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希腊科学家提出:这种现象是地中海海水的自然波动、起伏所致。然而,这种看法早在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即已提出,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更无法具体说明埃弗里波斯海峡水流异常的原因。
大盐湖之谜
大部分地方都有一个需要知道的主要特点。掌握了这个特点,其他枝节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犹他州海拔约4500英尺的大盐湖就有它本身的特点。今天这个长75英里、最宽处有50英里的湖,只是过去一个内陆水体的残余。那时这个巨大的水体要比现在大20倍、深67倍,水量也比现在多好几百倍。1873~1940年,湖面降落了约16英尺,湖岸线有的地方推前了10英里。因此,露出的新地约有800平方英里,大半是有恶臭的淤泥滩或水潭以及与陆地交错的高地,杳无人烟、贫瘠荒凉、草木不生、难以通行,不过有些地方驾车也可以到达湖滨。
今天的大盐湖是个了无生气,甚至对人有害的地方。盐湖城离目前的湖边15英里。湖滨没有避暑小屋,也无人到那里去钓鱼,因为湖里无鱼可钓。盐度很高的咸水里很少有生物能够生存,只有几种绿藻和原生动物、一种小虾和两种苍蝇。
19世纪90年代,湖上有过一个消夏胜地,那是一座辉煌的大亭子,附有楼阁,建在一堵深入湖中1/4英里的长堤上。游人可坐蒸汽火车到达长堤尽头。这座建筑现已处于内陆地方,离目前的湖边有1/4英里远,而且部分已经毁于大火。
大盐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减退得这样厉害,是由于湖面蒸发的水比从山涧与小河流入湖中的水多。20世纪40年代,差额倒转过来,流到湖里的水,开始超过蒸发的损失,结果使湖水逐渐升高。到了1950年,湖水已经升高到离19世纪中叶的湖面不足12英尺。从那时起,湖水又降了,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湖水剧升,到1977年,湖面扩大了一倍。
今天,一条铁路堤道把大盐湖分成了两个不相连的湖,盐度各不相同,差别极大。目前约有10%的淡水流入南湖,因此含盐浓度是16.7%。北湖所得的淡水少得多,含盐浓度是26%。
湖里的盐分是由注入盐湖的河溪带来的。河溪水里溶解的少量盐分和矿物质,则是从附近岩石和土里冲下来的。因为盐湖没有出口,水分只靠蒸发湖水逸出。水分蒸发后,留下溶解在水里的盐分矿物质。因此从犹他州山中冲下来的盐分,集中在这里成为藏在山中盆地里的一个小海。
在大盐湖游泳,饶有趣味。湖水含盐浓度高,在水中不会沉。头脚和双臂都能浮出水面,所以能在水上漂。从水里出来时,身上几乎立刻变得干爽,在皮肤上面留下结晶的盐。
这个古老的大湖,曾一度占有整个盆地。逐渐干涸后,在现今大盐湖的西面和南面,留下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这片沙漠南北长160英里,向西延伸约70英里。茫茫一片,撒满几十亿吨盐,说不定是北美最难开垦的自然环境。想徒步穿越大盐湖沙漠,无疑是去找死。这块寸草不生的平原上,虽然有一条公路,但是在这条公路上驾驶汽车,应该知道有50英里路的两旁既无别的道路,也无房屋。
公路在盐湖城西面约100英里处,从鲍尼维尔盐滩旁边经过。这是一个坚硬的白壳,长14英里、宽7英里,非常平滑,就像湖上盖着一层冰似的。那层“冰”当然是盐,汽车在这层盐的平面上飞驰,时速经常刷新世界纪录。在飞机上可以看到下面有条又长又直的黑线,那就是指示飞车的标线。这里没有看台,没有房舍,只有白茫茫的平原和附近的崇山野岭,一片荒凉的景象。
这片距离目前湖滨这么远的盐滩是怎样形成的呢?古代的湖床上,这一带比较低洼。湖水减退,洼地上留下一片盐度特高的湖水。湖水干涸后,只剩下坚硬、平坦、光滑的一层盐。
鲍尼维尔盐滩表面以下几英尺,现在还泡着水。类似灯芯的吸水作用,使盐层保持坚实,水分也能冷却盐层。在沙漠灼热的阳光照射之下,水泥道路很快就热得能把鸡蛋煎熟,可是盐层的温度通常总比气温低10度。
干旱时期,某些地方盐层下的水干涸,结果盐滩表面碎裂从而形成许多深坑。可是到了冬季,从附近高地流下来的水,往往会把盐滩淹没,盐层的表面松软之后,又恢复平滑。
我们怎么知道大盐湖沙漠整个地区在远古时是个大湖呢?山腰上留下的高水位线就是证据。这些高水位线极易辨认。最高的线比现在的湖面高1000英尺。水位线完全是水平的,所以非常显眼。专家已经辨认出20多条湖岸线。每条线都足以证明,湖水曾在那个水位,停留了几百年或几千年之久。
这个冰期巨湖地质学家称为“鲍尼维尔湖”,由周围群山顶上的冰冠融化出来的水汇集而成。大概在2万多年以前,鲍尼维尔湖的面积最大,那时湖水在西北方泻出,形成一条大河,沿着现在的蛇河与哥伦比亚河河系,注入太平洋内。
