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最后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媒体发表了2014年的“新年贺词”。贺词全篇朴实而亲切,坚定而自信。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说道:“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真诚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由于新年贺词比较简短,只在这一处提到了“中国梦”。然而,自此以后,“中国梦”这个词对于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已经不再陌生。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大闭幕后,11月29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与其他六名政治局常委一起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习近平在参观时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正是在那次讲话中,无数人第一次从中国最高领导人那里听到了三个字“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次讲话中说道:“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在此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中国梦”,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因此,“中国梦”并不因为最高领导人的反复提及而只成为关注度极高的流行词,“中国梦”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中国梦”的近期目标:两个翻番
中共十八大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制定了系统化的目标,“中国梦”是这一系统目标凝练的简称,便于记忆,便于传播。它既有短期目标,也有中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来说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简称为“两个翻番”。中期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即2049年,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与前一个“一百年”合在一起,被称为“两个百年”。长期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排名约100位左右,居中偏后位置。按照到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届时,中国人均收入在世界的排名有望进入前60位,甚至前50位,位居世界中上水平。
居民收入翻番,也被称为“收入倍增计划”。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国家,明确地要求在一定时间段内实现“倍增”是有困难的。对于已经很富裕的国家,再要实现收入“倍增”,同样具有很大的难度。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条件提出“收入倍增计划”,也有能力实现这一计划。世界上有些国家曾经提出并实现过这样的计划,例如,日本在1961年提出为期十年的“收入倍增计划”,以摆脱战后经济发展的局限。实际上,日本当时只用了七年便实现了居民收入倍增,与此同时,国家的经济总量也大大提升,为日本跻身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以前提出过“翻两番”的计划。197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处于世界第170多位,几乎垫底,绝对属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当然,造成这一局面是有原因的。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工业化、现代化成为明确的目标,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需要积累和投入。在西方历史上,工业化、现代化早期的积累和投入很多都来自对本国之外的野蛮掠夺。例如印度成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如果没有对印度和亚洲包括对中国的掠夺,英国很难发展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美国则靠掠夺大量印第安人的财富而完成原始积累。日本现代化的原始积累之一是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赔款”,以及后来对亚洲的掠夺。其他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早期,大都如此,由此还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要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完成早期积累,不能走西方对外掠夺的路子。西方的这种发展方式既与中国传统不符,也不符合全人类共同的道义原则。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原始积累,主要靠自身。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欺压下,再加上一百多年被动遭遇的野蛮战争,整个社会积贫积弱。我国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底子很薄,基础很差。因此,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出来,是那一时期常见的说法。陈毅元帅曾经说的“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是这一局面的形象化表述。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财富分配上,国家提取的比例较高,数量庞大的农民自身留成的比例较低。这是造成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均收入较低的重要原因。数亿农民为了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是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功臣。现在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取得了初步成就,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农民,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如今,农民依然是收入较低的群体,现阶段“翻两番”的计划提出,正逢其时,广大农民应该成为这一计划最主要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十二大就已经提出过“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城乡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的计划。当年实现这个目标的预期时间是二十年左右,即“到20世纪末”。然而,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实现了“翻两番”的计划,比十二大预定的目标提前了五年。到1997年,中国的人均产值(与人均收入并不相同)也实现了翻番,提前了三年。21世纪初,中国曾经预计,达到人均产值3000美元,还要花二十年时间。结果,在全体中国人民迸发的巨大热情下,2003年,人均产值超1000美元;2006年,人均产值超2000美元;2008年,人均产值超3000美元,比世纪初的预计提前了十二年;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如果说人均产值1000美元是贫困线,中国已经顺利越过了这条线,而人均产值达到4000美元左右,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一道坎,能否继续上升,难度将加大,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中等收入陷阱”。世界上一些地方,例如拉美国家,很早就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之后三四十年间,人均产值始终徘徊在3000~5000美元。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相对于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没了,相对于高收入国家的技术优势又没能形成。因此,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容易出现经济停滞、政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就业困难、社会动荡等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摆脱“陷阱”,需要国家有一整套发展经济的政策。
对于“中国梦”的短期目标来说,在人均产值4000美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收入倍增计划”,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信心。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并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是有差别的,但是呈正比关系。把“人均收入倍增”定为目标,就是把老百姓的实际民生作为发展重点,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得到同步的好处,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整体经济发展的红利。这是“中国梦”的根本立足点之一。说到底,“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之所以说它的提出是一种勇气,是因为它预示着中国并不是要以“劫富济贫”的方式来解决国内贫富差距问题,因为“劫富济贫”不会提高人均收入。真正的人均收入倍增是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注重公平分配。它还意味着中国并不担心“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失去,不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发展速度,而是要实现转型,摆脱粗放型经济,因而我们说它的提出也是一种自信。即,中国人可以在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世界的价值。中国之所以能有这种自信,得益于我们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由于这些中国所独有的特征、特质,中国完全有信心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实现民族的复兴。
我认为,未来十年的“收入倍增计划”,主要受惠人群是当前的贫困人口和中等收入阶层。2000年,191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制定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其中承诺:到2015年,将世界上每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到2008年,中国已经率先实现绝对贫困人口一半脱贫的目标。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到20%,而到2010年,中国已经脱贫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减贫数量的75%。也就是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在减少贫困人口这一目标上,中国做出的贡献最大。按照每人每天收入1美元的标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约为10%。预计在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实现时,这一群体的数量将降到5%以下。十八大指出,未来中国实现“共同富裕”,让更多的人更快地脱贫,就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已经脱贫的中国人来说,为期十年的“收入倍增计划”也将使他们获益,从而在中国社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真正的中产阶级群体。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人均”两字。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比尔·盖茨走进一家酒吧,该酒吧顾客的平均财富会剧增,但他们并没有变得更有钱。”举这一例子是说贫富差距太大,当比尔·盖茨进入某个酒吧,酒吧里的人均财富顿时会超百万美元,甚至千万美元,但这个统计数字对绝大多数人没有意义。因此,中国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也要避免这种现象,不能在贫富差距拉大的前提下让“人均收入”只具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意义,而应该切切实实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使得“收入倍增计划”能够惠及大多数民众。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写入“共同富裕”,2013年最后一天,新华社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篇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其中写道: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讲,并不是说就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蛋糕”不但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这段话清晰地表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之一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公平正义。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理解。世界上有些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中国应该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因此,当贫富差距问题在中国日益成为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时,“中国梦”提出的“十年内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这一近期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两个翻番”中的另一个翻番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总量翻番。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合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位列世界第三的日本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5.5万亿美元。按照“两个翻番”的计划,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要超过12万亿美元。从数学计算上说,每年增长率7.2%,十年后就翻番。如果增长率高于7.2%,十年后又是另一个结果。因此,世界上很多人在计算,什么时候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出于对经济形势发展的不同判断,例如,中国保持增长率的能力和潜力,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汇率因素等,对中国GDP超过美国的时间,各种计算结果不尽相同。前几年,国际舆论有的认为到2050年,有的认为是2030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2020年前后中国GDP总量将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