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太空迷幻漫游
3223100000055

第55章 来自彗星的威胁

彗星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历来是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一种观点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内部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推测,它可能是木星之类的大行星以及卫星上火山喷发出的一些物质形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太阳系内的两颗大行星互相碰撞形成的。

还有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彗星不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而是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恒星际空间,受太阳的引力影响把它们从恒星际空间吸引过来的。

后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又提出了奥尔特云假说。这一观点一度在科学界盛行。奥尔特云认为,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之外,有一个彗星冷储库——彗星云。因为彗星云是奥尔特提出来的,又称奥尔特云。在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彗星核,质量比地球小,成为“新”彗星产生的源头。因为彗星处在太阳与其他恒星之间,由于受到恒星的吸引,使一部分彗星改变了自己的运行轨道,便转移进了太阳系之内,另有一些被抛到太阳系之外。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虽然与奥尔特有所差异,但也偏向于彗星产生于离太阳很远的地方,那里是气温在-170℃以下的寒冷环境,长期接触不到高温气候。

近来又有人提出,彗星是从原始太阳星云的旋转碎片中产生的,是形成太阳和大行星的稠密星际云的一部分,最初是气体分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后来凝结成硅尘微粒,逐渐又凝结成较大的粒子。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彗星。

以上各种观点各抒己见,互不妥协,它们之间的争论将持续下去。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有一个问题足以引起各方的重视,那就是彗星对地球的威胁。

1993年3月23日,美国天文学家苏梅克和他的夫人及好友利维在海尔天文台用46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观测了一夜,就在他们即将结束工作,准备收拾行囊时,却在冲出的底片上见到了一位“不速之客”。三个人经反复讨论分析,认为这个奇怪的天体可能是一颗彗星。这一发现很快便被美国基特峰天文台所证实,并发现彗核已分裂成20多块,一字排开,看上去就像一列空中列车。按照彗星以发现者名字命名的惯例,这颗彗星命名为苏梅克—利维9号,简称S—L9。

跟踪观测后发现,S—L9早在1970年就在绕木星运转,1992年它距木星约19万千米时,木星的引力将彗核分裂成21块,平均每块直径1千米,最大的4千米。天文学家当时预测在木星强大的潮汐力作用下,这些彗核将于1994年7月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与木星相撞,撞击点位于木星南纬45°左右。S—L9是人类发现的被行星捕获,并将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行星相撞的第一颗彗星,这一消息立即轰动了世界。

1994年7月17日北京时间凌晨4时15分,人们期待的彗木相撞开始了。最先撞向木星的是A核,虽质量不大,但爆炸产生的能量也相当于100枚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在木星表面留下一个直径1900千米的黑斑。

最大的G核发起的对木星的第七次撞击真可谓惊心动魄。G核撞到木星上,烈焰一下子蹿到1600千米的高空,待升到2200千米时,火球猝爆,木星大气温度瞬间升高到30000~50000°C,由此产生的红外辐射“亮”得使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的红外望远镜“睁”不开眼。

7月22日16时12分,S—L9最后一块碎核——W核撞入木星。彗木相撞整个过程总共持续了5天半,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估计高达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当量,或者说相当于爆炸了20亿颗原子弹。撞击点全在南半球,有的撞击点彼此离得很近,甚至重叠在一起。有7个创面直径超过10000千米。其中C核的最大,估计有几万千米。

S—L9终于香消玉殒了。它并未像有些天文学家事先担心的那样改变木星的轨道、自转速度和方向,也没有激发核反应,改变木星云系,增加木星环,或给地球带来什么影响。但它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思考和启示:地球是否也会遇到木星这种情况,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彗木相撞,我们毕竟是隔岸观火,有惊无险。一旦火烧到地球上,我们将如何处之呢?

根据历史记载,平均800万年就会有一颗彗星与地球相撞。按照地球年龄计算,地球大概已遭到560颗或大或小的彗星袭击,但看来并没把地球怎么样。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地球在它的大尾巴里钻了几个小时,但由于彗尾的物质太薄了,只有地面空气密度的十亿亿分之一,所以人们毫无察觉。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此可以高枕无忧,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通古斯卡事件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它是我们所知地球被撞事件中最确切也是爆炸规模最大的一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一事件的肇事者是一颗头部撞入地球的彗星。

总之,地球不设防的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