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伊甸园里的动物们
3221900000057

第57章 没有眼泪的扬子鳄

扬子鳄在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爬行纲,鳄目,鼍科。

扬子鳄又名鼍,或称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将扬子鳄称为鼍,早在商殷的甲骨文里就有记载了。古人常认为鼍是龙的一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就将扬子鳄称为“鼍龙”。老百姓则将它称为“土龙”“猪婆龙”。总之古代人们将扬子鳄视为“龙”。

扬子鳄身长两米左右,体重10~30公斤,全身明显地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软。背部呈暗褐色或黑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的条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它的四肢较短而有力,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的特点。

扬子鳄的吻短而圆,吻的前端生有鼻孔一对。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长有瓣膜可开可闭。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瞬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

扬子鳄是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间活动、觅食,主要吃一些小动物,如鱼、虾、鼠类、河蚌和小鸟等。它忍受饥饿的能力很强,能连续几个月不进食。

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那些假惺惺的人。因为人们看到扬子鳄在进食的时候常常是流着眼泪在吃一些小动物,好像是它不忍心把这些小动物吃掉似的。其实它的眼泪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由于它体内多余的盐分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腺体来排泄的,而这个腺体恰好位于它的眼睛旁边,使人们误认为这个腺体分泌的带有盐分的液体就是它的眼泪。当它在进食的时候,腺体恰好在分泌带盐分的液体,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它是在假惺惺怜悯这些小动物了。

扬子鳄有冬眠的习性,因为它所在的栖息地冬季较寒冷,气温到0℃以下,这样的温度使得它只好躲到洞中冬眠。据观察,它冬眠的时间从10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左右结束,算来扬子鳄冬眠的时间有半年之久。它用以冬眠的洞有些不一般,洞穴距地面两米深,洞内构造复杂,有洞口、洞道、室、卧台、水潭、气筒等。卧台是扬子鳄躺着的地方,在最寒冷的季节,卧台上的温度也有10℃左右。扬子鳄在这样高级的洞内冬眠,肯定是非常舒适的。它在冬眠的初始和即将结束的这两段期间内,入眠的程度不深,受到刺激能够有反应。中间这段时间较长,且入眠的程度很深沉,就好像死了似的,看不到它的呼吸现象。

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扬子鳄,首先要全力以赴去觅食。过不多久,体力充分恢复后的扬子鳄们,雌雄之间开始发出不同的求偶叫声和雌雄一呼一应,在百米之外可听到雄鳄洪亮的叫声,雌鳄较为低沉的叫声。它们以呼叫声作为信号,逐渐靠拢,聚合到一起。这时大约已经到了6月上旬。扬子鳄在水中交配,体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筑圆形的巢穴供产卵用。巢穴建成以后,产卵期也到了。7月中旬左右雌鳄开始产卵,每巢约产卵10~30枚。卵为灰白色,比鸡蛋略小。卵上面覆盖着厚草,此时已是夏季最炎热的季节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腐烂发酵,并散发出热量,鳄卵正是利用这种热量和阳光的热能来进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经常来到巢旁守卫。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母鳄在巢边听到仔鳄的叫声后,会马上扒开盖在仔鳄身体上面的覆草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池内。仔鳄体表有橘红色的横纹,色泽非常鲜艳,与成鳄体色有明显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扬子鳄的群体中,雄性为少数,雌性为绝对多数,雌雄性的比例约为5∶1。这是一种有趣的自然规律。动物学家们经过研究才发现:纯吻鳄的受精卵在受精的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性别。在它的受精卵形成的两周以后,其性别是由当时的孵化温度来决定的。孵化温度在30℃以下孵出为的全是雌性幼鳄,孵化温度在34℃以上孵出来的全是雄性幼鳄。而在31~33℃孵出来的,雌性为多数,雄性为少数。如果孵化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则孵化不出扬子鳄来,扬子鳄的受精卵在孵化时大多在适宜孵化雌性的气温条件下,这就造成了雌多于雄的情况。

扬子鳄为我国淡水所特有的珍稀动物。它只产于我国安徽和江苏境内的长江下游一带。分布范围狭小,而且现存数量极稀少。

扬子鳄的珍贵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鳄类早在两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那时它和早已灭绝的恐龙同时生活着,并且数量和种类都很多。鳄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比大熊猫和白鳍豚早得多,当扬子鳄出现在全球上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这都足以使得扬子鳄成为研究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资料,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和动物的地理分布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活化石”怎能不珍贵呢?

扬子鳄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组织把它定为一级濒危动物,它同时也属于国际上第一类禁止贸易的濒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