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名胜目中无时空
3222900000021

第21章 其他名胜古迹(10)

丹阳古县名为何叫“曲阿”

从史书中可以看到,我国古地名命名中以“丹阳”为名称的县郡很多。其中,今皖南当涂县东北的小丹阳,秦时为丹阳县。汉置丹阳郡,治所在今皖南宣城,辖境相当于今皖南和天目山、大茅山以西地区。东汉末年,孙权舅父吴景为丹阳郡太守,而当时丹阳郡治所却被笮融所盘踞,吴景便来丹阳郡所属地的曲阿常驻,先后达一二十年,曲阿成为丹阳郡的实际治所。唐代天宝年间,改润州(今镇江市并含丹徒县)为丹阳郡,改曲阿为丹阳县,从此丹阳这个古老的县城便正式有了现在这个名称。

说起它的古名“曲阿”,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秦始皇东巡。《江苏史话》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小儿子胡亥和左丞相李斯、宦官赵高第二次东巡,在今湖南蓝山县境内的九嶷山祭祀虞舜,然后乘船顺长江东下,到了今江苏境内的丹阳(当时称云阳)。相传该县东北有座山是秦始皇游览过的,叫“随驾山”。这次东巡是他久闻“东南有天子气”后,决心亲自除掉“天子气”,以确保嬴姓皇帝万世一统天下。在东巡中他又从方士那儿确知“东南有天子气,在云阳之间”,便派刑徒凿云阳北冈,筑直道,“令曲而阿,因名曲阿”。《中国地名大辞典》中《曲阿县》条也说:“本名云阳。秦始皇以其地有天子气,凿北冈以败其势,截直道使阿曲,改曰曲阿县。汉袭之,吴复曰云阳,晋复为曲阿,梁改为兰陵。隋复为曲阿,唐改丹阳,即今江苏丹阳县治。”《丹阳县志》的各种版本也记载了上述史实。

《史记》说“十一月,行至云梦(今湖北安陆县南),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这段文字里提到的“丹阳”,不是今之丹阳,而是指江宁县东南五里的鄣邯。再翻阅《史记》中的各种注释、考证也没有提到现今的丹阳。关于“云阳直道”,《史记》也说:“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里说的直道经考证是指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的古云阳的直道,与曲阿名称的来历没法牵到一起。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当年秦始皇所筑“云阳直道”址,更证实了这一点。

曲阿名称的来历,南宋蔡逢认为来源于西汉,西汉以前,仍称云阳。后英布借秦始皇东巡事以图王业,改云阳为曲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将江南之地封给荆王刘贾,号荆国,后刘贾被英布所杀,公元前195年,高祖平定英布,号吴国。后刘濞举兵反汉,兵败自杀,国号废除,曲阿遂改为云阳。东汉初,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为二,置会稽郡与吴郡,曲阿属吴郡。孙权占江南,于吴大帝嘉禾三年复曲阿为云阳。西晋又将云阳复曲阿。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改曲阿为兰陵。至此,曲阿名称终止了。

蔡逢是南宋丹阳籍进士,一生喜爱文史,仕途失意,回乡编写本邑志考,这是据史载最早的私人撰修的丹阳县志。蔡逢虽经多次实地考察以及翻阅大量史料,但仍由于局限所致,本邑志考中有许多失误。对古县名“曲阿”来历也有经不起推敲处,如《史记》成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政和二年间(前104~前91年)撰成。汉高祖事记载较为翔实,为何没有提到英布命名曲阿之事,是属于疏忽还是觉得不值一提尚不得而知。

“君山”名称的由来

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有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岳阳优美。它因为岳阳楼的存在而驰名中外。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唐代诗人刘禹锡登斯楼,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银盘”指“八百里洞庭”,“青螺”就是指湖中的君山。

君山——洞庭湖中的明珠,现已辟为旅游胜地。君山因存有许多名胜古迹而闻名天下。关于君山名称的由来,也有许多优美动听的传说。前人也曾作过一些解释,在古籍史料中亦多处提到过,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取二妃墓联上下联前一字得名。

只要到过君山,一登上君山东麓,映入你眼帘的便是虞帝二妃墓。墓前约20米处的一对引柱上有一副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有人便认为“君山”是取自该墓联上下联的前一字而得名的。二妃墓修于何时,又由何人所建,无资料可查。据一般的说法是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这副墓联是清末兵部尚书彭玉麟撰写的。但是实际上早在这以前就有“君山”的名称了。远的不说,仅唐、宋诗词里就有“君山”之名。如唐朝程贺《君山》诗等就可以证明“君山”的名称早于这副对联几百年时间。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二、“盖尧女之湘君始居于此,故名”。

《山海经》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盖尧女之湘君始居于此,故名。”晋代郭璞注云:“君山湘君之所游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认为:“洞庭湖中有山,曰洞庭山。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所游处,故名君山。”《郡国志》云:“洞庭山院,尧女居之,内有君山。然则君山洞庭之分耳。”《巴陵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综合以上诸种论述可知:“君山”是由于“尧之二女居之”

(是“居于此”还是“湘君所游处”,此文姑且不论),“故名君山”。

三、因秦始皇南巡在此避风而得名。

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八年(公元前219年)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之。’于是秦王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秦始皇一怒之下放火烧山,毁其庙宇、亭台,并掏出九龙镶金玉玺,对准岩石用力盖去,留印封山。其意为镇住湘水女神不再兴风作浪为患。后人将秦始皇留在石壁上的大印称为“封山印”。虽经2000多年历史风雨的侵蚀,“封山印”依然存在,只是字迹模糊难辨了,所以《湘川记》曰:“秦王欲入湘,观衡山,遇风涛飘溺到此山,而免因号‘君山’。”

