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3221900000052

第52章 离开水的鱼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这是一般规律,但有少数“异想天开”的鱼想离开水并成功地离开了水。

鱼要离开水必须要具备条件,即外界的生活环境和内部身体结构。在石炭纪时期陆地上植被茂盛,低地、沼泽中生长着大量的蕨类植物,其中树蕨茎干可达半米,高有15~25米,形成了全球性的第一个造煤时代。植物的大量生长,改变了陆地原始荒凉的面貌,在湖边河岸形成了气候潮湿带,同时稠密的树叶遮挡了阳光,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也为两栖类登陆后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提供了保护,还为它们准备了“粮食”。

从身体结构上看,要想登陆就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呼吸和支撑。总鳍鱼类已进化出了一对内鼻孔,这就是由外鼻孔通往口腔的开口,表明鼻孔与口腔已经串通好了。以后的陆生动物口上面都有这对内鼻孔,空气由外鼻孔进去,经过嗅囊和内鼻孔进入口腔,再由气管进入肺部。当两栖类已经出现在水陆之间时,它的肺仍不能独立承担呼吸的重任,在幼年时水中呼吸时仍用鳃,成年后皮肤也帮助它呼吸。

总鳍鱼的胸鳍、腹鳍有很厚的皮肉,好像一个短柄的船桨,鳍中有一块中轴骨骼,其余的小骨都是依靠中轴骨与身体相连的,这样鳍在转动时就能够改变方向,起到支撑身体并爬行的作用,由于需要经常运用,鳍这附肢便进化得最快,在身体其他部分还很原始的情况下,就能将身体支撑起来,离开水上岸活动了。

又是什么原因使总鳍鱼上岸呢,难道真是它“异想天开”了?当然不是,上岸是外界环境造成的,也可以说是被逼迫的。上面我们已经知道骨鳞亚目是两栖类的祖先,它们生活在淡水中,也就是河湖中。地质历史上河流、湖泊总是在变化的,例如河流改道,故道就形成了湖;河流除了向湖注水外还注入泥沙,最终将湖填满形成沼泽;湖边的蕨类植物质地疏松,死亡后往往会倒进湖泊腐烂,使水浊化,氧气不足。在这些不利因素下,骨鳞鱼为生存就需要把头探出水面,利用简单的肺呼吸新鲜空气,当湖泊成为沼泽无法栖身时,需要靠鳍的支撑爬行到另外的水塘中去,在水中食物缺乏时也要靠鳍爬上岸吃一些植物以活下去,由于这种不停的锻炼,终于发展成为能够自由上岸活动的动物,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两栖类体表原来的鳞片演化成骨甲或坚硬的皮膜,除防止水分过分蒸发外,还保护了身体在爬行过程中被碎石或树枝划破,以后进化的动物也都继承了这种保护性皮肤,并有了各种发展,如爬行类的鳞片和骨板,鸟类的羽毛、哺乳类的皮毛等。

两栖类虽然优于鱼类,但它还保留有很多的原始性,首先产卵仍然要在水中孵化,幼体出生后也要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即便是成体也不能长时期待在干燥无水的地方,不时地需要跳进水中湿润皮肤,而皮肤也只有在水中才能起呼吸作用,因此它们并不能算是真正的陆生动物,而是陆生与水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这类动物除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青蛙、娃娃鱼外,其化石代表有虾蟆螈,从头到尾长3~4米,仅头骨就长1.2米,蚓螈长1.5米。它们主要繁盛在二叠纪和三叠纪,那时爬行类已开始出现,但还未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因此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这段时间乃是两栖类的天下。但好景不长,三叠纪时期爬行类比它们更适应陆地的优势渐渐表现了出来,并在三叠纪末期取代了它们。两栖类在历史中仅繁盛了8500万年就退下了舞台,比鱼类要短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