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底奇异世界
3222700000013

第13章 海洋文明的遗迹(2)

有些研究太平洋的学家认为,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应属于玻利尼西亚文化,根据是库克船长所说岛民所使用的话语保留着南太平洋的音韵。而据研究,玻利尼西亚的历史不可能早于公元9世纪。复活节岛的考古调查表明,岛上最早也只能是公元14世纪才有人居住,还有更多的学家认为,复活节岛只是在公元15或16世纪才有人迁入居住,这距离荷兰人首次来岛仅早100多年的时间。如此短暂的时间,居民们怎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但也有另一派专家认为,复活节岛上大概早在公元690年以前就开始建造祭坛。用红色火山石建造的红帽子大概造于公元1110年,至于石像的建造大约从公元450年开始到公元1650年左右才结束。前后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而用碳14测定,最早的石像建于公元前1680年。那时又是谁在岛上居住呢?

要想破解这些疑问,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岛上的文字记载。复活节岛至今人口虽很少,却有一种独特的文字。刻着文字的木板叫作“说话板”,板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象形文字,但这种文字与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而且至今只收集到一块“说话板”和几件刻有这种文字的手工制品。世界各国众多科学家运用了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一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却仍然无法解读。

更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像一个小小的“肚脐”。难道古代的岛民也曾从高空俯瞰过自己的岛屿吗?假如确实如此,那又是谁,用什么飞行器把他们带到高空的呢?

在复活节岛的悬崖下,有一堆大圆石块,上面刻有许多鸟首人身的浮雕图案,被称为“鸟人”。居民为什么选择了这种“鸟人”作为崇拜对象?鸟首到底隐喻着什么?有人认为,也许它是指一种能够在高空飞翔的智慧生物,正是这种智慧生物在高空中俯瞰地球,才得出了复活节岛是“世界肚脐”的结论。

在复活节岛上,一切都是那么神秘莫测,古代和现代纠缠在一起,无法分清。谁也无法理解,那种令人惊慌的文化,会在一个太平洋中最偏僻的、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独自演化出来。就像那一个个沉默的巨石人像一般,复活节岛留给世界的是个永远难以解开的谜。

淹没的城市哪里去了

在今天,许多英国人都相信,在英国四周的海域里,曾有三个繁荣的古王国被海水淹没了。尽管人们目前很难找到它们曾存在的事实上的证据,然而这个说法一直在流传着。

一个被海水淹没的王国叫蒂诺·哈利哥。传说,这个王国位于英国圭内斯的北面不远的地方,或者说,它就在今天的康韦湾海域。据说,这个王国可能是在公元6世纪之前被海水吞没了。被海水吞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的罪行所至。当时,国王和他的臣民住在利斯·哈利哥王宫,具体地点在今天距离威尔士3.2千米的海面下。据译本记载说:这个国王犯了大罪,全国上下为之愤怒,结果,有一天,海面掀起巨浪,很快淹没了这个离海岸很近的王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淹死了,只有国王和他的儿子得到上帝的宽恕,逃离了王宫,免于被海水淹死。

几个世纪以来,威尔士海岸上的居民坚持认为,在落潮时,可以看见海面下有一座古王宫废墟。但是,1939年有关部门专门组织考察组对这一海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方圆2万平方米的海底,不是人工建造的,是一片天然礁石群,它的淹没的确切时间是铁器时代。在英国卡迪根湾这个地方,也有一个类似上面所说的古王国“消失”在海水中。“消失”的原因是这个国王自身有致命的性格弱点,造成王国被海水淹没。

据传说,在洛兰德·享德雷德这个地方,人口兴旺,土地肥沃。该岛长64千米,宽32千米,与现在的巴德西岛相连。岛上筑有防海水灌入的堤坝,堤上有一个大水闸。岛上的君王叫圭德诺·加伦赫,掌管着凯尔·圭德诺这座王宫。一天,全城正在举行盛大宴会,不知是由于疏忽,还是酒鬼恶作剧,水闸被打开了,顷刻间,整个国家被淹没,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这个传说的故事,很像是第一个故事的翻版。

第三个被海水淹没城市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地角的地方。在地角西约8千米处,有一堆叫“七块石”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向被康沃尔郡的渔民称为“城镇”。这是历史上昌盛的里昂纳斯王国首都的遗址。在很早以前,从锡利岛到康沃尔郡是连成一体的。在这片陆地上建有大大小小的村落,大约100多座教堂。这里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后来,大约在公元5世纪的某个时间,海水侵入了里昂纳斯,大片的村落和教堂被淹没。

当时,一个叫特里维廉的人,可能事先有预见,举家迁到康沃尔。果然,大西洋的海水吞没了里昂纳斯,这位幸存者和他的家人在马背上走到康沃尔,成为这个地方第一批定居者。在16世纪,当地的渔民用网捞起据说是当时人用过的窗架和其他建筑物,于是有更多的人相信这个王国的存在。

这三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三个地区,确有部分海面原先是陆地。而且,在锡利群岛和古岛之间被海水淹没的浅滩上,在康沃尔和威尔士的海底,都发现过人类居住的遗迹。人们推断,在这片遗址上居住的先民们,的确由于某种现在无法知道的原因,居住区被海水淹没而不得不迁移到其他的地方。

今天,传说的古王国存在的故事,要么,是被后人加进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事给夸大了,成为神话;要么,它的确真实地存在过。

