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于无声处
3211800000002

第2章 马东(2)

“那么,再见!”不等二人回话,查理拎起空旅行箱,就要登机。

大概是直觉的驱动,马东立刻走上去,挡在了查理面前。

“请你再等等。”

查理明显是发怒了,涨红了脸问:“你还想干什么?”

“能不能,把左脚皮鞋脱下来?”马东盯着查理说。

查理也盯着马东,看了足足有三秒之久,问:“为什么?”

“这是我们的工作,请你配合。”

马东的态度虽然很客气,但有意透露出坚决的表情,冷冷盯着他的眼睛。

“你这是对我的侮辱。”查理说。

“对不起,这是我的工作。”

查理露出了无奈的表情。他极不情愿地脱下了鞋子,递给了马东。

“我要的是左脚。不是右脚。”马东说。

查理脸色开始显得不对劲。他缓缓脱下了左脚的鞋子,不太想交给马东。旁边的杜哲一把从他手里抢了过来,递给了马东。

马东把鞋放在手里掂了一下,发现鞋跟很重,随即看见鞋跟有个黏合的口子。

“您可真有趣,难道在我的鞋子里,能找到什么宝贝吗?”

查理的笑容明显很尴尬,他伸出手来,试图夺回皮鞋,被杜哲一把挡住。

马东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小刀,小心翼翼把鞋跟划开。结果里面露出了少量的金属粉末。

“这是什么?”马东问。

查理耸了耸肩,反问:“你觉得呢?”

他猛地凑上前,鼓起腮帮子,想把金属粉末吹飞。

在那一瞬间,马东立刻转身捂住鞋子,把金属粉末用手包住。

杜哲立刻反应过来。他一把抓住查理的胳膊,说:“跟我们走一趟。”

查理没有说话,他顺着杜哲,往前走去。

这时候,查理悄悄地把戴在左手食指上的玫瑰金指环撸了下来,用力朝远处扔了出去。

扔出去的指环撞在远处的一根柱子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马东和杜哲本能地朝柱子方向看了过去。

在这短暂的空档里,查理朝右侧下方甩了一下头,接住右耳孔里滑出的一颗透明小胶囊。

当马东发现不对劲,并立刻扑上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查理已经疾速的把透明胶囊塞进嘴里。

马东使劲把他牢牢按住,想扒开他的嘴。但查理嘴里的牙使劲儿一合,身体突然一挺。

几乎不到五秒,他的身体就开始发直,翻起白眼。

接着,他就口吐白沫,停止了呼吸。

一切太过迅速,虽然两人尽力做急救措施,但已经无济于事。

马东蹲下来,听查理的心跳,发现已经没了声音。

反而他听见自己的心扑通扑通跳着。

杜哲也大口喘着粗气。

这是马东平生第一回与间谍面对面过招。

死者鞋跟里的金属粉末,正是失窃的37克Q1钢渣。

渤东安全局的领导们又惊又忧。惊的是,侦察员竟会在机场意外捕获202厂失窃的钢渣,以及携带该物的间谍;忧的是,间谍的当场死亡,立刻让此案断了线索。

马东和杜哲介入了此案,他们四处调查,都没有发现查理生前在渤东任何一家涉外宾馆或居民家落脚。能查到他唯一出现过的地方,是一个叫红杉公园的地方。

他何时进入国内,用何种方式进入国内?他所持的护照是从哪来的?

目前都还是个谜。

“难不成此人是从天而降的?”侦察处的头儿叫王禹,听到马东的汇报,十分震怒,对他们的命令只有两个字:“再查!”

