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秀是教出来的
3209800000003

第3章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2)

面对这些错误的观念,卡尔·威特常常感到软弱无力,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为了不使儿子在成长中落在同龄人的后面,他坚持按计划对小卡尔进行早期教育。卡尔·威特认为,既然这孩子的禀赋不太好,那么就一定要尽力使他的禀赋发挥出八九成,甚至更多。要做到这一点,对儿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

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证明,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人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就是天才。因此,天才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才具备的禀赋,而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

卡尔·威特认为,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存在着递减的趋势。比如说,天生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接受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他也只能成为一个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最多他也只能成为一个具备60度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得就越少。这就是卡尔·威特的儿童潜在能力递减法则。

要杜绝孩子潜在能力的递减,就要尽早开始教育。卡尔·威特认为,早期教育必须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进行。

在卡尔·威特看来,孩子从出生到3岁之前,是其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式和以后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时期,孩子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瞬间掌握整体模式的能力,这是成人远远达不到的。

刚出生的孩子没有分辨人面孔的能力,到四五个月时,他就能分辨出母亲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通过对面孔的特征进行这样那样的分析才记住的,而是把对母亲面孔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孩子的这种模式识别的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卡尔·威特把对3岁以前的孩子的教育称为“模式教育”。3岁以前的孩子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这时的教育适合“硬灌”。这时孩子的大脑如同一张白纸,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大人不把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他们尚不具备自主分辨能力的大脑中的话,孩子就会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卡尔·威特强调,这种模式的教育大致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另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奠定智力和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正如古谚所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孩子到3岁时,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的一些基本性格特质。

仔细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3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其性格形成造成的影响。所以说,模式时期决定人的一生。

教儿子学会多种外语的心得

卡尔·威特并不满足只对儿子进行语言、识字教育,他早就下决心让儿子尽可能早地学会以一种语言为主的多种外语。因为教给孩子多种语言,有利于孩子正确地理解词义和进行思考。学校里教学生学习外国语都是从拉丁语开始的。但卡尔·威特觉得这样做过于勉强,他认为只有从与德语最相近的法语教起才是合乎逻辑的,于是他采取了先易后难的顺序,让小卡尔先从相近的外国语学起。

那时小卡尔才6岁。由于运用了恰当的方法,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小卡尔就能用法语自由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当然,小卡尔之所以学得这样快,原因还在于他的德语知识非常丰富。

小卡尔学完法语后,紧接着开始学意大利语,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这时卡尔·威特认为,可以教儿子拉丁语了。

拉丁语是相当难的语言。为此,卡尔·威特做了充足的准备。为了提高儿子的兴趣,在教拉丁语之前,卡尔·威特先把《艾丽绮斯》的故事情节、艺术的思想等讲给儿子听。他还对儿子讲,想要成为一个卓越的学者,只有学好拉丁语。儿子的好胜心被激发起来了。

在小卡尔7岁时,有一次卡尔·威特带他去参加莱比锡音乐会。在中间休息时,小卡尔看着印有歌剧歌词的小册子对父亲说:“爸爸,这既不是法语也不是意大利语,那一定是拉丁语。”卡尔·威特趁机启发儿子:“说得不错,那么你想想看,它是什么意思。”小卡尔从法语和意大利语类推,基本明白了大意。他高兴地说:“我觉得学拉丁语很容易,爸爸,你早点教我吧。”

此时,卡尔·威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开始教儿子拉丁语,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小卡尔就学会了。

接着小卡尔开始学英语,学完英语又学希腊语,前者用了3个月,后者用了6个月。

小卡尔学希腊语是从背诵常见的单词开始的。当时德国只有拉丁辞典,没有希腊辞典。所以,小卡尔在学希腊语时,不得不逐词去问父亲。为了方便教育儿子,在工作的时候,卡尔·威特让儿子坐在自己桌子的旁边学习。虽然工作很忙,但卡尔·威特对儿子总是很有耐心。

同教授其他几种语言一样,卡尔·威特并不系统地讲授语法,只是随时教儿子必要的东西。在小卡尔掌握了一些单词之后,卡尔·威特开始让他译读。最初是《伊索寓言》,接着又读了色诺芬的《从军记》。小卡尔学习希腊语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阅读名着的过程。这样一路学下来,小卡尔又读了色诺芬的《宝典》、《苏格拉底言行录》,提奥奇尼斯和莱尔丘斯的《哲学家列传》以及洛西昂和希罗多德等人的着作。

就这样,小卡尔逐步掌握了多种外国语。卡尔·威特在教授儿子外国语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先以听觉接触外语

为了给儿子打好学习拉丁语的基础。卡尔·威特在儿子的摇篮时期,就开始教儿子拉丁语。

卡尔·威特认为,要想教导一个躺在摇篮里,除了吃和睡什么也不懂的婴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听。因为婴儿时期,孩子的听觉最为灵敏,所以卡尔·威特就利用听的办法教儿子拉丁语。

当儿子睡醒后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卡尔·威特就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调给儿子朗诵《艾丽绮斯》,这是一部出色的叙事诗,儿子非常喜欢听着它入睡。因为有这样好的基础,所以小卡尔学习拉丁语时感到很轻松,并且很快就能背诵《艾丽绮斯》。

小卡尔在8岁时,同一位教拉丁语的教师对话,那位教师却一点也听不懂,这就是学校教拉丁语的弊病。因此,卡尔·威特认为,用图表和规则教拉丁语的方法式极其错误的。

2.在使用中练习是学习外语的最好方法

卡尔·威特认为,在使用中进行练习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会本国语言的,因此他从不用机械的方法教儿子学习。