现在人们对这个大湖最关心的不是它在地质史上的各种成因,而是它在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究竟能在这里开采一些什么矿物。大盐湖水所含的矿物质,约是海水的7倍。地质学家估计,湖水含盐约60亿吨。除食盐、石膏和钾碱外,湖水中还含有许多硼、锂、硫、镁和氯等元素的化合物。
湖中最重要的矿物出产是镁盐。另一种重要的资源是锂。这种最轻的金属质地很软,可以用来制造滑润油、陶瓷、火箭燃料等。此外,医药科学工作人员最近试用锂化合物来治疗各种精神障碍。
开发这些资源的人,使用与湖中盐分通过蒸发逐渐聚积的类似方法。首先,挖掘一些浅蒸发池,用抽水机把盐水抽到里面。太阳和沙漠上的空气把水蒸发了以后,盐在池底沉积。把这些沉积物舀出来加以提炼,方法很古老,可是也有新的地方。现代工程师知道怎样控制这个程序,使溶液所含各种不同的盐类,包括最稀有的盐类在内,有条不紊地逐一分开,注入本身的池里。
这种程序有个显明的标志:一排蒸发池。这是一个盐场,较为精确的叫法,是一个用太阳能做动力的大工厂。最古老的盐场不在湖上而在盐滩上。那里有个盐场一直在提炼钾碱,用作肥料。钾碱是从鲍尼维尔湖在冰期中形成的沉积层里抽取出来。目前大盐湖湖边正在兴建别的工场,规模更大。
那种招人厌恶的垃圾就是这样突然变为宝藏。湖滨淤泥滩上,到处是盐场。从地面上看,看不见什么,但从空中俯瞰,实在是最大的人工景物。因为蒸发池中盐水的化学成分各有不同,在阳光照耀之下,各池露出独特色泽,有蓝、棕、银、紫、乳白等,看来像沙漠上的一块块巨大彩色玻璃窗。
即使在一个工业国里,大盐湖依然不失其奇妙的气氛。它是盐质沙漠边缘镶嵌着的一颗蓝宝石。
南极热水湖之谜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在这个冰封雪裹的世界里却发现了一个水温很高的热水湖——范达湖。这个湖最深处66米,水温高达25℃,盐类含量为海水的6倍多,氯化钙的含量高得吓人,是海水的18倍。南极干冷世界中出现的这一十分温暖的湖泊,给科学界带来了难解之谜。
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南极考察队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这一疑谜加以解释,各国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学说颇为盛行,一种是“太阳辐射说”,一种是“地热说”。
一、太阳辐射说认为:热湖来自太阳辐射的积蓄。夏天,当强烈的太阳直射湖面,太阳光中的短波光线透过冰层和湖水,把湖底、湖壁烘暖了,剩余的辐射几乎都被底层咸水所吸收、蓄积,湖面的冰层也产生一种“温室效应”,阻止了湖内热量的散发。而氯化钙这类的盐类浓溶液能有效地蓄积太阳热,南极热水湖恰恰就是这种盐类蓄热的巨大的天然装置。但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虽然长,但阴天非常多,实际到达地面的辐射能很少,再说冰面又反射了90%以上的辐射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使表面水温升得很高。另外,暖水下沉后,必然使整个水层的水温升高,而不可能仅仅使底层的水温增高。
二、地热活动说认为:范达湖距罗斯海50千米,而罗斯海附近有活动的墨尔本火山和正在喷发的埃里伯斯活火山,表明这一带地底岩浆活动是非常剧烈的,岩浆上涌现象很严重,受地热的影响,湖水的温度就会出现上冷下热现象。科学家们发现范达湖所在的赖特干侣区中并没有地热活动,这一学说也就宣告失败了。
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说就比较有权威了。这一学说的主力派的代表——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鸟居铁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他们指出,虽然南极阴天多,地面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很少,但是冰是有一定透明度的,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透射率。这样,表面以下的冰层也或多或少会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加上这个地区风特别大,冬天的积雪被风吹走,积雪层很薄,多为裸露的岩石,使得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多,气候较为温暖。日积月累,表层及以下冰层的温度便有所上升,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由于底层含盐度较高,密度较大,不会升至表层,结果就使高温的特性保留下来。同时,表层水冬天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依靠上面水层的保护,失热微小,因而底层水温特别高。近来,人们观测到底层水温有缓慢升高的趋势,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