沉没的姆大陆之谜

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至今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秘密,让人浮想联翩,难以释怀。其中,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而又最让人觉得异想天开的,莫过于对古大陆的推测了。

最早提出太平洋中曾有过古大陆的是英国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布朗。20世纪初叶,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远古时期太平洋曾经有过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大陆。此后,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屡见不鲜,以英国学者詹姆斯·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有影响力。他通过大胆的假设、广泛的调查、独到的推理乃至自信的笔勾勒出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概貌。

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陆》在纽约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后,他陆续推出了《姆大陆的子孙》《姆大陆神圣的刻画符号》《姆大陆的宇宙力》等一系列专著,奠定了太平洋中古大陆学说的基石。

关于消逝的姆大陆,乔治·瓦特是这样描述的:在远古时期,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古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鼎盛时期的人口约6400万,生活在这个大陆上的居民有黄、白、黑各种肤色的人种,他们无贵贱之分,和睦相处。古大陆的国君名叫拉·姆,他既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神圣的宗教领袖。姆大陆居民信奉单一的宗教。

古大陆的居民拥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拥有殖民地。

古大陆上共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是首都。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中船舶云集,商旅不绝。

古大陆没有险峻的高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土壤肥沃,丰收连年,终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莲花是古大陆的国花,在水滨尽情地绽放;树荫下彩蝶乱舞,蜂雀呢喃,蝉鸣幽幽;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双耳不时扇动,拍打着骚扰的飞虫;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气氛。

可是,有一天古大陆发生了可怕的轰鸣。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溢,古大陆的居民与辽阔的国土在一夜之间沉入汪洋大海之中,仅有几处高地露出洋面,侥幸生存下来的居民被隔离在一座座小岛上。古大陆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再也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古大陆,更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皇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发现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时代的神父狄埃戈·德·兰达撰写的《尤卡坦事物考证》又称《尤卡坦纪事》手稿,他根据手稿中记录的玛雅象形文字草图,阅读了现收藏在西班牙的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火山灾害而消失。他认为姆大陆位于大西洋中,姆大陆一名由此而来。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遗址的最早发掘者、法国学者奥格斯特·普伦金在其所写的《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一书中,依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扎中的壁画等材料,做出了颇富罗曼蒂克的设想。

他认为,古代近亲结婚较为普遍,当时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为了获得女王的爱,她的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从她手中攫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姆感到耻辱,于是逃奔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斯像,自己改名伊西丝(埃及女神),创建了灿烂的埃及文明。

普伦金也认为姆大陆消失在大西洋中,与德·布尔布尔的观点不谋而合,但与乔治·瓦特的观点大相径庭。然而他们都一致认为,中美洲的玛雅人是姆大陆的移民。

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姆大陆的居民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样,崇拜太阳神,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种原始的刻画符号。他们用长方形表示国土,盛开的莲花表示姆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纪念姆大陆消逝的碑铭,只不过无人能够释读而已。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会烧陶、编织、绘画、雕刻、造船以及航海,渔业也很发达。

至于姆大陆消逝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当时属于姆大陆一部分的复活节岛幸免于这场灾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的众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陆的遗物。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共有90余座人工岛,每座岛上均有高约10米的玄武岩城墙,岛上还设有防波堤、牢狱等,据说也是姆大陆的遗迹。塔西堤岛上有一种类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难道这些互不相关的遗迹、遗址和遗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陆居民创造的吗?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历史至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12000年前消逝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

值得一提的是,乔治·瓦特依据的最重要文献材料之一《拉萨记录》是在中国西藏拉萨某寺院中发现的,它是记载4000年前占星术的文献。他依据的其他几件原始文献——玛雅古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德累斯顿抄本》《波斯抄本》《科特西亚抄本》等也是记载占星术的文献。这些文献中都记载了姆大陆消亡的情况。

《拉萨记录》中提到姆大陆的沉没是发生在编写该书之前8062年的事件,《拉萨记录》是距今4000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的沉没是在距今12000年前,恰与亚特兰蒂斯大陆(大西洲)沉没的时间相当。乔治·瓦特认为这两个古大陆是由于共同的原因而沉人汪洋大海之中的。

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绘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他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根据现代地质学常识,大洋的地壳是由较重的玄武岩构成的,大陆的地壳是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的,海底地壳与陆地地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1968年,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的“白凤丸”号科学考察船在西北太平洋深海海底打捞出一块花岗岩石头,当时它被认为可能是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洋流携带而来的。

无独有偶,1973年10月23日,日本东海大学海洋考察船“望星丸”号在九州岛附近的海域打捞出一个含有花岗岩的大锰块,显然再用洋流来解释锰块的来源未免牵强附会。科学家们将这两起发现联系起来推测,它们会不会是沉入海底的姆大陆残留物呢?

日本科学家们正通过对太平洋底全面、广泛的科学考察,力图发掘出新的材料,以期对姆大陆的存在与否给出一个可信的解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地质学上,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在距今6000万年前,而乔治·瓦特却认为地球上山脉的形成是在距今12000年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该做何解释呢?

地球表面几度浮沉、桑田沧海固然是事实,但是浩瀚的太平洋中,果真存在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姆大陆吗?或许,这仅仅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类一个天真善良的愿望而已?

雷姆里亚大陆之谜

如果世界上有这样一件东西,有的人说它存在,有的人说它不存在;有的人说它这样,而有的人又说它那样,那么,结局或许只有一种,那就是这件东西会变得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