马东的心里很怕王禹。此人外表忠厚老实,其实是大智若愚。

作为他的下属,随便一个微小举动,稍微一点儿松懈的态度,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作为渤东安全部门一线领导,王禹此刻压力巨大。这个案件惊动了省厅高层。上级调度人类学家、情报人员、毒物专家、法医、痕检工程师等纷纷赶到渤东。在听取了马东和杜哲对现场情况的汇报之后,他们开始对查理进行尸体解剖,又对他的随身物品进行仔细检查,以确定他的身份和来源。

情报专家彻查查理随身物品时发现:

他的衣服、鞋子、日用品分别来自瑞士等多个国家。

他是典型的高加索人种,虽然他的护照上写着欧洲某国,但显然是假的,暂时无法确定他真正来自哪个国家。

导致查理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生活在亚马孙丛林中的一种毒蛙产生的毒液。这种毒液采集、提纯不易,毒液脱离了产生毒液的毒源体后,在常温下长时间保持其剧毒的毒性,需要很高超的生物科技。

因此,只有资金、科技资源丰富的大国情报机关的科研部门,才能研制出这样的毒物。

王禹陈明此案时,第一句话便是:

“如此费尽心思的间谍计划,发生在戒备森严的202厂,查理不过是其中冰山一角。”

在王禹的对面,十几个人正坐在一间小放映室里。

放映机把202厂的俯瞰照片,投射到幕布上。在前排,坐着安全厅的高层领导,他们都想听听王禹对这个案子的分析,以及进一步的侦察思路。

马东坐在领导们的后面,记着笔记。

王禹提前做足了功课,在他播放的幻灯片上,打着202厂的详细资料。

“202厂是一家为潜艇研制服务的重点军工企业,厂长兼党委书记是陈先明。涉案的特种钢工程代号是Q1,这种钢材的成分非常特殊,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工程结构的重量、硬度和韧性要求,特意研制的特种钢材,成分里面含有大量的金属钛。钛合金有着重量轻,硬度高,韧性好,耐高温和超低温的优点,一般用在人造关节、航空、航天和潜艇上。

“202厂目前承担着代号为蓝鱼的有关项目研制工作。蓝鱼工程是我国重点军工项目,它的完成将极大地推进我国水下潜射远程导弹的技术能力提升,是我国在一旦遭受到核攻击后,有力的反击手段之一。

“蓝鱼工程攻关课题是,当蓝鱼发射潜射导弹时,发射管底部连通着一个压力室,当操作人员下达发射指令时,压力室装填的特制炸药被电流引爆,发生可控的爆炸,爆炸产生高压气流,冲入发射管底部,把装在发射管里重达几十吨的潜射导弹从十几米深的水下顶出水面,再点火升空奔向目标。此时体长超过一百米的蓝鱼要承受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根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瞬间要下冲几十米。如果支撑蓝鱼的龙骨和艇壳的硬度、韧性不足,蓝鱼就会从中折断,从而酿成艇毁人亡的惨剧。因此,这种钢材的材料对我们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如果外国间谍机关得到这种钢材的样品,经过分析合金成分,不但会直接掌握到我国最机密的特种钢材冶炼技术,同时将间接获知蓝鱼工程的研制进展、潜射导弹的重量,进而推算出潜射导弹的射程等一系列国家核心机密。”

在王禹略显冗长的介绍里,集中在“蓝鱼”、“潜艇”、“核心机密”,无非是向上级强调一点:间谍瞄上如此重要的机密,可能会不择手段进行下一步动作。

“你就直接讲讲,打算怎么破案吧。”一位副厅长说。

在王禹的示意下,工作人员在幕布上投射出一张张的人脸照片。

在这些人脸的照片旁边,附着文字介绍,分别如下:

冯景年——高级工程师,蓝鱼工程总负责人

陈其乾——助理工程师

冯书雅——技工,冯景年女儿

陈娟——三车间(出事车间)主任

韩伟光——三车间(出事车间)副主任

张文鸿——三车间(出事车间)高级技工

“这些,是202厂内负责蓝鱼工程的核心成员。”王禹说。

“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们,能够窃取材料的人就在他们中间?”副厅长问。

“是。”王禹斩钉截铁地回答。

王禹这时候瞄了一眼马东。他正坐在领导们后面的角落愣神。

他并没有意识到,王禹为什么安排自己这个侦察新丁坐在这里。他更不会想到,未来的三十年,他会和幻灯片里的一些人,发生刻骨铭心的关系。

当晚,马东接到了秘密任务。进202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