卡尔·威特认为,通俗易懂的诗歌最有利于外语的学习,所以他先用诗歌,使儿子对这种语言产生感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后,在日常生活中,他就用这种语言跟儿子交谈。当儿子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用德语跟卡尔·威特说话时,卡尔·威特就不理会他,逼他自己想出表达的方法来。

遇上不懂的单词,卡尔·威特就让儿子自己去查辞典。刚开始小卡尔只学了一些常见的单词,因此他需要频繁地查辞典,而随着他查辞典次数的减少,表明他已逐渐掌握了那种语言。

卡尔·威特认为,与外国孩子通信,也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学习希腊语时,小卡尔开始给一个希腊孩子写信。不久,就收到了回信,这使小卡尔很高兴,也对希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他便读了许多有关希腊的书。随着学习语言种类的增多,小卡尔接着又和意大利、英国的孩子通信。也同样对这些国家感兴趣,还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他们的地理和风俗习惯。就这样,在通信往来中,小卡尔的外国语有了很大长进。

3.弄清词源

卡尔·威特认为,弄清词源对学好外语是很有益的。因此,他让儿子从小就这样做,并做了好几本笔记。比如,为了记住某一个拉丁语单词,卡尔·威特要求儿子去查由此产生出了哪些现代词,并把结果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小卡尔既学会了那个拉丁语单词,又记住了其衍生的现代词,且对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有了直观的认识。

3.读同一故事不同语言的版本

在小卡尔学习了多种外国语之后,卡尔·威特便要求他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这是小卡尔非常乐意去做的事情。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既让他读德语版的,又让他读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版的。在讲故事时,小卡尔将各种语言融会贯通,使学习变得既轻松又快捷。

5.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

卡尔·威特认为,游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小卡尔刚学会说英语时,卡尔·威特就用十三国语言教他说“您早”。每天早起,他让儿子对着代表不同国家的十三个玩具娃娃,用各国的语言说“您早”。小卡尔很快就学会了。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特点,卡尔·威特和儿子利用语言做各种游戏,比如讲故事、说歌谣、猜谜语、比赛组词造句、编动作说谚语、编故事等。这种有意思的学习方法,使得小卡尔的外语学得既快又好。

让孩子从小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一次,小卡尔刚刚吃过晚餐,就想吃一块点心。卡尔·威特没有给他,因为过多地吃喝会影响他的健康。没想到,不到两岁的小卡尔发起了脾气,他躺在地上,哭闹不休。卡尔·威特的妻子看不过去了,连忙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卡尔的哭闹取得了胜利,他得到了那块好吃的点心。

当时,卡尔·威特没有表态,但总觉得小卡尔的哭闹是一种对父母权力的挑战,并且在这挑战中他取得了胜利。

后来,卡尔·威特夫妇谈及这件事,卡尔·威特给妻子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应该去迁就孩子的。迁就的恶果可能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因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迁就可能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哭闹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以后他还会哭闹,随着他能力的加强,他的方式也会变本加厉。这种无礼将不再只是针对他的父母,还会针对所有人。只要想得到什么,他都会以无礼的方式要求他人来满足自己。长此以往,孩子将会变成一个蛮横无礼的人。

后来,即便小卡尔再怎样哭闹,他也不会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因为卡尔·威特要让他明白,哭闹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卡尔·威特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实可以来证明,父母与孩子早期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天,一位邻居垂头丧气地告诉卡尔·威特:“在儿子童年期,我和妻子忽视了对他进行尊重父母的管教,那时他把整个家庭搅得一团糟。妻子认为他还小,相信长大后会变好的。可事实却全然相反,他变得越来越坏,脾气暴躁、自私贪婪、自以为是。他做错了事,我们不敢管他,他已经变成了我们一点也控制不住的野马。他真令人讨厌,时常向我们发脾气,对家中的一切都视若草芥,任意践踏。”

卡尔·威特指出,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而且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纵容孩子不是尊重孩子。如果希望把良好的品德传授给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养成良好的品德。父母在教育孩子前,首先自己必须是非分明,如果自己都不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就不能奢望孩子黑白分明。重要的是,父母还要知道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

卡尔·威特认为,孩子在房间里行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并不是他无理取闹,而只是孩子不小心罢了。对这种情况,卡尔·威特一贯的态度是,不去责怪和惩罚孩子,只须随时提醒孩子,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那么鲁莽。但遇到孩子反常的挑战性行为,就一定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惩罚。

当然,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以身作则,尊重孩子,那么,孩子尊重父母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避免孩子因玩耍而受到伤害

成人放纵、任性、油头滑脑、不能自制的坏毛病,大多是从小养成的,并和他小时候的玩伴有很大关系。父母如果放任自己的孩子,对其玩伴不加选择,孩子就有可能沾染上各种坏习惯,甚至还有可能养成一些坏毛病。

卡尔·威特常常看到一些没有管束的孩子聚在路旁赌博,他们在一起打架,互相用肮脏的语言谩骂,甚至用坚硬的冻雪块抛雪球。看到孩子们这样的情景,卡尔·威特非常痛心,他们本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成为有礼貌、有学识的孩子,但是现在他们做的却只会造成流血、受伤、致残,甚至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很大的遗憾。这种结果常使卡尔·威特感到毛骨悚然。

当卡尔·威特发现在小卡尔的伙伴中,也有这些粗野的事情发生时,便再也不让儿子与他们玩了。他并不认为那些孩子本身有什么不好,但孩子不懂事,如果缺少大人对他们的正确指导,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傻事来。在小卡尔的玩伴中就发生过这么一件可怕的事:

龙森是一个健壮的男孩,他天生有非常强的组织能力,带着那些比他稍小的孩子玩打仗的游戏,可以说他是那一群小孩子的领导人物。

一天,龙森带领小朋友们玩攻城堡的游戏。龙森和五六个小朋友守城堡,另外的几个人扮作攻城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