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星球全知道
3222500000117

第117章 向“红移”挑战

天文观测中有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光谱分析,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体的组成,还可以计算天体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20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现象,这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观测基础。但也有人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谱线红移并非由于天体离我们而去,还有别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发现类星体后,它的红移问题最为突出。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特雷尔,1966年,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和伯比奇认为,类星体距离并非如此遥远,他们对传统的红移理论表示怀疑。他们的证据主要是美国海耳天文台阿普的一组照片。1972年,阿普公开了他拍到的照片,这对正常红移现象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认为,类星体同红移量较小的某些星系相关。由于星系红移量小,它们距地球并不远,类星体也不会很远。此外,类星体的红移有一部分是“附加的”,因此,这说明宇宙膨胀的红移理论就不能成立。

阿普的证据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美国夏威夷天文学家斯托克顿也找出一些类似现象,其结果是二者的红移相同。为此,1978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为宇宙学红移理论是正确的,并且认为斯托克顿的研究“在非宇宙学红移的棺材上钉上了最后一个钉子”。但是,这种乐观未免早了些。

1983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苏伦蒂克进一步论证阿普的观测是确实的,他提出了更加清晰的照片。深入的研究对红移观点也不利,并且阿普也提出了新假说。他认为,许多星团中包括一个旋涡形大星系,周围有一些小星系,它们离我们很近。而正是这些小星系产生了过分的红移,它们并不与宇宙膨胀相联系。这的确是对红移理论的严峻挑战。

然而,非宇宙学红移也有一定的困难,要解释特殊天体的高光度和小体积应建立新模型和新理论。这种代价未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