四、由“洞庭山”和“湘山”改名而得。

“君山”原叫“洞庭山”,据李思密云:“君山为神仙洞庭之一,以其为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又据《博物志》载:“君山即洞庭之山。”而《荆州记》更是讲出了其叫“洞庭山”的原因:“君山上有道通吴之包山。今太湖亦有洞庭山,亦潜通君山,故得名耳。”《水经注》也有同样意思的记载。这就是说洞庭湖以洞庭山而得名,而洞庭山又和太湖洞庭山同名同姓。这样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真是“一分山色九分湖”。湖以山得名,山为湖增色。因君山不像洞庭湖那样波澜壮阔,更没有那么雄伟壮观。长此以往,洞庭山之名将被洞庭湖而湮没。再者太湖也有洞庭山,同名同姓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人们便以纪念忠诚坚贞爱情的“湘君”“湘夫人”而改名为“湘山”。据说这有两层意思,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诗人后来辗转流亡到洞庭湖区域,搜集了民间流传的关于二妃的故事,并以此为素材,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光辉诗篇《湘君》和《湘夫人》。一是为了纪念“湘君”“湘夫人”忠贞爱情的高贵品质;二是表示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将“洞庭山”改为“湘山”。这个名称改得贴切,体现了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我们还可以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秦王南巡“至湘山祠”和“伐湘山树”等史料证明了当时袭用“湘山”之称的习惯。

这个名称固然改得不错,久而久之,人们也嫌“湘山”之名仍有美中不足之处,于是便从民间传说和大量的历史故事中提炼了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名——君山。

君者,表达了人们对“洞府之庭”的“君山”的敬仰之情。凡与此有关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君。二妃、秦王称“君”,理所当然;屈原称“君”,亦当之无愧。凡到这里来旅游观光的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君山自然风光美的神韵,而且可以吟诵有关君山的历代诗文,还可以赞叹和欣赏“君山”名称由来的神话般的传说。

谁最早登上黄山的顶峰

滔滔大江南侧,奇秀胜五岳的黄山是古今文人墨客必涉之处。黄山的天然之美,冠盖群伦。因其兼有泰山之瑰伟,武夷之秀逸,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磅礴气势及匡庐之飞瀑腾空、峨眉之层峦叠翠、雁荡之峰石嶙峋,更有松、石、云、泉“四绝”,使得无数游人为其留下数不胜数的诗章。有关黄山最早的传说记载于《周书异记》一书中,相传轩辕黄帝命驾左右丞相容成于、浮丘公来黟山(黄山古名)炼丹。《神仙传》亦云:轩辕问道于浮丘公,曰:“愿枢衣躬侍修炼。”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所居。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者,万病全却。”故黄帝栖身于此,继而得道升天。唐明皇好道家之说,遂于天宝六载(747年)六月十七日诏敕赐黄山之名,从此,慕名前来游者不乏其人。唐李白、贾岛,宋范成大、吴龙翰、张尹甫,元汪泽民、郑玉,明徐霞客、丁云鹏、钱谦益,清袁枚、石涛等名人学士,或登山游览,或以诗文咏赞,或以丹青相赠,或助资建寺筑路,使黄山成为华夏大地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但是,千百年来谁最先登上黄山之巅,成了千古之谜。

黄山最高峰是莲花峰,这是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间,两登黄山的一大发现。在《游黄山日记》中,徐霞客写道:天都峰“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第二天,当他历尽艰险登上莲花峰时,见“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耳”。从此,这位明代的旅游家纠正了自秦以来历代人以天都峰为黄山之巅的错误看法。现代的测量也证明了徐霞客目测之准确,莲花峰海拔1860米,而天都峰海拔1800米。由于徐霞客对黄山之巅的发现,前人以为除了“三天子都”上的神仙外,徐霞客开登黄山之巅之先河。其实,早于徐霞客登黄山前的350年,已有人登上莲花峰顶,这就是宋人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复一三人。

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十月十四日,吴龙翰偕鲍云龙、宋复一,在“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蒸萏金芙蓉”(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意的感召下,身带干粮,涉足丹崖,攀石登顶,历时三天,终于登上黄山最高峰。

据吴龙翰的《黄山纪游》中记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古梅淡玄,鲁斋诵史,足庵歌游仙、招隐之章。少焉,吹铁笛,赋新诗,飘然有遗世独立之兴。”吴龙翰等三人行走于没足草棘之间,攀岩缝,过危岩,在“三天子都”之巅吹乐赋诗,以示庆贺。

长期身处黄山,“一生沉酣黄海莽浪中”,和“黄山烟霞协趣,结侣非一朝”的潘之恒(公元1556~约1621年)精心编纂了全面系统介绍黄山的专著《黄海》。书中的“纪游”部分,主要收录了宋、元、明人游黄山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复一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登上黄山之巅者。在他们之前是否还有古人捷足先登呢?历代留存于世的有关黄山著作都无此记述。潘之恒所撰的《黄海》,卷帙浩繁、内容十分丰富,是他在长期深入考察,研究黄山的基础上,广集前人文字所成。明代著名文人李维桢在《寡刻〈黄海〉序》中说:“友人潘景升(即潘之恒),因其乡黄山,作《黄海》。搜葺黄帝事略尽矣。可以博古,可以穷理,可以反径,可以解惑。”故若有比吴龙翰更早的资料,潘之恒不会不加以搜集,所以,吴龙翰等三人当是最早登上黄山之巅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