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食
公元前1081年农历九月初五,第三十代商王帝乙,征集了东南部地区的一些方伯诸侯,决定率兵亲征东夷。临行前,安排首相商容主持朝中政务,册立妇戊为王后,管理后宫事务。妇好随军侍侯。命攸地(今河南永城和安徽宿县之间)的诸侯喜随为先锋官。起程时,帝乙亲自在大邑商都举行祭祀,并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预言大吉。于是,文武百官送帝乙出城,东征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
帝乙率东征军途经顾(今山东范县东南)、劭(今河南东部)、商(今河南商丘)、攸、淮等地。由于交通不便,不少地方还处于未开发的草莽之中,东南地区又是江河纵横,沼泽遍布,东征军走走停停,沿途打猎补充给养,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到达东夷人方地界。人方部落乃乌合之众,不堪帝乙训练有素的大军一击,初战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再战,帝乙便俘获了人方的大头领,焚烧了人方聚居的村邑,大获全胜。
帝乙征服了人方以后,挥军平定叛商的盂方(在今河南雎县南)。帝乙又用几个月的时间征服了盂方的炎方伯。从此,东部地区安定下来了。商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帝乙东征得胜,回到大邑商都的时候,随军的妇好为帝乙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启,次子叫仲衍。
满朝文武出廓迎接帝乙,群臣欢呼:“万寿无疆!”
妇戊王后得知帝乙得胜归来,又喜添王子,也十分高兴。在后宫沐浴梳洗打扮,只待帝乙驾临。
帝乙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回到九间大殿,升堂落座,为庆祝出师凯旋,传旨:“在九间殿设宴,君臣同庆”。一直饮宴到日落西山,掌灯时分,方才罢席。
妇戊王后在中宫侍驾,帝乙酒兴之余,在那膏油灯下仔细端详着戊王后,真是光彩照人,袅娜丰韵,一时陛起,抱起王后便是一阵温存。正是这一夜偶然的欢爱,戊王后有了身孕。
十个月后的一天,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从中宫传出一阵嘹亮的哭声,震动着九间大殿。一个方头大耳,白胖健康的婴儿,手舞足蹈地来到了人世。他,就是帝辛。
帝辛是庙号。帝乙给这个儿子起的本名叫受。受者,相付也。帝乙以为是天帝赐给他的儿子。因为古音受、纣二字相同,所以受又叫纣。古书中也有称受为寿或受辛的。后来受继承王位,人们称他为纣王、商纣王或殷纣王。他自封号叫“天王”。
帝辛生在帝王之家,父亲帝乙是统治八百镇诸侯的商王,权倾天下.母亲妇戊贵为王后,统领后宫,万民瞻仰。帝辛从下生那天起便娇贵非常,十分得宠。待到满月这天,帝乙在九间大殿,赐宴群臣,庆贺喜得贵子。群臣山呼:“万寿无疆!”进贡礼拜,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尽情受用。
帝辛贵为王子,自幼受宠。吃穿用都是人世间的精品,少不了锦衣玉食。营养充足,发育自然很好,体力和智慧都超出普通儿童。他活泼好动,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赞扬声,看到的都是恭维相。在帝辛幼小的心灵中就有高人一头优越感。
帝辛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享受,即使睡觉时也不躺在床上,由两个漂亮的女奴抻着一张兽皮,帝辛躺在兽皮中间,女奴晃悠着兽皮,咿咿呀呀地哼着小曲才能入眠。醒来时,帝辛看着汗涔涔的女奴,十分开心,咧着嘴儿笑。
他还有个怪脾气,专挑漂亮的女奴抱着玩,若是看到长相丑陋脏兮兮的女性,就又哭又抓,说什么也不让她抱一下。
帝辛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闹着要看宫中的歌舞百戏。有一次,女奴抱着帝辛看两个男奴角斗博戏,当看到其中一个男奴被打得鼻青眼肿倒地时,帝辛竟攥着小拳头打女奴的脸,直到将女奴打倒,他才高兴地拍着手笑了。
《尚书·无逸》篇上说:“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这是帝辛生活的真实写照。帝辛是商王的宠儿,王后的心肝宝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住走一切都有奴隶伺候,无拘无束,尽情玩乐。
帝乙每当殿前宫中饮宴的时候,帝辛总是闹着上座,要吃要喝,开始,帝乙逗着帝辛喝酒,用手指蘸着酒给帝辛吃,也许那时的酒不辣,帝辛觉得吮吸帝乙手指上的酒不过瘾,伸手抓过一爵就喝干了。帝乙和王后见了,乐不可支,他们认为,帝辛生在王宫,贵为王子,吃喝玩乐是天赐之福,理所当然之事,只有奴隶才不会享受。
帝辛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了逸乐的童年。
文过饰非
帝辛先天智商很高,聪明颖悟、灵敏多才、机智勇敢、口齿伶俐、能言善辩。长到7岁的时候,便与大哥启、二哥仲衍一起习文练武了。
帝辛力大,常常与比他大的哥哥较力,两个哥哥也常常被他摔倒在地。3年工夫,刀枪斧钺,各种兵器在帝辛手里,已经舞弄得十分娴熟了。
大哥二哥自叹不如。
一日,当时最有文化的史官教启、仲衍、受3人学习文字。史官搬来几大片龟甲,手握青铜刀,在每片龟甲上分别刻出一行,作为范字,然后让启、仲衍、受仿照刻出。就像今天习字临帖一样。只不过当时没有笔和纸,只好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画文字了。启和仲衍学刻甲骨文字十分认真,一刀一笔一丝不苟,刻出的文字工整清楚。史官见了,不停口地夸奖。
再看帝辛,只管拿着青铜铸成的小刀玩耍,眼见两个哥哥已经刻完,他才动手,一边读着,一边刻着,刹时间,一行歪歪斜斜、几不成字的刻文便呈现在史官的面前。
史官见了,摇了摇头,说:“字不成形,人不成器。字本来是很好看的,你怎么把它刻成这个丑样子呢?”
帝辛说:“学习文字,知音,达义,记事而已。好不好看有什么紧要!
为什么把时间浪费在刻字上面呢?雕虫小技,丈夫不为。”
听了帝辛的话,史官无可奈何,指着甲骨片上的一个字问:“我让你学刻‘鸟’,你却刻出个‘鸡’,这是什么字?怎么讲?”
帝辛看了,自知刻错,却不认错,狡辩说:“鸟是天上飞的,这个字叫‘鸡’,是地上跑的,就是把天上飞的鸟用手抓回来养着吃肉的。”
史官说:“仓颉并没有造这个字啊。”
帝辛说:“仓颉没造的字,我们就不能造吗?仓颉生活的时候,鸟在天上飞得高,他没抓着。现在,我们抓住了这些鸟,就可以养起来,给它起个名字,叫鸡有什么不妥的呢?”
从此,家养的鸟就叫鸡了。
帝辛见史官词穷,面露难色,心中十分得意,又追问说:“史官大人,当初仓颉是根据什么造出字的呢?”
史官说:“仓颉是根据世上各种事物的形象造出了各种不同的字。仓颉很了不起啊,没有仓颉,我们就没有文字了。”
帝辛说:“字,怎么造都行。我学完的几千个字里,仓颉造马、驴、骡字都有四条腿,牛羊两个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呢?鸟本来有两条腿,为什么造成了四条腿的字呢?”
史官被帝辛问得哑口无言,只得向帝乙禀告,说:“受,聪明颖悟,巧言善辩,文字已经学会。小人德薄才疏,再教他,已经无能为力了,恳乞辞去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