一斤重的小包,每个小包上放一条红纸,表示喜庆的意思。另外,还给未婚妻送两至三套合体、漂亮的衣服,由男方父母和未婚夫一起送去。女方家要宰鸡、宰羊,以糖茶、宴席热情款待。吃完宴席,双方当着众亲戚朋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下和许诺,今后一般不再变更和许配他人。女方家在送客人时,还要给男方家以适当的回赠礼,表示意志坚定,决不反悔。

插花回族也叫“定亲”,有的地方还叫“提盒子”,也叫纳聘礼,意思是为姑娘插朵美丽的花。

插花一般是在女方喝了“定亲茶”以后,媒人根据女方的需要,由男方纳合理的聘金,回民叫“麦哈尔”,并适当购置一些化妆品、日常生活用品、四季服装或布匹材料、手表、自行车、录音机,等等,以及送相当的装饰品,如手镯、戒指、耳环等,还要准备一只羊、一百斤大米和若干糖、茶等。这些东西一般由女方或男方长辈或同辈妇女前往陪同购买。

插花一般都定在主麻日,男方由一位阿訇带领,父母和嫂子或奶奶、婶子跟随。女方家也有一位阿訇或回族老人在家迎客,接盒子接聘礼。女方家还要炸油香、宰羊、过“尔麦里”。“尔麦里”,即由男女双方请的阿訇或懂得伊斯兰教义的人,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其余人聆听。“尔麦里”过后,两家人和亲戚一起赴宴,这时相互寒暄,讲婚配和攀亲的重要意义。最后由双方商量结婚的大致日期,以便做好准备。

插花这天,有些地方的回民由嫂子或奶奶故意将一对青年男女安排在一起吃饭、干活儿,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送聘金没有规定,一般是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不强迫。但无论多少都要履行这一习俗。回民认为,赠送聘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男子对婚姻大事不严肃,朝三暮四,随意离婚,从经济上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项措施。长期以来,在回族当中形成了男子如果无理提出离婚或中断婚姻关系,男方所赠的聘礼和东西不能索回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