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诗轻拧了她一把,低声道:“有主意就快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我听你说,去瓦刺时,杜公子常与小姐说话,不如请了他来陪陪小姐,或许能让小姐一解愁眉。”
“你真是胡扯,哪有小姐请外面公子到内闱相见说笑的,没来得坏了小姐的清誉。”
“我没有说让小姐请他到内闱,我是说让老爷请他到家里做客,说说笑笑的,小姐也开心些。”
“八皇子都来几回了,小姐那次出去见他啦。”
“八皇子是八皇子,杜公子是杜公子,说不定小姐愿意见杜公子。”
“花朝节那天你也看到了,小姐对杜公子也是淡淡的,只怕也不愿意见。”
清齐听咏诗这么一说,想想当日的情况,叹气道:“小姐现在除了见老爷夫人时略微精神些,平日总这么恹恹的呆在屋里,会闷出病来的。”
咏诗跟着叹了口气,两人都没了主意。
“好啦,好啦,我去六公主那儿就是,你们不要在这里长吁短叹了。”沐月夕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站在门边,把她们的话全听了去。
咏诗面上一喜,和清齐进屋来,服侍沐月夕换衣梳妆。虽已经是春季,沐月夕并没换春裳,粉蓝色小棉袄,浅绿的夹裤,外面罩了一件白底绣蝶戏红梅的长裙,简简单挽了一个偏月髻,弯月似的发髻偏偏的斜在右边耳后,髻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粉蓝色的小绢花,精巧而别致,插了根白玉钗,钗下垂着细细的一串流苏,流苏上坠着银质的弯月。清齐又拿剪刀剪了一朵半开的红色四季海棠,插在沐月夕左鬓边。
打扮妥当,沐月夕携带清齐和昭婷,禀明沐夫人,坐着马车往瑞香园去。这瑞香园只是一处普普通通的园子,景致一般,只是园中种满了各色的瑞香,一到花期,香气袭人,隔得老远就能闻到。
马车刚在园门外停下,车帘就被八皇子撩开,笑嘻嘻地唤道:“欣悦妹妹。”
沐月夕露出标准式的微笑,“欣悦见过八哥。”
“欣悦妹妹不必多礼,快下车来,就等你。”八皇子伸出手,欲扶沐月夕下来。
沐月夕假装没看到,挥了挥手中的丝帕,吸了口气,“好香啊!”说着就由昭婷扶着下了马车,“八哥,快进去吧,别让六公主等急了。”
八皇子讪笑一声,收回手,伴着她往园里走去。
园中石亭内,坐着五个姑娘,沐月夕认得其中的三位,六公主、虎灵儿和浅菁郡主,另两位沐月夕瞅着面生。
“夕姐姐,你来迟了,一会要罚酒。”六公主起身迎了上来。
“罚酒可以,不过我喝酒一杯就倒,到时候坏了六公主的兴致,可别怪我。”沐月夕笑应道。
六公主不过那么一说,并不是真要罚她,笑了笑,挽着她的手,走进亭子,指着沐月夕不认识的两个姑娘道:“夕姐姐,这两位是韩家的二小姐韩惜凌,三小姐韩忆凌,是韩宫主的两位妹妹。”
两位韩小姐和虎灵儿起身行礼,“小女见过郡主。”
“三位小姐,快别多礼。”沐月夕伸手扶起两人,又屈膝向浅菁郡主行礼,“欣悦见过郡主。”
浅菁矜持地一笑,淡淡地道:“欣悦郡主不必多礼。”
“好了,都别讲这些虚礼,去水榭,边吃边聊。”八皇子插嘴道。
八个人离开亭子,沿着小径往水榭去。沐月夕远远的瞅见水榭里有人影晃动,柳眉一蹙,会是谁?
水榭四周纱幔飘垂,在春风中飞扬,隔纱望去,里面人影绰约。不知这六公主请了多少客人来,又要虚言应付。沐月夕厌烦之心顿起,有些后悔来赴宴。待进了水榭,看清那些人原是乐坊的歌姬们,微蹙的柳眉才稍稍舒展。
宽阔的水榭中间放了一张红漆的八仙桌,四面摆着花鼓凳,亭廊围栏处还设有软垫和小几,小几上摆着白釉印花瓷瓶,供着几枝瑞香花,花儿将开未开。八皇子坐上正位,六公主和浅菁坐在左侧,对面是沐月夕和虎灵儿,韩家两位小姐坐在八皇子的对面。
时辰已近午时,待七人一一落座,宫女们捧了银盆进来,供大家净了手,饭菜才端上来,一色的银质餐具,精致体面,菜肴色香味俱全。歌姬们在一旁咿咿呀呀地唱着小调,气氛到也热闹。
众人吃过饭,宫女们送上漱口的水和银盆,七人漱口净手。太监们撤去饭食,奉上时令水果和香茗。沐月夕轻轻揭开茶杯盖子,一缕醇芬的茶香溢出,是上品大红袍,低头浅啜了一口,口齿留香。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唱了,总是这些陈词滥调,我都听厌了。”六公主不悦地打断歌姬们乐声。
“就是,都没新鲜点的曲子,着实听着厌烦。”虎灵儿深有同感。
浅菁放下手中的茶杯,用丝帕点了点嘴角,道:“这曲子听着没趣,八哥,我带了一个会说出的女先生过来,不如让她说段书,来解解闷。”
八皇子见其他人没有异议,便遣散了歌姬,让人把说书的女先生叫来,在旁边放下一张杌子命她坐下。
浅菁问道:“近来可有添什么新书?”
女先生笑道:“回郡主的话,倒是有一出新书,说的是前朝的故事。”
六公主听有新书,高兴地笑问道:“书名叫什么?”
“回公主的话,叫《卿念杨柳》。”女先生恭敬应道。
“这一个名字起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你先大概说说原故,若好再说。”浅菁端起茶杯,垂下眼睛,注视着杯中的浮浮沉沉的茶叶,淡淡地道。
女先生道:“这书说的是前朝的事,前朝有官宦家的小姐,小名叫卿儿,十六岁嫁于杨家公子为妻,为人贤良端淑,与柳公子举案齐眉,情意极厚。这杨公子也是诚厚君子,从不在外眠花宿柳,对卿儿敬重关爱。这来往仕绅名流,哪一家不是三妻四妾,可杨公子从不曾薄待过卿儿。卿儿爱护夫君,便亲自为他择妾,再三相劝,这杨公子才与这小妾圆了房。卿儿贤惠,公婆亲友,大多称颂。她与这柳氏小妾相处,也极和睦。旁人家妻妾,争宠斗势,吵闹不绝,倾轧不断。可杨家,妻妾交好,夫妻情厚,人人都称杨家是妻贤夫荣,一门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