持地热说者虽然没有站住脚,但也不同意威尔逊和鸟居铁的说法,认为上述说法有许多想象成分。例如:几十米厚的冰层究竟能透过多少阳光?这些透过冰层的阳光使冰层融化并使水温升到这样高的程度,有什么科学依据?如果事实真的像威尔逊、鸟居铁所说的那样,那么类似范达湖这样的湖泊就会有很多,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持地热说者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正在寻求新的论据。看来,争论仍在继续,南极热水湖疑谜还有待揭开。
巴西的多维多河之谜
1909年,一支由多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巴西西部的马托格格索大森林西端,发现了一条从未在任何地图上标出的河流,它越过丛林,奔腾着注入亚马孙河最大的支流——马得拉河。探险队的成员们为此感到非常好奇,他们决定对这条新发现的河流进行勘察,以便搞清楚它是一条什么样的河。然而,经过一番努力,探险队除了知道它是一条由西北往赤道方向奔流的河之外,对它的长度、发源地、沿途经过、转向和附近生活的人群仍然一无所知。这条没有名字的河流依然像以往一样,寂寞而又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固定的旅途上。
1913年10月,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罗斯福在儿子克米特的陪同下,乘船到南美探险。他们来到巴西后,原本只打算在巴西的丛林中为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采集一些动植物标本,但当他们听了“无名河”的故事后,就临时改变了计划,决定对“无名河”进行勘探。罗斯福研究了一下当地的地形和环境,立即着手组成了一支20人的探险队,成员包括生物学者约翰·朱利,巴西印第安事务局局长康德多·伦敦上校,几名巴西陆军军官,数十名印第安水手和一名医生。罗斯福亲自担任探险队长,开始对这条无名水道进行勘探。
1914年2月7日,探险队开始沿着巴拉圭河溯河而上,在越过巴西高地之后转向“无名河”下游进发。当时恰逢雨季来临,他们进入“无名河”不久就遇到了暴雨,凶猛的雨水使河水迅速上涨,他们乘坐的独木舟在湍急的河流中左冲右撞,很快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独木舟顺着奔腾的河水一直向下冲去,无法停下来。水中的旋涡使他们好几次险些遇难,紧接着他们又碰到了两个不算小的瀑布,也差点要了他们的性命。最后他们终于在水流平稳之处停了下来了,清点损失的时候发现这一路共有3条小船被激流冲走,2人死亡,1人失踪,随身携带的仪器很多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粮食也丢了不少。就连罗斯福本人也腿部受伤,身染重疾,体重足足减少了25公斤,险些丢掉了老命。
好容易摆脱了激流,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又陷入了新的危险之中。在平稳的水流下面隐藏着无数的噬血成性的鱼——鳄鱼,罗斯福的爱犬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食人鱼的牺牲品。在接下来的行程里他们无论是行船,洗澡还是在河中洗涤,都要时刻注意以免受到食人鱼的突然袭击。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与航行后,4月16日早晨,当他们沿着河岸向前走时,一名水手突然兴奋地大声叫道:看哪!大家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河岸深处的密林中,隐隐看到一间用椰子叶搭成的屋顶,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有人!一时间他们欣喜若狂、泣不成声。一个多月了,除了他们自己,没有再见过其他的人类,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在与激流、鳄鱼的搏斗中个个衣衫褴褛、形销骨立,犹如原始人一般。在林中的小屋略作停顿后,他们乘着独木舟继续顺流而下,沿途又见到了许多的小屋和当地的居民。在经过详细的询问后,他们得知当地的居民在这条河流边已经居住了8~10年,这条河也并非无名河,它的名字叫“德欧多勒河”。
惊讶之余所有的探险者都感到很奇怪,这里有这么大的一条河,为什么从来没有地理学家知道它?而这里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也从来没人画出一张地图来标明它?